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预算:来回火车(硬卧)270×2=540,两晚住宿200×2=400,吃饭100×3=300,市内交通60,门票300,合计1600(可能偏高了点,应该花不到,比如住宿两人一间的话就能省点)
镇江景点介绍:
金山,雄峙在镇江市区西北的长江南岸,原名氐无山,又名金鳌岭,也称浮玉山,唐代起通称金山。金山高60米,周520米,占地面积10公顷,原系屹立于长江中的江心岛屿,唐张祜曾有诗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即是当年写照。后因长江水流变迁,清道光年间始与南岸相连。
金山山势巍峨,风景优美,有“江南诸胜之最”的美誉。历代以来相继建成了芙蓉楼、塔影湖、百花洲、镜天园等诸多景点,景区内陆水相连,泉、湖、洲、园、寺等相得益彰,呈现出一幅“楼台两岸水相间,江北江南镜里天”的诗情画意。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东坡携友重游金山,江涛滚滚,月色如画,东坡一挥而就咏出千古名作《水调歌头.中秋》一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现在,透过金山的红瓦黄墙,您依然可以体验古人的诗情画意。远眺金山,寺庙宝塔都掩映在江南的轻烟薄雾中。绿茵大道之尽头,抬头可见康熙手书“江天禅寺”四个大字。
入山门,过天王殿,向后便是大雄宝殿。只见歇山重檐,飞椽斗拱,雕梁画栋,坚固庄严。红色廊柱,黄色琉璃瓦,内外是精美的彩绘。把殿堂内外装饰得金碧辉煌。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大佛,仪态安详,端坐在正中的莲花座上。两边是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佛背后是巨大的海岛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萨、护法诸天隐现其间。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海岛观音独占鳌头,两侧侍立善财、龙女,法像庄严。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额。寺内还有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华藏楼、枕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主要殿堂,还有大彻堂、三禁堂、玉鉴堂等。
金山名胜古迹俯拾皆是,二十多个景点每一处都经过人工精心雕琢和巧妙安排,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龙洞等名胜古迹,皆依山旁势凿岩而建,构思神巧,令人赞叹建筑者的神奇智慧和高超艺术。自然与人工融为一体,使金山的风光更加美丽多姿,妩媚动人。而每一座古迹,甚至一泓清泉,一方碑碣都有迷人的神话,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有声有色的历史故事,特别是“白娘娘水漫金山”、“白龙洞暗渡断桥相会”,情节离奇,引人入胜。巾帼英雄梁红玉亲擂战鼓,大破金兵;爱国忠臣岳飞和爱国僧人道月“七峰岭”道别;苏东坡十游金山,妙高台赏月起舞等等这些千百年流传的脍炙人口的故事,更为金山平添了几分神奇魅力。故金山又称“神话山”。
位于一泉景区的芙蓉楼始建于东晋,古为镇江名楼之一。芙蓉楼隔湖与金山相望,山水相连,烟雨茫茫,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意的重视。天下第一泉,又名中泠泉、南泠泉,在唐代即闻名天下。第一泉的美誉为唐代评茶专家陆羽所定。中泠泉经修葺后,池水清沏,喷涌不绝!
神话传说,亭台楼阁,小河曲桥,湖上泛舟,奇花异草,绿树成荫,清泉潺潺,实让人沉湎于金山的至极醇美意境之中!
位于市区的北固山主峰海拔 58.5 米 ,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 ( 主峰 ) 更是直插江中,形似半岛,峭壁如刀劈斧斫,形势极为险峻。歌咏北固山的诗很多,其中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要数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境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登临北固,西望金山,东眺焦山,三山呈犄角之势。
北固山的名闻中外,大抵与“刘备招亲甘露寺”有关。《三国演义》中那些绘声绘色的描写,极大地丰富了北固山的文化内涵。事实上,北固山上现存的诸多文化古迹,确也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那段古老的历史。
北固山人文景观众多,有东吴大将太史慈和鲁肃的陵墓,有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坟墓,有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虎口脱险遗址。睹景思情,如烟的往事历历在目。
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中将北固山胜景和险要的形势浓缩成四句话: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峰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宗泽墓位于镇江市东郊京岘山的北麓,当地人称宗泽山、宗家坟。宗泽墓倚山面北,前为一片空旷开阔地,环境清雅,三面围有圈形墓圹,内驳青石,墓门面向长江,墓前竖白云石碑,上刻“宋宗忠简公讳泽之墓” 。前列二层台阶,再前筑有墓道,呈微波形,两旁密集列植4—5米高的冬青树,苍翠浓郁。墓道前有牌坊一座,正面刻着“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墓地左右岗峦环抱,绿树成荫,苍翠欲滴,庄重肃穆。
宗泽(1059—1128)字汝霖,浙江义乌人。宗泽为官清正,历任县尉、县令、通判、知府等职,所到之处关心民间疾苦,以廉洁著称,颇有声绩。宋宜和元年(1119)任职南京,因主管鸿庆宫改建神宵宫不当,遭致诬谄,被革职贬至镇江。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侵犯,宗泽受命出任河北义兵总管,旋为副元帅,并率所部连破金兵三十寨。建炎二年(1128)六月宗泽统率大军渡过黄河,追击金兵,遭投降派的拒绝,忧愤成疾,病中大呼:“过河,过河!”建炎二年(1128)七月卒,享年七十岁。死后,宋廷追谥忠简。岳飞陪同宗泽之子宗颖扶柩至镇江,与发妻合葬在京岘山。
鹤林寺
鹤林寺位于南郊磨笄山北麓,旧名竹林寺,是镇江南郊的著名古寺之一,创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据载,南朝宋武帝刘裕潜龙时,游息竹林寺,黄鹤飞舞其上,即帝位后,有永初年间,改竹林寺为鹤林寺。
刘裕(365-422年),字德舆,小字寄妈,祖为彭城人,寄居京口(镇江)。幼年家贫,有贩履、种地、捕鱼为生,刘裕青年时曾在鹤林寺附近种田,常到寺中休息,刘氏故宅在城内寿邱山。刘裕做了皇帝后,故宅改建?quot;丹徒宫"。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僧元素主持此寺,始改为禅寺,又名古竹院。唐诗人李涉曾在寺壁上题诗曰: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竹院即指鹤林寺,后毁于战火。北宋绍兴中重建,改名报恩光孝禅寺。。宋咸淳间僧庆清重修,寺在山南。明永乐年间又毁,僧得月就古竹院稍加修葺,即今址。明弘治中,僧了心始修殿宇,万历间吏部尚书祟光祖损金重建天王殿及方丈、僧寮、莲亭、竹院。清康熙四年,僧净能、无怠重修。咸丰间尽毁于战火,同治、光绪年间重修。
鹤林寺在唐时范围较大,据说出了山门就到城门--鹤林门。后几经兴废,规模逐渐缩小。由于该寺地近城市,山明水秀,风景幽美,自古文人墨客常喜留连其间,览物生情,吟诗作画,韵事佳话亦多。古鹤林有八景常为人们所谈及。
杜鹃花
鹤林寺素以唐代杜鹃花驰名。《鹤林志》载:"杜鹃花高丈余,春日花开,倾城游赏。"唐诗人李绅有诗云:
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
红照日高殷夺火,紫凝霞曙莹销尘。
……
如此好花,难怪要"倾城游赏",并还有神话传说。相传唐贞观中,外国僧人将杜鹃花种在钵盂中,自天台携来,每年暮春开花,见到两年朱裳女子,隐现于花丛中"。又传说,唐朝周宝镇守浙西时,驻节京口。有位神仙叫殷七七,是他的旧识,来镇江拜访他。周对殷说:"鹤林寺杜鹃花天下闻名,听说你能使花在不开的季节开放,现在重阳佳节临近,你能使杜鹃花开放吗?"殷连声答道:"可以,可以。"便使用法术,杜鹃花果然重九盛开,轰动了整个镇江城。
鹤林寺的杜鹃花,
因唐末战火与寺同毁。到宋咸淳年间,寺僧以红踯躅冒充唐杜鹃花,不久皆枯死。元延祐三年(1316年),里人戈道恭家圃中有唐杜鹃移植寺中,乃复旧观。花前建一小楼,名杜鹃楼,谷雨前后,杜鹃盛开,登楼观赏,更觉雅致,饶有情趣。
苏公竹院
鹤林寺右边大院中长满了苍翠的修竹,据说是苏东坡栽种的,故叫苏公竹院,其实苏东坡来镇江以前,这里就有大片竹林。苏东坡《游鹤林寺》诗:"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可见这里的竹子并不是苏东坡栽种的,可能他以后又在寺中补种了一些。
茂叔莲池
鹤林寺左边有一小池,据说是宋朝周敦颐(字茂叔)所凿,所以叫茂叔莲池。周敦颐,北宋哲学家,因年幼丧父,随母来镇寄居舅父家,平日与鹤林寺和尚寿涯友善,曾借住寺中读书,生平最爱莲花。著有《爱莲说》,为世人传诵。他在寺中凿了一口方池,栽种莲花,称爱莲池,即茂叔莲池。
米芾墓
位于鹤林寺西南面,占地约一亩,前有石坊,墓碑是明代米氏后裔米万钟所书。"山荒樵径十三松,米老孤坟此地逢","五州烟雨南宫笔,千里江山北固诗",这是后人对米芾的怀念和赞扬。
米芾,北宋书画家,世居太原,迁襄阳,后定居润州(镇江)。宋徽宗时招他为书画博士,曾任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颠狂",称他"米颠"。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quot;宋四家。所画的山水人物自成一家,在中国画坛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米芾欣赏镇江美景,作画数十年,先后营造了三处住宅。北固山下,有天然图画的海岳庵;千秋桥畔,有垂荫一亩的西山书院;南郊鹤林寺旁,有题为"城市山林"的精舍。米芾五十七岁时病死在淮阳军官邸,其子米元晖遵照父亲的遗愿,将遗体归葬鹤林寺前,并舍宅建祠纪念,即为米公祠。
招隐寺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风景区招隐山(亦称兽窟山)上,最初由南北朝著名艺术家戴顒的私宅改建而成,寺内现存读书台、增华阁、虎跑泉、万古常清亭、鹿跑泉、如斯亭、玉蕊亭、鸟外亭等名胜。附近环境清幽,树木繁茂,鸟类众多,历代文士名流在此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古迹和名篇,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群贤在此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文学选集《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住此地四十余年,自创“米氏云山”画派;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顒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游弦》、《广陵》、《止息》三部千古绝唱,宋武帝刘裕屡招他出山为仕,戴顒均拒诏不出,此即为招隐寺寺名由来。招隐山展示了古城镇江特有的隐士文化风采,成为中国隐士文化的圣殿。
镇江美食:镇江宴春楼-水晶肴蹄、清蒸鲥鱼、蟹黄汤包、刀鱼面,野生长鱼面馆-鳝鱼锅盖面,妯娌鸭血粉丝店-鸭血粉丝汤;
扬州美食:治春茶社(问月山房)-套餐茶点、小菜,食为天(荷花池店)-巴鱼汤、拆烩鲢鱼头,扬州炒饭
附:镇江美食介绍:
京江小吃美食街
地址: 镇江市大市口镇江商厦对面
特色菜:菜粥、鸭血粉丝汤、小笼包子、炒年糕
推荐理由:长长的象小弄堂一样的店,虽然很简陋,但价廉物美量又足。
江鲜一条街
地址: 名刹金山之侧。整条街南起长江路,北至引航道渡口,长1公里。
交通:沪宁高速镇江西出口,沿金光大道往金山方向,至金山脚下,从长江路往江边,行不过千米,江鲜街便迎面而来。
推荐理由:“金水湾”是江鲜街中规模最大的餐饮店。“毕士荣江鲜大酒店”也很有名(0511-5517779)。
金山渔业村
地址: 镇江市大西路
交通:沿长江路,过了和平路的桥,往北转弯后一直开,路况一般,大约500米就看到10多家酒店。
价位:一般四人250元,10种鱼以上,10人600元20种鱼以上,
推荐理由:最有名的吃鱼地方,可品尝全鱼宴,虽然有点杂乱,但是店特别多。
宴春楼
地址:新店在解放路87号,老店位于大西路人民街17号。
电话:老店 0511-5271615;新宴春酒楼 0511-5010477
交通:2路车往金山途中可路过
价位:肴肉18元;汤包2元/个
特色菜:水晶肴蹄、清炖蟹肉狮子头、清蒸鲥鱼、拆烩鲢鱼头、百花酒焖肉、白汁鲴鱼、蟹黄汤包、白汤大面等。
推荐理由:是镇江的老字号,以蟹黄汤包和镇江的肴肉闻名。宴春酒楼产品水晶肴蹄、蟹黄汤包、熟制蟹油是镇江地方名特食品。
妯娌鸭血粉丝
地址: 镇江市大西路
价位:5元大碗,3.5元小碗
推荐理由:镇江最好吃的鸭血粉丝,汤很浓,鸭血没有腥味。还有自产的辣酱买。
老作坊锅盖面馆
地址: 镇江市大市口小吃夜市附近巷内
价位:双料面8元
推荐理由:料足汤浓,面条本身很筋道,配的双料也很新鲜,但位置很难找。
邵家面馆
地址: 镇江市万祥后街
特色菜:锅盖面
推荐理由:历史悠久,面条全是手工擀制而,成80年代中央电视台曾经特地拍摄过韶家面馆,现在镇江纯手工擀的面条也只有这家,手
擀面最好吃之处在于面条筋道,不糊不烂有嚼头。
野生长鱼面馆
地址: 镇江市东吴路
特色菜:锅盖面
推荐理由:“长鱼”是镇江方言,即黄鳝。面馆特色是所有面品全是用黄鳝做配料,面汤全是黄鳝骨汤,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极为补钙。全是新鲜制作。
扬州美食介绍:
扬州的小吃一直就和它的菜肴一样出名,其中最重要的是面条。扬州面条的品种相当丰富,据有关的资料中记载,从清朝以后煨面、肥肠面、牛肉面、拉面、雪菜面、鸡蛋面、青菜面、饺面、炒面、干拌面等等。成都人费执御来扬州品尝了面条以后,赞不绝口,说道“扬郡面馆,美甲天下”,并作词一首:“扬州好,问鹤小楼前。入夏恰宜盘水妙,浸晨还喜过桥鲜。一箸值千钱。”
以前国庆路头上的老字号乐今园面馆一到下午四点之后,去吃面条的人就络绎不色,在此面馆里,仍然可见大碗面,不过现在叫做煨面,远方来朋友时,我曾特意带他去尝了一回,吃得他赞口不绝,连声叫好。饺面是扬州的传统,说是饺面,其实并没有饺子,淮扬一带把小馄饨叫做淮饺,因此饺面就是馄饨面,是把面条与馄饨一锅煮了,再盛入同一碗中。干拌面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用好的酱油,加上猪油,不用汤,直接把下好的面条盛入碗中拌匀。下干拌面是要点技术的,面条不能太熟,否则吃到嘴里粘糊,也不能太生,太生了吃下肚去要不舒服。干拌面味道虽好,就是口感太干了,于是有的面摊的干拌面还会送上一碗菜汤,没有汤的时候,有人喜欢用一碗豆浆过口。冬日清晨的上班路上,吃上一碗这样的干拌面,一个上午都会觉得暖洋洋的。
扬州的烧饼很不错。街上最常见的是黄桥烧饼,半个世纪前的那场大战使它一夜成名;还有擦酥烧饼,这种烧饼是以油酥面制作的,反复擀折、烘烤成熟后,酥脆而又层次在丰富,口味也多样,有糖馅、肉馅、干菜馅、苋菜馅、青菜馅、萝卜丝馅等等,不同的馅心形成了扬州烧饼的多种风味。许多地方的烧饼只是在早晨才有得供应,而在扬州,全天都可以买到烧饼,什么时候想吃都能吃到。
豆腐卷子与锅贴是下午才上市的小吃。豆腐卷子也就是普通的卷子,卷上些豆腐丁子、葱花子、然后放在平锅里半油半水煎熟,那香气飘了一条街,吃在嘴里,咸、香、暄软,很能勾起人的食欲。锅贴与豆腐卷子的烹制方法差不多,也是用平锅半油半水地煎熟。锅贴就是油煎饺子,扬州的锅贴味道相当鲜美,尤其要数国庆路上的民族饭店的锅贴做得好,每天下午,特别是秋冬季的下午,去那儿喝着热滚滚的牛肉汤,吃着煎得脆嘣嘣、油滴滴的锅贴,可是逛街之后的一件快事。
油炸臭干是扬州的标志性小吃,在扬州的市区,你随处可以闻到一股并不难闻的臭气,这就是油炸臭干的气味。一块块小小方方的臭干被放在油中慢慢地炸得泡起来,松松脆脆的,剪开来,烧上用稀释了的酱油、辣椒酱做成的调料,搁些黄豆芽、香菜末,那味儿就甭提多鲜美了。扬州人说臭豆腐是生臭熟香,这一点你站在油炸臭干的摊子前面就一定会有很真切的体会。
糊辣汤和豆腐脑似乎是结对食物,许多卖豆腐脑的同时也卖糊辣汤。以前卖豆腐脑的总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现在则是在街边摆一个小摊子,放上三四张小凳子招呼客人。卖酒酿的还是老样子,酒酿放在盆里用担子挑着或用自行车背着,并不吆喝,只是用两片竹板边走边敲。
粽子是季节性很强的小吃,每年要到端午节前后,卖粽子的才多起来。扬州的粽子做得很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火候到家。《随园食单》“扬州洪府粽子”云:“洪府制粽,取顶高糯米,捡其完善长白者,去其半颗散碎者,淘之极熟,用大箬叶裹之,中放入火腿一大块,封锅闷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食之滑腻、温柔,肉与米化。”粽子的品种也不少,有咸肉粽子、鲜肉粽子、赤豆粽子、蚕豆粽子、白糖粽子、花生粽子等等。包粽子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形状有枕头形,扬州人称为小脚粽子;锥形,扬州人称为三角粽子,不会包的人捏来捏去什么形都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