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17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 金秋十月下江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9 17:12: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羽林郎 于 2015-12-29 17:16 编辑

金秋十月下江南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寥寥几笔,就把江南的妩媚婀娜和诗情画意描绘于笔端,让人心驰神往、遐想连篇。从地理上讲,江南,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南岸,这里自古就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是富饶的鱼米之乡,自东晋以来,中原战乱,衣冠南渡,江南成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生产发达、文化繁荣,特别是苏杭一带更是富饶,于是就有了一句民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015年十月长假,与友人相约,开启江南之旅。10月2日清晨5点,夜色弥漫,在小店高速公路入口,友人如约而至,遂结伴出发。路上车辆寥寥,显得有些空荡,两车相伴而行,一路飞驰。为了便于联络,临行前特地准备了两部手台,此举堪称明智,联系便捷不说,也省却了不少的电话费用。车过榆社,天色大亮,不时有晨雾弥漫于山间,连续几个隧道都限速70,车速一直提不起来。上午11点过晋城,连续几个隧道和长大下坡后,迎面扑入眼帘的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极目远眺,四周一望无际,宽阔的高速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消失在天际间,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公路两边不时闪过农庄和田舍,收割好庄稼整齐地堆在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田园风光。车过开封,转入连霍高速,虽然已过出行高峰,但宽阔的双向八车道内依然车流如云,国人尴尬的休假制度以及不堪重负的道路交通可见一斑。1000多公里的路程,除了吃饭和短暂休息,其他时间全耗在路上了。即使如此,到南京时,已是夜色阑珊、华灯初放了。
(一)六朝古都
      南京,史称建业、金陵、应天府等,三国时东吴在此定都,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等均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古都。中华民国建立后也在南京建都,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也长眠于此。南京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旅游景点众多,知名的有秦淮河、夫子庙、明孝陵、中华门、总统府、中山陵、灵谷寺、栖霞寺等,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次日清晨七时,从长江二桥过江,绕行钟山,经中华门入城。南京街道略显局促,且车辆较多,不过在手机导航的帮助下还是顺利抵达总统府,并在最近的停车场找到了车位。早上七点半,景区尚未开放,但总统府门前已然人潮涌动了,售票窗口前排队的队伍足有四五十米长,真应了那句话: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南京总统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等,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天王府。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作为大总统府,后来又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主要经典建筑有门楼、荣光堂、子超楼、不系舟等。门楼是总统府的标志性建筑,粗大的石柱和敦厚的拱门,典型的古罗马建筑风格。在历往的战争影片中,解放军攻入总统府并降下国民政府旗帜的那一经典瞬间,就是在这里发生的。进得大门,迎面是大堂,是在太平天国天王府荣光堂旧址新建的,大堂门口高悬“天下为公”的横匾,为孙中山亲自提写。两侧有东、西厢房,为清代吏、户、礼、兵、刑、工等部门办公场所。穿过大堂,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虽然也是传统的浓墨重彩和画栋雕梁,但建筑风格明显又不同与北京故宫的威严森森与金碧辉煌,在庄重大方间有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想必这也和当时西学渐入的社会背景有关吧。
长廊东侧是一处小院,里面是天平天国的史料陈列,有天王宝座、枢密室等。说到太平天国,不由得几番感慨。一个屡试不第的落魄秀才,以宗教为幌子,引着一帮穷苦百姓反清起义,几番征战,居然占据江南大半河山。定都南京后,江南福地的繁华与富足,十里秦淮的风流与香艳,很快就腐蚀了这位秀才的斗志,终日沉溺于纸醉金迷与声色犬马,不思进取,纵情享乐。他下令集江南物力,营建了奢华的天王府,人称太阳城。府内奇珍异宝无数,嫔妃美人三千,极尽奢华和享乐。奈何时运不济,太平国号不过十年,湘军的炮火惊醒了天王的美梦,十余年腐化懈怠的结果是人心背离和民生凋敝,如狼似虎的湘军最终攻破天京,大肆抢掠后,将宏伟壮丽的太阳城付之一炬。只可惜集江南之物力,耗费无数工匠心血历时数年精心营建的天王府倾刻间化作一片焦土,与之一同灰飞烟灭的还有无数将士的肉身和太平天国的迷梦。于是有人作诗: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闻之不禁让人扼腕叹息。总统府的一部分就是在当年天王府的废墟上营建的,为纪念这段历史,特地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了天王宝座、枢密室等场景,再现了当年天王府的盛况。
出了陈列馆,竹影园门间,却是个精致且小巧的花园,亭台楼阁、水榭长廊,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绕过花园,就到了国民政府的领导中枢——子超楼。子超楼是总统府内最重要的建筑,中间六层,两边五层,主体为钢筋混凝土,在当时来说是少有的高层建筑。一层是文书局以及秘书办公室,二楼分别是几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办公室,有蒋介石办公室、李宗仁办公室等。站在曾经是中国政府最高领袖的办公室门口向里张望,深色的长条木地板,老式的沙发,古朴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放着几摞文档和两部手摇电话机,置身其间,仿佛穿越时空,耳畔又听到楼道里秘书们匆匆的脚步声和带有浓重奉化乡音的训斥。就在这里,发生过无数的计谋、权衡、智慧和狡诈,多少决定中国命运的会议、文件、命令和部署都出自这里,然而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钟山风雨,正道沧桑,不知委身于台湾一隅的蒋公,是否也曾有“雕栏玉彻应犹在”的哀叹。



办公区西侧也是个花园,一墙之隔,却别有洞天。穿过园门,迎面是一座假山,假山以著名的太湖石堆彻而成,形态雄壮、嶙峋雅致。再往前行,一艘石刻的船舫静静的泊于湖中,舫上有舱,两侧有回廊,有小桥与岸相通,这就是总统府内另一个著名的景点不系舟,据说当年黄兴曾在此办公。过了不系舟,沿着错落的藤蔓和镂空的花墙,又绕回总统府的大堂。出了府门,艳阳高照、游人如织。
(二)十里秦淮
秦淮河由东向西穿城而过,沿河两岸自六朝起便是南京的名门望族聚居之地,也是南京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千百年来这里儒学鼎盛,商贾云集,文人荟萃,灯红酒绿,素有“六朝金粉”之誉。这里有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有传奇浪漫的桃叶渡,有香火鼎盛的夫子庙,有历史久远的乌衣巷,还有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和《桃花扇》里李香君的故居。倘佯在秦淮街头,听一曲婉约的江南小调,吃一碗鲜香的鸭血粉丝汤,尝一块爽滑美味的桂花糕,闭目遐想,恍惚间又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夫子庙是秦淮河景区地标性建筑,国人历来尊奉孔子,各地多建有文庙,而南京夫子庙作为中国古代i江南文化枢纽和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所以向来游客云集、香火鼎盛。夜幕降临,河中有画舫灯船,抬眼望,河对岸的明九龙壁流光溢彩,栩栩如生。秦淮河畔,可见媚香楼,得月台,晚晴楼的招牌。
      沿夫子庙往南,过桥后前行不久,便是久负盛名的“乌衣巷“了。相传三国时东吴曾在此驻军,因士兵均着黑衣,故称乌衣巷。后东晋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在此聚居,乌衣巷逐渐成了达官贵人们的聚居区。此后三百年间,王谢家族人才辈出,王羲之与另外两位大书法家王献之、王洵,书法成就登峰造极,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派的鼻祖,他与谢氏后裔的大诗人谢惠连、谢朓,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谢。乌衣巷因为生活过这么多名人,再加上唐朝诗人刘禹锡以《乌衣巷》为题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乌衣巷声名远播,成为南京秦淮河畔著名的景点之一。
      
  漫步于乌衣巷,粉墙黛瓦,古朴典雅,隐约间有丁香花的气息。巷中有王导、谢安纪念馆,陈列着王、谢家族,六朝历史等文化艺术陈列以及淝水之战半景画室、东晋起居陈列室、六朝书画、雕塑厅、洛神赋壁画厅等。楼堂外的墙壁上,还镌有竹林七贤图、行乐图等砖印壁画,庭中有建有仿兰亭的小品式曲水流觞杯渠。               唐人杜牧曾作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河畔自古以来便是达官贵人们游宴的风月场,这里酒肆林立、画舫云集,勾栏间灯影丝竹、轻歌婉转,红帐里胭脂金粉、软玉温香,引得多少风流才子挥金似土、流连忘返,或许人生快意,莫过如此吧,否则又怎会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豪情和“石榴花间死,做鬼亦风流”的感叹。当然,这其间也不乏才子与佳人的传奇,江南名妓李香君,幼时因家道中落进了南京教坊司,她歌喉圆润,面若桃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还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她在十六岁时遇到了风流雅士侯方域,并一见倾心。后侯方域被奸臣阮大铖所害,贬去从军,阮遂强纳李香君为妾,李誓死不从,一头撞向栏杆,血溅桃花扇…….。世人为李香君的刚烈折服,将其故事编成了戏剧《桃花扇》,林语堂也在《为香君题诗》中写道: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香君一个娘子,性格是个蛮子,悬在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如今天下男子,谁复是个蛮子,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子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现李香君故居在夫子庙来燕桥南端,背依秦淮河,青砖黛瓦,花格小窗。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7:17: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羽林郎 于 2015-12-29 17:18 编辑

(三) 痛哉国殇




     
      来南京,还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19371213日,作为中华民国首都的南京城被日军攻陷,在其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南京城里共有30多万平民和已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日军杀害,穷凶极恶的日本军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手段极其残忍,突破了人类所有的道德底线,是中华民族的近代史上最为惨烈和耻辱的一幕。1985年,中国政府在原南京江东门大屠杀遗址上建立了纪念馆,以铭记这段屈辱历史。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因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故又称江东门纪念馆。2000年时笔者也曾来过,记得当时还收取10元的门票,而现在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经免费向世人开放了。103日中午,天气阴晦,微风习习。水西门大街上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人潮涌动,馆前的广场上黑压压站满了排队等候的人群。由于队伍过于庞大,当地警方派出了大量警力维持现场秩序,同时对人群采取间隔放行的办法,防止人群过于集中发生踩踏。等待是漫长的,从馆外广场到纪念馆入口,不足500米的距离足足走了1个半小时。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漫长的等待中,队伍井然有序,没人拥挤,也没有抱怨。


纪念馆前的广场上,是一个黑色的雕像,一位哭泣的母亲双手抱着死去孩子,母亲仰天哭泣的神情和孩子低垂的手臂,仿佛是在无言地控诉。进了纪念馆,迎面是一个高大的纪念碑,碑身呈十字架,上刻有“1937.12.13——1938.1”的字样,这是南京大屠杀的起止时间。纪念碑为褐色花岗岩建筑,碑身下方是一面白色的鹅卵石,象征着遇难者的累累白骨。纪念碑南侧是一口大钟,上铸有“和平大钟”四个字。大钟再往南,是一片残破的城墙建筑,墙体上有黑色的300000数字,无声地提醒着人们死难同胞的人数。城墙前有一个人头和一块断臂的雕像,寓意着战争的残酷。大钟西侧正对着纪念馆的地下入口,是一个黑色的巨大的矩形建筑,犹如张开的血盆大口,让人感到森森寒意。从入口进得馆内,拾阶而下,进入纪念馆的地下核心展览区。展览区内灯光幽暗,冷峻阴森,气氛很是压抑,不时有工作人员手举“禁止拍照”的标牌,无声地提醒着游人。展览区展出了大量的当年南京保卫战和大屠杀的历史照片,另有还有部分历史实物,包括钢盔、武器、子弹、刑具等,一些区域还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了当时的场景,逼真地展示了战争的惨烈与杀戮的残忍。


      徘徊在展览柜前,看着一幅幅黑白的历史照片,70年多年前那场惨烈的南京保卫战,仿佛就在眼前。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暴发,国民政府调集数十万大军,与日军争夺上海。奈何装备落后,国力不济,虽然众将士舍死忘生、浴血杀敌,最终以中国军队失败告终,上海沦陷、精锐尽失。日军占领上海后,气焰正盛,不顾后勤不济,兵锋直指南京。而当时守南京的是国民党将领唐生智,率疲惫之众、新败之师三十余万,困守南京。大家看过地图后就会知道,南京三面环水,易攻难守,日军屯兵城南,兵舰横行江北,南京几成死地。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历史上背水一战以弱胜强的战例也不是没有,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破秦军,靠的是就是不留生路拼死一战的决心。然而唐生智守南京却另有打算,他一面做死守的准备,命令把城门用沙袋封死,所有船只集中到江北,并下令擅自过江者一律枪决。同时又暗中准备小船,准备一旦城破就先行逃跑。就这样,数十万中国军队困守孤城,陷入死地。城外,日军攻势凌厉,守军浴血抵抗,中央教导团面对数倍之敌顽强抵抗、死战不退,中华门、光华门守军与攻城日军短兵相接、反复肉搏。但奈何唐生智贪生怕死,见情势危急草草下令撤退然后只身逃命,大批高级军官也置部队不顾纷纷逃离。中国军队顿时群龙无首、进退失据、全线动摇、秩序大乱。城破时,近十万军队失去指挥,自行突围,由于情况不明有的甚至跑到日军的机枪阵地前面。出城时,溃兵为争夺出口,互相拥挤踩踏,甚至拨枪射击。铁甲车队为了逃命,不惜从人群当中压过去,有的伤兵行动不便,在绝望拉响了手榴弹。到了江边,因驻守江边的部队因未接到撤退命令,对蜂拥而到的溃兵开枪扫射,引发内讧。少数侥幸逃到江边的溃兵,因无船可用,纷纷自制木筏或是直接下水游泳,奈何江面上日军炮艇横行,弹雨如泼…… 。不少溃兵见逃生无望,纷纷扔掉武器换上平民衣服混入难民当中,这也是后来日军大屠杀的一个原因。日军进城后,在40多天的时间里对人国人民犯下了惨绝人寰的暴行,刀劈、枪挑、砍头、活埋、浇汽油、机枪扫射、剖心、挖腹、强奸等等,手段残忍,令人发指,山河落泪,苍天呜咽……。自己国家的首都被敌军攻破,人民在自己的国家惨遭敌人杀戮,这是何等的悲愤与耻辱,真真叫人顿足捶胸、甘肠寸断。


      痛定思痛,不由得反思之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败得这般狼狈,如蝼蚁般任人屠戮?诚然,以当时中国的科技、教育、国防、装备和训练水平,远不是日本的对手,但我们自身就没有问题么?在参观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一个是100多个中国士兵,被五个日本兵缴械并逐一枪杀,另一个是几十名中国警察排着整齐的队伍被两名日兵押送刑场。如此悬殊的比例,哪怕是拳打牙咬,也断不至于被人如猪狗般屠杀吧,那又是什么原因让国人放弃抵抗任人摆布呢?笔者思考良久,或许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国人的劣根:凡事总想别人出头,自己沾光,明知第一个反抗必死,于是总想着有人牺牲自己活命,这就是国人的聪明。当然,个体太过聪明的结果就是整体犯傻,不知道30万冤魂的代价,能否让国人从此警醒。

      从展览厅出来,顺着箭头指示是大屠杀现场,也是个半地下建筑,进入厅内,映入眼帘的是成排的尸骸,密密麻麻。这些尸骨中,有身首分离,有断肢残臂,有痛苦挣扎,有绳捆索绑,白骨森森、阴风阵阵,令人毛骨悚然。走出纪念馆,阳光明媚、清风习习,不由得长出一口气,突然间想起一句名言:离乱人,不如太平犬。感谢强大的祖国,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安定和平的时代,衷心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也希望世人能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以史为鉴,继往开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17:21:11 | 只看该作者
(四)寒山钟声

      苏州古称吴,又称姑苏。苏州北依长江,西接太湖,地势低平,物产丰富,有苏绣、碧罗春茶、长江刀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还是江南著名的稻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此外,苏州园林也以其精巧、别致的风格蜚声海外,可以说,不来苏州,枉到江南。


      从南京出发,驾车约两小时左右便可到苏州。苏州历史上人文绘粹,古迹众多,寒山寺就是知名的景点之一。大约1300多年前,一个叫张继的书生进京赶考,奈何学业不精、榜上无名,回乡时航船途经苏州,泊于枫桥,时值深夜,弦月低垂、乌鸦轻啼,诗人满腹惆怅、辗转难眠,于是披衣而起,对着江上的点点渔火暗自神伤。这时枫桥一旁的寒山寺传来夜半钟声,让诗人诗兴大发,于是就有了这首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想必连张继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是自己随意创作的一首诗竟能世代传唱,更在不经意间将寒山寺声名远播,甚至蜚声海外。遗憾的是世人只记得诗与寒山寺,却唯独把作者这个落魄书生给遗忘了,以至于史书上对作者的生平都是一笔糊涂账,用的是“约715年—约779年”字样,至于其他的则语焉不详了。





      沿着枫桥大道一直前行,终点就是枫桥风景区。停好车后,从寒山寺东门进入寺内,迎面是一座形态精致的假山,有开门见山的寓意。绕过假山,是一口由粗大的木架吊放的大钟,钟体宏伟,需三个成年人伸展双臂方可合抱,是较为罕见的巨钟,据说每年的12月31日,寒山寺都会举行跨年敲钟仪式,钟敲108下,寓意来年烦恼随之消去。鉴于大部分游客都是冲减寒山寺钟声而来,所以与大钟合影的游人络绎不绝。
        寒山寺主要由大雄宝殿、钟楼、碑廊、藏经楼等建筑组成。大雄宝殿内高大的须弥座以汉白玉雕筑,座上安奉释迎牟尼佛金身佛像,两侧靠墙供奉着明代成化年间铸造的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据说是从佛教圣地五台山移置于此。在碑廊可见到“江南四大才子”中的文征明、唐寅所书碑文的残片,还有岳飞、康有为等名人的诗碑,而清末著名学者俞樾书写的诗碑《枫桥夜泊》更是寒山寺中的一绝。
      寺内还有一座高大的佛塔,高耸入云,外形俏丽,佛塔一层供奉有泰国赠送的四面佛一座。或许就是因为江南地域的缘故吧,北方的佛寺建筑大多粗犷与浑厚,而江南的佛寺则显得明快与清新,无论是大殿石柱上雕刻的莲花瓣,还是四周角楼上安装的木围栏,处处给人一种精巧别致,耳目一新的感觉,隐隐间,与日本寺院的建筑风格倒有几分神似。或许是正值国庆,寺内的碑亭、回廊等处处悬挂着一盏盏红灯笼,大殿前高大的香炉上也挂满了祈福用的红飘带,给人以喜庆与热闹的感觉。特别是香炉前有一群人争相将手中的掷向香炉,不时有硬币落入香炉或滚于地下,叮当之声不绝于耳,很是热闹。受此场景的感染,笔者的孩子与朋友的孩子也竞相相仿,玩得不亦乐乎。

      佛学博大精深,经卷浩如烟海,许多禅语是集智慧之所成,看似虚缈玄幻、莫测高深,其实一经领悟,便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在寒山寺的一面墙上,笔者发现这样一张牌匾,上写: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要求事事都完美,重点在于看破并放下世间的假象,以获得解脱,远离没有意义的活动,积极行善。仔细斟酌,若有所悟,想想也是,世人皆为名利所累,为欲望所扰,所谓无所欲则无所求,无所得则无所失,理是这么个理,但真真能做到看破生死、洞察人生的又有几人呢?




      出了寒山寺正门,迎面不足百米是一座石拱桥,桥长约20米,高约5米,呈圆拱形横跨于河上,历经千年风雨,稳健浑厚又古朴沧桑,这便是传说中的枫桥了。想想1300年前,一个落魄的书生随口而作的一首诗,将寒山寺于枫桥扬名于天下,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多少文人墨客纷至踏来,凭栏而诗、感慨而歌,一如笔者,为了一首诗,跑了一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12-29 17:2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30 11:34:13 | 只看该作者
{打招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2-30 22:37:02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二哥太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1-1 21:48:01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1-4 18:37:00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继续继续{驴行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