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66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八卦] 中国第一鬼村封门的一篇重要史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8 17:3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馿友太行问道帖子》
近日去旧书店浏览,发现一本【沁阳文史资料 第十六期】,上面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现全文转录如下。与有兴趣的驴友共赏。
  我叫胡修文,现住覃怀办事处风云社区,这是我的第三个家了。三十年前,我家从太行山深处的西向镇封门大队搬到了义庄村北的云移庄,五年前又从云移庄搬到了现在的风云社区。一个人三十年之间搬两次家,这不稀罕,可与别人不同的是,我每次搬家,都是跟随着俺们整个村庄的迁移。一个村庄三十年内两次集体搬迁,这在沁阳历史上是少有的!
封门大队地处豫晋交接的太行山深处,海拔1116.9米,有云台--封门--榆树坪--西冻水四个自然村组成。四个村中,封门最大,所以合并起来的行政村叫封门大队。此处本无人烟,因地处两省接壤的交通要道,一百多年前,山下义庄村的胡姓-张姓-崔姓等几户人家上山在路边做小买卖,慢慢定居下来,逐渐发展壮大,自然形成了四个小村落。解放后,四个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云台管理区,归山西晋城县西尧乡管辖。由于村里祖辈都是义庄人,亲戚朋友多在沁阳,说话以沁阳口音为主,认祖归宗的传统意思很强,强烈要求还归河南管辖。经反复向上级反映,国务院1956年8月11日做出批复:“同意将山西省晋城县西尧乡的云台-封门-西冻水三个村划归沁阳县领导。”  山上自然条件恶劣,地都是山坡地,没有灌溉条件,十年九旱,全部望天收。好年景粮食亩产不到200斤,遇旱年则颗粒不收。每年吃国家统销粮,少则一年吃四个月,多则吃一年,且要到山下西向粮所购买,全部肩挑背扛,来回一趟七八十里,费时费力,有时只好用牲口驮。老百姓农闲时也没什么挣钱的好门路,主要是割荆条-砍椽-烧木炭。因为条件差,年轻小伙找对象很困难。孩子们上学,一直四年级在本村上复式班,五年级在30里外的行口村,初中则要到40里外的义庄或者西向村,在外村上学的孩子们每两周回家一次,步行的4个多小时。随着时代发展,山下平原的条件越来越好,山上交通难-上学难-看病难-找对象难的问题显得愈来愈突出。

       我们的第二个家-----------云移庄

  1981年,沁阳县政府决定将义庄村北-焦枝铁路南-秦庄村以东的200亩大寨田,出售给封门大队耕种,以解决山区人民的吃粮问题。1981年3月份,首批10户农民60口人迁往当年造田时临时搭建的20间油毡棚,统一耕种大寨田,按公分记报酬,所产粮食由大队统一按人口和工分分配。为了彻底解决山区人民生存困难,后经大队干群申请,县政府批准,从1985年开始至1988年,封门大队所居328口人全部搬迁到大寨田,从根本上摆脱了穷山秃岭的困苦生活。1988年元月,沁阳县人民政府将封门大队群众移居的大寨田居住地命名为“云移庄”,按居住占地分属西向镇义庄二街-义庄三街行政村管辖。“云移村”之名取云台村移到义庄村之意。
  云移村所在地原为乱石滩地,无人居住。1975年冬季,在毛泽东号召的“农业学大寨 运动中,沁阳县革委会组织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和各公社劳力,在焦克路以北‘焦枝铁路以南一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造农田活动,历时两三年,在乱石滩上造出了几千亩大寨田。我们所买的就是当年崇义公社修建的大寨田。我们已每亩100元的价格花2万元买下,另付5千元买下了机井-窝棚-农具等附属物。这2万5千元,其中2万元是新乡地区下拨的扶贫款,5千元是我们4个村靠卖树凑起来了的。
  迁到云移村后,耕地好了,也有灌溉条件了,生活比山上稳定多了。绝大多数农户都建起了混砖结构的新房,街道规划的整整齐齐的,一点也不比周围村逊色。村里离铁路-公路近,交通方便。看病就医,小病不出村,大病到西向,从俺村骑车到西向卫生院也就十来分钟时间。孩子们上学在义庄,可以天天回家吃饭。山下人口集中,光义庄村就近8000口人,年轻人找对象有了更大的挑选范围。到2007年,云移庄居民达到97户,422口人,几年时间就增加了百十口人。

    我们的第三个家-----------风云社区

  本以为我们在这里安营扎寨后,云移庄将成为世代祖业,但出乎意料的是社会发展太快了,我们在这里定居下来还不满20年,就有得搬迁了。2006年沁阳市设立“沁北产业集聚园区”,为满足园区内项目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市政府决定将云移庄整体搬迁到沁阳市区。在河内路南-干河以北-东-西古寺湾中间修建五栋居民楼,供移民居住。2007年8月,云移庄整体搬迁至城区新居,循原封门大队封门和云台两村名之意,市政府命名新居小区为”风云社区“。小区现有居民101户,450多口人,比刚搬来时增加了20多口人。
  搬到城里住,由农民变市民,按理说是好事,但我们觉得有利也有弊。风云社区直属谭怀办事处管辖。孩子们上学,小学在三小,初中在二中,教学质量比山上强多了,俺家小孙子现在能说会道,还有唱歌跳舞。用水用电也方便,看病也方便,政府还给俺们每个人都办理了低保,基本生活能狗得到保障。只是没有了耕地,吃粮都靠买,年轻人不管有没有手艺,都得外出打工养家糊口。有能力的人能股价,没本事的人生活紧张。
  回想俺村的两次搬迁,真是感慨万千。这中间经历了多少艰辛和努力,又经历了多少喜悦和忧愁,只有俺们自己知道。总的来说,第一次搬迁是生存需要,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俺们是主动的:第二次搬迁俺们是被动的,说实话真的不想走,但为了全市的经济建设的需要,俺们还是服从大局,按市政府的要求办。现在,俺们的第一个家,虽村貌依旧,但村外变化可就大了。政府投巨资进行了绿化,改造,已变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过去我们割荆条,放牛羊的黄花岭竟成了有人如织的风景区,真是没想到!俺们的第二个家则被现代化的厂房所代替。听说去年沁北产业集聚园被评委全省:“十强”了,俺们村的人都打心眼里高兴。无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省级”十强“产业集聚区,这里边都有俺村的贡献。
                                                              

点评

帮顶点赞支持!  发表于 2016-3-10 15:17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7:36:04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回忆,可以清楚以下几个事实。一 云台村 封门村距离古代官道很近【太行八陉之一】,是河南通向山西的接壤处咽喉要地。 二 云台 封门 西东水以前地盘属于山西,因河南人在山西境内做生意,形成村落,所以解放后划归山西管辖。三 封门村的搬迁史也是中国农村历史的缩影。个人认为,老先生的回忆,很有历史内涵,信息量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6-2-28 17:42:21 | 只看该作者
总有机会去南太行  我在寻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6-2-28 21:24:04 | 只看该作者
村封门的故事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2-28 23:40:00 | 只看该作者
追求美好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2-29 00:3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2-29 00:3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2-29 05:4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3-10 15:17:17 | 只看该作者
帮顶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3-18 07:3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