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实现2015年北马320记 自从2014年北马结束后,经过一年的备战,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放弃了许多钟爱的爬山和游泳活动,就二个字“跑步”。冬去秋来,9月20日,站在北马的赛道上,经3小07分,终于实现了320的梦想。 今年北马感触颇多,最深的体会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马拉松这项远动,要想突破,就得比以往付出更多,否则,成绩一定维持不住,甚至下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古语,非常适合马拉松这项运动特点。 回顾今年马拉松的训练。2014年,用了半年的时间准备,成绩由331提高到321,那我用一年的准备,能跑进320吗?有了这个梦想,就有了追求。从去年北马后,先休息了一个月,就开始练习跑步,月跑量基本在200公里以上,至7月份开始,提高月跑量到400公里,8月达到670公里,然后跑前二周开始减量,期间,还跑了二次马拉松,郑开和秦皇岛马拉松,目的是为了以赛代练,总结了些实际经验。 适合的梦想,训练到位了,成绩就是水到渠成了。 赛后的经验:1)训练,一定要讲究科学,逐步提高强度,切记不能过于急躁追求训练的短时成绩,每周必须休息一次,一月有一周强度较弱的训练,以便身体恢复,感觉疲劳了,就休息;2)跑前2个月,长距离的LSD,是比不可少的,可以不追求配速,但一定要完成多次LSD,可以放在周末。赛前,量跑多多益善,若想后半程不掉速,个人经验月跑量需要达到500公里以上。这就需要日常,每天跑二次,每次不能少于10公里。体会跑量的作用,就是增强你体内脂肪转换成能量的能力,这种能力提高,就能使你后半程,不会严重掉速;3)业余选手,跑量到达月跑量400-500公里,若再想提高成绩,那就需要练习间歇跑等专项训练,这种训练,个人认为一定要有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否则,容易受伤。 展望未来,还会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但不会再像今年这么训练了,知足常乐吧。年纪已半百,若是长年这么高的大强度训练,对身体是有害无益的,爬山、跑步和游泳,是为了强身健体,过了反而造成损伤,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