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踏山行者 于 2015-9-8 21:43 编辑
戈壁滩给人的印象怎样呢,其实那里既没有沙漠的浪漫也没有草原的情怀。但是去对了地方,在戈壁滩也会有惊喜的。 到那里是要有很大勇气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伏天儿,到那里更是一件要下大决心的事。不知道到那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我会否在那里发现什么。 七月中下旬来到了嘉峪关外200多公里的玉门关外的桥湾古城边上海拔1500米的北戈壁。这里的戈壁滩与我以前去过的格尔木的甘森戈壁滩大不相同。玉门外的戈壁滩是黄土与石子混合并且石子浮于地面,其上面有几十年都长不高的不知名的植物,被植物阻挡的沙土形成一座座沙土包,还可以看到蜥蜴、飞鸟、土色的蝈蝈,还有可以食用的沙葱和中草药锁阳等,也由于这里盛产锁阳,距我所在的戈壁滩向西瓜州﹙安息古时名,到近年才更名,可能此名不吉利改为瓜州﹚县附近就有一个锁阳城。 两地虽为戈壁差异显著,在河西走廊的南北戈壁日灼风化的只是一些普通的碎岩石,没有想象中在戈壁滩应该能够找到可以收藏的戈壁观赏石,结果大失所望没有可以收藏留恋的玩石。于此迥然不同的甘森戈壁滩是海拔3000米赤地千里,碎石铺地没有植物,没有丝毫的生命气息。虽缺少生命却造就了历经千万年的风吹雨打阳光灼蚀造型各异的生命永驻的奇石,可供奇石爱好者收藏,我也找到一些可以赏玩奇石. 我来到戈壁滩就是体验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这样的地方不仅对人所处环境的适应、更重要是对环境万千变化有着一种心境的抗衡能力。踏上这片戈壁滩,望着昨日被疾风骤雨侵蚀的戈壁,被洪水冲刷成交错无章的河道绕行于那些被这骤雨染绿的土包上的植物,感叹这些植物生命的顽强力。 走在渲松甚至还可能陷进去的戈壁上,初升的太阳像近身的火炉,将灼热的光撒向大地舔食着本已干涸的戈壁滩面,由风将水汽带走,一切又归于干旱。这一带在伏季经常会出现暴风骤雨、冰雹、电闪雷鸣、山里冲来的洪水、沙尘暴等极端天气。 戈壁里没有任何遮挡,处在阳光、蓝天、几片云和热浪中。逐渐深入戈壁内部,眼前看到的与走过的地方没有任何改变。只有自身受于外界困扰而发生着从微小到显著的变化。这变化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出来,只应向戈壁内进入10公里,在干燥的环境里,身上没有感受到出汗可是已经口干舌燥。躺在没有一点遮阴的戈壁上,阳光全部照在身上,就像当地晒的枸杞似得水分被抽出来,身体慢慢的疲倦起来。即便如此所行走的这段路程里发现了蜥蜴、戈壁鸟,蝈蝈以及甲壳虫等小动物,惊叹这样的环境里生命的顽强力。在向起伏的戈壁望去植物渐渐地稀少,由此百余里延伸连接着马鬃山,马鬃山外就是蒙古。南戈壁与祁连山相接,祁连山外就是柴达木盆地。 这里是河西走廊,名副其实,在南北戈壁中间有着一条细长的幅宽几公里到十几公里绿色地带,只要天空晴朗,站在北戈壁,向南戈壁望去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祁连山上银色晶莹剔透的雪峰。祁连山雪融水成疏勒河,由东向西养育着这片土地富裕着勤劳的人们。疏勒河两岸有着绿草铺地的湿地,肥沃的土地上有水果并且大量地种植了枸杞、食葵、小麦及各种种子,盛夏时节色彩斑斓的花朵争芳斗艳。 当地热情的黑脸汉子向我介绍了此地的风物人情,他说向西离此地50公里处。有一座布隆基古城遗址,戈壁边缘有长达十几公里的雅丹地貌。 择日我来到布隆吉镇,北面4里是北戈壁,戈壁滩边缘是长达十几公里的雅丹地貌。这里的戈壁赤裸裸很少有矮科植物,也没有可以收藏的戈壁石,只是可以欣赏雅丹地貌。在雅丹地貌上横贯着一道南北汉长城,虽然城墙不见踪影,相隔2里的两座烽火台遥相相望,一座守卫者疏勒河、一座守望着这片雅丹地貌。只有它们用坚挺的身姿诠述着千百年来河西走廊及南北戈壁的沧桑变化。 这里的雅丹地貌虽无敦煌雅丹地貌和新疆的雅丹地貌的精彩壮观,但是也有它的独特之处,首先它的造型全部由不太密实黄土构成,最容易受到风雨的侵蚀而经常坍塌变样。虽然如此也形成了各种造型,不壮观却也有着可欣赏之处。 布隆吉古城在镇西,由长宽各3里3的土城墙和城内一座高大的大殿夯土基座两部分,土城墙外四下里种植了各种庄稼。古城墙和大殿夯土基座没有任何的保护,部分地方残缺倒塌,城内杂草树木丛生,还生长着野生黑枸杞。就是这样,城内空地保持原样。当地人向我简述了古城的来历,让我感觉西部蕴藏着多少神秘的故事。如此大规模的建筑,能看出当时这里人丁兴旺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北戈壁距离布隆吉古城20里,当年在汉长城西的戈壁滩上,曾经是汉朝与匈奴的古战场。上世纪70年代初来此居住的人还在古战场的戈壁滩上捡拾到各种军械器物。无限感慨西出阳关马革裹尸的悲壮景象。 戈壁滩就是这里的显著的特征,任何一点绿色都是弥足珍贵的。然而人们正是利用了这里的特征,利用自然开发了新能源风电,也是戈壁新的用武之地吧。
2015年9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