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6566|回复: 4

<转贴>七种武器系列(第一部分,共两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6-3 01: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种武器系列

--------------------------------------------------------------------------------

作者:G2  来源:新浪摄影分类精华区  类别:摄影器材  日期:2002.06.02  今日/总浏览: 7/82  





  G2:七种武器系列: 之一 Contax G2



新浪摄影分类精华区

七种武器系列:之一 Contax G2

提交者:G2 于 北京时间 14:09:12 99/02/03:

--------------------------------------------------------------------------------



引子:关于旁轴系统和旁轴取景



作为一部自动对焦的旁轴相机Contax G2是相当独特的.甚至可以说它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部相机.



旁轴相机使用的是一种和单反相机截然不同的观察方法和操作方式。旁轴机看不见象单反机那样浅的景深,被摄体在取景器里永远是清晰的.这样旁轴机主对什麽样的景深,背景虚化中太具体,太微妙的变化是不那么容易预计的。就我而言,用旁轴机之后,我不得不更多的对所摄东西的几何构成,线 条,光暗对比,事件发生的高潮之类的更重视。反过来,这也训练了我对 这些因素的敏感。



当然,因为单反相机的自动光圈光圈结构以及和景深的关系,我们在单反相机里看到的与最后拍出来的照片常常只是具有相同的边框,而不是相同的效果。同时,由于结构的原因,旁轴机快门的延迟也要远远短于单反机,所以对于拍摄事件来讲,可以说旁轴机能够完全复制出摄影者的摄影意图.我甚至常常觉得,旁轴机看到的(气氛,情节,效果)和拍到的结果倒更趋接近。所以我认为旁轴机是可以表达我真实感觉的武器。



旁轴相机最大的优点首先就是它的轻,小.自己带着方便,也不刺激别人.尤其我这样原来在民族地区工作,现在也主要以拍摄一般日常生活为主的人,旁轴机的这一优点是无可比拟的.



旁轴机取景另外一个主要的优点是它没有反光镜升起瞬间的那一黑。我不知道别人是怎麽看这个问题的,我是非常不喜欢单反机这一点。对于像我这样为兴趣而摄影的人来说,不仅拍出的照片能让人喜悦,而且 拍照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欣赏(除拍摄社会丑陋面)被摄物体或事件的过 程。而单反机反光板那一抬,一下就割断了美好景象或故事的连续性。



我知道大多数操相机朋友的目地都是好片子。而我认为得"先摄影", 然后才能"出片子"。



是不是太玄了,好,不再说它了,来点实际的。 谈谈G2的机身.



G2的机身



大家都知道G2的机身很小,特别是其中包括了足够的功能:4张/秒的高 速过片,1/6000秒快门,1/200秒的闪光同步,若干种曝光模式,曝光补偿, 包围曝光,多次曝光,单次、追踪AF,TTL自动闪光等.几乎所有我认为应该 有的功能都有。



旁轴机身一个最为所知的优点是拍摄时宁静,震动小。的确,由于没有 反光镜和光圈机构不同,旁轴机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巨大优势。



拍摄时的宁静无疑是极为有用的,特别是很多人对摄影还有一种抗拒 心理,你可以在被摄者以为没有拍的时候已经有十几张到手了。这种优势尤 其对喜欢抓拍并喜欢自然的摄影者有用。(也许是已经用惯了M6特别是柯尼 卡HEXAR,我倒不觉得G2 的噪音已经降到最小了,当然比单反小的多,但它 还是有可能在改型中继续控制其快门声。)



至于有人说旁轴机震动极小,可以在非常低快门速度下手持拍摄之说我 从不敢苟同。似乎旁轴机和单反机在低速手持时也有那麽一两档的区别,但 也多是个别案例,根本够不成规律.可见用高档机的人中也有一帮阿Q.大家 心里都不平衡。慢门下拍清晰的照片更多的和主体的运动,以及支撑什麽的有 关,只讨论一个机身意义不大。更何况我坚持认为低速时要尽可能的利用支 撑而避免手持.



不过有一点是真的,由于旁轴机的取景方式的特点--没有反光镜,它在 用慢门拍摄运动物体时有一种天然的优势与方便,很容易拍出更有趣和清晰 的照片。



从以上原因,我也很推崇Canon的Eos-1NRS,显然EOS-1N已然极出色了, 但NRS更趋完美。



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我还会在<七种武器>系列讲柯尼卡HEXAR(巧思)和 EOS1N的部分详述,这里只提一句。



另外要说的一点是Contax相机的耐用性。虽然不再做专职摄影了,但是 我依然觉得相机的坚固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再贵重的东西只要带在身上就免 不了磕碰. 根据京磁公司的说法, G2的外壳是钛金属的. 我使用Contax旁轴机(和单 反机)有一段时间了,曾经由于工作的艰苦,我发现自己实际上一直处在有意 无意的挑战其钛金属外壳结实程度的状态下,但它的确经受住了一系列艰苦 条件下的反复考验,甚至包括海拔七千米以上的严寒和若干次高原无人区的 风沙,使得我可以信任它的坚固程度, 虽然不可避免的它的外壳上已经出现 了一些划痕.我索性用胶布把它的表面贴上了----当然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提 高它的封闭性.



但应该强调的是,虽然相信其具有足够耐用性,我并不推荐把G2作为野 外像机用。一方面是因为旁轴机的局限性;再说,ZEISS镜头多贵啊,毁了可惜. (以后在<七种武器>讨论三角架的部分我会再细谈野外摄影的问题。)



至于G2操作的便利性,我觉得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保时捷和ZEISS的设计几 乎已经使G2的操作性达到了非常完美的境界.总之,G2是这样一部相机,它只有 那些你最需要的功能,把它们最大限度的方便化,并且摒弃掉其它那些花哨的东 西.因为操作性是很主观的东西,需要自己体验,这里就不多说了.



G2的测光和曝光



G2的测光系统主要依赖于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另一种方式是适用于16mm 超广角的,这里先跳过去)。值的一提的是G2的测光系统是对涂在快门帘 幕上的一条18%灰进行重点测光,其中基本屏弃了上下两条,左右也以中间 为重。这一点和M6的局部测光有点像,用M6的朋友一定注意到M6的测光非常 准,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准。甚至超过很多单反机更复杂的测光方式。我发现 假如取景里有一个非常亮的光点,那麽它通过反射后对测光的影响要比直接 射进测光表小的多,这也是G2测光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我自己使用的感觉 来讲,有些相机上的多区域测光是种挺有趣的东西,因为你不知道它是怎麽 算出来的,以致于有这样的情况:同一个情景,两台机器却给出不同的测光 值,一般拍一拍也就罢了,但是我实在不清楚拍反转在用优先或程序曝光时应 该补偿几档,所以常常简单的测光方法是很实用的。



当然点测没有是很可惜的,柯尼卡HEXAR的点测是我认为它近于完美的重 要原因之一。这也是我觉得G2仅有的两个不足之一。希望G2的后继型可以改 进。



也是这个原因,我认为G2实在不是适合推广给大家用。如果不恰当的选 择了它,可能一边抱怨,一边很快失去了对摄影的兴趣。



谈完测光就该是曝光了。G2的曝光方式是手动和光圈优先,正负2档曝光 补偿,1/3档调节,够用,操作又便捷,没什麽说的了。



我发现严谨的曝光和所用机器及胶片有很大关系。学摄影时我用了几乎 一年时间在曝光上痛下苦功,而且我是一开始摄影就用的反转片,后来刚工作 时常用负片,几乎有点乱来,再后来用反转片给单位拍画册,严谨了些;很不 幸不久又迷上了莱卡M和柯达Tri-X。弄的我整个一个大退步。等改回了G2加 Velvia之后才觉得自己的曝光又上了路。



现在看师弟们的曝光,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用不好Ansel Adamas所讲 的:Visualize(想象)。曝光中,visualize的运用是起码的。然后就是对所用 胶片的了解.你要知道用怎样的曝光是你想要的基本效果,加1/3档后会怎麽 样?再加1/3档又怎麽样(当然,是对于反转片)。特别对于一些情绪强烈的 景色,曝光改变一点点所表现的感受差别是巨大的。如果能明白这一点,你 的曝光就算入门了。然后你就会明白为什麽风景是弹性的。你就可以和你的 景色玩一种类似朋友之间玩的官兵与强盗的游戏,那是很有趣的,如果仍不明 白这个道理,说明你的曝光还处在较低层次上,不要忙着换什麽相机,还是 再重新学学曝光吧.



说到曝光就免不了要谈谈包围曝光(ABC)



我觉得随着反转片使用的增加,ABC的使用似乎是必须的。



国内的朋友不知道是不是舍不得胶卷,总是在批评ABC浪费,其实用ABC 是非常经济的,你想一张好片子你拷贝一张要多少钱,当时多拍一张是多少 钱。另外,我原来做过一段旅游摄影,经常要满处跑,加之是学财务出身, 深谙一个道理:比之昂贵的路费,时间,身体的消耗,胶片是最便宜的。大 量的场景和瞬间你一生中可能只见到一次,为什麽不让它更保险并尽善尽美 些呢?



少不了再说两句曝光,我觉得曝光好大概有这麽几个问题。



第一,要考虑Ansel讲的什麽是visualize,怎麽做到比较"正确"的曝光, 即展现眼前的景物又能和胶片配。 第二,如果增加或减少不同数量级的曝光,图片表现视觉出的气氛和情 绪有什麽不同(这种差异有时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这些不同的气氛和情绪与图片的主题相加会产生什麽样的效果。 哪种是你想要的? 第四...... 第五......



这麽多的问题,别说人脑,就是电脑也算不过来。有人说:我有直觉。 我相信。但直觉一生能有几次,是时时能保证吗?全靠直觉用那麽高级的相 机干吗?不就为了尽善尽美吗?



所以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用包围曝光,回来再挑片。



现在我所有的反转片基本一概是一按三张(我用的G2和EOS-IN,ABC都很 方便).我的观点是如果觉得这个镜头不值得用ABC,那它也就不值得我去拍.



G2的自动对焦



G2的对焦大概没什麽好说的。



有关G2单点AF,连续AF及手动对焦的各种资料性东西,大家可以在网上 和其它杂志上方便的查到,就不罗嗦了,只谈一点体会。



由于对焦基线要远远长于单反机,所以用旁轴机作对焦从理论上要比单 反机更容易更准确。所以G2这麽小的机器能达到如此快捷的对焦速度以及如 此高的对焦准确性就不奇怪了。只要你不是企图拿它来拍赛车之类的还是够 用的.



关于G2的自动对焦最有趣的是它机背上的焦点锁定钮,用起来太方便了, 是我用过的所有的机器里最方便的对焦利器。这点使用后才能体会。



另外,我非常欣赏G2的手动对焦。我觉得手动对焦的存在和方便性是衡 量一部专业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虽然AF很方便,但MF的使用率对于有些摄影 师实在太高了。G2的手动对焦自成一体,手动对焦不是通过镜头,而是通过机 身前面的一个对焦盘,在取景器里是用液晶条显示,和Nikon F70的曝光显示有 点象,开始要稍稍适应一下,但用了会发现非常好用,好象也没听见多少批评 声,而且其手动对焦结合着个人风格设定的使用有一些特殊的优点.特别是 习惯了之后,其实还是比较方便的。



G2的Af是采取主动对焦和被动对焦的混合方式,这样即便是在很暗(甚至 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它也可以通过发出一束不可见的红外线的方法来对焦, 这也是G2独特的优点之一.



G2的镜头系统



G2所配的标准套装镜头是28mm,45mm和90mm,而我选择的是21mm,35mm, 90mm这三只头。为什麽不买标准套装呢?



说到这里,我想先谈一下有关50mm标头的问题。



一直有一种说法:50mm标头最符合人看东西的比例,是最真实的镜头。 因此标头常常被推荐为初学者的首选镜头,从标头开始入门。我的判断则不 太一样。首先,符合人眼看东西的比例和看东西的效果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而拍照片视觉效果却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用人眼看东西看的是效果,包括: 它(或他,她)是什麽?在哪儿?周围有什麽?等等。标头虽然在透视比 例上和人眼很接近(从我用的实际情况看75或90的头倒更接近些),但它 所拍片子的效果和人眼所见效果有较大的差距。



广角镜头更容易表现远近比例,更容易透过环境表达出气氛,而且放大 后的效果也更接近人看东西无边际这一视觉效果。当然,有一定限制是必须 的,如果你觉得24和28的镜头有些夸张和变形,那麽我可以做出妥协----35 mm的镜头实际上更接近人眼所见效果,也是最真实的一种镜头。



象布勒松那样强调精确几何构图的人自然很强调透视,但对于我们来讲 这会不会是个误区呢?更何况布勒松成名初期广角镜还是稀罕货呢.



另外,35mm或50mm镜头的选择区别也与使用人的视觉习惯有关。有人看 东西的习惯是局部性的,而有人看东西是散开的。前一种人大概习惯用50mm 头,后一种人用35mm会更顺手。



而且我个人喜欢在一张照片中放进比较多的视觉元素,尽可能一张片子 交代清楚,所以50头就不太适合我.



同时由于50mm头正好在广角和中焦之间,它实际上是很难用的。对于许 多视线比较开的人来讲,拿50 mm头拍东西很难。因为视觉方式是28mm或35mm 式的,用50mm标头时他会觉得有局限,而且有些视觉压缩效果,但又不是很 明显。从实用角度考虑,75mm或90mm的头可能更好用些。 说到这儿,有没有看东西既全面照顾又能重点观察的人呢?估计28mm- 200mm变焦头的用家们多属于这种(哈哈,瞎掰的).



再说两句标准镜头,标准镜头的确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镜头,特别是在人 像上,所以我把它放在120上使用,更有用.(当然应该在广告上更有用,可惜很久 不弄那个了)



如上所述,从实用角度我对35mm的镜头的喜爱大于45mm,而且都是 2.0光圈,所以不存在犹豫。用90mm头的原因更简单。因为家里有领导,而 且我们家领导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美人。我对于挖掘出她的各种美极有兴趣。 其实我最喜欢莱卡M系的75/1.5头。也习惯那个焦距了。但Contax没有, 好在适应起来不难。



至于买21mm还是买28mm确实曾令我犹豫。这两只头都是我原来惯用的焦 距。这两只头成像都很好。我看中G2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轻,小,所以 我不会同时买这两只头来增加我哪怕一点点的负担。 从某种角度来讲28mm的用途更多。我当时考虑28mm的技术比较成熟,利 用率又高,还是在我的120上使用较好。而对于135来讲,G2的21mm镜头的Bio- gan的对称光学结构(只能用于旁轴)要远远好于用反望远结构的单反机超广 角头。从实拍角度讲,这种差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21mm最后胜出。



从设计讲,旁轴相机的广角,超广角镜头的成像是要好于单反相机。比 如说同是21超广角,G2用设计的是Biogan,而CONTAX单反机的21头是Distagon. 它们结构之间差别也是很大的.单反机的镜组要足够的前移以避开反光镜,而 G系的后镜组可以尽可能的接近焦平面,使得超广角容易发生的歧变和像差得 到最大的校正.G系的21头镜片也比单反的少不少(一个是7片6组,一个 是15片13组.)这样G系的镜头眩光少,色彩还原似乎也更胜一筹,片子显得更 纯净,透亮.就更不说旁轴的分辨率,像差什么的本来就校的比单反强了.而实 际上,使用旁轴相机的广角,超广角镜头(包括Leica)也确实在成像和操 作性上超过单反机。所以这样就会形成旁轴机主越来越喜欢旁轴机和广角这 种循环。



关于G2镜头的焦距有必要多谈两句。



由于旁轴机取景和结构方面的限制,G2最长的镜头只有90mm。这一点也 是一些摄影者不选择它的原因。毕竟大家(包括我)都对大炮怀有浓厚的兴 趣。虽然我偶尔也使用Eos-IN和300mm以上的长头替公司和朋友拍些东西。 但我本人这几年已极少使用超过100mm的镜头了(我想这和个人拍摄题材关系 最大).长头经常太麻烦了.



另外Leica M系的机器有一只135mm的头,但Contax G系却只到90mm,我 个人觉得这里面没什麽差别。用过M6的朋友应该知道,由于M6取景框的特殊 设计,135mm和35mm在同一组线框里,无论是取景还是对焦都有些困难。



Contax G系里有一款16mm的超广角,我个人认为从理论上讲这只镜头应 该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一只民用超广角镜头,国外的使用报告和信息反 馈来也证实了这一点。可惜由于过分昂贵(德国原产),用的人很少。我觉 得如果你习惯用16mm,就冲这头你也应该买G2。



CONTAX镜头的封闭性



还记得最早决定用Contax的原因就是镜头的封闭性问题.原来我用的135 单反是尼康,在西藏工作的几年,每次出野外镜头里都跟开了杂货铺似的.有人 说镜头里进点灰没关系,那纯粹是瞎掰,自己骗自己玩的.50/1.4那只头是最常 用的,所以我几乎每年得买出一只旧的,买进一只新头.但反正是单位的机器, 好歹我都得凑合用. 当时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我自己的哈苏的那几只镜头的封闭性.甚至有一次 我的PLANAR坠入长江(哈哈,邪乎吧,在各拉丹冬,长江源头那儿,水只能没脚脖 子.),迅速捞出来,甩甩,在太阳底下一晒,没事了.从此以后就觉 得这德国人的东西是禁造.等我自己再买135机器的时候自然也就选了CONTAX. 的确,这几年CONTAX的镜头也从没在封闭性上让我担过心.



G2镜头的光学质量



说到Contax似乎不可避免要谈一谈 Zeiss的光学质量。因为不管有其他 任何理由,光学质量的优异无疑是众用家选择Contax的最重要原因。



很多尼康和佳能的使用者总是跟德国镜头叫板.其实没有必要. 在一些摄影领域中德国镜头的完美的成像质量是日本镜头无法替代的, 同时在另一些摄影领域中日本机身的实用程度也是德国机身无法替代的.



对于zeiss镜头一直有德产和日产之争.前两天在四通利方论坛上看到 Felix-tian的一篇帖子,把设计,产品,品牌,产地等问题分析的极为透彻。 特摘录在这里:



"关于德头日头这一阵有不少兄弟在讨论,其实这是个不可能有结果的 论题,各花入各眼,只要自个儿觉得好就行了。...... ZEISS 和日本京磁合作的细节是:CONTAX的品牌归ZEISS所有,设计及质 检由ZEISS负责,生产和MARKETING 由京磁负责,换句话说,ZEISS的 光学鬼才的设计图纸是否要压箱底全看小日本儿高不高兴。ZEISS在德 国还保留少量生产线,主要生产特殊镜头。在日本,京磁的生产大楼和 ZEISS的质检大楼相距不远,镜头出厂前要送给ZEISS验收,如不合格就 退给生产大楼。因此G2无论如何不能算是日本货,正如您不能把中国产 的耐克鞋和WILSON网球拍说成是国货一样,产地不等于品牌。....."



所以,我觉得大家对于Contax的ZEISS镜头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Zeiss 镜头的光学质量无疑是最出色的,而它产在德国或日本则不是我们应该过分 关心的。(这个问题我知道如果让Contax十年以上的用户来谈更有资格。当 然他们的看法可能与我不同。)



不过,我估计即便我拿ZEISS镜头来和其他镜头比,比如说Sonar90mm头强 过某某牌的中焦"人像王"也没人会信,所以就省了.



客观的说,我觉得对Leica和Contax最主要的发难其实在于他们太贵了, 以至人们讨论它是不是值这麽多钱;而同时由于它的昂贵,用的人很少,就 更难对它做一个正确评价。我一直认为对Leica 和Contax的镜头做负评价的 多是没怎么用过它的人。Leica和Zeiss有几只看家头的光学表现不仅是里程 碑式的,也是难以超越的。



我个人对G2的几只头还是非常满意的,在成像,手感,封闭等方面都达到 了几乎最高的水准.我对于镜头品质好坏的鉴别非常简单,就是制成1米以上 的展板或打成2米以上的幻灯,那时候优劣自辨.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对ZEISS 的投资是多么的明智.同时,我想如果不是在这个层次上,拿两张10寸的片子 谈高档镜头的成像,清晰度,反差,色彩还原什么的都意义不大.



其实我认为对于G2机身和镜头的了解我可能一辈子也赶不上一些真正的, 精于钻研的相机爱好者。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来丰富我的摄影实践, 而我在他们那里也看到了一些具有惊人质量的图象展示。我觉得如果大家对 光学的至高表现有特别兴趣的话,那麽应该多听听他们的看法。这也是我为 什么乐于听听有关器材的争论,特别是第一手资料。如果能争论明白是最好.



同时,我认为用135的人实在不必过分追求"光学表现"。否则,至少要体 验一下Zeiss配哈苏120的那只Planar标头才够入门,然后才有资格谈论某只 头怎麽好与坏;如果你坚持追求所谓"最高光学表现"并坚持用135,好,Contax 和Leica就是唯一的选择。



举个实际例子,我有时候做幻灯片演示,如果用Canon拍的片子和ZEISS 的放在一起,我会注意,是否有必要用太大的屏幕。因为Canon的镜头怎麽说 和ZEISS的定焦头是有差距的,放的过大后,人们可能会发生对光学表现过分 挑剔而不注意图片本身内容的倾向。



实事求是的说,大多数135用家对各只镜头的反复思忖都是不必要的。觉 得最有用的一句话是那句"镜头要买最好的",一点不错。



CONTAX G2和Leica M6



再谈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G2和M6的比较. 我听说在很多地方LEICA和CONTAX的拥护者们打得不可开交 ,可惜我从没 机会看到他们的争论,我只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我觉得这回LEICA是真的危险了,G2和M6相比,实在几乎 是占尽了上风:就镜头而言,ZEISS是公认世界最好的,或者至少是最好之一,莱 卡虽然总在强调莱卡镜头特殊的莱卡味,但怎么说ZEISS都毫不逊色;G2的机身 在功能和方便性上已远远超过M6.和G2比,M6已经更象一个摄影玩具而不是摄 影工具.



现在如果楞说M6比G2强,恐怕只有4点: 1.M6具有更好的操作手感; 2.M6比G2声音更轻; 3.M6的镜头群现在(仅仅是现在)比G2大; 4.由于结构比较简单M6可能比G2的可靠性更强. 我们分析一下, 在镜头群上的劣势ZEISS实际很容易追上;G2这样的电子 相机的可靠性是不是一定比M6差呢?看样子是不一定,佳能的EOS-1N就是很好 的例子,何况好象还没听说什么G2机身的故障.M6的轻盈的快门一部分是靠仅 仅千分之一秒的低速布帘快门实现的, 是有相当局限的,而且G2的快门也不重 ----都是旁轴机,能差到哪去? 那么莱卡到底还有多少优势可言呢?



看样子在技术上不求进取是不行了,否则尼康也不会被佳能抢走这么市场.



尾声:



谈到某一款机器时,不知你想没想到你整体器材的配合问题。 我想这对我来讲不太是问题,因为135里我现在基本只用G2--我是个携带 器材至少主义者。但据我所知很多人习惯带很多机器。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 即两个差别很大的摄影体系之间会互相干扰。(当然我指的体系是指一种摄 影方式,绝不是尼康和佳能那点区别。)你可能会在不同器材之间犹豫--而 这种犹豫会随着你对器材了解的增加而增加--听起来有点儿不象真的,但的 确是。我在一次旅途中最多用过4套不同的器材,时间一紧,立刻就乱。



G2绝对是这其中可能会给你添乱的。因为它太独特了。 所以我觉得少带器材好。考虑器材太多,考虑摄影本身就少了。



如果你还没有这样的打算,那看这段一点儿用都没有,毕竟用两种体系 的人是极少数。



而如果你钟情于旁轴机,而又不想在135上作重复投资,那么Mamiya M7应 该是更好的选择,我准备在<七种武器>的第二部里谈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从我的使用经验讲我对Contax G2几乎打满分。但对有的人而 言G2则是一种应用面相当窄的照相机。(虽然它各项技术指标都非常先进)。 主要差异就是它的旁轴。如果推荐大家使用,这是个带让步的正评价。毕竟, 它不适用于所有的摄影者。









新浪摄影分类精华区

七种武器之二 捷信三脚架

提交者:G2 于 北京时间 14:11:57 99/02/03:

--------------------------------------------------------------------------------



引子:



我一直很纳闷为什麽咱国家有那麽多人用哈苏,特别是看到他们还拎着个破破烂烂的 三角架的时候。 (比如说电视里觉得特对的起自己那张脸的"大宝"!)



有机会在国外看国外制作的照片的人都会有很深的感触,就是人家出片子的 成像质量。可是在国内,也可能我不是摄影圈里的人----几乎就没见过那麽好的片 子。特别越是用大底片的摄影师,不仅灵性全无,成像质量也让人失望, 似乎并未与底片的面积成正比。



后来我参加一个摄影的“研讨创作旅行观光”班,发现了问题。我们班上有60多 人,大概有1/2的人用尼康F4这个档次的机器,另有十几台哈苏,玛米雅之类, 去的是一个风景无比瑰丽壮美,民情无比丰富多采,光暗变化无比复杂多变的所 在,可这60多人20多天里除了歇着的时候把机器架起来晒太阳外,我很少见 人用三角架。心里有了数,后来再看到那些摄影大家们拍的烂片子也就不觉得吃惊 了。



似乎大家都不怎麽关心三脚架得问题,既不聊也不用,其实买个好三脚架, 用好,绝对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市面上出售的三脚架很多很多很多,多的足够让一个摄影老手糊涂十几年的。



而实际上对于三脚架来讲,完全不象相机和镜头一样复杂,有高,中,低档之分, 有多种性价比的选择。我觉得在中国市场上出售的照相机用的三脚架里除了骗人的 垃圾,能凑和用的家伙都不算很多,而真正的三脚架只有一两种。



我用过的三脚架应该说是不少了,肯定比大多数兄弟换的机器要多,在我印 象里唯一信的过的三脚架只有法国的GIT20(捷信),曼福图、高曼属于能用 的,其它基本上都是垃圾。



关于捷信的三脚架



说起捷信的架子,相信很多人都不太熟悉。



说实话,我也不太熟悉它的历史。



有一点确切无疑的是GITZ0在二战的时候是专门生产炮架子和机关枪架子的, 产品供不应求二战后大概没什麽事可做了,就改做了照相机的三脚架.



这不是已经足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现在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讲主要有两个:



1.捷信的三脚架到底有多结实?



如果你知道了它有多结实,你一定会问, 2.要那麽结实的三脚架有什麽用?



好,我们来谈谈。



捷信的三脚架大约有0,1,2,3,4,5几个系列,号数越高可支持的相机越 重。一般人多用2#的架子来支135或轻型的120机器。捷信的结实程度怎麽说 呢?除非严重超重或者太大的风,否则基本上相机支在上面绝对的纹丝不动, 就和焊在地上面没什麽区别。 由于用料扎实,讲究,各环节严丝合缝,同样粗细的腿儿,大多数其他架子 支135都晃,而捷信可以稳稳的把120支在上面。当然这样的代价是不菲的。 一套2系列的架子加云台怎麽也要3000-7000元人民币。



那么花这麽多钱是否有必要呢?



这就要先讲一讲为什么要使用三脚架。



为什么要使用三脚架



当然,低速长时间曝光的情况谁都明白,就不提了。



不知大家对单反机的"机振"和"手振"有多少了解。 一般我们听到的都是:手持拍摄快门速度应该不低于焦距的倒数,也就是说50 毫米的镜头在1/60秒时应该能端住。



实际上呢?这个问题极其复杂,涉及手持相机时什?quot;机振"和"手振"、各种相 机的反光镜、镜箱和快门的结构,机器的重量,以及各人手持相机的姿 势,肌肉的放松程度等等,都是些很枯燥的东西,就不一一列出了。只说 结论,就是:实际上,使用标头时,单反机一般(指中档机以上)在1/500秒(含)以 上的快门时,振动对成像才是完全没有影响的。



是不是挺可怕的? 象我,基本上所有彩色片都是用40度的Velvia拍的,有多 少机会可以用到1/500以上的快门呢?



如果你坚持用更慢的速度手持拍摄会怎麽样呢? 当然,实际上1/60秒-1/125秒与1/500秒之间的差别在一张10寸甚至16寸的片子 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你放的再大,就能发现机器振动的痕迹而相 信那是你不想看到的。



好了,大家想必已经明白为什么应该在更高的速度下使用三脚架了,下一个问题:是 否有必要使用象捷信这样绝对坚固的三脚架。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可怕的实际情况:在 1/4--1/30秒这几档快门下,是机振最难消除的区域,只有极少数的三脚架能完 全消除这些振动。所以我们看到的许多这个速段拍的照片都不足够清晰。



一个要求严格的摄影师当然需要让他的镜头和胶片的品质达到最高。 我们在商店里可以看到无数多只巍然耸立的三脚架,但实际上它们大都是看 着威猛。因为三脚架的牢固程度除了和管壁的粗细厚薄有关系外,和其他 众多细节,比如支地点的材料,各节之间的联结,支腿和圆盘的接点,圆盘和 云台的接触面,云台的刚性……,甚至和包括快装板上粘的软木的质量都有关系, 这诸多环节中一个有问题,其他努力均告失效,即便你腿再粗,架子再沉。 很多三脚架在这个速段只能将机器的振动传到架子上. 对于使用三脚架的人来讲,1/4--1/30秒应该是最常用的速段,可惜我原来 用的三脚架无一能达标,最后终于升级到捷信。



三脚架的投资



还记得我有一次买捷信的时候去领钱,领导问我要多少?我说大约一万。领导 说:咱商量商量,买一个一千元的行不行。我说:不行啊,因为咱们用几万元的 机器,用一千块的架子根本不够支的。



当然,会有很多人说,错啦。我用哈苏,可就是一300块钱买的二手烂架子, 拍的片子也不错。是,有这种情况,这也说明您还有潜力可挖。 当然,我不否认有些二手的老架子也非常结实,但那就象我一个朋友2500买了 一套LEICA一样,属于可遇而不可求.我觉得,买架子的钱应该达到你机身花 费的1/2左右才能比较合适。同时,对于很多摄影者来说,由于拍摄 对象和题材,以及携带方面的限制,也有必要准备多只三脚架,以备各种不 同的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使用三只三脚架。



我的第1支架子: 捷信1222#



1222#是我买的第一只捷信的三脚架,我以为从它开始我的脚架配制是十分 合适的。



对于1222#牢固的支撑程度,我从来没有任何的怀疑,虽然即使它看起来不 比市面大多数的轻型三脚架看起来更粗壮。



到现在我依然认为1222是我用的三脚架中最好的,原因是它在提供了最大 程度的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方便的使用性能。



1222#不用升起中立柱就可以达到1米80的高度。不是太轻,但也比较容易携带。 捷信公司推荐1222这样的2#架子是供645或6X6这样的机器使用的,(135相机 使用1#架子足矣)可是,似乎国内的摄影师都用它来架135机器,连我这样用 经常用135旁轴的人也不能免俗,成天背着个怪沉的搭架子满处跑。



对于质量比较差的架子的确是越沉越好,象捷信这样好的家伙,其实买厂 家推荐的尺寸就足够了。太大没用。



捷信1222#还是一种很有趣的脚架,它的一条腿可以单独拆下来当单脚架用。



我一直觉得单脚架是个宝。甚至我还单有一个Manfrotto的大型单脚架。不知 道为什麽国内很少见到有人用它。单脚架首先的优点就是比三脚架携带、 使用都方便。它的使用范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支长镜头;另外,在很多时 候,正确使用单脚架可以保证你在1/4以上的速度下拍出清晰度非常好的照 片,我觉得除了广告和风光摄影师外,似乎每一个人都应该尝试使用单脚架。



1222还有一项特点,和其它捷信三脚架一样,它的三条腿有两个档的角度 可调。这样可以让三条腿尽力张开,使云台尽量贴近地面,翻拍和进行野 外摄影都非常有用,极力推荐你使用类似的脚架。



捷信是推荐135的用家使用1#三脚架的,1#架子也很结实可靠,比2#更轻小. 是一般旅行很好的配置.但我觉得它稍微矮了一些,而且毕竟我还有120的机器.



我的第2支架子: 捷信1325#



捷信1325#是2系的架子,炭纤维的,比金属的要轻不少,厂家推荐使用6X9 或4X5的机主使用这只架子。不算云台5000元不到,价格也很公道。



我原来用它来支中幅和大幅的机器,但是,现在用它的机会已经是越来越少。



在这里简单聊聊大幅机和中幅机。



大型后背取景照相机



大幅机无疑可以将成像质量提升至极限。这是使用者选择它们的 原因。但是事情好象不那麽简单。



对一种特定的照相机系统有"合适"的感觉,比须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体验得到, 它比为使用这种或那种照相机所作的任何实践性的推荐来得重要。当你发 现自己偏爱一种照相机时(当然在经历了最初的不是应期后),你才真正 了解了它。一些年来你对照相机的偏爱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正如我们经常宣布的 拍摄目的和宗旨可能变化一样。



当然我们知道有一些摄影大师在使用了多年的各种各样的小型相机拍摄, 特别是35毫米相机之后最终热衷于用4*5和8*10大型后背取景照相机拍摄; 反过来一样,一些使用4X5和8X10的大师经过多年以后,最后以35毫米相机 为自己的摄影生涯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些非凡的事例,启发我们应该具有 对器材选择的宽容心。



大型后备取景照相机是拍摄经典式风景照片和静物的经典性器具。从几方面看, 这种照相机在相机世界中是无与伦比的:它们可进行各种调节,可以旋转, 倾斜和升降,这可以让你重新编排大自然影象,从而摄取用其它任何相机拍 不出的照片。这种照相机的胶片非常大,故而能产生高质量的影象,用35毫 米小胶片拍摄是达不到这种质量的。



然而,你究竟要取得多高的质量呢?我经常用35毫米胶片制作质量不错的1 米X1.5米的照片来制作展板也曾经做成非常大的直放正片出售.



而35毫米照相机一旦达到了多功能,它在许多方面边会优于大型 后背取景照相机。在户外和其它地方,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大型后背取景照 相机对于拍摄特写照片并不理想,即使拍摄1:1原物大的照片,你也得大范 围地延伸镜头,因而要使小物体充满画面,简直就不可想象。再说,带着大 型后备取景照相机难以快速移动,所以要使用这种照相机,就得不计较牺牲 拍摄速度和自发性。



我用大幅机(4X5,8X10)的时候,现在已经非常少了。开始用大幅机拍 黑白片,细节极其丰富,后来又用反转,那成像,绝对令人惊异。



发现大幅机就象吸毒一样有瘾,一沾上,就不容易下来。 但最后我还是把它给戒了。



倒不是因为用大幅机要的东西太多,虽然的确如此--用大幅机就象有个条金腰带, 以至于还要弄条金龙袍来穿; 也不完全是因为不喜欢盯着磨砂玻璃取景; 也不完全大幅机使用麻烦;



主要是因为大幅机本身就太有性格了。你在拍摄中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适应它, 服从它,这样就会使你丧失自己的活力,丧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观察的能力。



另外,大家想一想我们脑子里印象最深刻最不朽的影象中有多少是如果细节 再丰富一些可以使它们的影像力量大大增加的?



所以后来我十分踏实的认为大幅相机更适用于想广告特殊的摄影任务以及一些特 殊的以摄影为职业的工作者,实在没有必要向大家推荐。



当然,出于对完美影象的尊敬以及对不同器材应具有的宽容心启发我们,作出妥协 还是应该的,这种妥协,就是120机器。



中画幅相机



看样子咱们坛子里120的用家也是不少,那就拣点有用的说吧。



120的片幅一般来讲有645,6X6和67这3种,(69和612没用过就不谈了,617 放在<七种武器>的另一章谈)。



我自己用的是6×6的哈苏机器。哈苏的机器大家用的都很多,镜头成像是没说 的,但哈苏机器操作可真不算很方便。哈苏的机器,镜头,配件全都贵,象在中 国这样的地方拍片,还真有点战战兢兢。再说6X6的片幅有时也不实际。 拍出的感觉老往CD封套上靠。



从片幅来看67和6X6差不多,但考虑倒6X6经常要裁,也还有些差别。我周 围用RB67的最多,价格很便宜。很奇怪,因为我认识的国外摄影师用玛米 雅RZ67的要比RB67的多。



但我真不满意RB67镜头的成像,而且RB67太大太沉,顶多在城市里用用。



玛米雅新出的Mamia 7是一部旁轴设计的67相机,用起来比较方便,成像 也不错,后面要拿它和CONTAX G2比。这里先不说。



PENTAX67也是不错,机身,镜头的配置是最好的,在67单反里使用也算方便。我们原来 经常接待国外的职业摄影师,发现很多人用PENTAX67。但国内用PENTAX67的很少,大 概是因为67换不了后背。国内的摄影者其实很少以摄影谋生,所以大多数是 多面手,黑白,彩色,正片,负片样样不落,自然看不上PENTAX67。



645的片幅很方便,也不象67那麽大和沉。我一直认为如果有一部合适的645, 我一定可以放弃135和哈苏。但市面上的645无论成像还是操作性总不那麽另 人满意。包括PENTAX新推出的645N都没有令我动心。但是,现在这种状态 看来终于可以结束了。大家一定明白,我指的是CONTAX新推出的645。 CONTAX645各方面的性能都非常出色,以ZEISS镜头的设计能力,更完备的 镜头配置:镜间快门的镜头,变焦头,更长的镜头都不是难事。使CONTAX 645无疑将是我120相机中的第一首选。



在(七种武器)的后面的章节我会专门来谈CONTAX645,这里先不多说了。



说了那么多的其他东西,再回到三脚架的问题.



我的第3支架子:短三脚架



我的朋友们经常也面对钱不是很凑手的情况,这时候我往往建议他可以先 买一个好牌子的短架子(二节,50公分左右高),但是非常结实的三脚架,不仅 方便,令你有绝对的信心。比如象我。



我一直想找一只轻便结实的三脚架--主要用于我的野外摄影。



捷信有一只二系的1228#架子,是碳纤维的,很轻,使用也方便,是很多专业 摄影师首选的型号,但对于我来讲,1228还是太大,太沉,不适合在野 外徒步、登山时使用。 所以我一直在寻觅一只不太高,足够结实,设计方便质量又好的三脚架。但是, 一直没找到。没办法,野外摄影是最困难的。



说到这儿,也顺便谈谈野外的摄影工作。



关于野外摄影



我所讲的野外摄影和旅游摄影最大的区别在于野外工作很多时间要背着器材 在没有路的地方靠双脚徒步走。



适于野外摄影最好的相机无疑是135的单反相机,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当然 会认为120和大幅机并不适于野外摄影。 对于野外摄影来讲,坚固、轻便的相机、镜头和三脚架都是必需的,另外 闪灯,铝箔板以及其它适合野外活动的用品等等也是非常有用的。



野外摄影的镜头我觉得广角(24-28mm)、标头和中焦微距是基本的配置。



我原来使用的单反机是Nikon和Contax。现在用的是Eos-1N。 Nikon FM2和F4的耐用性是有口皆碑的,F4现在看来性能和适用性比顶级 的单反机已经不在一个档次上,就不提了。FM2则一直长盛不衰。FM2比较轻便, 简单,坚固,在使用自拍时又有反光镜预升装置,应该算是最适合野外摄 影的机型之一。 Nikon镜头的成像应该是不错的,但是 Nikon的自动头手动调焦不好,大光圈 的手动头又有点沉。Nikon的几只微距头实在是好用的很,价格也公道。但广角的 变焦头偏贵。



CONTAX的镜头无疑是最好的,其大多数新型机身,据我所用也具有非常好的耐 用性和封闭性,ZEISS的镜头不仅成像,封闭性也是最好的。ZEISS镜头中在 性能上有一些是极适用于作野外摄影的,特别是90克重,2公分长,小的跟镜 头盖似的“鹰眼”45mm/2.8。但ZEISS的镜头还是有一点贵的,有些好头也比 较沉。 如果这些你都不在乎,CONTAX倒是个好选择。我见过一些国外有实力的登山队 就使用很多部CONTAX.。S2就不错, 比FM2更好。虽然表面上价格比FM2贵,其 实,FM2钛型比S2便宜不了多少,而S2的钛外壳比FM2的钛外壳更好。



Eos-1n机身的性能、牢固性,防尘性都是没说的。佳能的变焦镜头也很不错, 在广角端我现在用17-35/2.8那支头,成像好。但是,价格高(弄坏了可惜, 不过Canon的专业家伙,弄坏了也不容易),也沉。如果多做野外,20-35/ 3.5-4.5那只头绝对是超值的。Canon的中长焦的变焦头有无数多只好头,还有 一些技术上极方便的防震头,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是,就我个人的使用来讲, CANON EF的微距头(我用过50和100两只)似乎要比它自己其它的专业头 稍差一点。



对于野外摄影来讲,器材的性价比是很重要的。由于条件的艰苦,器材的损 害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观看照片的人不会象其它领域那样关心光学质量上的 细微差别。 所以,应该尽量选择便宜的器材,简单实用的机身,最大口径相对教小但教 轻的镜头(的确,在长途跋涉当中,减少每一克的重量都是有实际意义的)。



关于云台



云台的三角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台要是有一点问题,三脚架的功效就 会丧失殆尽。



有一些独立厂家生产一些真正顶级的云台,其售价恨不得比我的三脚架还 贵,那东西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问津的。幸亏捷信原厂的云台也不错。



其实云台的选择最简单了,如果你用的机器不是特别沉,用大球云台就是 很好。由于大球云台阻力臂是最长的,实际上也是最牢固的。当然还有什 麽几个轴可以调的云台,实际上它们没有大球云台可靠,但是在精细 构图时更方便一些。



快装板的问题也是一样,象捷信,Marffroto这样的厂家生产的快装板系统 是很可靠的。除非你用大机器,大架子,大云台。否则快装板的方便性值 得用135的你为它多付一点钱。



关于其他牌号的三脚架



国内市场上有很多牌号,日本的,台湾的,国产的三脚架。我觉得,这些 厂家能在中国混下去真挺厉害的。要我说这些架子基本都没法用。



日本的架子基本就是在蒙中国人的钱。去欧洲看看,日本厂家:象什麽 脖根儿、死立渴什麽的卖到欧洲的都个顶个的老实:做工精细,用料扎实。 再看卖到中国的,跟后妈生的似的,能用塑料件的绝不用全金属,能用一 个螺丝凑合的绝不上两个……



其实捷信和Marffoto都并不算很贵,特别是捷信,中号架子绝对比的了日本 的大架子。



同时用三脚架时超重经常是难免的(比如说风大时要再下面挂石头或摄影 包),好的三脚架可以屹立不动,而差三脚架会象跳舞一样扭来扭去。用 这样的东西,不是自己骗自己吗?



再说三脚架不会换的象相机那么勤,所以买架子一定要用最好的。



豆袋



需要指出的是, 这个世上并没有绝对结实的三脚架,反过来说,三脚架结实的 程度和你的使用的细节有很密切的关系。



比如说:三脚架打开的节数越少越稳,中轴尽量不要升起来(我的大型三脚 架上索性就没有中轴);支长炮时要用两只三脚架把镜头和机身分别支起来 等等。



如果这些都不行,你就只有用豆袋了,那玩意可真是又便宜又稳,携带方便 赛过傻瓜机。



附文: Mamiya M7 和CONTAX G2.



M7和G2是两部有点象的机器,价钱上也差不太多。 两部机器都属于设计缺点比较少的。但各有各的特点。



Contax G2的方向十分清晰,性能和功能均十分完备《七种武器》之一有详 细论述。就不多说了。



M7的优势主要在于67的片幅,以及在此片幅中独一无二的便利性。如果你是 135单反机器的用户。想升级并在不很多的时候需要较大片幅,你完全应该 把M7作为你的首选。



甚至对于我,要不是Contax出了AF的645,我都想再收一台M7。



当然,任何一部机器都会有一些小的缺点。以下是我用M7时的一点点不方便 感受。



首先,M7的镜头设置是有一点缺憾的。本来旁轴机就是为了抓拍、快拍方便 的,但最大光圈为4.0的标头,怎麽说也是太慢了,这使得M7其它的良苦用心多少 打了一些折扣。 另外,M2的测光和G2不同,它不是TTL的,而是镜外的中央重点测光,这样就 有一个问题。在用65头的时候实际上更趋近于局部测光,而用150时已差不多 是平均测光了。(而且在测光位置上随着主体位置的远近会有一点点偏差。) 拍反转片会有少许麻烦。 第三点,M7换镜头的时候要罗嗦一些,因为结构比较特殊。



除此白璧微瑕之外,M7应该说是很不错的了。



特别是如果你一直用135机器,你会发现M7是在你可以接受的便利程度的基础 上,大大的提高了画面质量。



前两天论坛里有人提到过,如果在G2和M7之间如何挑选一个应该怎麽办。我 觉得这个问题要这麽看。



首先,我认为做主要机器(你日常最常使用的),M7的使用面比G2更窄。毕 竟G2有AF、高速过片、包围曝光,用135卷,更轻小,镜头也多,镜头设置也更 好。但是如果你是偶尔用用120,又不想太麻烦。M7就太超值了,你甚至可以拿它 当备用机而不是选择莱卡M6。



这样问题是不是好解决一点。



-----待续

i can win, and i am weekend warrior.
 楼主| 发表于 2002-6-3 01: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部分

------续前文





七种武器系列之四 CANON EOS-1N(上篇)

新浪摄影 G2 于 北京时间 14:11:57 2000/01/19



在写这篇帖子之前,我首先要感谢LOGO_YU兄弟。是他,帮我写了这篇帖子中最困难的几部分,包括机身的卡口、AF以及镜头的问题。实际上,大家会发现,这几部分实际上也是这篇帖子中最精彩的篇章。同时,他也是我最严格的监督者,在我最忙乱的每个日日夜夜,他都坚持鼓励我完成我的帖子,小鞭子乱挥促使我不要放弃本文的堆积。以至,现在大家能看到这篇罗罗嗦嗦的东西。



  所以,我必须首先向他表示敬意。



  关于135单反机的帖子我们应该已经见的太多了,我承认,写七种武器的单反篇是意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从我动手开始写这部分的以后,我实际上反复修改了很多方案来试图阐述清楚我的想法,包括一些主要品牌机型的比较等等,但是,最后,我还是想把它改的简单一些。本来,器材就只是摄影的辅助手段,象我常说的:有时候考虑器材多了,考虑摄影本身就少了。   在我们进入这篇文章之前,我很想先表明我的一些立场,这也是我下面这篇文章的基础。首先,我这篇帖子讲述的都是专业相机的故事,毕竟,以咱们论坛兄弟们的水平,已经有大量的专业顶级机的使用者,而其它大多数兄弟以后肯定要升级到专业机和专业镜头。加上我对普及级的器材不算很熟悉,就写我知道的好了。



  引子:为什么我们要使用35毫米相机



  有一句话我原来在论坛里说过一遍,不知道有多少兄弟还有印象。我说过,对于很多好照片来说,使它更清晰一些或令它的颗粒更细一些并不能增加它的影像力量。在80年前,在大画幅机一统天下的时候,很多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那时候,使用35毫米的LEICA拍摄的图片是不被严肃的杂志或摄影家承认的。



  但是,很快,35毫米相机成为最流行的摄影系统。除了胶片和镜头生产技术上的飞跃以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对摄影的认识在进步,人们意识到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记录和艺术表现形式,应该有它自己的特色。



  摄影需要自己的特色,而因为35毫米相机正是摄影迅速、快捷、写实能力的集中表现。而它的轻便小巧使得它能够拍到大中幅相机拍摄不到的画面。所以,方便快捷、拍到别人拍不到的东西就是35毫米相机立命的基础。但是,很显然,仅仅有方便快捷是不够的。摄影从诞生起就肩负着记录和艺术的双重使命。我们会在下意识里对一幅照片作出成像方面的期待。



  那么,评论一部35毫米相机,就要从这两方面谈起。那么,是不是一部相机需要在便捷性和成像方面作出妥协才可以呢?



  关于相机的功能随着相机制造工艺的发展,相机的功能也变的越来越复杂,我想让我去一件一件的分析肯定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你能比较熟练的掌握你的器材后你会发现,其实,功能常用的就那么几项。那就拣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说几项吧。



  我们先请出客串教授LOGO-YU同志,来看看他关于机身的精妙文章:   提起现代SLR,还是应该从SLR的定义开始讲起。SLR=Single Lens Reflexcamer a的缩写,顾名思义,翻译成中文就是单镜头反光式照像机的意思“单镜头”说明相机只有一只摄影镜头(人有两只明亮的眼睛,而相机只是个“独眼聋”,而且并不那么明亮),“反光”说明相机里有面反光镜(容纳反光镜的“场所”叫反光镜箱 -----这箱子里的名堂可是很多很多)。好,既然讲SLR相机,就从机身开始讲起吧。



  现代单反相机的机身无外乎由以下几大部份构成:镜头卡口及连动机构,测光系统,AF系统,快门及卷片系统。其实最跟我们广大摄影爱好者有切身利益的恐怕就是卡口和机身的测光系统以及AF(自动聚焦)系统了。这是本文要着重谈谈的几大部份,其它的部份不是不重要而是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很多已超出作者本身的理解能力,只能作简单的感性介绍。先讲讲镜头的卡口,所谓卡口就是能把“镜头卡在机身上的口”。早期的机身均是采用螺丝口-----即把镜头象拧螺丝一样的拧在机身上。象Leica等,早期均是这样的卡口,这种卡口必然带来镜头拆卸不方便(经常因为卡口热涨冷缩造成镜头 S在机身上卸不下来)。人们很早就想有一种拆卸方便的卡口,比如用手指在哪里轻轻一按镜头就能轻松的拆下来,安装的时候也只需将镜头在卡口上“适度”转动就能自动锁死而不用象拧螺丝那样使劲才能将镜头锁定在卡口上。其实当年Conta x为了跟Leica竞争,据说曾经把Leica大卸八块,把每个部份都仔细剖析,将Contax的五藏做的比Leic a要更加“精致”。其实最著名的就是Contax那Bayonet Mount----翻译成中文就是“刺刀”式卡口,按照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所谓“One Touch"操作-----按一下镜头座旁边的按钮镜头就能很容易的被拆卸下来,而且当时Contax几乎是“无私”的将这个“智慧的结晶”“奉献”给其它厂家(Leica除外)。这可能是这种卡口方式能那么快就“誉满全球”的原因吧。   好了回到正题上来谈谈单反相机的卡口,我以尼康为例作个简单的说明。大家都知道尼康的F形卡口已经历经4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MF时代一直跨入AF时代而且也将继续发展延续下去。在尼康机身上的卡口的内径是44mm,其实就是将35mm底片对角线(43.27mm)"四舍五入”而来的,其意义就是可以将从镜头射出来的与35mm胶片面积相同面积的光直接引入机身。这里有一个专业词汇:从镜头卡口法兰盘到焦平面的距离叫Frangle ForcalLeng th----俺把他翻译成“法兰焦距”“法兰焦距”的大小是很有学问的,太小了就无法容纳下反光镜,TTL测光等机构;太大了影响镜头的实际通光口径和最近摄影距离。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除Contax AX以外的其它所有SLR的“ 法兰焦距”都是一定的。尼康相机的“法兰焦距”为46.5mm,这又与镜头最大通光口径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用简单的三角几何来给大家讲解一些其中的“奥秘”。不过在讲结以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镜头“最大通光口径”的定义:在焦平面中心上钻一小孔(孔的直径应小于镜头焦距的150分之一),将这个孔看作一点光源其发出的光经镜头折射成一束圆柱形光,这圆柱的直径的称作该镜头“最大通光口径”。这圆柱的直径与镜头焦距的比称作“最大通光口径比”,我们经常在镜头上看见1:1.4,1:2.8等等就是这个意思。接着讲这“法兰焦距”,我们把一焦距为50mm的镜头简化成一焦距为50 mm的简单凸透镜。我们从侧面来看镜头,法兰盘的直径为44mm,以其为底作一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为焦平面的中心。好我们现在就知道了这个“法兰焦距”其实就是这个三角形从顶点到底的“垂线”,而镜头的光轴也正与其重合,镜头的焦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我们现在把这“垂线”延长至50mm(即镜头的焦距),把刚才的三角形“放大”。这个新三角形的底就应该是这个50mm的“镜头”的“最大通光口径”,经过简单的三角几何计算我们会发现这个“最大通光口径” 大约为47.3mm。我们现在就明白了尼康50mm标准镜头的“理想最大通光口径比”为1:1.06≈1:1.1,当然刚才我们的计算做了太多的“理想化”假设,而实际上尼康标准镜头的最大口径比只能达到1:1.2左右。当然如果当初尼康再把卡口做大约3mm的话,估计今天我们就能看到1:1.0的尼康镜头了。



  反过来我们看看镜头上的卡口,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经注意到尼康手动镜头上的那个“小螃蟹钳”?其实那也是曾经是尼康镜头的一个象征,尼康F卡口的演变很多就是围绕这“小螃蟹钳”展开的。当初设计那小“小螃蟹钳”的作用是把镜头的光圈信息传递到取景器上(是取景器不是机身),这是因为早期的尼康单反相机一直都把主要测光元件放在取景器里,而把快门速度用“齿轮传动”到取景器里,而取景器前有一个“小棒”。当转动镜头上的光圈的时候“小螃蟹钳”就抱着那棒子转同时带动取景器里的一个可变电阻,与快门速度相结合完成“自动测光”。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机身的设计得更加简洁,同时可靠性也更高。这恐怕也是尼康相机能够那么快“占领”专业市场的一个原因吧“小螃蟹钳”的设计可以说是尼康的“得意之作”同时也正是它给尼康带来了近20年的“烦恼”。



  现代相机普遍采用“开放测光”-----测光时将镜头的光圈开到最大,而在拍摄时的一瞬间将光圈收缩到所设定的光圈值。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大方便了摄影者,因为在镜头的最大光圈时取景器里的景物也最明亮,最容易对焦。如果镜头最大光圈是1.4话,当前的得到的测光值为f/1.4 1/125,那么如果镜头上的光圈被设置在f/2.8的话那么快门速度就应为1/30,这些“换算”由相机内部的电路自动完成。但是问题就是如何自动的让相机知道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多少呢?,而不用每次换镜头时都要手动设定(老式的尼康相机正是这样)。为了能够向机身自动传递镜头的最大光圈信息Mi nolta推出了MD卡口,而此时的尼康已经占有了专业市场的半壁河山,如果也步Minolta的后尘更换卡口的话无异于“自杀”。当时摆在尼康的设计师们面前的最大课题是能在保证以前老镜头不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自动的把镜头的最大光圈信息传递给机身。但是连尼康当年设计“小螃蟹钳”的人都没想到这“小螃蟹钳”在此时成了尼康的一棵“救命稻草”。大家如果曾经观察过这“小螃蟹钳”的话,就会发现它被安装在镜头光圈f/5.6的位置上,也就是当镜头设定在f/5.6 的时候“小螃蟹钳”正好在12点的位置上(其实当初设计时就是为了美观而已)。也就是说看镜头被设置在最大光圈时“小螃蟹钳”与“12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就能知道镜头的最大光圈了,当然这还得要用户首先将光圈环拧到最大“告诉”相机( 准确的说是取景器)镜头的最大光圈的位置。尼康给它起了个古怪的名字“喀喳,喀喳”,1967年NikomatFTn 上这种新的半自动最大光圈识别系统被首先应用。后来的尼康著名的F及F2Photmic系列都应用了这种机构。到这里恐怕大家发现了尼康的一种“传统”,就是把镜头的光圈信息都通过那“小螃蟹钳”传给相机的取景器。在早期的单反相机机身里普遍将测光元件安装在取景器里,尼康当初设计“小螃蟹钳”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在电子技术还不象现在那么发达的50 ,60年代,尽量简化机身的设计,将测光所需的信息直接传送给电子元件集中取景器,在当时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做法。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相机内测光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TTL闪光控制技术的出现,许多相机的测光体被直接安装在反光镜箱的底部(同时完成普通测光与TTL闪光测光)。另外,尼康的全系列旗舰机身均采用可更换取景器的设计,“小螃蟹钳”的作用是将镜头光圈信息传送给取景器,那么如果要将测光元件也安装在反光镜箱的底部就需要将光圈信息从取景器里再传送给机身。而且象腰平取景器那样的取景器内部不可能安装测光元件,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内测光,如果能将光圈信息直接通过卡口传送给机身的话以上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然而,如果更换卡口的话。对尼康来说实在是万万不能的,然而不换卡口的话想实现真正的“内测光”也是不太可能的。从1959年尼康正式推出F形卡口以来,将光圈信息传递给取景器可以说是FMount的一项基本原则,然而在不改动卡口的前提之下看来是又不太可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哎,不改不行,大改又不行。俗话说:“这个,基本上很难”从1959年到1977年尼康正式改进F Mount为Ai,前后 18年的时光,尼康那引以为自豪的FMount才算真正跟上了历史发展的脚步。当然了,这一切对尼康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如果当初从FTn时就抛弃幻想在镜头上的卡口做大胆改进恐怕就不会后来又将镜头卡口改成Ai,那“小螃蟹钳”恐怕也就不会一直延续到今天了。如果早知今朝何必当初,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其实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捉弄人,但历史也是绝对真实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也是随历史的发展一步一步向前的。好了话归正体,时光如梭到了1977年。那年尼康正式将镜头上的卡口改成Ai(AutomaticMaximum Ap ertureIndex),这Ai卡口标志着“小螃蟹钳”时代成为了历史,尼康终于将光圈信息改由卡口向机身传递。为了与老机身“兼容”尼康还是在采用Ai卡口的镜头上保留了那“小螃蟹钳”。Ai卡口实际就是在机身卡口的外圈加上一“ 套环”,镜头光圈环的根部增加一“凸槽”,由这个“凸槽”带动机身上那个“套环”旋转。Ai卡口的“创新”就在于将镜头的最大光圈与当前光圈一起传递给机身,大家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尼康的Ai镜头就会发现最大光圈不同的镜头上那个“凸槽 ”的位置都有所不同(比如f/.14的镜头“凸槽”的起始位置大约在镜头光圈刻度f/8左右,而f/2.8的镜头“凸槽”的起始位置大约在镜头光圈刻度f/11~f/16之间),这样无论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多大机身上那个“套环”所处的每个不同位置就代表着当前光圈与镜头最大光圈的“差别”即所谓Index。但是,光是那个环是不足以将镜头的全部信息传递给机身;镜头的最大光圈是靠镜头卡口最下面那个凸出的氧化煮黑的“小疙瘩”来向机身传递的。镜头卡口内圈那黑的部分其实也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在靠近镜头拆卸按钮的地方,那黑圈有个小“缺口”,那缺口的位置又代表了镜头的焦距是否大于135mm。而上述几部分都是构成卡口所必不可缺的“要素”。所以说尼康的Ai卡口可以向机身传递1,当前镜头的最大光圈;2,当前所设置的光圈;3,镜头焦距范围。关于这Ai卡口俺再多说两句:对于普通机身而言那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和焦距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而只要得到当前光圈与镜头最大光圈的关系(Index)就可以完成自动测光了,所以镜头卡口上其它的信息可以被“视而不见”。尼康在设计Ai卡口时并没有考虑到将来要会有“矩阵测光”,而仅仅是为了实现简易“自动闪光”而在镜头卡口上留下那么多的“信息资源”,这也就是尼康的那个并不怎么出名的SB-E闪光灯。然而到后来这些镜头的“充分必要条件”又被“阴差阳错”地被FA机身所利用推出了著名的“矩阵测光”,也算没有枉费当初Ai卡口设计者的一番苦心。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把F3,F4,F5的卡口部分加以对比,看看里面的“微妙”差别和变化,如果大家悟性高的话也许可以从里面看出一些“名堂”。看看F4的卡口比F3和F5多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就知道为什么F3, F5不能用Ai手动镜头实现“矩阵测光”而F4可以(看看卡口正下方和镜头拆卸按钮卡口内侧的区别,那分别向机身传递镜头最大光圈和焦距信息)。从那时起尼康也实现了镜头开放测光的“全自动”。尼康同时为所有拥有老式卡口镜头的用户“ 更新”卡口为Ai方式这样的镜头被称为“改造Ai"----其实真正区分“改造Ai"和真Ai镜头的关键并不是靠什么看那“小螃蟹钳”上有没有被打眼,而是一定要看镜头卡口下方有没有那个用来向机身传递最大光圈信息的“小疙瘩”。因为二手市场上老尼康镜头很多,而骗子也很多,很多骗子就是靠在“小螃蟹钳”上打眼(加工起来非常容易)来蒙骗顾客,要在镜头上加上那“小疙瘩”却是很难(目前为止俺见过的所有“假Ai"头都是在“小螃蟹钳”上打眼,而没有一个能把那“小疙瘩”给“沾”在镜头上的)。但是就是这个Ai卡口还是出了个不大不小的“Bug",在镜头的后部有一个连动销,当取景测光时那销子将镜头光圈“固定”在最大,在反光镜升起与快门释放之间这销子被松开于是光圈就自动缩小到所设定的光圈上。在手动模式以及光圈优先模式下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哎,什么事情就怕然而。如果在快门优先以及P(程序自动)的时候相机必须“亲自”通过那个销子调节光圈,然而Ai镜头上当光圈小于F11时之间那销子各挡间的“运动距离 ”却是不同的(真想不到尼康竟然当初怎么会没有想到这么个简单的问题)这样就没办法让相机去“自动”调节光圈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名鼎鼎的F3连光圈快门双优先都没有的原因)。怎么办?只有“良办”,尼康只能“昧着良心”再改卡口 “美其名约”Ai-S。这样从镜头内部改进使得光圈各挡之间那连动销的“运动距离”相同,这样就有了后来的FA相机。再后来吗,就进入了AF时代-----也就是数字化的时代,以前那些用复杂的机械运动传递信息的方法被几个小小的电器触点所替代了,当然了那“小螃蟹钳”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从尼康AI系列镜头开始“光荣离休”了。



  尼康的F卡口从1959年开始,到今天已经整整历经了40年的风风雨雨,中间的“辛酸血泪”可能只有尼康心里才清楚。为了保持住这F卡口尼康也可以说是“机关算尽”,从开始时的“小螃蟹钳”到现在的AF镜头上的电子触点,可以说贯彻了从单反相机的“刀耕火种”的时代到“数字化”的今天。我作个不大恰当的比喻,尼康跟当今的Intel,而佳能与Apple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之处。一个好比一潭“陈年老酒”,至今仍然芬芳四溢。另一个好比“初放的花蕾”,朝气蓬勃。据尼康自己的调查,除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外,其它许多用户都对尼康有某种“继承性”-----也就是说很多人曾经从父辈或兄长手中继承过来老式尼康相机或镜头。这恐怕正是尼康不遗余力的保持F形卡口延续,使老式尼康镜头还可以用在今天的尼康机身上的原因吧。尼康对呼声甚高的更改卡口的建议一直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尼康不想,恐怕也不敢打破这 “世纪末的秋日传奇”,F形卡口已经在人们心中成为尼康的某种象征,代表着人们对其的信赖。相信如果尼康也象佳能那样彻底的走电子化道路,抛弃原来的老F卡口的话,恐怕在人们心中的“尼康神话”就将不复存在了,尼康打S也不愿看到苦心经营了40年才建立起来的形像在一夜间“灰飞烟灭”。这恐怕也就是为什么在二手市场上老尼康的镜头的仍身价较高的原因吧。作为对“光荣历史”的怀念,尼康用F卡口做了个精致的小台种送给老用户,钟面上画着一只最新的AF-S80-20 0/2.8镜头和一个老尼康F机身,旁边印着“F Mount 40th"的字样。看来尼康是下决心把F卡口带入新世纪了。



  天哪,上面是LOGO写的卡口的部分,佩服唉,出于对LOGO的尊敬,我对NIKON卡口上就不说什么了,虽然我对NIKON的卡口政策比较的不以为然。



  关于测光和暴光



  在谈到暴光之前,我先回忆了自己当年学暴光的时候。的确是很费力气的一件事情,但是,一旦你掌握了方法,其实暴光还是比较简单的一件事情。在谈暴光之前,我要首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安塞尔亚当斯论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的。大家如果可能的话看看其中的某一章:论“想象”。其实暴光的基础一方便是还原,另一方面是表现。也就是说,你要选择,你是想把取景器里的东西变成什么。



  我们先要搞清一件事情,就是在很多时候暴光没有一个最好的数值。尤其是在进行偏艺术方面的创作时。而且,很多时候,暴光是摄影者主观表达自己感受的有效方法,所以说,暴光应该是一种表达法而不是固定的法则。   关于测光和测光方式我不想再重复在每本教科书中都能找到的测光方面的原理。



  在说测光和暴光之前,我们要先确定自己要拍什么。对于一般的需要快拍的摄影师来说,极度准确的暴光(回头我们再谈什么是极度准确的暴光)是不需要的,他需要的是可以向需要图片的那方交出尽可能符合一般人的审美眼光的照片,在这样的前提下,他需要的就是象多区域测光这样的东西。



  那么对于很多的对图片质量要求更高的摄影者来说,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好象对于很多摄影爱好者来说,测光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其实测光的问题是比较好解决的。   因为任何测光方式都只是一个暴光的参考,靠测光表是不可能让你知道怎么样是最好能表现你的想法的暴光数值的。



  EOS-1N都有3种测光方式,多区,中央重点和点测。毫无疑问,是足够用了。



  一般的来讲,我用点测的时候最多。或者说,我凡是给自己拍的片子要么不用,否则就是点测。毕竟,用点测得来的数值是最可靠的。一般的来讲,用点测最重要的是找到那里是18%的中灰。或者判断出测光的部分和18%灰差几个挡。最好要准确到1/3区,我在七种武器之一里已经写了,1/3挡的差别有时候还是很大的。



  我一直觉得器材厂家对于测光方式的宣传有点搞笑版的意思。因为其实无论分多少区,复杂的测光方式的结果都是象征性的。



  器材厂家做测光方式的时候也是很努力的,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他们把很多好照片的情景和最终的暴光结果做大量的分析和计算,在经过不可避免的折中并摒弃掉机器永远不会明白的创意性暴光后,做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方式。



  在比较同一个厂家的相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可能同一个场景,不同型号的不同的分区测光的数值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就不同品牌的相机而言,在某一个景物下,可能NIKON显的测光准一点;而另一个场景时的赢家又变成了CANO N。



  而且,我觉得最麻烦的事情在于,随着测光方式和运算的的复杂化,我根本不知道这个最终结果是怎么得到的,这样,我连暴光补偿该补多少都不知道。所以,实际上,它的暴光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很接近“正确”,但是,实际上,一旦遇到问题,它几乎可以肯定是不“正确”的。



  所以,我强烈的建议大家,在需要准确的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暴光的时候,如果没有测光表,那么一定要使用相机内的点测光。



  暴光方式



  暴光方式没有什么特别的,1N有几乎所有的手动和自动暴光方法。其实,如果是我,快门优先真的没什么用,好在现在相机厂家写进相机的程序里也不怎么占地方。



  其他的,手动暴光很显然是一定要有的。很多时候,用手动暴光是很方便的,特别是环境光变化非常大但是主体受光很稳定的情况下,自动暴光只会添乱。



  考虑到控制光圈对最终影像的影响,我觉得光圈优先是很有用的。CONTAX公司一向持此观点,所以CONTA X的用户们对CONTAX独特的左置速度盘的设计似乎也没什么非议。但是,CONTAX的相机对暴光补偿的设计是很重视的。



  我不知道大家对自动暴光的暴光补偿持多严格的标准。如果做暴光补偿,首先要很了解你的机内测光表的特性,了解它会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把你的暴光引到多偏的地方,然后你要把它拉回来。   解决正确暴光的途径是多在各种光线下和点测的数值做比较,这样,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就可以比较接近于你想要达到的最好的效果。



  另外,在说一句,虽然在理论上自动暴光同样可以达到非常精确的暴光水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你会发现越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常常的,你越难以信任自动暴光。要考虑测光、补偿、高光的影响什么的,你很可能会晕菜。



  1N自动暴光的暴光补偿是很方便的,只需要顺手拨拨机背的拨盘就可以了。



  关于对焦



  1N的AF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大家关注它的焦点,也是1N成功的法宝之一。所以,总是要说说。不过,对于技术上,我不是很懂,还是请LOGO兄弟替我讲讲吧。好,我们现在先看看LOGO_YU兄弟讲述对焦的文章:



  说说AF从古到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脚步,无人可以阻挡。摄影从一种“科技成果”发展为当今的“摄影艺术”,也就是区区百年“弹指一挥间”。其实所谓“摄影”就是捕捉“光与影的一瞬” ,把“瞬间的精彩变成永恒”。



  其实要与“光与影’打交道就首先懂得如何测量她。本篇的主指是AF,但是要了解AF的原理还得首先从测光开始讲起“测光”这个词恐怕是与“摄影”一起诞生的,以前搞摄影的人们是靠自己的经验来测光的-----这是至今为止最准确的方法,然而真正掌握它的人却又是那么“凤毛麟角”。后来有了测光表------实际上就是一块光电池,人们有了它就使得测光变得“简单而轻松”多了。但是,测光表看到的景物和镜头看到的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要是能把测光表放到镜头后面该有多好呀然而,那时候的测光表的体积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放进小小的相机里-----大家如果见过 L eica的M3和M4以及配套的外测光表恐怕就有一些印象了。对于内测光的追求是人们   20多年的梦想,在50年代末Pentax首先成功的把测光元件放进了单反相机里首次实现了所谓TTL(th rough the lens)测光------其实这主要是元器件的“革命”;Cds测光体的出现是这次“革命”的源动力。Cds测光体实际上是一块“光电阻”而不是以前一直延用的“光电池”,这块体积只有以前“光电池”体积的1/ 100小东西的灵敏度却是前者的100多倍,这使得内测光成为了可能。这次器件的突破同时也使人们对AF的技术的探索第一次看到了“一线希望”。



  下面步入正题,讲讲AF。在讲AF之前还得问问大家有没有过MF的经历?凡是用过MF相机的人都有左右转动镜头的对焦环,在焦点附近“探索”寻找焦点的经历。那么什么时候您认为您已经找到焦点了呢?------就是物体最清晰,明亮,锐利的那一点吗对那一点其实就是对您眼睛里的视神经刺激最大的那一点-----人眼里的视神经其实就是一光敏元件。好了我们用Cds代替视神经,用胶片代替视网膜-----当物体在等效焦平面上成像的亮度最大的那一点就是我们所寻找的焦点了。那么究竟是谁最早实现了AF呢?俺也不太清楚,但是俺知道Leica的AF研究历史是非常 “源远流长”,在Pentax成功实现TTL测光的第二年,Leica就在试验室里成功地给M4装上了AF。所以大家如果说Contax的G系列旁轴相机是第一种AF旁轴相机就是错误的,也只能说G系列是第一种实用的AF旁轴相机。那时候Leica的M4AF其实是个庞然大物,在机身的前面加了三只可转动的AF专用镜头(分别配合广角,标准,中焦镜头),由他们完成距离的测量再将信号传给马达来驱动真正的镜头聚焦。但是,这种“自动聚焦”的致命缺点就是无法知道现在的焦点是靠前还是靠后了-----Leica的M4AF有一个距离范围选择盘,相机在这个选定的范围里探索找到“焦点”;当然如果您所选择的距离范围就是错误的,那么相机就也会“将错就错”给出一“错误”的“焦点”。用俺们敬爱的G 2版主的话说就是“这不是八路军唱歌---不贴谱的事吗”。当然那时的日本帝国主义也不甘落后,纷纷“超英赶美”- -----61年Canon造了个AF机身,63年Nikon造了个AF镜头。然而他们也是基于与Leica同样的原理之上,这种试验性质的东西虽然没有实用价值,但是任何的成功都是建立在无数次“探索”和“失败”的基础上的。其实,实际上Leica在摄影领域里应该说是“非常富有创新精神”的,除了刚才说过的AF技术以外,简单非球面镜的机械化研磨加工技术,在镜头设计中采用电脑仿真技术,相机机身模具的CAE辅助加工。都是Leica开始“吃螃蟹”的。虽然这位“老大哥”最近“贵体欠佳”但是我们是不应该忘却他对“摄影”做出的杰出贡献的。好,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M F。当今的MF相机都有以块“裂像聚焦屏”-------实际上就是上下错开的两块折射棱镜。当物体和焦时,其光线被镜头汇聚在两棱镜的中心上-----于是我们从取景器中看到的物体就在裂像环里完全重合。如果焦点不实,那么物体在裂像环里就“分裂”开;如果镜头的光圈比较小的时候,未和焦的物体的光线未被镜头汇聚在两棱镜的中心,而上下两棱镜所得到的光量不同-----于是大家经常看见裂像环一半变黑而无法聚焦的现象。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当物体在焦点之前或之后的时候,物体在裂像环里的像是朝不同方向“分裂”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当前的焦点是靠前还是靠后了。刚才说到的Leica式AF的致命缺点不就是不知道当前焦点与实际焦点之间关系吗?有了裂像环以后这个问题不就是“ 迎刃而解”了吗?



  这里还得再提一下Leica,又是Leica首先把上述思想变成了现实。Leica又在实验室里把一台Lei caflex改造成AF,Leica在裂像棱镜后面成一定角度安装了两块汇聚透镜并把SPD测光体安装在透镜后面。这两块透镜以裂像棱镜中心为圆心做共轴震动,如果和焦的话,那么被裂像棱镜所折射出的两梳光线就应与两透镜的震动中心相重合,这样两SPD所感应的光信号应该同时达到“最大值”。如果脱焦那么被裂像棱镜所折射出的两梳光的角度就要发生变化,体现在两SPD所测量到的“最大值”得时间上有先有后,那么根据这个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镜头的状态是“前焦”还是 “后焦”,从而调整镜头实现和焦,这同时也使“焦点跟踪”从理论上成为了可能。当然这个试验品的样子还是非常的“丑陋 ”,Leica居然想出用个“电磁铁”还使两透镜组实现“震动”。我怎么也无法想象谁会拿个在取景器上顶个“电磁铁” 的相机,在“嗡嗡”声中拍摄,无论那是什么Leica 还是什么Zeiss。但是就是这么个“丑陋”的家伙----- -是现代几乎所有的AF相机的鼻祖。这里该回到尼康上来了,其实曾经“叱吒风云”的F3AF就是上述那AF Leic aflex的“电子化版”,尼康用一“汇聚透镜阵列”来实现Leicaflex的“电磁铁”相同的功能,即便如此F3 AF那大大的AF取景器还是给人“怪怪”的感觉。呵呵,不过对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尼康能以全“模拟”器件来实现AF还是应该说还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如果还继续把AF元件放在裂像屏之后(取景器内)的话,要想把“丑媳妇”(F3A F)变成“亮妹”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样就得想办法把AF组件放在机身里,这里再提一另棵“洋葱”------Honeywell。Honeyw ell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小型化的AF组件,在一个8mmX8mmX3mm的小“盒子”里Honeywell实现了上述的全部功能。这样的小“盒子”是比较容易安装在机身内部的,所以Honeywell给她起了个名字TCL(Thro ugh Camera Lens)表示其不是安装在裂像棱镜之后而是安装在镜头后的的意思。其原理就是在相机的主反光镜后面装一面辅助反光镜,把镜头的光线分一部反射到“小盒子”里;“小盒子”最前面是红外线过滤片(关于其的作用大家可以看看俺以前写的那篇关于F4的文章)后面是一片散射镜,其后是一与F3AF用的“汇聚透镜阵列”类似的东西,它把从镜头过来的光线从左到右分别汇聚在一块20X2的CCD阵列上,根据从镜头反射过来光线的在从左到右CCD单元上产生的电信号的差异来实现AF。在Minolta推出了7000(那可以说是一“创世之作”,把当时还躺在T系列“热被窝”里作“春秋大梦”的Canon一脚给踹到床底下。只得采取“下策”彻底更换卡口)以后,尼康感到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打消了原来的各种方案,把Honeywell的“小盒子”装进F301的肚子里推出F501。但是Honeywell的“小盒子”结构过于复杂,而且对细小物体的“分辨律”比较差。另外就是那倒霉的“专利 ”。尼康等“狡猾的日本鬼子”一直在背地里自己“卧薪尝胆”------这就是尼康曾经引以自豪的AM200,以图有朝一日“翻身作主人”。



  下面就讲讲这AM200,由于尼康的威胁利诱,俺在这里就按照尼康给俺的大纲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其实AM 200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质就是将“裂像棱镜”变成“裂像反光镜”放在机身反光镜箱的底部。AM200的外形呈 L形,“L"的长边“躺”在反光镜箱的底部其长边的顶部被一分为二并分别被研磨成特殊曲面而且被镀上银称为“裂像反光镜”------其功能与“裂像屏”有“异曲同工”之处。从镜头过来的光线被设置在“L"根部的“全反射三棱镜”反射到长边顶部的“裂像反光镜”上,再被其反射到“L"跟部的CCD阵列上。这样就有两梳光同时照射在CCD阵列里的不同的CCD单元上,根据那些CCD单元产生的电信号加以运算就可以得出当前焦点的位置(前焦,后焦,还是和焦)。与“裂像棱镜”在镜头光圈比较小的时候会变成“半明半暗”一样,尼康这种AF模块在镜头的最大光圈小于F5.6的时候也无法工作------这就是全部AF Nikkor镜头的最大光圈都大于F5.6的原因。所以当在镜头后使用增距镜使其等效最大光圈小于F5.6的时候相机也就无法自动对焦。



  以上是尼康允许俺写的,下面是一些“内部”资料:AM200的技术关键有二:1,那“裂像反光镜”的曲面方程。这是一复杂的数学问题,俺也不是很清楚。2,就是在CCD阵列上,实际上那被“裂像反光镜”分开的两束光一梳被称为 “基准光”,另一梳被称为“参考光”。所谓”基准光“就是不随镜头焦距而变化,和焦时应汇聚在特定的CCD单元上;而 “参考光”根据镜头焦距的不同和焦时汇聚在不同的CCD单元上。而只有画面中心很小范围内的物体可以“忽略”镜头焦距给“参考光”带来的误差,也就是说在AF机身上使用MF镜头时如果要参考取景器里的自动聚焦指示的话只有在画面最中心部份很小范围内的物体才是准确的,因为MF镜头无法向机身传递焦距信息。但是尼康在Ai-s超过135mm的镜头上安装了一个“暗穴”-----这里本来是为FA做“自动程序曝光偏移”用的,在F4机身上这个“暗穴”也同时被用来作M F镜头焦距的判断,根据它给AF程序加以修正;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F5上这个“暗穴”被“视而不见”可能是尼康认为用F5的人都只用AF镜头吧;所以说F4是尼康所有AF单反机里对MF镜头“兼容性”最好的----这恐怕与F4所处的时代和地位有关吧。这里也引出了另外的话题,就是佳能的EF镜头如果出现故障往往就表现出镜头胡乱聚焦同时造成机身S机的现象,其真正原因就是机身无法从镜头内部的ROM里读取相关信息从



  而机身内部负责AF的CPU"暴走”。下面又是可以公开的部份:同样的正象“水平裂像”很难对水平物体对焦一样,水平配置的AF CCD单元同样难于对水平线条的物体实现自动对焦。解决的办法就是同样再垂直配置一CCD感应单元,尼康在F90机身上首先安装了CAM245AF模块。CAM245就是尼康第一个配置十字形AF感应单元的模块,这样无论是对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物体相机均能轻松的实现自动聚焦。另外尼康在最新的CAM1300模块内装入了5个独立的CCD聚焦单元,其实这就等于增加了4个自动对焦点,当物体不在取景器中央的时候也能自动聚焦了。



  其实多点对焦的概念也是Leica首先提出并且实现的,Leica在M4上加上左右各一个对焦框,这样就在取景器里有左中右三个对焦框,靠手动切换。当然同时只能用其中之一,由于感觉市场对这种“改进”不会有什么反映于是在造了几十台样机之后就没再发展下去。



  以上简单讲了讲自动聚焦的“硬件”;下面再讲讲自动聚焦的“软件”问题。应该说自动聚焦(准确的说是现代的A F技术)几乎全部是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上的。相机内的CPU从AF单元中得到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再驱动镜头实现自动聚焦。为了让相机内的CPU工作就必须为其编写相应的代码----当然至今为止绝大多数厂家为了让马儿快些跑都不惜工本的采用人工编制汇编程序。这里我们没有必要让大家都明白那些枯燥无味的汇编源代码的意义,和什么中断的概念。就是想本着大家在实际使用中常见的各种现象来简单的讲一讲“软件”的问题。



  先看一下最简单的“单次聚焦”。所谓“单次聚焦”就是每半按一次快门相机对被摄物体进行且只进行一次聚焦。所以“单次聚焦”的软件也是比较简单的。当半按相机快门的时候,CPU从AF单元得到信号然后进行分析-----当前的焦点是靠前了还是靠后了,然后驱动镜头进行聚焦。在接近真实焦点附近的时候CPU给马达发出信号让马儿稍微慢些跑以免马儿跑过了,在达到正确焦点的时候就让马儿停下来。以上所说的就是“单次聚焦软件”的大致原理,实际上的软件就是把上述变成CPU能认识的0和1而已。



  再讲一下比较复杂的“焦点预测”。所谓“焦点预测”就是被摄体是在运动中,相机要计算出物体运动的方向,速度以及加速度。并依此将相机从反光镜升起到快门打开这段时间中物体运动的距离预测出来并且提前驱动镜头聚焦。看来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比较难。下面以问与答的形式对这个复杂的问题给予简单的解释。



  问: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是否可以相信相机呢?答:当物体延镜头光轴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请相信您的相机它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做的一般比你要“出色”。:-)问:当物体不是延镜头光轴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是否可以相信相机呢?答:如果您能够让物体始终处在相机的自动聚焦范围内的话,那么您也可以相信您的相机。它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做得比你“差”。当然如果您是位摄影老手的话可能可以试图与相机里的CPU进行“江湖论奖当然这建立在您有足够的金钱购买足够的胶片的前提之下。



  哈哈哈哈,继续问:那如果物体做恒加速度运动的时候,是否可以相信相机呢?答:同样的如果物体延镜头光轴向做“恒加速度运动”的时候,请相信您的相机它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做的一般远比你要“出色”。即便您是位摄影老手的话,我在这里也建议您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试图与CPU"叫板”不然如果您不试图在相机上做什么“手脚”的话您“一般会S的比较惨”。



  哈哈,逗S了,还有问题:如果物体不是延镜头光轴向做“恒加速度运动”的时候,是否可以相信相机呢?答:首先相机只能对处在其自动聚焦范围内的物体进行预测聚焦。如果物体不是延镜头光轴向做“恒加速度运动”的话,您首先要试图追踪物体使其处在相机的自动聚焦范围里。如果您不是一位摄影老手的话上述事情对您来说就比较难了,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对“老手”那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所以您提的这种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噢,好像有一些明白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相机对于延镜头光轴向运动的物体有“超人”的捕捉能力,而对其它情况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基本上可以这么理解。人不是万能的,相机是人造的,当然也不是万能的。驾驭他的是毕竟还是人吗。那么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物体延镜头光轴向做“无序”的运动,那么相机对它还有“超人”的捕捉能力吗?答:让我们举个例子吧:某天你跟一非嘲活泼”的小孩一起出去玩。走在街上,刚刚还在你眼前而一转眼他就跑到你身后去了,这时候您会被吓一跳。同样的,即便是延镜头光轴向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转向,停止,加速等等情况相机也做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出正确的预测。当然物体的运动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物体不可能在变换运动方向时不经过“静止”这个瞬间。同样的,如果相机对物体的运动“采样”足够快还是可以对物体“无序”运动做出正确的判断的。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机这种“捕捉能力”也在不断的增长。以上问答摘自<日本照相机>杂志。



  好了,LOG兄弟写的AF部分怎么样,呵呵,很厉害啊。大家有没有看的清楚,是不是现在的AF技术是够厉害的??



  关于自动对焦自从MINOLTA 7000推出之后,AF成为35毫米相机的趋势,这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主要的135相机厂商都在生产AF的SLR。



  现在还没有采用AF的著名35毫米厂家就只剩下LEICA了。至今还有很多LEICA的FAN在津津乐道于L EICA手动对焦的良好感觉。我估计其它厂家对此都属于没事儿偷着乐的那种。



  当年CONTAX公司一直是在开发AF相机的先驱的,但是后来ZEISS公司认为AF镜头根本不能达到ZEI SS一贯的光学质量,所以拒绝了走镜头AF的道路。但是,最后它还是利用AX的机背对焦完成了AF。



  前一段时间,CANON和NIKON关于AF速度的大战打的不可开交。表面上是比比谁比谁快一点点,其实背后是谁技术高的问题。



  那么,到底快那么一点点有什么用呢?对于拍摄动体的摄影师肯定是有用的,比如足球,或者赛车,往往就差那么一点点。你拍的清晰就是清晰,不清楚就什么用都没有。这时候量变已经成为质变。



  对于一般我们用的摄影,甚至对于很多职业摄影师来说,当然觉得有更快的AF最好,不过,没有,也不必单单去追求它。毕竟不是所有的摄影工作都想拍足球那么需要顶级的对焦速度。   另外,有一点我希望大家要注意。AF的是存在着对焦精度的问题的。我比较推崇EOS-1N的一个原因也在于在目前所有专业AF机里,它的AF精度是最高的。当然,你也不能说NIKON的F5比起1N来差很远,而且,很多人可能永远没机会发现这种极细微的差别。



  倒是有一个问题,我发现很多人用AF拍的片子还是不够清楚。这里面的问题一个是复杂情况下AF对焦的判断的问题。特别是在用大光圈拍人物的时候。焦点跑一点就会虚,所以必须用手动对焦。另外,就是持机和手震的问题。所以,不要以为用了AF相机就一定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如果想拍出清晰度非常高的图片,需要注意的环节是很多的。



  我原来不知道我们论坛兄弟们的对焦有这么多的问题,最近有机会看了北京和广州兄弟们的片子,觉得还是说说吧。



  想先讲两句关于手动对焦的问题。



  我自己最推崇的手动对焦机是CONTAX的RTSIII。



  和NIKON F4几乎是同时推出的产品,CONTAX RTSIII却是一部手动对焦相机。但它的采用的技术即便在现在也是顶级的。在经历了德、日合作的一段磨合之后,CONTAX又重新回到顶级35毫米相机的行列中。CO NTAX RTSIII最精华的真空吸附底片装置和手动的ZEISS镜头无疑可以达到135底片的光学极限。出于ZE ISS公司“决不妥协”的设计原则,考虑到最佳的光学质量,CONTAX公司拒绝了走其它日本厂商的AF镜头的道路, RTSIII无疑是可以和任何一部AF专业相机媲美的顶级35毫米手动对焦机,看来现在已经很难有一部同类的相机可以超越它的水平了,即便LEICA的R8也是不错的手动对焦机,可惜,既生瑜,又何生亮呢?



  我自己是MF和AF的机器都在用的。当然,以用AF的时候多。在大多数的情况下,AF的对焦精度都在景深范围之内。但是,的确有时候AF是没办法达到我的要求的,比如说用大口径镜头拍人物,我必须要把焦点准确的对在人物眼睛里面,那就要求必须用MF。另外,在使用广角、特别是超广角的时候,由于对焦基线非常之短,相机的AF,我觉得充其量也就是意思意思。准不准,根本没法信任。所以,在使用这样的镜头时,MF要更快,而且很显然,要更准确。



  我不用纯粹的MF机器,象FM2,已经很多年了。最近一次去西藏,又用了两个月的FM2T,发现了使用MF的很多乐趣。但是,我还是推荐大家,除非拍静的东西,如果有可能,还是要使用AF的相机,毕竟方便很多,而且提高你的拍摄效率。



  1N的随时可以手动调校焦点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个设计,因为我觉得我对焦点的要求可能要比1N高。我经常要对焦点做非常轻微的调整。一般的来讲,我拍片中做手动对焦调整的比例应该在10%左右。



  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



  其实,就我所了解的技巧而言,关于如何拍出清晰的照片这个话题是足够写一本书出来的。讲述在各种环境下拍出清晰照片的技巧。当然,现在没有这个机会。而且,我想很多的方法我们已经在很多的摄影书籍中见到过的了,只不过,没真的好好用而已。就简单的讲讲吧。



  我最近有机会观摩了很多我们论坛兄弟们的幻灯片演示,发现有很多兄弟虽然有很好的创意和想法,但是普遍照片拍的不够清晰。很多人放了几十张片子,里面只有3、4张以我来看是足够清晰的。



  有一句话,我一直很想跟兄弟们说,就是:摄影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最高标准如果你不是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你能达到的水准是极有限的。所以,最起码的,我们应该要求自己的对焦能够过关。



  一般的来讲,拍清晰的照片要注意下面的几点:首先,要用尽可能高的快门速度(关于到底用多高的速度,我有一个比较可怕的结论,大家可以看看我的七种武器之二);另外手持相机的位置必须绝对正确(实际上我在周围很少见到这样的摄影师);在按快门的时候一定要体验下意识按快门的感觉,不要跟打猎时搂扳机似的那么痛快;动作要轻柔而舒展,肌肉要放松,你应该能回忆起那时侯你是摒住呼吸的。   另外,暴光和冲洗也会影响影像的清晰度,就不多说了。网中人版主是属于对成像要求非常高的人。他的秘诀是拍完片子用显微镜看底片,呵呵,比较可怕吧。但是,这的确是要求自己很有效的方法。



  再多说一句话啊,希望大家不要被我下面的这句话搞糊涂了“通常,一幅技术十分完美的的照片都不是真正的上乘之做”但是,我们还是应该追求最完美的成像,呵呵,我说错了吗?



  关于封闭性和可靠性



  对于相机的封闭性和可靠性我比我周围的任何人都要挑剔许多。因为对于相机来说,灰尘实在是太无孔不入了,而它会带来一系列超乎你想象的麻烦。   先谈镜头的防尘性吧。



  一般的来讲,定焦头的防尘性要比变焦头好,特别是变焦时镜头长度还会变化的变焦,由于风箱效应,想防尘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有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就是我原来在烟尘缭绕的寺庙里拍东西,如果用的那种变焦头,估计一次就S定了。所以,我很推崇CANON的内部变焦的结构。



  机身的封闭性一方面是防灰尘,另一方面还有防水问题。IN都很出色了。



  关于1N的坚固程度方面我没有什么可评价的。虽然我自信在很多恶劣的场合下使用了1N,但是国外很多摄影疯子比我更疯狂百倍的虐待了他们的1N,所以1N的坚固性是非常有口碑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兄弟会考虑到相机的可靠性问题。其实可靠性还是很重要的,在我的七种武器之三,我已经阐述的很多关于相机可靠性的问题。在讲到现在最主要的几款袖珍相机的比较时,也是比到可靠性时才开始显出比较大的区别。



  我们相信一般的来讲,专业相机的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NIKON的90X除外,虽然在F5推出之前,它勉强也算NIKON的最高水准)。可能我们论坛的兄弟们这辈子都没有遇到过快门的故障,因为,10万次的快门使用保证一般几乎够用到死了。这方面,专业的摄影记者和专题摄影师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我算过,在我原来做摄影工作的时候,我每拍一个专题,如果用20天的时间,一般大概用300个胶卷。也就是说我的相机,每天快门要释放15个胶卷,540次,如果我是一个专业摄影师,一年拍200天,那么一年就是10万次。是不是已经说明问题了。



  镜头:说到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我本来是从去年9月开始写七种武器的三和四的。结果拖到12月也没弄完,呵呵,拖了4个月。期间LOGO兄弟一怒之下,决定“怒向刀丛觅小诗”,所以有了下面这段文字”。



  LOGO:一些胡思乱想



  G2一直在催促俺写一些关于镜头的东西,呵呵。想想G2这家伙把能说的都说的差不 多了,还让俺怎么再写呀?



  呵呵,G2让俺写写尼康的头,他自己一边借俺和33的尼康头拍片子一边在边上写文 章大骂尼康。呵呵,您说俺有多衰对G2这种“两面三刀”的“厚脸皮”怎么没 早些发现?



  呵呵,既然已经起笔了就不好意思随便停下来,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都是一 些胡思乱想。大家就凑合凑合胡乱看看吧。



  呵呵,先写什么呢?就从俺不开眼借给G2的那只28/1.4开始吧。大家可 能已经注意到了象28 mm,24mm这样的广角镜头很少有大于f/2.8大光圈的。为什么广 角镜头比较难于把光圈做得比较大呢?呵呵。怎么讲呢?要想比较满意的 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讲讲光学设计原理,讲讲光学方程,呵呵大家也不是自己做 镜头知道那么多枯燥的光学知识干什么呢?可是大家的求知欲俺又不 能不满足, 难呀,难。这样吧,大家先自己动手做个“试验”怎么样?大家找找手边 有没有手电?在找面白墙。正对着白墙把手电打开。在墙上就出现了一 又圆又亮的光斑,现在往侧向跨出一步。1?墙上的光斑变成椭圆的了,好像 也没有圆的时候亮了。再跨出一步,那椭圆更椭了,而且好像更暗了。嘻嘻, 其实大家的这个发现很“伟大”哟。手电筒发出的光的亮度是一定的,当手电 筒发出的光束与墙的法线方向重合的时候就在墙上打出个圆形的光斑,当手电筒发 出的光束与墙的法线方向成ω角的时候,在墙上打出的就是一椭圆行的光斑,那椭 圆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大所以单位面积所得到的光强就比圆形的时候弱,我们的眼睛 就会感觉到“暗”一些。那么这椭圆与前述之正圆的面积比与ω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几何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做一些推导,俺在这里就把推导过程省略了,直接告 诉大家一个结论:那椭圆的面积与正圆的面积与ω余弦成反比。写到这里大家是不 是明白了一点什么呢?嘻嘻,其实俺这里作一个替换,把白墙换成底片,呵呵手 电筒代表从各处发出的光线。底片的面积是一定的,那么从各处发出的光线到 达底片的强度就随着ω的增加而减弱。呵呵,大家可能又说了,怎么能就 这么说明问题呢?实际上胶片前面还应该有镜头呢。嘻嘻(坏坏的笑)。 是呀,镜头的作用就是把光线“汇聚”到底片上。既然提到了镜头,下面就不得不 讲一点枯燥的光学知识了:如果我们把镜头简化成一简单透镜,那么离轴光线在焦 平面上成像的照度与延镜头光轴入射的光线在焦平面上成像的照度比与离轴光线光 轴和镜头主轴的夹角ω 余弦的四次方成正比,在光学设计中这个结论被称作Cos4法 则。那么这Cos4法则又有什么意义呢?随着镜头的焦距不同视角就要发生变化, 焦距越短视角就越大,而根据那Cos4法则,随着视角的扩大到达焦平面单位面积上 的光线的强度就要下降 。那么如果象28mm这样的广角镜头其视角约为72度,根 据Cos4法则,视场边缘像点到达底片的光强不及视场中心像点呈像亮度的50%(Cos(72/2) ^4≈0.43),换句话说就是画面边缘的亮度比画面中心差至少一档光圈,当然了这样 的镜头的光学性能是不能被接受的。但是我们至少知道了一些关于镜头基本“特性”:广角镜头边缘比中心照度下降是“天生的小儿麻痹”。其实在这里胡说八道了这么 一大堆枯燥的光学知识,其实就是想说明一点:大家看事情不能老是看其的外在表 现,因为所有的事务外在表现必然有其内在根源。就象大家老说广角镜头容易出现 “黑角”,边缘照度比中心下降;主任用200/1.8拍报纸然后说其的像场是如何的 “平坦”。等等。其实大家说的都对,但是大家说的都是一些“现象”。 潭子里讨论来讨论去都是围绕着这些现象转,从来没有谁试图把“现象”的本质说 一说,况且这里不乏一些著名的“专业人士”。我是个靠卖自己的“大脑”混饭吃 的家伙----美其名曰“工程师”(Engineer),年级轻轻跑到小日本这边,每天饱受 “资本家”的“压榨”。但是我从资本家这里学到了一点就是:TO BE A ENGINEER, 用我老板的话也就是说“你是个工程师,你的任务就是发现和解决问题,你的工作 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好的方法来完成交给你的任务。你就要学会TO BE A ENGINEER”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学会TO BE A SHUTTER-BUG,要知道什么是必须依靠器材才能达 到的,什么是必须依靠你自己把握的;光看到现象是不行的,要想一想为什么会这 样?这样我想大家对摄影的理解会更深,对器材的运用会更熟练。刚才说的那所 谓“Cos4”法则是很容易在图书馆里找到的。估计大家对复杂的公式是不会太感兴 趣的,但是至少对结论可以有个感性的认识,其实这也就够了。



  好了,言归正题,刚才讲了一些所谓“Cos4法则”。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 广角镜头像场边缘的照度。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刚才做过的那个小实验,手电筒从 侧向打到墙上,光斑的面积变大了,如果我们能够做出这样的镜头:能够把从光源 发出的光尽可能的收住,就可以把底片边缘的照度“提高”。这就需要镜头把尽可 能大范围内的光线汇聚到底片上,实际的广角镜头为了多“采集”一些光线,第一 片透镜的焦距都比较短,这也就是为什么广角镜头的第一片镜片总是被做得又鼓又 大的原因。呵呵,俺写到这里又想起了那“万恶”的G2了,他不止一次的向俺抱怨 那28/1.4做得太大了,太大了。呵呵,俺一听他说这话就知道他是个“二把刀”; 冲其量最多是个缺乏一些基本光学知识的脖子上挂着个G2的“蒙古会计”而已。天 下哪里有什么:“又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事?”不过这小子倒是曾经叫 嚣过什么:一个真正的“蒙古会计”是无所畏惧的。呵呵,看他这“狂”劲,大有 “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式;看来得给他找个主儿了,才能管得住G2这“不吃草” 的劣马。各位“老师”们让我们为G2的“终身大事”而尽自己的一分力吧,看不把 G2给累S的。



  当然我们刚才关于“Cos4法则”的讨论是针对单片结构的镜头而言的,而实际上几 乎所有摄影镜头都不是单片结构的,所以实际的情况要远比这复杂得多。刚才讲过 广角镜头的第一片透镜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尽可能多的光线,并将入射的光线作大角 度的偏转使其转向镜头光轴方向,这就对制造这片透镜的材料又一些特殊的要求(主 要是高曲折率), 常用的材料是一种俗称为“重火石玻璃”的光学玻璃(其惯用代号 为SF6)。当然了,这“重火石玻璃”配方可以很容易在图书馆找到。但是,这“重 火石玻璃”有一致命缺点:就是严重的色差和对色谱的截断(说白了就是对蓝光的截 断的问题 )。如果就原封不动的照抄书本的话,那么用这种玻璃做出的镜头拍出来的 片子上面的人物就肯定都会变成“黄胆肝炎患者 ”了。那么如何改进“重火石玻璃” 的性能呢?可能有人会提出用类似萤石(佛化钙)一类的低色差材料,实际上这是 不行的,因为其曲折率达不到要求。那么就还得回到“重火石玻璃”上,呵呵,其 实各大厂家实际采用的玻璃配方都是在书本的基础上加入各家的独门“味素”而成。 那些“味素”就是改善“重火石玻璃”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至于那些“味素” 究 竟是什么,这问题的答案实际就是为什么Zeiss是Zeiss;尼康叫尼康:-) 在俺的 回忆中有一些朋友对某些第三方的镜头色彩再现的严重“偏黄”意见非常大,其实 这“黄胆”的“病根”就在于这制造光学玻璃的材料的学问上了。



  1?说着说着镜头,怎么又跑到材料科学上来了?快往回拐。提高镜头性能 光靠在玻璃里面加些“味素” 也是不行的,“味素”只是“味素”,不可能炒菜是 主料。而且“味素”虽好,但是加了“味素”可能又会带来其它的问题。比如,加 了某些“味素”就容易使玻璃在熔炼过程中产生微小的气泡和浑浊,虽然在光学性 能上得到了改进却增加了加工制造上的困难。所以说这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在一方面捡了便宜,就得在其它方面付出额外的努力。总之上帝是公平的,所得到 的与所付出的是成正比的。



  其实真正决定镜头光学性能的应该是其的光学方程,而不是在于用了什么“味素”; 提起光学方程这是个很复杂的数学问题了。呵呵,如果要写的话据说写上10本厚厚 的书也不为过,俺就先知难而退了。就随便胡说八道一些“陈谷子滥康”吧。呵呵, 俺曾经在尼康看到过一张老得发黄的照片。拍的是30,40年代尼康设计部里的“光 学计算车间”。呵呵,别笑,就是车间:一间大屋子,摆上30多台手摇计算机和30几 个MM,每天的工作就是“摇计算机”计算方程。那时候一个镜头的光学方程的计算 大约要花上1周的时间,如果不合要求修改设计重新计算还要再花上一周。大家可以 想象一下其计算量之大。到了50年代末CASIO首先在日本造出了“光学计算机”, 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以前一个“ 车间”一周的工作,于是刚才说过的30多台手摇计 算机就变成了30多台手摇垃圾,30多个MM就只能“下岗”了。( 呵呵,忽然想起要给 G2找 个领导的事了,要是把那30个MM一齐给G2看他不被累S的;俺看他还再怎么 “狂”。哼)设备的“革命”使大量,快速,设计镜头成为了可能。也就在那 时尼康把她的第一代“旗舰”NIKON F和全系列镜头一齐推向市场。62年东京奥运会 上尼康的1000/6.3大白炮+NIKON F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写到这里,俺又想 发一会“酸”了:摄影这门“艺术”是总是跟人类科技的进步相随的,科技的进步 给摄影这门“艺术”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反过来摄影艺术对器材的要求也促进了科 技的发展。听起来怎么那么像“自然辩证法”?不过其实马克思老爷爷就是 告诉了我们这个“简单的真理”。



  好,言归正传,接着讲镜头。刚才讲到了镜头的光学方程,大家都知道镜头 是由几片以至十几片镜片构成的。镜头里的每一镜片都是其光学方程了的一“项”, 为了良好地校正各种像差,设计者就不得不适当地增加方程的项数。项数的增 加就体现在镜头片数的增加。加工的成本的增加。那么如何在保证镜头光 学质量的前提下精简镜头的片数?这就是我们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 就是采用“非球面镜片”。其实在“非球面镜片”还是“洋春白雪” 的年代人们就 把大光圈的广角镜头制造出来了。十几年以前,Zeiss给ARRIFLEX电影机配套的18/1.2镜头,英国Cooke公司制造的20-100/2.8 35mm 电影机用变焦镜头就曾经以优异的光学 呈像质量闻明于世,但是那些镜头为了达到目的所下的本钱也非常的大,象那20-100头 的结构是14组21片,重量将近5Kg;当然了售价也是“物有所值”,动蔗就是上万英 镑。也只有专业电影公司才有能力购买它们。所以,事实上并不是人们没有 能力制造出他们,只不过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能力买得起他们。这里顺便说一句 其实尼康现在这个28/1.4就是瞄着当年Zeiss的18/1.2做的,这“非球面镜片”是什 么俺就不再多说了,大家估计早就听出茧子了。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02-6-4 15:25:59

how about T3? I want to buy one(black).

maybe you could give me good ideas since you are so professional .thanks!

我思故我在!
回复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6-6 16: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是转载来的,我也是现看

只不过最近想买个G2或者N1,contax的还是留心一下,T3应该是很不错,顶级的傻瓜相机了,也是zeiss的头,适合旅游,很方便,如果你的目的就在此的话。

i can win, and i am weekend warrio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6-7 09: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终于有人也称你“专业”啦!:)

那山....那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