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eoncc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事不明,求教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7-26 21:18:02 | 只看该作者
微醺的岁月 发表于 2015-7-26 21:14
我也算过这个账,一般爬山时爬升与下降的斜线距离与平面距离比起来相差很小,基本可以忽略,没有必要细究 ...

嗯,有点像海岸线长度的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7-26 22:21:02 | 只看该作者
不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7-27 23:35:30 | 只看该作者
你在风版讨论这个话题就是对牛弹琴,风版有几个真正爬山的,都是一帮扯皮骂架的家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7-28 11:02:03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eijuil 发表于 2015-7-26 09:56
有人说是直线距离,我不太信。

不是直线距离,轨迹由一个个轨迹点组成,每个轨迹点之间的距离很容易计算出来,轨迹放大以后实际是一个个轨迹点连接起来的。如果是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那么只要起点终点一样,无论怎么走,距离都应该是一样的,但实际轨迹的距离是不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7-28 11:16:20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微醺的岁月 发表于 2015-7-26 21:14
我也算过这个账,一般爬山时爬升与下降的斜线距离与平面距离比起来相差很小,基本可以忽略,没有必要细究 ...

乘以多少,要看轨迹点的密度有多大,每隔多少米记录一个轨迹点,还要看走的曲线多还是直线多,如果全部走直线,那么轨迹记录的距离就完全等于实际距离,那么这时候轨迹的密度大小对于实际距离没有任何影响。如果全部走一条正圆形的路线,那么轨迹就是一个正多边形,有多少个轨迹点就有多少个边,计算正圆形与正多边形的周长之比,把轨迹的距离乘以这个比例,就得出实际距离是多少。实际爬山不可能是直线或正圆形,那么实际距离就在直线距离的零误差和圆形距离的误差之间,如果有软件可以计算每两个轨迹之间的弧长是多少,那么就可以计算出在投影距离上的实际曲线距离是多少。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教,学无止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5-7-28 11:30:11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虫虫:服装 于 2015-7-28 11:31 编辑
微醺的岁月 发表于 2015-7-26 21:14
我也算过这个账,一般爬山时爬升与下降的斜线距离与平面距离比起来相差很小,基本可以忽略,没有必要细究 ...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精度。
如果说轨迹点的精度只有20米,那么轨迹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米时,轨迹记录的距离是比较准确的,如果轨迹点之间的距离小于20米,那么轨迹记录的距离是不准确的,根据不准确的轨迹距离做任何计算都是不准确的。只有用毫米厘米级别误差的轨迹记录设备才有精确计算轨迹的投影曲线距离的必要,我们用的绝大多数记录轨迹的设备都是实际精度不大的,一会显示精度是2米,一会是20米,在山里精度基本上都在20米以上,所以轨迹的精度一定要设置在轨迹点之间的距离在20米和以上才有意义,而不是精度设置得越高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5-7-30 16:2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海豹 于 2015-7-30 16:25 编辑

轨迹上显示的公里数,就是实际行走的公里数。


举例,假设蓟门桥到马甸桥,直线距离2公里,你那个剖面图应该显示一条直线。实际行走,GPS数据,应该在2.1~2.2公里之间,因为人走的不是直线,有轻微绕远。


假设从蓟门桥到马甸桥,走到北太平庄桥,向南走了几百米,又退回来,继续向马甸桥走,剖面图显示不出来,图形跟上面的例子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