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5343|回复: 1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轶事] 不转载这个帖子实在是对不起原楼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0 21:0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ile:///D:/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360se6/Application/User Data/temp/2012052009_d0a9a3d0a7b34a65b8e4cl6xoBs3Hewr.jpg
【原楼主,一位北京女人,叫‘跳跃思维’,帖子原发在蜂窝网。】


86年三轮挎斗进藏万里行

24年前也就是1986年元月的一个深夜,
窗外北风呼啸,
前夫张突发奇想:
要骑摩托车去旅行!

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人这么旅行,
大家对西藏的了解也少得可怜,
我当时觉得他一定疯了,
经过和疯子的不断讨论,
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炉了,
骑我们当时的铃木100去旅行,
后来我们的一位美国朋友-何听说了计划,
坚决要求加入,
于是我们卖掉2抡摩托,
一起买了辆长江750三轮挎斗摩托车,
新车是7500元买的 ,
出发的时候车子行驶了不到2000公里,
张向单位请了3个月的假,
我辞去了工作,
因为没有旅费,
由何出面,
在他家里办了一个只有一天的画展,
何请来一些喜欢画的人,
卖掉了张的几幅画,
筹足了旅费。

那天何把自己的头发胡子和眉毛啥的都染成黑色,
染完我们都快笑死了,
他特像橱窗里的服装模特,
可惜没有拍下那天的照片。

出发前一天我带着1000块钱,
出门买相机,
之前我们没有相机,
我不懂也不会买,
很巧在街上遇到我的一个朋友,
在他的指点下买了美能达x300,
加上背带正好1000元。











点评

86年的***还保存得那么完好,不点评都对不起队长,更对不起原楼主,呵呵。。。  发表于 2015-12-14 09:56
如果是一只雄鹰,他永远都眷恋着天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20 16:15
看!看见了吗?看啥?行动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20 16:14
看过这个故事,在那个年代确实很了不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6 23:53
先收下,慢慢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1 00:12
不仔细欣赏实在对不起队长!更对不起原楼主!都成珍贵的史料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0 23:54
有历史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0 21:43
2#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1:0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后队变前队 于 2015-2-20 21:13 编辑

.........看看1/4世纪前的中国,看看那时的西藏,看看那时的中国人。。。。

24年前的青藏路































说到香落村,
就不得不说说刘小保,
我认识他是在北京张的家里,
小保儿也是插队到香落村,
他家是武汉的,
父亲是军人,
小保儿很小便耳朵失聪,
但他人特聪明,
我们和他说话一是靠说话慢,
小保儿能看清楚口型,
二是可以用手在空中写字,
小保儿也能看明白你在写什么,
后来他在当地结婚了,
张插队的时候,
小保儿对他很照顾,
因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张病退回北京后,
小保儿常从香落村来看他,
再后来就很久没见过小保儿了,
这次我们回到香落村也希望见到他,
很可惜我们去他家时大门紧锁,
村子里的人说小保儿回武汉去了,
看着小保儿家新盖的房子,
我们知道他的生活应该还不错,
也就放下心来。

直到今天我还能记得小保儿孩子般的笑脸,
和他慢条斯理但口齿不太清楚的讲话声,
小保儿:你还好么?













那会儿出门可不像现在带那多东西,
我们带了3个羽绒睡袋,
带了锅和瓦斯气炉子少量衣服,
帐篷和一些简单的药,
居然还带了画箱和油画颜料呢。

张在山西运城地区(86年运城是叫地区)临猗县香落村插队,
所以我们还特意拐到他当年插队的村子看看。

写帖子的时候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县和村子的名字,
那天收到一封发自山西运城的邮件,
发信人问我去的是那个村子,
忽然“香落村”三个字猛然跃入我的脑海,
我赶紧打电话向张求证,
如果就是。


点评

照片很珍贵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6 23:54
86年的时候,我还没有见过睡袋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0 2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1:0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后队变前队 于 2015-2-20 21:15 编辑

.......他们俩男的轮流开车,
我没有驾照也没开过车,
其实张只有2轮摩托车驾照,
当年驾照是个小红本儿,
上边有很多车的种类,
那个上边儿有章说明那个是你的准驾车型,
出发前他在自己画了一个章,
结果他画错了,
画在方向盘式三轮一格里,
方向盘式摩托车是一种叫581的三轮机动车,
无奈,他只好在手柄式三轮摩托一格里再画一个章,
小红本本我保存了很久,
前不久才还给张。   

我们每天早晨都要装车很久,
因为东西实在太多车太小,
一般都会走到深夜才住下,
很多城市我们都是11、12点进城,有些更晚才能住下,
这样也好,夜深了人少,
何就不会暴露,
也不知道何用得什么染发剂,
一路上他每次洗头都掉色,
没到拉萨就已经露出了他亚麻色头发的真面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1:0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后队变前队 于 2015-2-20 21:17 编辑

........86年外国人去很多小县城必须得到批准才行,
还有很多地方根本不对外国人开放,
但因为我们路上要经过的地方太多,
何就没有去申请签证,
加上他是个记者,
所以带着他旅行是很危险的事儿,
出发前他把头发眉毛睫毛等染成黑色,
就是为了一旦遇到检查,
就说何是新疆人,
我们去山西芮城永乐宫看壁画,
遇到警察要查何的护照,
一旦事情败露,
我们是要被抓起来的,
所以我们吓得飞快的逃了,
从芮城附近的渡口过黄河。

出发前我配了一副眼镜,
是婆婆找的认识人,
配了一副非常高档的镜子送给我,
不知道为啥我戴着走路觉得地面是斜的,
于是多数时间就不怎么戴,
在我第一次乘渡船上厕所的时候,
掉进了黄河!













80年代住宿登记还是挺严格的,
长途旅行中为了安全,
我们仨人都是住一间房,
这样就不需要他登记了,
否则这个假新疆人早就穿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1:0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后队变前队 于 2015-2-20 21:22 编辑

.........





京市


[url=]20楼[/url]

发表于 2012-05-20 10:14   






[url=]赞[/url] [url=]回复本楼[/url] [url=]举报[/url]



当年的秦岭路很窄,车子通过要听从指挥,
放完一边的车再放另外一边的车,
我们到达秦岭时已经是黄昏,
只见一个树干做的路障,但不见人把守,
我们就打开路障上山了,
走了一段之后,天完全黑了,
之间山上一串车灯由远而近,
一大队卡车迎面而来,速度飞快,
仔细看去:原来是大解放拉着山上粗大的原木,
因为是单行线,所以司机们开得飞快,
我们吓得连忙停在路边等运木材卡车先过,
等我们到达山顶时已经是夜里11点钟,住宿山顶。



第二天早晨下山时,车子怎么也发动不了,
挂上档沿着下坡遛都不能着车,
挂了档溜车都不能着车,
只好空挡滑下秦岭主峰,
因为当时秦岭上很荒芜,
没有人会帮助我们修车,
好在三轮摩托的刹车还有个类似自行车闸的手闸,
大约滑到一多半的地方,
有个招待所,
我们住了进去,
招待所附近有个地方能修车,
在那儿我们修好了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1:0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后队变前队 于 2015-2-20 21:26 编辑

.......因为是驾车旅行,又因为走走停停,
所以我们三人都没有高反,
那天我们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
在山顶停车拍照,
我忽然发现不远处,盛开着很多黄色的鲜花,
我飞快的跑过去,采了一大把,
花朵的形状很像郁金香,比郁金香花朵大







路上遇到藏民盖房,场面很宏大,
也非常的快乐,就像过节一样








当年的川藏路,和去年我走的川藏路貌似就不是一条路,
天壤之别啊,有了巨大巨大的变化!



四川夹江五颜六色的泡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路过峨眉山,我们住了一周时间,
住在刚上山不久的中锋寺,
一座漂亮的寺庙,
当时客人只有我们三人,
中午在寺庙边上的树林里拉上吊床,
非常惬意的睡个午觉。




我在门外的那片小树林里,拴上吊床睡午觉。




峨眉山时看到那么胖的一个人,居然让背夫背他走。






虽然出发时是一辆崭新的三轮跨子,
可它的质量实在不能恭维,
几乎每天都要修车,
大大小小的毛病不断。

最可怕的一次是在雀儿山上,
车子不着了,我们要挂档推着它,
何负责掌握车,我和张推车,
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上推车啊,
那叫一个喘,
后来他们教会我开车,
再遇到类似情况,由我来掌舵,
大大的降低了我的劳动强度。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1:0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后队变前队 于 2015-2-20 21:35 编辑

........这张照片有个故事,
话说前一天走到很晚没有住处,
于是就借住在道班了,
第二天早晨我觉得穿着的绒衣袖子处瘙痒难忍,
翻开一看手腕儿上起了一片片红色疙瘩,
估计是道班的跳蚤潜伏在我的绒衣上了,
无奈只得丢掉了绒衣,
当年出门没带几件衣服,
扔掉绒衣我还是挺心疼的。



哥俩望着滚滚河水发呆!


本来想从这里拐去九寨沟的,
结果走到碧口就实在因修路走不了了,
只能原路退回



多简陋的省界碑





貌似这是在四川剑阁的。

半夜里进剑阁县,
街上一片寂静,
敲开一家小店住下,
床单脏成灰色感觉是油腻腻的,
一张床0.8元人民币!
那一夜我感觉自己是漂浮在床上睡的,
因为太太太脏了!
















清早,钻出帐篷,看到了过河的牛们,
进入藏区后我们连续很多天露营,
我记得大约有半个月都是露营吧,
平时也就是洗下脸,
有一次我实在觉得头发太脏了,
于是就在这条河里洗了头,
河水通常都是高山的雪水化了流下来,
虽然当时已经是6月,
但水仍然拔凉拔凉的,
洗完头,我的头都木了。














德格印经院


路上经过了很多高山,
有些照片我扫描后补上,
路上还遇到很多被冲坏的路,
摩托车的通过性还是差,
这样的路它走起来很费力。









我们在然乌湖附近露营了,
何对然乌湖的评价:和瑞士的风景太像了!
我很清楚的记得,
那天晚饭是火腿罐头煮挂面,
每个人都喝了白酒,
听着远处的狗叫,
看着天上的繁星,
心里是从没有过的宁静!


这件红白条T恤,因为一路露营上没有换,到拉萨都变成灰红条的了。



这张拍的有些模糊,但仍能看出来烧火谁都喜欢。






这里要着重说说川藏路上的天线-通麦,
到达通麦附近的小村子时天正下着小雨,
我们借宿在一家四川老板开得小食铺里,
吃饭时老板告诉我们:
这个地方一怕天天下雨,因为会引发山洪,
二怕天天大太阳,因为会晒化雪山上的雪,
引发泥石流,
老板还说:泥石流如果把路堵了,
你们千万要注意看着,
如果再有泥石流过来,
别管东西快往高处跑,
去年有辆卡车拉得都是彩电,
泥石流来了把整个卡车都打到河里去.......
夜里我们睡在小食铺的地上,
听着雨滴不停的打在铁皮屋顶上,
附近的狗不断在叫,
想着老板说过的话,
那一夜我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当年通麦的公路路基非常低,
就在河的附近,
所以山洪一大就会冲毁道路。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来了,
吃过老板给做的早餐,
老板和周围的村民站在小食铺门前送我们,
看着他们挥手告别的凝重表情,
我当时觉得自己大概不会活着走过天险通麦,
怀着沉重的心情上路了。

要通过最危险的路段大约有8公里,
大部分是上坡,因为夜里下雨,
路边的山体很多都塌下来,
这时摩托车又不愿走了,
我们仨人只好下来,
挂一档推着摩托车上山,
一边走一边等着推土机把前边路上的落石和土推开,
我当时害怕的要命,
特别希望立刻离开这段险路,
当终于走过这段路的时候,
我觉得自己就像重新活过一次,
那份轻松和欣喜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STYLE type=text/css> </STYLE>
我们过完险路到达了河边,但是桥已经被水冲毁,
前边过去的车给道班工人钱,工人们修了一座临时桥,
那车过去后工人拆掉几根木头,后来的车想过还得付钱,
我们的车小,给道班工人200元(貌似是的),
请他们把摩托车抬过去,
抬车过河的时候,张一不小心掉进河水,
虽然他水性很好,转眼湍急的水流就把他冲出去好远,
何当时立即跳入水里,帮他爬上岸来。













照片里那群拉绳子的人相互不认识,
都是被河水拦住的司机和路人,
大家想帮着翻在河里的卡车司机把车拉正了,
事实证明:不可行,
拉车的时候气氛热烈,
大家好像是一家人似的。



很多次在路边小食店吃饭,
有次我看到老板正洗碗,
不夸张的说那盆水都快拉粘了很稠,
颜色和咱们在北京洗抹布的水差不多,
洗完就直接给我们用了,
已经饿了一路,
哪还管那么多呢,
拿过来照用。

拉萨前有好长一段搓板路,记得足有几十公里吧,
路上是深深的浮土,车一过能见度立马只有十几米了,
每次车过去我都用手捂住头盔下边,尽量少吃些土,
后来习惯了,我还把吃的从头盔下边塞进嘴里,
实在是饿了,
搓板路走了一段后,
我发现我右边的轮子怎么摇摇摆摆的?
停车一看,原来因为搓板路的颠簸,
轮子上的辐条断了一半儿,没办法只能停下来一根根换。

拉萨城时已经是半夜时分,
城里很安静,大街上到处都是大狗小狗在悠闲的散步,
我的第一感觉:这座城市是属于狗的!  

进城后我们找到拉萨宾馆,今天的假日酒店,
我和张每人15元一个床,其实那间屋子里有三张床呢,
外国人要收90元,差距还是很大哦,
何觉得太贵了,于是他住到“巴拉学”客栈去了,
我洗的那个澡啊,
黑水滚滚,T恤被我从红白条穿成了灰色的。










[url=]赞[/url] [url=]回复本楼[/url] [url=]举报[/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1:0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后队变前队 于 2015-2-20 21:42 编辑

........当年的布宫比现在好拍吧,
周围没人也没啥乱七八糟的规矩,
我还是喜欢朴实安静的布宫。








如今还能看到这么多补丁的门帘么?
这条补丁摞补丁的大门帘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老喇嘛








一路上甘孜的汽油最贵。



甘孜分公司的汽油就便宜些。


我们到达拉萨的时候,
已经是6月底,
因为张只请了3个月的假,
所以只在拉萨转了转,
更远的地方就没去,
另外也是因为侉子太爱坏,
可以不夸张的说:每天都要坏!
所以7月初我们就走青藏路往回走了。

那时青藏路路况特差,
走起来十分难受。










简陋荒芜的唐古拉山口。


当然青海湖是一定要去的。





只可惜通往鸟岛的路被大水冲坏了,
大家涉水过河,
看人们紧张的样子,
你就知道水有多急了。





我穿了一条钓鱼裤过的河







集宁的集市。






出发当天加油发票和河北涞源的加油发票。



陕西勉县的加油发票。



四川雅安的加油发票。



昌都加油发票。


青海的加油发票。



都兰加油发票。

86年内蒙的汽油才几毛钱一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1:02: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后队变前队 于 2015-2-20 21:44 编辑

..........再往后相机越来越少有机会拿出来,
也因为胶卷都用得差不多了,
虽然还路过西宁包头等地方,
但和前边的旅程相比,
还是太平淡无趣了,
终于在86年7月20日我们回到北京的家中。

这次旅行从4月21日起,
到7月20日结束,历时3个月,
我拍了700多张反转片,
招上了一次跳蚤,
我的鼻子脱了三次皮,
修了无数次车,
虽然我们带着何到处走,
但我们运气好,还是顺利完成了整个旅行。


找出来随手记得部分加油和修车的流水账。



部分购物流水账。

最后以一张旅行前的照片结束整个讲述。




这些天好几次翻箱倒柜找我旅行时的笔记本,原本收藏的挺好,这么要用就不见了呢,
笔记上记录了每天经过的城市,还有很多当地邮局盖的章,
刚对着地图想了半天,把我能想起来的地点做了标注:北京出发第一天住涞源,山西省到过五台山(后山上去的)、太原平遥、洪洞、侯马、运城、芮城后进陕西省,到过西安汉中广元,想去九寨沟,走到碧口水库因为修路,道路非常难走,记得当时张开车差点翻下水库,所以放弃去九寨沟,到剑阁绵阳成都、夹江、乐山峨眉山雅安泸定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昌都、然乌、邦达、波密、林芝拉萨,后走青藏路回京,以上是我能记住到过的地名,

================================================

相同的路段,去年和跳姐带着跳跳再走,已然是巨大变化了。



点评

一级棒!!!  发表于 2017-1-5 16:50
那个年代真不容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2 00: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2-20 21:02:10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