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9057|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触摸秦岭山巅-十天全程徒步穿越傥骆古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22 18:5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

傥骆古道北从陕西省周至县骆峪进秦岭,南由洋县傥水河口出,至汉中,长240公里,是褒斜道、文川道、子午道、金牛道、故道、连云栈道等蜀道中最近捷也是最险峻的一条道路。至今从西安往汉中的飞机航线还是沿傥骆道飞行。在宋代,以秦岭为界而成为宋金要塞,骆峪以北,连同长安在内大片北方地区是金的地界,傥水河谷以及华阳、洋县、汉中南方领域为大宋。傥骆道自明以后因奇险而疏于使用。1935年,李先念、徐海东、程子华曾率红二十五军走傥骆道,北上抗日。
  

一提蜀道,人们马上会想到李白的诗《蜀道难》,“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指就是这条傥骆古道,古道不但艰险,还有历代文人留下的文墨,有传奇的典古。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是七条进川蜀道唯一没有被现代化公路和城镇淹没的,只有这条傥骆古道,几十年没有人走通。

今年元月1日与正月初三,西安的五位驴友,分两次十四天完成全程穿越傥骆古道。他们的行动震憾我,傥骆古道吸引了我,走傥骆古道刻不容缓。 

   骆峪一老君岭一八斗河一卡方梁一大蟒河一父子岭一厚畛子

5241828分我老武、小郑、小孙四驴友乘T75次,25日早上720到达西安,从西安乘车到周至,由周至乘公交车302路到骆峪村,车上巧遇2人,一位是徐先生(就是西安驴友所提到的北京“大款”),一位是小姜江苏盐城人,是汉白玉矿的管事。徐先生是北京人,异地遇同乡格外亲他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在茅草坪建秦岭志愿者立体生态基地。小姜和徐先生是街坊也就是在茅草坪的下方的汉白玉矿,车上和他们一路聊天,到骆峪村得到小姜的大力帮助,在他租的2层办公小楼里休息补充水,并亲自送我们到骆峪水库大坝,骆峪水库碧波荡漾,风景宜人,经他指点从大坝向西南沿着一条机耕路,负重近40斤徙步傥骆古道的第一天拉开了序幕。

经骆峪古骆国遗址,相传骆峪古时是鲧父骆明的封国骆都,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从骆峪口沿着当年古道向南进深,顺着河道,一路向上,路面很宽,可并排走车,许多地点宽在三米以上,即便是长满了荒草荆棘,那路基也清楚地向后人展示着往昔。征伐进退,逾岭翻山,长年累月地行走车马,路面竟然走成了一条沟,变得低洼,现己是矿山运输之道,不时有拉矿石的车,卡车马达发出沉重地响声,扬着飞尘从我们身边驶过,途经串草坡村、碾子坪村,如要找向导徐先生让我们在串草坪找,但大家认为靠自己的能力走通这条路意义更大,因此就没有请向导。沿着峡谷河道走到达小姜的汉白玉矿,天色已晚,由于小姜已给矿上打过电话,因此矿上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这一天晚上我们住在矿上的仓库里,还免费和矿工们一起吃了一顿晚饭。

26630从汉白玉矿上山,从这里起道路就变成一条窄小的小道,沿溪向上,进入林子走了近9里路到达一开阔地这就是茅草坪。这就是老徐承包的秦岭立体自然生态园,在这里得到老徐的款待,留我们吃早饭,边给我们做陕西的砣砣面,边和我们聊他的远大计划,他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已干了4年,虽说还看不出什么成效,但我们为他的行为而感动,真想成为他的一名志愿者。吃一顿经饿的面食之后,老徐亲自送我们一程,嘱咐我们到了陈家河一定要找向导,不然很危险。

在岔路口分手后我们沿着峡谷的溪流左右穿行向上攀。天下起了雨,走着走着觉得方向不对,峡谷里的沟出现了三条之沟,意识到路有错,停止前进,重新找路,没有结果。我和小郑原地停留,老武和小孙向回去的方向看看有什么岔道错过,结果一等就是3小多小时,我们非常焦急,大声叫喊也没有回音,出师不利,干着急不知如何是好。浑身湿透了又冷又急。寂静的林中时不时地听到我们的呼叫声。已是下午5点多钟了,最后和小郑商量把沉重的背包向下挪动,来回几次挪动了300左右,我又意识到如果我们动了地方,他们回来该找不到我们决定不动了,继续不停的呼叫他们的名字。

留下小郑原地等待,我也到周围探路。忽然听见小郑的尖叫声“他们回来了”,我立即返回,4人重新见面,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2人似泥人一般,疲惫不堪,小孙的额头还被树枝剐了一个口子流血不止。原来他们没有找到路,返回找我们时又把路走错了,在山里迷了路。是我们把背包移出了300之地的呼叫声,让他们找到了方向才顺着声音找回来。我们之前在原地的呼叫声隔着山梁他们听不见。他们平安回来,有惊无险。

天色已晚,最后决定原路下撤到一个经过的小庙扎营。然后我返回先生那仔细问路看错在什么地方,这是唯一的方法,不然林中的岔路太多,无目标寻找路消耗了很大体力,无济于事。小郑也和我一块返回,小孙虽然很疲劳但他不放心我们的安全,又跟着保驾,留下老武一个人守营地。从徐先生那儿,来回又是3个多小时,回到扎营地已是2130分。先生告诉我们走过了,从小庙还要下撤700左右路才是上关平梁的路。,枉费徒劳了一天,看来光凭自己是头老驴有经验太自信,给我们点教训也是应该的,但任何事都要经历失败才能成功,只要我们平安、安全一定能共同携手走完这条古道。

27日,林中又湿又潮,在不安中迷迷糊糊度过一夜。早上720拔营。原路下撤近2里,方向南,大家开始分头找路,一条条小路被否决。当大家回到原地碰头时,巧遇3个挖药的当地人,当时如见救星。给我们指正了上山路。经过交谈得知他们也到西老君岭,但他们不走关平梁,而是走地新沟。从地新沟翻上山梁过老君岭垭口就是八斗河村。这条路要比翻关平梁近,考虑昨天耗体力过度,为了保险起见,我们背负太重,如没有向导可能还会走错路,决定和他们一起走。三个淳朴的挖药人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翻越地新沟坡陡掰,很多地方都是四脚落地,1225分我们登上了海拔2105地新沟垭口。山脊有一条23宽的土路,这就是当年千百万人的践踏,千军万马的践踏的骡马大道,也就是废弃了的周至到佛平的老公路,站在高处远眺绿山叠嶂的秦岭感慨万千,久居闹市的我们在寻找回朴归真的感觉,走古人路,在秦岭中穿行,秦岭的广阔、深遂、深奥让我感受到天润地泽的惬意爽朗,美哉!

现在这条路还有伐木车辆通行。途中发现一只病死的野生动物麻羊,可怜的自生自灭野生动物。沿着周佛公路走了近2小时后宽路变窄路。1545分到达一垭口,挖药人告知这就是西老君岭,海拔2195(后到八斗河当地人说是东老君岭)。攀高山,下幽谷,静静古道执著地在山间盘纡一路下坡,1650到达一个叫迁梁村,只有一处房屋(无人)和挖药人告别,给他们留了一些食品,诚心表示谢意,关键时刻给了我们最大的帮助,使我们在这条古道上增加了信心。1820分顺利到达八斗河。过八斗河桥,住在一家姓万的农户,他家有热炕,我们四人挤在热炕上,享受热炕对疲劳身躯的理疗。

28700从万家出发,途中打听去卡方梁的道,村里的老乡淳朴热情,当得知我们是从北京来的。非常钦佩,告知冬天来过几个和我们一样的背包族,以前从未见过背包族。并指河那边一棵有几百年历史的玉兰树,几个人都抱不过来,被当地称为玉兰王,每年二月开花,一树洁白花朵,耀得山村一片灿烂辉煌,我们无缘感受她的花香绽放,却分享玉兰王的传说,这是一棵神奇吉祥的树,在村里任何角落的屋里放一盆水玉兰树的娇姿就映在水盆之中。玉兰象征着纯洁高尚,高雅大方,愿这个传说成为事实。

老乡热情地把我们送到上山道口,沿着羊肠小道在林中上升穿行,910分到达海拔1650的卡方梁垭口,垭口处绿山依傍蓝天,眺望殷家坪房屋梯田点点静卧在层层绿山之中,一幅天然画卷。沿着陡掰的山路一路顺势下坡,很快到达殷家坪,在一所废弃的小学校休整,学校上方有个娘娘庙,据说这条古道也是当年刘秀逃亡之路,在殷家坪刘秀得到一位殷姑娘的解救,刘秀当了皇帝,早把殷姑娘给忘了,等刘秀想起殷姑娘,殷姑娘已去世,因此刘秀追封殷姑娘为娘娘,在此留下了一座殷娘娘庙,成了傥骆道上的标志

经老乡指点沿田小道行走,上坡下坡,翻过挡牛的石头墙继续前行,一路上我们摘道边的熟的通红,俗名叫羊奶子野果子吃(请教过当地老乡)口感微甜,有的有点苦,在野外没有蔬菜和水果,它是不错的营养补充。前行的路上见到房子我们就兴奋,有房子就有人,有人就可以问路补水,有时也失望那就是铁将军把门无人。下到谷底见到河床水渠,河水很少,河床裸露白白惨惨的被水撞击不规矩的石头,这就是大蟒河。传说当年刘秀兵败至此,被一条大蟒拦住去路,刘秀大怒,将大蟒斩为十八段。

1130分大蟒河村,在一小买店的房檐下起灶做饭,此刻天下起雨,站在房檐避雨处望雨中的秦岭山脉,感谢老天恩赐,不然我们淋浴在泥泞中。1330分天虽说阴沉,雨停了,继续我们的行程翻越父子岭,途经大蟒河村的最后一户人家,进入密林中,林中空气湿润,到处都是自由生长的植物,不知名的花朵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一股股的花香扑鼻而来。林里飞鸟翔集,在悦耳动听“你好”“你好”的鸟鸣中1520分我们翻过海拔1950父子岭垭口。

下山途中遇一家住厚畛子的婆婆,在采一种野菜俗名叫鸡脑壳,凉拌非常爽口,这对多日没见绿叶的我们是一个诱惑,也品尝一下秦岭山中的野味,于是大家边走边采了一些。1730分我们见到了绿山之中的房子,老乡告知厚畛子,大家非常高兴,意味着我们近小半程的路线已完成。厚畛子是秦岭中的一个小镇,位于太白山南麓,古时是驻军的地方是个驿站,也是傥骆道的一个镇子。在出山处遇一农家院的刘老板,他在必经之路已候我们多时,一见面就问:“你们是从骆峪走来的吗”?“是啊,你怎么知道”?我惊讶的问道,“厚畛子早就接到消息,从骆峪走过来几个人,你们住我那,农家院能洗澡”。哈!看来我们一路徒步已有不少人关注,即然刘老板诚意接我们,就决定住他那儿。

 20033月非典时期,我和两个驴友登太白山,从南坡汤峪穿越北坡到厚畛子。当时厚畛子的房子很简陋,路是土道,而如今的厚畛子已修建的很漂亮,街心水泥路,亭院建筑,除了街上墙壁的太白路线图照旧,一切焕然一新,晚上我们在街上饭馆腐败大撮了一顿。

 厚畛子-秦岭-老县城-督都门-财神岭-兴隆岭-华阳镇。

29830分从厚畛子出发顺着路,经钓鱼台130分翻上海拔2200的秦岭大梁。这地有碑楼有碑,碑上刻着“秦岭界”汉白玉石头红漆字很庄严,碑下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北边属黄河流域,南边属长江流域,此刻我们一脚踏在黄河,一脚踏在长江,大家心情很激动在此合影留念。

从秦岭大梁顺路绕了几个山弯,看见群山环抱的石头古城,当地人告知那就是老县城。下到谷底一条很宽的河挡住去路,这就属长江水系的胥水河,过胥水河桥见一碑楼,写着“老县城”一看就是现代产物。老县城曾是方圆百里的城,往昔人丁兴旺,经济繁荣,有着辉煌的岁月。由于历史重要原因,现已败落仅剩十几户人家。老县城叫县,是民国以后的事,再早叫“佛坪厅”建于1825年道光5年,当时即是厅城又是傥骆道上的驿站。北来周至,到南去汉中,老县城居中间,是人员往复必经之处。城有三个城门西为丰乐东为景阳南为延薰。北靠倚秦岭大梁城墙已破损,但依稀能见轮廓。我们走进城门洞仔细观看感受老县城历代的风雨沧桑。“厅城”存有各类庙的建筑遗址。有石塔、照壁、石雕、碑、古代居民等遗留,随处走走在农田发现许多石刻雕,凿于道光五年的“三龙戏珠”造型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还有趴在地下的两只活泼可爱的石狮狗。这些都是我国目前保护最好的清代厅城遗址,有重要历史文化考古价值。

在老县城吃完中午饭,出西门顺着清澈见底的胥水河,两岸绿山清翠,宽敞的土道边的农田,土地平坦整齐,长?杂草和盛开的色彩斑斓野花。天下起雨,顶雨徙步4公里到达督都门(当地人称解放门),为什么叫督都门无法考证,只知这里历来是傥骆道上屯兵的重地。现已是老县城村的一个小组,房屋破旧。在这里我们碰见在这里修建水利工程,引胥入黑(把胥水河引入黑河,黑河是西安供水水源)工程的贾经理他也是驴友,天下驴友一家人。非常热情,把我们接到他们的住所,免费住在阁楼上,不然支帐在外寒冷的滋味不好受,还送给我们馒头香肠,经他介绍到山脚下,参观泗郎将军泉,甘冽清醇流赂西南。泗郎泉边有几个版本的传说,据说喝了此泉水喜得贵子。顺路和老武探探明天的路,在河对岸遇一老乡老张,他同意明天送我们一程。

30730分从督都门出发,翻上岳子梁,下沟沿着逶迤曲折的河床,河床时宽时窄,白惨惨的石头裸露着静静的躺在河床,一条不明显的小道延伸在两边是茂密的竹林中。周围群山环耸,层层的落叶,厚厚的苔藓,天上是绿的,地是绿的,前后左右全是绿的,有时看不见水,闻水声,那水也被隐在绿色之中,在竹海中爬行,一往无际的竹林铺天盖地。老张告知这是三十里的吊沟,我们在吊沟爬行,如动物般的爬行,手脚并用,竹林太密,有的地方直不起腰,这一路上我们被蚂蝗叮的鲜血流,被不名小虫咬身上起大包奇痒无比。途中遇一只病死的白羚羊,如牛般体形,肉体已开始腐烂,国家保护动物的生老病死也只能听天由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210分终于连拱带爬,钻出不见天日的吊沟,登上海拔2490的财神岭。休息片刻一路下山,横切几个山梁,130分到达山坳一个开阔地,有四排废弃的房子吃中午饭。休整后继续前行。一路上攀,秦岭是用水验证,山水相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到处可见山护着水,水绕着山。路依水而筑,山、水、路成了尘世间的精、气、神。山魄交融着水魄。山路镶嵌在山魄,水魄之中,浑然天成,难以分别这是天地造化之奇,还是人类智慧之灵。

1530分我们终于翻过海拔2630的兴隆岭。这是到华阳县城的最后一道山梁。没有停留迅速下山经兴隆岭哨卡(无人废弃)1940分下到林区一条宽敞的路,路口一牌子长青森林自然保护区,海拔2235。我们在此扎营。

51715拔营起程,一路景色优美,重峦叠嶂。置身在寂静的森林的绿色中,映山红点缀翠绿山峰,漫山芳菲,听山谷鸟鸣,观蓝天翔云,瀑布飞泻,溪水流动,深潭碧水,途经仙女湖、风雨桥传说唐代皇帝,从此桥上太白山,杨八姐的洗脸盆。人文景观与自然融为一体,行走自由,切意领略万事万物变幻之妙。享受大自然所赐于祥和宁静心意之难得。

出长青森林自然保护区(现在不售票)途经大坪和板桥村下午1220到在华阳镇。多日长途跋涉,大家体力有些透支,从华阳到傥水口的徙步想放弃。考虑还要返回华阳镇,于是没停留乘中巴去洋县,到傥何口看看傥骆古道的终点。车上的体力缓解,到洋县的休整,大家觉得万里长征就差这一步,为什么不能咬咬牙走完全程,于是信心百倍,决定从傥河口北行,徙步回华阳镇,补上这一段。

    傥河口水库-马道村-马龙草顶峰-八里关-华阳镇

2日我们从洋县乘6路公交车到傥口水库,傥口水库留影后找当地人问清线路,从傥河水库经四郎乡走盘山路一路上升,经过马道村翻过海拔1675马龙草顶峰过了梁下山,向八里关进军,据当地人说翻过山梁5里路左右沿途有人家,可我们走了近1小时,不仅没有见人家,而是沟越走越深,林子越走越密,由于对下山路持有怀疑,加上天色黑了又阴沉,果断决定原道返回山脊平地扎营。因为体力不允许我们再有丝毫的耗费。山脊离最后一户人家不算太远明天再去打听路。夜里雷电闪鸣下起了大雨。黑夜中庆幸自己果断行动不然扎营在沟下这场大雨将带给我们什么一未知数。听着雨点拍打帐篷滴的声进入睡梦中。

3日天蒙蒙亮,老武和小孙返回最后一户人家顺便补水,最后证实我们下山的路是正确的。720分收拾背襄原路下山,途中有无人的空屋子。最后经过一棵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古树,古树树杆强壮,树叶茂盛。这时听见了狗叫声,这意味有人家,紧接来了一个老汉,经打听从大树垭口继续下山,就是八里关,古树学名叫青岗树,俗名叫华林树,有几百年历史。听说快到八里关我们速度加快,一路小跑,路边发现一棵熟得透红,见了就迈不动步的野樱桃,我们几个人站在树下足吃一气。很快看见绿山环抱的几所房屋,当我们到达第一家住房得知这就是八里关,大家非常兴奋休整补水,主人很淳朴的给我们烧开水喝。

从八里关到黑峡这一路走的很辛苦,大家脚上早都起了水泡,每迈一步都在考验我们的是毅志,信念让我们忘记伤疼。沿途得到老乡的大力帮助,当地人对我们徙步非常关注,因为在这傥骆古道上,没见过我们这样装束的人,所到之处人们都有惊异的目光注视我们,有人还会问道“你们是干啥的?挖宝的吗”?哈哈,我们成了挖宝人,看来秦岭里埋藏着宝贝。有个中年人见识广问道“你们是冬天来过的那几个人吗”?“不是,他们是西安的,第一队全程徙步傥骆古道的,我们是北京的,第二队全程徙步一气呵成。”低气十足回答完后,心中有股成就感。

这段路村子比较多,所以打听路方便许多,有一对小哥俩和我们一起走了近十里路,把我们领到他们家,家里正在办喜宴,他们的妈妈好客地把我们背包拿进院里,让我们住下邀请我们一起庆喜,有一老汉和我们聊天,他说在洋县就看见我们,当得知我们从北京来徙步这条古道时赞不绝口。由于考虑明天我们翻牛岭轻松些,想再往前赶些路,还是惋言谢绝了。休息片刻,补水后继续前行,在离牛岭最近银杏村扎营,帐篷搭在一对老夫妻院内,非常勤劳淳朴的老人给我们烧水烫脚做饭。给钱都不要。让我们非常感动。

54720分,收拾行襄,开始起步,由于语言的关系,打听路时见岔路向左拐,结果在岔路我选择左边一条很宽的土路上山,沿着这条路盘旋上山,越走道越窄,有一段路让我找到独龙江徙步的感觉,林中小溪汩汩,石头长?绿苔藓。林中湿气十足,道是越走越难走,最后几乎是没有路,只有竹林植物丛生拌住手脚,老武在前面开路,固执地又钻又拱上了牛犄角,才醒悟方感不对下撤,当我们真准备换一条山道行,听见有人声,真是所盼望的,来了两个挖竹笋的人方知方向错了,原路退回刚到岔路向右重新上山,来回耽误了3小时,1200翻过我们在傥骆古道上最后一道山峰海拔1650的牛岭山,徙步20余里经小华阳下午1540分到达华阳镇。

华阳镇在傥骆古道是通北的要塞,曾是经济中心繁荣场热闹非凡。老街至今还保留鳞次栉比的明清老宅,屋檐下金色的玉米在阳光下,更显得金光灿烂,给老街形成一道风景线。古街镇上光滑滑的石板幽幽延续,在路尽头还保存着有道光年间雕梁画栋的戏楼,古朴的原汁原味的华阳镇老街。

再次到达华阳镇,为时十天全程徙步穿越傥骆古道的长途跋涉,在大家努力团结合作下,不断地挑战自我,在这里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华阳镇举杯痛饮徒步穿越成功的喜悦,爽!

下一步继续我们的行程登秦岭主峰太白山.

  傥骆古道路线示意图

 




附件:



jpg  傥骆古道路线示意图.jpg
绿野户外网

jpg  骆峪水库100_371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秦岭大梁100_3806.jpg
绿野户外网

jpg  华阳镇100_389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傥河口水库100_3899.jpg
绿野户外网

jpg  秦岭骡马大道100_375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爬行在吊沟100_384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父子岭垭口100_378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老县城城门100_381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老君岭100_3764.jpg
绿野户外网

jpg  父子岭垭口100_3781.jpg
绿野户外网

jpg  都督都100_3825.jpg
绿野户外网

jpg  马道村100_390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古树青岗树100_391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山坳里的八里关100_3923.jpg
绿野户外网

jpg  殷家坪100_3777.jpg
绿野户外网

jpg  兴隆岭哨卡100_385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厚畛子象鼻山100_3792.jpg
绿野户外网

jpg  长青森林保护区100_3859.jpg
绿野户外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07-5-24 11:00:15 | 只看该作者

穿越这条线路很有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6-1 15:11:22 | 只看该作者

姐姐:日期有误

     我们出发的日期是4月24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19:46:25 | 只看该作者

十天全程徒步穿越傥骆古道日期写错是4月24日不该有的失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19:51: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山中行,有时间继续山中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6-4 11:56:13 | 只看该作者

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6-11 21:5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6-11 21:55:37 | 只看该作者

敬仰!羡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8-2 15:06:41 | 只看该作者

再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8-2 16:02:03 | 只看该作者

钦佩一下,羡慕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