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太阳雨 于 2016-2-15 22:33 编辑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解放前属繁峙县管辖,解放后划分为灵丘的一部分,成为了灵丘同繁峙的分界线(并把岭北原属繁峙县的东跑池等几个村也划归灵丘县)的平型岭上。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门额现收藏在平型关村某村民家中),真谓峻岭雄关。
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役)是1937年9月中旬,中共八路军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由第115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 1937年9月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 本次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八路军首战告捷,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使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