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0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姜伟—跑马夫妻的幸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31 20:4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跑过全程马拉松的折返点之后,姜伟的目光就开始寻找在后面跑着的妻子,大概十几分钟后,他就在路对面找到了她。

  简单和妻子打了招呼,互相加油鼓励,姜伟继续向前跑去。“这个时候,感觉特别幸福。”姜伟说。

  姜伟是超级俱乐部联盟青岛路易马拉松俱乐部的会长,跑步已经10年了。由于家住中国海洋大学旁边,跑步环境“得天独厚”,看到别人在操场上跑步,他也便加入其中。从最开始只能跑2,3圈,直到现在每天早上雷打不动跑12公里。姜伟说,跑步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跑步,是给自己找了个事儿干,做这件事儿的时候,姜伟得以排除一切杂念,而专注跑步本身。怎么跑更省力?怎么跑能保持姿势正确?怎么跑才能跑得更远?

  在训练和比赛中,姜伟说他不止一次感觉到痛苦。那种痛苦让他感觉看不到一点希望。跑完以后这里疼那里也疼,膝盖、脚踝都受过伤。但是性格中的坚韧和倔强总能够战胜心中的脆弱,让自己不要放弃。

  虽然早就开始跑步训练,但是姜伟直到2011年才开始参加马拉松比赛。当时的他,是受到青岛马拉松协会会长的鼓励。当时45岁的姜伟在2011年4月30日举行的大连马拉松中完成了自己的“首马”,成绩是3小时58分,特别满意。从此便对跑马上了瘾,进而影响到团队中的其他人。


  路易马拉松俱乐部,光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和马拉松赛事关系紧密的跑步团体。2008年正式注册成立时,名字还叫路易田径运动俱乐部,但主要的项目就只有长跑。以前的团队成员远远不如现在多。在姜伟完成自己的首马后,大家好像一下子都对马拉松上了瘾,纷纷报名了马拉松赛事。

  “当时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跑马拉松。而且每次比赛,男跑友都暗暗把目标定在4小时之内,而且要一次比一次好。如果哪一次没跑进4小时,回来自己都不好意思讲话。”姜伟说,虽然4小时的成绩并不是对俱乐部成员的硬性规定,但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默契。不过现在,随着俱乐部人数增多,也慢慢增加了一些休闲性质的活动。但是马拉松,仍然是俱乐部活动的主角。


  马拉松是一项艰苦的运动,必须有足够的毅力才能参与。姜伟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在报名一场比赛后,他就开始为比赛而训练着,一般都要训练3个月,每天16公里,一周5天,一个月里进行一次36公里的拉链,当月总跑量要达到350公里。

  现在的姜伟,已经参加过8次全程马拉松,最好成绩是今年北马的3小时28分。

  就在他跑出个人最好成绩的时候,姜伟的妻子也同样在北马收获了自己的第一块全马奖牌。妻子也是运动好手,但以前因为要照顾孩子,没有像姜伟一样经常锻炼。不过她对路易马拉松俱乐部的跑友们非常熟悉。等到孩子上了大学,夫妻俩终于有机会一起站在马拉松的起跑线上。


  “等了你那么多年,你终于来了。”看到姜伟的妻子第一次以跑者的身份参加活动,俱乐部跑友们纷纷这样表示。于是现在每天早上6点20分,夫妻俩都会一起来到操场上,和大家一起跑圈。现在,俱乐部的夫妻档也越来越多,已经有十几对能够一起完成马拉松的夫妻,甚至还有完成马拉松的一家三口,而那些完成半马、一起参加训练的夫妻更是数不胜数。今年11月,俱乐部王永洲夫妇、张连金夫妇等还前往希腊雅典参加了雅典马拉松并取得了好成绩,在马拉松的发源地“朝圣”。


  姜伟的妻子目前也已经完成了3场全程马拉松。两人一起征战马拉松赛道,成为他们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姜伟说,感谢跑步,不仅让两人都拥有了健康的身体,而且夫妻间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平时更是增添了共同的话题。



  现在的姜伟,已经实现了“全马330”的目标,他想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带领妻子和团队队员取得好成绩当中。为了提高俱乐部的管理效率,他开始使用“超级俱乐部”APP,腾出了更多时间,带领跑友科学训练。现在,他们每周一三五在操场跑圈,每周二进行10次800米的间歇跑,每周四则在一处长度500米的斜坡处进行强度跑训练。

  前不久,队里的几位队员第一次把自己的半马成绩提高到两小时内,这让姜伟和大家都非常高兴。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1 20:4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2-31 21:2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望星空 于 2015-12-31 21:19 编辑


只有快乐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