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8000|回复: 1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外安全] 浅析小五台雪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1 15:04: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久没写东西了,听说小五雪崩了,今天说说雪崩的事吧。
小五台山简介小五台山,恒山余脉,桑干河与拒马河分水岭,河北省最高山峰。位于省境西部偏北,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5公里,面积1800平方公里。因有东、西、南、北、中5高峰,俗称五台;又因较五台山低,故名小五台山。以东台最高,海拔2882米,为华北地区高峰之一。
小五台山不仅以绚丽的山地风光引人入胜,更有禅宗文化的千年积淀。相传当年文殊菩萨出家修佛,被这里恢宏的山势,茂盛的植被,淳朴的民风所吸引,选址台山,筑庙参禅,普渡众生。
所以小五台一直是华北地区驴友徒步的一条圣地。
雪崩介绍雪崩分为干雪崩和湿雪崩两种。

干雪崩一般发生在大雪的天气或者大雪刚停的时候,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泻而下。 干雪崩对人的第一伤害通常是及裹挟人员之后,经过复杂地形是的撞击伤害。另外由于粉雪松软的本质,救援难度相对较小,通常不会产生窒息的伤害。如果救援及时,受难者的生存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湿雪崩一般发生于一场降水以后数天,因表面雪层融化又渗入下层雪中并重新冻结,形成了“湿雪层”。 下雪后由于温度持续升高,这使新的湿雪层不可能很容易就吸附于密度更小的原有的冰雪上,于是便向下滑动,产生了雪崩。湿雪崩都是块状,速度较慢,重量大,质地密,在雪坡上像墨渍似的,愈变愈大。因此摧毁力也更强。这种块雪崩的形成区通常在坡度稍缓的雪坡上。因为陡坡上的粉雪(松散的雪)要几乎崩完了,才会轮到相对的缓坡,发生块雪崩。它的下滑速度比空降雪崩更慢,沿途带起树木和岩石,产生更大的雪砾。但一旦卷入块状的雪崩体中,就决不会有像遇到干雪崩那样幸运了。而且它一旦停止下来会立即凝固,往往令抢救工作十分困难。
小五台地形分析就小五台而言,由于目前小猫只知道小五的伤者是在北台的断崖下,那在此仅对北台附近的地形做出雪崩危险的可能性分析。


这是小猫在网上找的一张小五台地区的等高线图,大图可以查看小猫的相册。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来,小五台的大部分地区,等高线分布还是较为舒缓,坡度不大,不过就驴友常走的北东线来看,北台附近登高线较为密集,是有不少陡坡的存在。

结合网友的游记照片可见,部分路段的植被非常稀松,如积雪厚度较大,的确有雪崩的可能。

珍爱生命量力而行关于雪崩的介绍以及小五台雪崩可能性的分析就这些了,最后小猫想用一句《老子》中的话结束本文,奉劝各位不走寻常路的朋友,珍爱生命,量力而行~(然并卵)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以上观点仅为小猫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拍砖


点评

帮顶支持!  发表于 2015-12-6 11:38
好像这次没有人员伤亡  发表于 2015-12-2 20:45
现在啥结果了?  发表于 2015-12-2 09:14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12-1 15:0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2-1 15:14:25 | 只看该作者
我要绿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2-1 15: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10

点评

户外活动“安全第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2 0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1 15:1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10

珍爱生命,量力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2-1 15: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2-1 15:2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2-1 15:2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2-1 15:2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2-1 15:3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