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56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走遍城郊】“东港-适斯亭-刘氏万-东港”雨中古道探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0 14:36: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文1 于 2015-11-11 19:17 编辑

    古道是古代重要贸易通道和先人勤劳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它曾经分布在喧闹城镇之间,又贯穿于深山密林之中,而今随着钢筋水泥的泛滥,城镇之间的古道已不见踪影,而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古道也随着采伐机修道的延伸以及山体的掩埋,留存也不多了,它更像隐居在深山的老者,传奇的故事等待有心人去寻找发现。
    明、清时期潭山茜槽纸业非常发达,最高峰纸槽达到48所,因此形成了茜槽到蓝家店、茜槽到东港、茜槽到店山等多条与山下贯通的物资运送古道,而今探索这些古道的遗迹成为当今户外徒步人的热门活动。
     2015117日,第二天就是农历立冬的日子,气温骤降,原定的天宝东港古道探路计划被糟糕的阴雨天气打乱,一直到7:30临出发时雨还在下,最终10人古道探路计划不得不取消。
    然而在7:40分雨又停了,县城的上空露出了小块蓝天和耀眼的晨光,于是5个不甘心放弃计划的驴友在8:10分又重新组队出发,驱车奔向目的地天宝东港村。

    8:40分来到东港,不作美的天空又下起淅沥沥的小雨,远处的高山被雨雾缠绕。东港村的村民对我们的到来感到不可理解,下这么大的雨还有专门来爬山的?
    在做好防雨措施后开始徒步出发,每个人都感到这次雨中徒步探路注定会面临不少艰辛,但没有一个人提出放弃回家的想法。
    沿着水泥路往北直走不到500米,就开始进入泥泞的山路。连绵的阴雨没有停下的意思,每踩一脚,鞋子四周的泥土都会挤出不少的雨水。

  
    跟预计的一样,靠近村落的山路全是机修道,根本没有古道的踪影。神密的古道在哪里呢?

   
    没有向导,个人在没有道路的山岭间穿越,不但要忍受雨水的浸泡,还要时刻注意脚下湿滑的泥土,汗水与雨水混杂一起,速干衣成了浸满水的湿布,好在不停地徒步运动,身体没有感到特别的冷。

  

    久违的第一条古道终于显现在眼前,古道用石板铺就,与周边的山体完全融在了一起,它是那样的简陋质朴,没人知道它是建立何年?有多少人踏着它身体而过?而今它那向远处延伸出去的身姿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然而这条古道并不长,转眼就不见了踪影,我们继续在杂乱的树丛中寻找着它。


    远处隐约出现一段石墙,一棵大树生长在石墙上,走近一看,原来是三面石墙围出了一块空地,石墙的石头大小不一,但排列整齐,原先猜测应该是一栋民房的遗迹,或许可能是地图中标注的适斯亭,然而这种猜测立马被推翻,原来在空地中发现一个墓穴,里面有坟砖,难道有谁会把房子建在坟地上呢?古人选择在古道旁安葬亲人,是否想让故人的灵魂永远守护在古道旁?

    迂回了一大圈,在刚才坟地上的上面一点,远远看到了一栋“房屋”,开始还以为是工棚,走近以一看原来是石屋,主体是粗长的麻石垒砌,屋顶和一面的门额已坍塌,现场没有看到刻有石屋名称的门额,屋顶被人用塑料布遮挡改造成羊棚,但也遗弃不用很久了,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适斯亭了。在石屋里面发现有块碑刻着实让人兴奋,上书“天宝乡三十三都下会岁进士刘际会仝妻漆氏建立 大清乾隆五十八年吉日”,乾隆五十八年即1793年,距今有222年了,由当地岁进士刘际会出资修建。岁进士只是个虚名,是用来装饰面子的雅称而已,不过这个刘际会应属有钱人,或许他乐善好施,或许在山上他有自己的纸槽,在此建一座供人们休息的亭子,给穿行于古道上求生的人们提供遮阳挡雨之所也算是功德无量,最起码222年后我们还能念道他的名字,猜想他的身世,,恐怕有些真正的进士还做不到这点。
    离开亭子往前走,古道又显露出它的尊容,原来刚才可能是我们走错了,古道跟我们玩了个捉迷藏。我们不失时机的同它合个影,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何时又会消失在崇山俊岭之中。
    果不然,到达平地后它又消失了,山路上尽是倒塌的树木和横跨的树枝,我们每个人不得不躬身而行,用雨伞开路,尽量减少树木上的雨水对衣服的浸湿。


    从导航地图看,我们应该到了一个叫刘氏万的地方,该地段平整开阔,处在山窝之中、到处生长着密集粗壮的杉树,似乎有人工平整过的痕迹。
关于刘氏万民间素来就有“先有刘氏万,后又潭山街”之说,据说刘氏万建在唐代,原先有繁华街市,人丁兴旺,南宋时期毁于兵祸,人们才迁往山下的店上村居住,不过从现场看没有发现任何建筑的遗迹,或许年代久远,遗迹已被埋在地下,踏在平坦的山地上不免让人暇想连篇,如果这里可以清理出街面麻石和房屋基脚等遗迹,竟不是茜槽又增加了一处旅游好去处?


    离开刘氏万继续往横门岭方向进发,雨越来越小,尽管看不到石板古道,但是山路依然清晰可辨,路边时儿会出现用石头垒砌的墙体,显现人工建造的痕迹,述说着古道曾经的繁荣。后来我们看到一座古桥,古桥用麻石砌成,一块宽厚的石板横跨小溪两端供人们通行,其浑身长满青苔,俨然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这座桥让我们觉得桥那边肯定有相应的古道连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古道没有再出现,我们却迎来了“牛卵子”大丰收。




    过了桥没有找到预想中的古道,这让我们对古人建这座桥的动机感到不解,既然没有古道怎么会修座这么好的古桥?或许古道早已被人毁掉,只留下这孤零零的古桥,或许古桥的对面原是民居,改造成梯田后踪迹全无。经过探寻后在草丛中勉强踩出一条小路,当快要进入到机修道上时,却看见一棵树上挂满了“牛卵子”(本地对这种野果的俗称),满身湿透和疲乏饥饿的队员们瞬间来了活力,砍竹削枝,把一树的“牛卵子”尽收囊中,满脸的喜悦扫尽了雨中的狼狈。


    经过第一波的“牛卵子”采摘,沿着废弃的机修道往前继续前进,到达一棵生长在石头上的大树下准备休整吃中饭。


    正在吃中饭,远远望去又有一树的“牛卵子”在闪耀着黄色的光芒,兴奋地队员刚吃完饭顾不得休息,砍伐一根长杆又开始采摘,硕大的“牛卵子”犹如一只熟透的大芒果,里面的果仁让人垂涎欲滴,又是一次“牛卵子”丰收!
    采摘完“牛卵子”后,继续沿着机修道跋涉,路边偶尔会出现四四方方经人工凿出的石条,它向过往的人们传递着什么?是民房?是工棚?还是凉亭?
    这时大山退去雨雾,慢慢展现出秋天的气息,个别的树木微微泛出红色树叶。
    烦人的雨水终于停了,我们来到一处不知名的地方,一栋孤零的房屋静静的呆在路边,它就像孤独的老人呆凝的望着路过的每个人,破旧的房廊显露出岁月的沧桑。这栋房屋应该是遗弃不久,因为我们在它破烂的门沿上看到蓝底白字的门牌号。同古道一样,这栋老房子与周边环境相比并不显得突兀,它与大自然完全融在一起,因而拍出来的照片很好看。

    房子周边的植物展现出迷人的风景,感觉这里小草小花都是那样的肥壮,可能来这里的人实在太少了,它们才能够无拘无束的生长。


    同样也在这里,寻找回去的小路颇费了一些周折,经验丰富的领队察觉到这里要是沿着机修道走的话必然会到达下茜槽,那样与我们的出发地会越来越远,无法在计划的时间内赶回到东港,他准确地判断出这里肯定有一条折返到东港的小路,但地面上全被小植物覆盖着,费了不少功夫才找到折返的小路。
    这条小路非常隐蔽,一般人很难发现,这就是探路的风险所在,没有经验的人士很容易迷路的,好在我们队伍中高手不少!

    古人铺设的石板桥,时不时进入你的视线里,处处透露出让人费解的信息,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建在这?这里曾经是什么地方?
同样又迂回了大半圈,在山脊上此次探路的第二条古道又出现在我面前。


    这条古道是这次探路中最长、保存最完整的,连续的攀爬让人深感古人的艰辛,古代挑夫肩抗担挑几百斤物资,长年往来这条古道上,他们缺衣少食,汗水洒在了古道每个角落,为的只是一口饱饭,而今我们却因探寻而徒步在这条道上,同样的古道,不同的追求。

    古道石阶的尽头却是数块摆列整齐的石条,显而易见这是提供人们短暂休息的地方。此时我眼前仿佛显现古代挑夫围坐在这里谈天说地,或饮水、或饮酒、或用干粮、或用围布擦去浑身的汗水……


    下山的路非常好走,看的出是最近被人砍伐清理过的,我们边走边盛赞清理山路人的勤劳。后来据东港村民说茜槽村为开发旅游,请人清理出茜槽村到兰家店村的古道和山路,目的是方便人们休闲徒步。
路边同样有砌垒整齐的石壁,其作用同样让人捉摸不透。
    路边突现一块像棺材巨石,令人啧啧称奇,等待有心人来发掘它神奇的故事。


    山路进入非常优美的地段,山路沿山形弯延,四周古木参天,每一弯每一段每一角度均呈现出不同的景致。这要是在晴天,太阳光线透过树与树之间缝隙照射下来,该又是另一番令人神往的景象。


    最为有趣的是这条路满是从树上掉下的“莲珠”(本地对这种野果的俗称),随手都可检到一把,曾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儿童们最好的零食,而今这些儿童们都长大为人父母了,但这份对“莲珠”感情却永远烙在脑海里,不由自主地蹲下伸手检拾并揣满一口袋,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那份失去很久的感觉。
    离开这段优美路程,一直是下山的路,最后来到泥泞的公路,满地的轮辙告诉我们已远离那些神密的古道,隐隐听到远处高速公路上传来了卡车轰鸣声,从寂静的古道到喧闹的高速,我们仿佛是经历了一次时空的穿越。

    回到了本次探路出发地天宝东港村,上午的雨水已完全退去,在路旁洗去满脚泥泞,身着满身湿透的衣裳踏上回家路程。
首先声明,这篇文章不是徒步攻略,我也没有刻意的去记整个路线,一些地名也不清楚,想走这条线需要有经验的领队带领,事前请与宜丰绿野户外的群主联系,千万不要冒然行走。
    尽管这次古道探路天公不作美,也让我感到雨中徒步的独特味道,不仅挑战了自己的能力,而且也收获了雨中的美景,更让我感受到了团队互助、不畏困难、努力探寻的精神。
    最后,发两张路线图,供后来者参考。路线图是用“乐图”记录的,在关闭手机数据流量后全程用GPS定位,非常准确,是一款很好用的手机软件!





DSC06572_眸目压缩_眸目压缩.JPG (448.62 KB, 下载次数: 1)

DSC06572_眸目压缩_眸目压缩.JPG
2#
发表于 2015-11-12 16:04:47 | 只看该作者
{:5_364:}{:5_347:}写得好!

点评

谢群主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2 17: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1-12 17:22:16 | 只看该作者
雨中探寻古道!{:5_347:}{:5_365:}

点评

谢老驴支持,一次不平凡的旅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2 17: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7:43:00 | 只看该作者
天金 发表于 2015-11-12 16:04
{:5_364:}{:5_347:}写得好!

谢群主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7:46:38 | 只看该作者
陆泽源 发表于 2015-11-12 17:22
雨中探寻古道!{:5_347:}{:5_365:}

谢老驴支持,一次不平凡的旅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12 18:09:15 | 只看该作者
详细的描述!点赞!

点评

熬了两个晚上,完成作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2 18: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18:52:52 | 只看该作者
蔡扭冬 发表于 2015-11-12 18:09
详细的描述!点赞!

熬了两个晚上,完成作业

点评

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3 08:21
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3 08:21
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13 08: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1-13 08:20:56 | 只看该作者
李文1 发表于 2015-11-12 18:52
熬了两个晚上,完成作业

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1-13 08:21:26 | 只看该作者
李文1 发表于 2015-11-12 18:52
熬了两个晚上,完成作业

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1-13 08:21:27 | 只看该作者
李文1 发表于 2015-11-12 18:52
熬了两个晚上,完成作业

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