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65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小虹螺山环穿游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7 17:47: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皇亲国舅 于 2015-1-27 18:24 编辑

     1月24日早8:00起,葫芦岛户外旅行伍一行21人,进行了葫芦岛小虹螺山环绕穿越。路线为竹林寺-上水湖瀑布-三节楼-梳妆台-范道洞-夹板石-环穿山脊下山到竹林寺公路。下面就把此次穿越的冬日景观及感受分享给大家,让读者和我们一起感享冬日登山那独有的快意。
一、竹林寺印记
      葫芦岛小虹螺山竹林寺,位于距葫芦岛三台子村,从葫芦岛东高速口侧一条公路穿过高速涵洞,直奔小虹螺山竹林寺。它距连山区23.3公里。竹林寺对我来说,总感觉它是那么的神秘,有种以外界不想往来的味道。从竹林寺上山和下山,在此处停留已经有过四次了,但从没看过它开过寺门。对于它内部的情况,更是知晓甚少。
      经查获悉,小虹螺山竹林寺是观音道场,是女性出家向佛之地。主持本善法师带领六七位出家女信徒和一些女居士在此修行。早四点半诵经,晚九点休息。她们“高垒墙,闭门窗,独研佛,净心房。”,是真正的修行之人。

二、沸腾了的小虹螺
   早上八点半左右,我们葫芦岛户外旅行伍的小分队就到达了竹林寺。不到五分钟,假日阳光群、塔山户外健身群也相续到了。后来听说,葫芦岛今日登小虹螺山就有五个群,不知道的,还不知有几个群呢?真是“众群齐聚小虹螺,沸腾山脊‘驴’满坡。红装绿裹如花束,笑声回荡咏传说。”
三、上水湖冰瀑留佳影
     八点五十分,我们从竹林寺正式出发。沿进山便道一路上行。领队寒星带队,三哥及老驴陪伴新驴居中,我由于带了对讲机,主动承担起了收队的了。这是我们葫芦岛户外旅行伍的团队精神。我在上山段,暂时发扬了一次。
大约三四里的路程,大家先后到达了冰瀑布山谷。上水湖瀑布是小虹螺山的一个非常美的景区。这里的冬日挂着长长的冰瀑布,它在周围悬崖峭壁,俊峰入云,瀑布池谭如巨型戏台及苍松翠柏的衬托下,壮观无比,如世外仙境桃源。喜像的驴友们,摆出了各种姿势,享受着内心美的释放。摄影师更是大献殷勤,调整着各种角度拍照。
四、 再访三节楼
    三节楼应叫上清官,是用花岗岩条石建造的石屋,第一层是三大间,称为上清宫;第二层是三小间,称为碧云阁;第三层是一个独间,称为瑶池宫。有石刻,建于大清宣统六年九月。至于是那位仙人所建无从考究。现在有人在此供奉观音菩萨。三节楼对我来说,仍然留下一个迷。它到底是谁建的?那么大的石柱石板楼层台面,都是怎么搭上去的?石材是范道沟运来?还是就地取材?范道洞的主人和三节楼有什么渊源?等等这些疑问,有待我日后去考究查阅。
五、汇聚梳妆台 再忆美传说
      离开了三节楼,向北山坡绕行奔梳妆台。从三节楼的山脊上,就可以看到右手边半山腰的梳妆台山峰。那里已经站满很多兄弟群的驴友们。下面说说梳妆台的美丽传说。
     传说的是在北宋年间,也就是杨家将以大辽名将金兀术交战的那个时期,统治北边地域的肖太后在统兵路经此地时,肖太后看到小虹螺山的风景如此美丽,下令安营扎寨,住留梳妆台。早晨起来,她一边望着山川美景,一边梳着秀发,同时还享受着晨暉的沐浴。据说肖太后是当时第一大美女,体型优美,秀发飘飘。只要男人看上一眼,就得几夜难眠。战场上,只要她往军中战车上一站,宋军的官兵,那眼睛都发直,手再无握枪之力。就别说打仗了,哪个还舍得和这样的美人叫阵呢!再说了,她的女儿们更是芙蓉出水,粉嫩可人。杨四郎、杨七郎甘心做女婿,嘴说思念祖国,实际就是泡在了温柔香里。写书人是说他们武艺不精,按我说是愿意被擒,搂美女享受人间之乐去了。你想,哪个男人不希望有个既有武艺才华,又貌若天仙的女人呢。说不动心,都是假话。怀里搂着如花似玉的美娇娘,眼睛看着一群美人晃,那不是仙国仙境吗?北国的女人美!你看我们的女驴们在梳妆台上一坐,披上纱巾,那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肖太后转世吗!
六、重游范道洞
     从梳妆台向东北方向直接下山坡去范道洞,是一段很陡峭的山坡路,雪地路滑。到了接近沟底部,有一条向左手边方向的便道。不多远就看见了躺在那里的大条石,还是横七竖八地卧在那里。抬眼就是范道洞。这里也有传说,不妨分享一下。
     范道洞是一个天然的石洞。它旁边还曾有一口水井,现在已经掩住了。传说曾有一个姓范的道士在此修练。据说,他曾收养—个双目失明的幼童,周围的人对他很祟敬,传说他羽化升天了,至今洞旁还留下大量的石条、石柱等建筑材料,只可惜“壮志未酬身先去,留下石材在人间。”这又是带迷的一个传说。到底范道士多大年龄,从何处而来,都无记载。只有那石洞的空旷和它下面的石材柱料证明,确实有人在这里搞过石材加工。我猜想,三节楼才是他的归宿地,这里是他的取材建楼加工场所。那个洞是他临时休息或练苦修之地。可惜道人没有留下一点记载。这次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道人那种守得住清贫,耐的住寂寞,还有那最让人信服的石材制作。那可不是一两天的功夫啊!毅力可嘉,一人之力能劈山搞建材。最起码会建筑,会石匠,会运输。身体素质一定很好。了不起的道家先人,让人敬佩。如今洞内还有敬香之人。七、爬钻夹板石 别有洞天景
     大家观览了范道洞之后,爬越洞门石壁,体验夹板石缝隙的横爬穿行的感觉。细长窄小的石缝,若是首次爬,那还真有些畏惧之感。夹板石后边的景色确实诱人,别有洞天。冬日的景观都让人赞不绝口,若是春季那该是一个多么美的地方啊!这里是小虹螺山最美风景之处,可以和大虹螺山的小黄山处齐名。














DSC08309.JPG (243.11 KB, 下载次数: 1)

DSC08309.JPG
2#
发表于 2015-1-30 08:0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3-10 08:19:01 | 只看该作者
{加油}{加油}{驴行天下}{驴行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