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在门头沟刘公沟遇难的驴友于先生,本次参与搜救活动成了本人的打酱油之旅。因为真正亲自参与其中,所以还是有些感受可以说一下: 一:不要独自一人爬野山,最少两人一起爬。
我经常跟与我一起爬山的驴友开玩笑:爬山人多有个好处,自己意外死了有个报丧的,有幸没死,还有个叫救援的,运气好的话还能捡回一条命。
二:搜集到的任何权威和不权威的户外爬野山的资料都不要迷信。
比如,我说往上爬一段可能只是爬升五米但是爬升五米走了一段路,但还在原路上走;而你可能理解成要爬一段路可能要翻过一个小山头累计爬升可能达到四十米,已经走到了另一条路上,我说的路和你理解并实际走的路完全是两条路。这种事情不能说谁对谁错,对同一句话,可能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种理解,经常发帖子并和观众争辩的人就能理解(同样我这个帖子也会有无数种理解)。
三:驴途漫漫,回头是岸。路不好走,及时回头。回头莫慌张,三思而后撤。
四:不幸有人需要搜救,请及时公开搜救信息,驴友更了解驴友也更了解野山,就像恋爱时间越久的情侣,彼此都互相了解,知道对方喜欢什么会做什么会怎么选择会去哪里。在保证搜救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多一个人多一个机会可以早点发现出事的人,也许就能挽救我上面说的有幸没死的人——别说过了多长时间就一定没机会救活了,借口很多,却不能是这个。如果需要了解出事人员性格特点、处事风格、体力、以前怎么爬附近的山、这次本来计划去哪里等决定出事人员可能在野外选择路线并遇险的因素,请告诉关心出事人员的驴友,要不就让驴友亲自来问出事人员的朋友、同事、家属。
五:试男人用女人,试女人用金钱,试好人用搜救?平时那么多能言善辩的牛人都去哪里了?自己去想,别辩解。我好像今天就知道有奶茶、蚂蚁、二舅、骄阳、黑白子等热心驴友参与搜救,没有提到的驴友请自己报上名来。
|
评分
-
3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