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第一片枯黄的落叶算起,秋天应该是来了很久了吧。如今,秋色如水般早已悄无声息的流淌至我身边世界的每一处角落,只是,城市的声音常常太过喧嚣,城市的风景又很迷恋“四季如春”的美好,而我呢,其实也挺倾心于城市缜密、精致的生活,再加上,一小把一小把秋高气爽的艳阳天,明晃晃的阳光这么一裹,那么,除了早晚的温度渐渐在冷却,我的感觉里,秋的景色,尚淡尚薄。
上周六,赶在上班的路上,旁边与我并肩走着的,是一位装束精致的阿姨,五六十岁的样子,精神抖擞。这时,迎面又走来一位同样时尚的阿姨,一脸的微笑,老远两个人就大声寒暄开来:“你这是去哪儿啊?”“去看菊花呢!一起跳舞的几个姐妹们说好的,去植物园看菊花,顺便拍拍照。” 阿姨一边说着,一边开心地挥动着系在她颈上的那条鲜艳的长丝巾,丝巾就这样在人工制造的气流中曼妙的飞舞。受她们快乐情绪的感染,我不禁莞尔一笑:这两天,一座城市似乎都在讨论着菊花,秋色的盛宴,在信息可以极速传播的城市间,是一场注定躲不过的繁华聚焦。听说,周末那两天,植物园人山人海。也就在周六当晚,下班路过植物园的时候,我特地让老公稍作停留,下车四处转了转,浓浓的夜色下,菊的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已然模糊不堪,只冷冷的空气里,散发着菊的淡淡清香。但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秋的味道开始浓烈、酣畅起来,只是城市的楼宇在傲娇矗立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秋的空旷和寂寥给割裂了,而菊只是对秋的细节描写吧!想来,秋的鸿篇巨作,还是写在了僻静偏远之处才是,那里有空间以供秋色涂鸦发挥,比如,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景象类似于“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等等。
周一,休息,于是,就想着就近看看秋色。很巧很巧,一爱好摄影的友友想去附近的乡村拍照,我搭上了顺风车。一个下午的随意游荡,三个人,从败落的吴邵老村到吕梁的山林乡野,我看到了许多城市里没有的风景。虽然,那样的风景,并非纯美,远不及我在旅游或者摄影书刊上看到的一些介绍的如梦境般美妙的秋色图案。呈现在我眼前的大部分景致,粗糙、荒芜、落寞、凌乱,就好像民间艺人制造出来的那些并不精湛的手工制品,然后,随意一丢,就不知丢在了哪个角落里,任其自生自灭,经年以后,偶被人发现,也似早已经覆盖上层层叠叠光阴的灰尘,不再如新般熠熠生辉。但也正是通过这渗透在细枝末节里的沧桑和衰竭,秋的精心布局,渐显清晰和明朗。就好像,一面经过蜡染的布,一点点褪去笼统的面纱开始完整的浮现在人面前般。秋色,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刻,看似随意涂鸦着,一下子,就把浓浓的景端到了你面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每个细节,都是它布下的韵脚吧!
不过,同行的友友似乎有些失落,因为之前他是看到报纸上的介绍而专程来吴邵村拍摄荒废的古村落的,眼前看到的景象与他心理预期相差甚远。一座座废弃的石头房子由于年久失修,早已破落不堪,随便的推开一扇门进去,满院子的荆棘荒草,阴森森的,让人不寒而栗。附近有两三个村妇看到我们,热情的上来打招呼,熟稔的问:“你们城里人没事又下乡来玩呢?”一听这话,我知道,我们一定不是第一批“吃饱了撑的”闲人,其中有一农妇始终跟随着我们,每走过一座院落,她就同我们介绍,其实内容都差不多,庭院的老人去世了,年青人都外出谋生,于是,房子也就空了下来。走着走着,农妇向前一指:“呶,前面的房子就是我们家了,你们要不要进来拍张照片?”拗不过主人的满腔热忱,我们三个人走了进去,房子是旧的,不过院子里铺上了水泥,还盖了鸡舍,一角,堆着好多玉米,浓浓的乡土气息一下子氤氲开来。而且因为我们的到来,一院子的狗叫鸡鸣,甚是喧嚣,农妇一脸的欢颜:“儿子闺女搬底下住去了,那里热闹,他们过的才好,这里就剩下我和老头子了……”听了她的话,这才发现,原来,我们经过的这些房子,都在山腰上。离开农妇家,继续向山上走去,农妇和她的老头子就趴在门边,一直望着我们,等我们走远,还在大声的为我们指路,示意我们应该怎么走。回头望过去,我在想,不知道,这处庭院,以后会不会也废弃?希望不会!但是,守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也确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怪不得,年轻人,都渴望离开,那些废弃的老房子,就是这么而来的吧!想想,不禁有些微微的伤感,这个世间,有太多的事物,终极之处竟落得如此悲凉,就像秋风中的片片落叶,说是说化作尘土碾作泥,但这些诗意的想法,不过是人对痛苦的美化吧!不过好在,从老房子里走出去的人也都是奔着希望去的,谁不渴望春天的明媚呢!而我眼前的景,就算是自然的新陈代谢吧!如此想来,不再伤感,但我还是想记住这些景象,因为它们可以时时告诉我,我现在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能量,顺应四季的变迁,收放自如。
趁秋色正紧,还是应该多出去看看风景,不同的风景看多了,心境自然开阔,身体里很多沉睡的细胞也容易被激活,人也更容易明了:风景让我们懂得生活,生活里随处有风景,风景与生活,同样营养着一个人的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