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岩乡草庙村,位于石板岩村南1公里处,属石板岩村一自然村落,南与石板岩村北河地村相连,北与石板岩村相连,东至东垴村眉下崖头,西至朝阳村眉下崖头。这里河流纵横交错,山峦层叠起伏,海拔在1000米左右。
现在的草庙村常住人口有130余人。由于村民是多年前由任村镇杨耳庄迁移过来的,所以现在大部分村民姓杨。当地村民介绍,在很早以前,此地有一座顶部用黄背草覆盖的“奶奶庙”,当地人称之为“草庙”,后来这里渐渐有了人家,便称其叫“草庙村”。 历经风雨的奶奶庙和迎客松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草庙村。我们不经意间抬头,便看见半山腰上有一座庙堂,这就是“奶奶庙”。走近看时,我们发现“奶奶庙”已改名为“观音庙”,并被人修葺一新。该庙坐南朝北,由青石蓝砖琉璃瓦土木结构建造,内有木制屏风,屏风上雕刻有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屏风内立有一座观音像。据村民介绍,此庙已承载起码百年历史,村里人经常来此烧香祈福。庙前的两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千处祈求千处音,苦海常作渡人舟。
庙堂外立有一块破损的石碑,大体内容为,观音庙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在清道光十二年,同治十年两次重修,至今已150余年,庙堂因历经风吹日晒、洪水冲刷、社会变迁,已快坍塌。后来,“奶奶庙”在草庙村老辈人的倡导下重新修复起来。
庙堂外屹立着一棵高大的迎客松。这棵松树高约10米,胸径0.8米,树冠约20平方米左右,一侧枝桠如人伸出的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由于此松雍容大度,姿态优美,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礼,有诗赞曰:“奇松傲立大峡谷,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影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据专家考证,此松树树龄500年有余。
观音庙和迎客松是传统村落草庙村的标志。住在草庙村下农家院里的一些外地和本地的学生,经常坐在庙堂前写生,他们把历史悠久的草庙及高大的迎客松画在画里,带到了全国各地。 明清时期的“石板四合院” 记者一行踏着石板铺成的小路走进草庙村,放眼四望,草庙村皆是石径、石墙、石屋、石瓦等。从高处向下看,石板房四面的墙壁均是由规则的石头砌成,房顶则是用石板交错穿插垒成,鳞次栉比的石板屋顶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引人注目。当地村民介绍,草庙村的人家多是明清时期建筑的四合院,大致结构是四合院外墙没有门窗,门窗都向院落中间敞开,整体结构紧凑,而且建筑面积比较宽敞,有石阶、前檐,屋内有客厅、屏风,有太师椅、八仙桌等,外观十分漂亮,建筑风格独特。
当地人为何喜欢住石板屋?据了解,石板岩乡,顾名思义,盛产石板,于是石板岩乡的先辈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漫山遍野的石头和石板修造成一座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石板房。更重要的是,石板岩乡的石板因流水快,不会存水,梁、檩、椽子等木质不会因潮湿而腐烂,因此石板屋坚固耐用。在太行山一带,这样的建筑风格延续至今,成为中国北方典型的民居之一。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年过七旬的杨福启老人家里。老人告诉我们:“这么多年了,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石板房里,已经住习惯了。这种房子冬暖夏凉,也不漏水,不用经常修修补补,很多村民住的房屋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百年历史的民间活动“花棍舞” 在民间活动方面,村里流传着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棍舞”,是人们在农闲时节和节日里必不可少的民间舞蹈活动,已有百年历史。舞者不分男女老少,人人参与。优美多姿的舞步、巧妙灵活的棍法,配以节奏明快的锣鼓,让观者无不沉醉、迷恋。花棍舞种类很多,有八棍舞、十棍舞、十二棍舞等,还有跪着舞的方式。花棍舞是石板岩乡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娱乐性、武术性、健身性等特征。
“现在村里一有喜事,肯定少不了花棍舞,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杨福启说。花棍舞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世代相传,从根本上集中表达了人民的心中愿望。过去它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到后来用它来迎接八路军进城,这些都表达了花棍舞带给人民群众的欢乐幸福,也体现出千百年来人们思想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世代传承,不断进步,走向文明。 传统民间戏曲之“落子腔” 落子腔也称为落腔,安阳腔。1927年中华书局分省地志《河南戏剧》载:“安阳腔一名落子腔,安阳最盛,南至汲、辉二县……”又因落腔由地方民歌小调发展而成的,以其曲调轻快欢乐,在20世纪50年代曾改名称“乐腔”。落腔内容主要反映了民间的日常生活和下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婆媳关系、婚恋嫁娶、劳动生活等方面。
“我记得1958年时,村里经常有‘落子腔’演出,大多是在宣扬社会主义好。后来到1978年以后,因为村民们消费不起,落子腔表演就没有以前演出那么频繁了。”杨福启回忆道,“我以前看过很多落子腔,它表达了我们这些群众对生活的观念,对人生的态度,表达了我们平民老百姓对生活中真、善、美的向往,对假、丑、恶的厌恶,可以真实反映中华民族的种种历史生活。”据悉,在2007年时,落子腔被纳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