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峡关又名“风门口”,位于山西省平顺县城东南55公里的林虑山巅,为晋豫两省通道咽喉要塞之一。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平顺县志·封域志》中载:“新兴二里,高山岫岭,名风门垴。路下河南林县,两山峭立,若玉峡然。上有玉峡关。”《重修林县志》地势篇中,有明代张应登所写的《林县险要图记》,其中说到林县的古隘口:“险隘处所,均属太行之支节,其北由百余里而入,有马塔口、虹梯口、迤南则为蚁尖寨,寨之南为鲁班壑,又南则有断金桥,风门口……”,此处所说的风门口即为玉峡关。
玉峡关的险要不仅在张应登的文中,明代著名的政治地理学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称:“玉峡关旧曰风门口,在隆虑万山之岭,为两河三晋之界,盖天作之险也。”也说明了风门口在古代军事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玉峡关的建立源于明以来山西省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陈卿起义。陈卿,山西省平顺县石埠头村人,明正德年间为潞城县衙小吏。嘉靖元年(1522年),陈卿等揭竿而起,据太行天险,与朝廷抗争,烽火燃遍潞州。明王朝统治者大惊,“乃敕三省会剿”,于1528年平定叛乱。明世宗采纳大臣建议,割地邻封,设立平顺县,并于次年在风门口山隘处设立玉峡关,派官兵把守。玉峡 关建关后,有明代兵部给事中夏言书写的《玉峡关铭》石碑加以记载。历史上,《玉峡关铭》石碑因为树立于平顺县同我市交界处,两县多次因地界划分产生分歧,此碑作为证据被人们多次挪移,现在已经损毁。
2014年10月初,记者一行4人从市区出发,经合涧镇八达村出林州,寻访玉峡关隘口及花园梯千年古道。
出八达村三里左右,即为平顺县花园村。在花园村,记者发现多处碑记,碑文部分字迹受风雨侵蚀,模糊不可辨识。从残留的碑文中可知,这些碑记均记载了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多次重修花园路古道的事实。若非古代通往潞安府的交通要道,恐怕难以受到这般重视。据花园村51岁的放羊人王保书介绍,他小时候,挑担的、赶牲口的过路人非常多,村里因此开设多家车马店供“赶脚人”休息。1980年左右修通了现在的盘山公路,这古道才逐渐冷清了。
除去古碑文,花园村穿村而过的“石槽渠”也不失为一道独特景观。大约二十公分的小水渠内泉水淙淙流淌,渠体由凿沟的长条石头对接而成,十分精致,同我市的谢公渠相似,只是略小而已。
出花园村向西行,便是“花园梯”山路了。凡山路被称为“梯”者,其陡峭难行程度都非同一般。村民称,花园梯有92盘,大约行山路8里,就到风门口了。如果碰上好天气,在村子里就可以看到风门口。可惜,天公不作美,雾霭更为玉峡关增添几分神秘之感。
刚出村,道路十分宽阔,都是巨大的石条铺成的。有两三处,长达2米的巨大条石紧贴着悬崖边铺就,有一半为悬在空中的,其壮观不禁让人惊叹。石板铺筑细节上也很有讲究:我们发现“悬空栈道”上,有多处“铁钉”,将两块石板紧紧连在一起;石板平铺、竖铺相间,个别石板上刻有条纹,记者推断应该是古人的“防滑设计”。
行10分钟后,山路渐渐变得陡峭起来,有了“梯”的感觉。此外,多处山石滑落,阻挡在山路之上,使得道路着实难行。所幸,每到关键处,均有驴友留下的“红丝带”标志指点迷津,不至于走冤枉路。
攀登大约一个半小时后,记者一行到达新修的旅游公路上。眼前,壁立千仞,山如刀削,横亘的屏障上,有“两道”裂谷出现在眼前。
这两道裂谷相距50米,北边的为天然形成,由于山前悬崖陡峭,无路可通,只有几条高压线巧妙架于山壑中;南边的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即玉峡关所在地。
只见山体中间形成一道裂谷,高约10余米,宽4米余,深50余米。史志中所说的东、西关门已不见影踪,只在西头发现有巨石砌成的残墙,应该就是玉峡关西关门遗址。
西关门口北侧有座石砌的三圣祠,此庙被倒塌的山体带下去一半,变得岌岌可危。庙前竖着两通石碑,碑刻显示为清咸丰年间“重修三圣祠庙碑记”。碑上的文字亦可证明玉峡关即为风门口。
雄关不在,空留风门。对于现代人来说,玉峡关雄姿只能凭资料记载任人猜想。记者站在风门口,凭吊古关。只见尖峰屏立,悬崖如削,万壑深沟,果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瑟瑟秋风吹来,无遮无阻,劲力十足,令人不寒而栗。
上世纪七十年代新修的龙花公路从风门口古道的北侧山崖上盘旋通过,曾经的交通要道逐渐荒废。如今,只有慕名而来的登山爱好者,才让这里不至于那么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