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823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保文摘专帖】2008年7-9月环保新闻集合,地震相关文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4 09: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15:20 | 只看该作者

砂价暴涨致长江下游非法采砂猖獗

砂价暴涨致长江下游非法采砂猖獗

2008年06月24日02:16 第一财经日报
  黄砂价格在过去一年里从每吨20余元上涨到最高每吨60元,暴增的利润空间使长江沿岸地区非法采砂活动日益增多,有关部门表示非法采砂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尽管执法部门已多次打击,长江非法采砂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黄砂价格飙升两倍

  在长江镇江段的大港黄砂码头上,一位姓贺的运砂船船民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砂子一吨20多块钱,现在是50多块钱。”另外一位在码头上开吊机已经几十年的叶师傅说,今年最高的时候涨到60元一吨。

  大港黄砂码头交易的黄砂有两种,一种从江西、湖南运过来,一种是镇江等地采挖的本地黄砂。本地黄砂混杂有黑色的淤泥,成色要比外省的黄砂差一个档次,但是价格最高的时候也涨到了50元一吨。

  由于市场砂源紧张,砂价飙升,长江非法采砂活动日益猖獗。江苏省水利厅官方网站的资料显示,2007年汛后采砂执法管理形势严峻。

  长江江苏段的非法采砂活动主要集中在苏皖、苏沪省际江段、宁镇扬交界水面及镇江五峰山等等。滥采乱挖江砂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某些河段的河床结构和水流走势,使河床冲淤失去平衡,局部河势恶化,严重威胁江苏省长江防洪安全。

  镇江一位熟悉内情的当地人介绍,仅仅在长江大港段,非法采砂的船只最多的时候有70多条,其中绝大多数是本地船。采砂对江岸堤坝的影响很大。非法采砂船在江中采挖黄砂,江水顺势侵入堤坝底部,冲刷、掏空岸基,对防洪很不利。有些采砂船横在长江主航道中,过往船只只能绕着走,航运安全受到很大的影响。

  非法采砂产供销一条龙

  长江已经进入主汛期,为确保河势稳定和防洪、通航安全,6月17日~18日,由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公安厅联手在长江江苏段全面开展“集中严打”长江非法采砂两日行动。

  但是知情人士说,过两天风头过了,非法采砂船肯定还会出来,继续作业,年年都是如此。

  虽然砂价处于高位,但从外省贩砂利润空间并不大。贺姓船民说:“我们从江西运砂子过来,从南昌走到这里要三天三夜,一吨砂子挣到的运费也就是几块钱。”大港黄砂码头上的一群来自安徽蚌埠的船民说,从外省运黄砂过来,不到半个月航养费就交了1000多块钱,现在柴油每吨又涨了1000多,能挣到的钱就更少了。

  本地采砂几乎没什么成本。知情人士透露本地砂挖采上来,成本也就每吨3~4元钱,卖出去可以达到每吨20~30元。本地砂的质量虽然比不上江西、湖南的黄砂,但是可以挣得更多。有些当地的黄砂商人,低价买进本地砂,与建筑工地的人商量好,把本地砂掺进质量好的外地砂里,偷工减料,过秤的时候再使点短斤少两的手段,一年挣一百多万是没有问题的。江苏省水利厅的材料说“目前的非法采砂已由过去的散兵游勇向产供销一条龙式的组织化、群体化发展”,如果不能出台有效的措施,长江非法采砂猖獗的势头将很难扭转。 胡军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09:15:06 | 只看该作者

组图:新疆边防武警抓捕盗挖名贵药材不法分子

<p><font face="Arial">组图:新疆边防武警抓捕盗挖名贵药材不法分子</font></p>
<p><font face="Arial">&nbsp;2008年06月24日 11:39 中国军网</font></p>
<p><font face="Arial">&nbsp;</font></p>
<p><font face="Arial">边防武警抓获盗挖国家名贵药材不法分子</font></p>
<p><font face="Arial"></font>&nbsp;</p>
<p><font face="Arial">&nbsp;</font></p>
<p><font face="Arial">追捕盗挖药材的不法分子</font></p>
<p><font face="Arial"></font>&nbsp;</p>
<p><font face="Arial">&nbsp;</font></p>
<p><font face="Arial">官兵携带警犬巡逻</font></p>
<p><font face="Arial"></font>&nbsp;</p>
<p><font face="Arial">&nbsp;</font></p>
<p><font face="Arial">武警士兵擦拭保护区宣传牌<br />
  中国军网新疆博州6月24日电 王考华 李德模报道:艾比湖是新疆著名的咸水湖,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艾比湖畔的生态环境得到逐步好转,吸引了北山羊、鹅喉羚、野鸭等珍稀野生动物来此栖息,而且这里也很适合锁阳、大芸等名贵药材的生长,2007年艾比湖湿地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font></p>
<p><font face="Arial">  为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在此捕杀野生动物,盗挖名贵药材,驻守在艾比湖畔的武警新疆边防总队乌兰达布森边防检查站官兵把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和守护员,他们在醒目位置设立了标示牌和警示牌,向过往群众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与当地的护林员一道开展巡逻、设伏,打击非法采挖行为。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检查站的官兵们先后抢救受伤珍稀动物15只,制止非法采挖行为10起,被过往群众亲切称为野生动植物的&ldquo;保护神&rdquo;。 </font></p>
<p><font face="Arial"></font>&nbsp;</p><br/><br/><br /><strong>附件</strong>:<br /><hr size="1" noshade="noshade" /><br /><br /><img src="/image/filetypes/jpg.gif" alt="jpg" /><strong>&nbsp; 1.jpg</strong><br /><img src='/uploads/newbb/37800_48619c28adcd9.jpg' alt="绿野户外网" /><br /><br /><img src="/image/filetypes/jpg.gif" alt="jpg" /><strong>&nbsp; 2.jpg</strong><br /><img src='/uploads/newbb/37800_48619c2cb2abc.jpg' alt="绿野户外网" /><br /><br /><img src="/image/filetypes/jpg.gif" alt="jpg" /><strong>&nbsp; 3.jpg</strong><br /><img src='/uploads/newbb/37800_48619c30801e2.jpg' alt="绿野户外网" /><br /><br /><img src="/image/filetypes/jpg.gif" alt="jpg" /><strong>&nbsp; 4.jpg</strong><br /><img src='/uploads/newbb/37800_48619c34630cf.jpg' alt="绿野户外网" /><b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15:01:40 | 只看该作者

云南西双版纳大规模放火毁林种植橡胶(图)

<p><font face="Arial">云南西双版纳大规模放火毁林种植橡胶(图)</font></p>
<p><font face="Arial">&nbsp;2008年06月27日08:20 法制日报 </font></p>
<p><font face="Arial">烧树冒出滚滚浓烟。储皖中摄</font></p>
<font face="Arial">
<p><br />
  导读 </p>
<p>  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绿树掩映的傣家竹楼,身姿婀娜的傣家少女沐浴在夕阳染红的澜沧江,犹如孔雀在翩翩起舞&hellip;&hellip;这是享有&ldquo;绿色明珠&rdquo;美誉的云南省西双版纳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近日,记者却接到这样的反映,称&ldquo;当地原本林木茂密的山头和坡地,被剃成了难看的&lsquo;秃头&rsquo;,一片片原始森林在没有办理任何采伐手续的情况下被砍伐,运不出去就直接焚烧。圈地毁林,给当地的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影响&hellip;&hellip;&rdquo;</p>
<p>  从西双版纳景洪市往景讷乡走,一路上看到的全是光秃秃的山头,树木横七竖八地倒在一旁,还冒着滚滚浓烟。&ldquo;近几年因为橡胶价格飞涨,整个西双版纳开始大规模毁林种胶。树木砍倒后运不出去,就只有放火烧掉,同时还能做橡胶林肥料,我们这里又回到了&lsquo;刀耕火种&rsquo;的原始社会了。&rdquo;客车司机说。</p>
<p>  进入景洪市景讷乡丫口寨村,记者碰到了来反映情况的村民。&ldquo;以前山上都是密密匝匝的参天林木,亚洲象、马鹿等野生动物非常多,气候也非常好,河水又清又甜。现在,大片的原始森林被砍光、烧光,别说野生动物,连鸟都没有了,我们甚至连水都快喝不上了。&rdquo;村民们说。</p>
<p>   热带雨林被&ldquo;剥皮抽筋毁尸灭迹&rdquo;</p>
<p>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附近的山上,只见四处都有被大火烧过的痕迹,横七竖八的木材躺在地上正冒着浓烟。除了刚种上的橡胶苗和几棵被烧焦的树还插在山坡上以外,再也看不到任何植物。</p>
<p>  &ldquo;砍树的人没有办理过任何的采伐手续,木材砍倒后不敢往外运,就直接放火烧了,这么好的木材放火烧掉实在太可惜了。&rdquo;一位村民说。</p>
<p>  记者随意找了一棵树桩,用尺子量了一下直径,足足有2.1米。被锯成两段的树干&ldquo;睡倒&rdquo;在旁边,长约15米。周围被烧得焦黑的树干随意堆着,在不到二十米的距离记者粗粗数了一下,竟有100多棵&ldquo;枯树&rdquo;。</p>
<p>  &ldquo;他们正在那边砍树、烧树!&rdquo;一位村民叫了起来。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坝兔山山腰上升起了大量的浓烟和&ldquo;油锯&rdquo;传来的&ldquo;嗡嗡&rdquo;声。</p>
<p>  记者一行爬上了山腰,看到两个人正在放火焚烧树木。火烧得很旺,火苗足有一米多高,隔着数十米记者都能感到炙热的气浪。见有陌生人来,两人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迅速离开了现场。</p>
<p>  爬上山头,记者看到一棵棵大树都带着黄色的&ldquo;项链&rdquo;。走近细看才发现,原来是在距离地面一米左右的部位,树皮被剥了一圈。剥皮的部位还很新鲜,这应该是最近几天的事。据村民介绍,砍树的人对一般的树种都是直接砍伐,但是一些特别粗的古树或者国家保护植物他们不敢直接砍,都是先把树皮剥了,过一段时间树自然死亡后才进行砍伐。</p>
<p>  橡胶行业暴利促成大规模毁林</p>
<p>  一切都是&ldquo;橡胶惹的祸&rdquo;。一位村民苦笑着说。<br />
  据村民们反映,目前在西双版纳,橡胶树四处可见,田地中橡胶树苗和香蕉树比邻而立,在当地农民的屋前曾经构成西双版纳景观之一的翠竹也纷纷变成了橡胶树。</p>
<p>  一位深谙业内行情的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橡胶行业变成了暴利行业,然而正是这种暴利加快了西双版纳的毁林步伐。景讷乡丫口寨村毁林种橡胶的情况在整个西双版纳只是一个缩影。</p>
<p>  记者来到景讷乡政府核实情况,党政办主任不客气地说:&ldquo;乡长、书记下乡去了,你把举报信拿来看看,村民举报的情况根本不存在。&rdquo;说完给记者提供了几份材料就结束了采访。</p>
<p>  记者随后来到了景洪市林业局,该局副局长苏光荣意味深长地说:&ldquo;现在林业部门正处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瓶颈中,该怎么做,我也希望你们媒体来帮助我们,让整个社会有一个良好的林业生产环境。&rdquo;</p>
<p>   适合和不适合的地方都在种</p>
<p>  记者就毁林种胶现象走访了多位业内专家。他们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西双版纳是我国重要的橡胶种植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988年的116万亩增加到了2006年的615万亩。</p>
<p>  但是,由于橡胶的宜林地正好是热带雨林的分布地,随着橡胶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西双版纳的天然热带雨林在逐渐缩小。</p>
<p>  &ldquo;在我电脑中的地图上,西双版纳标注着&lsquo;热带雨林&rsquo;的绿色区域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红色覆盖。这些红色区域是橡胶林。&rdquo;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专家刘文杰说。</p>
<p>  中科院勐仑植物园研究表明,天然林每减少1万亩,就会使一个物种消失,这种损失无法进行经济估算。而且,单一经济林发生大面积森林病虫害的隐患难以防范。</p>
<p>  &ldquo;胶乳70%以上的成分是水,橡胶林不但没有蓄水的功能,反而需要大量吸水,一棵橡胶树就是一台小型抽水机。&rdquo;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系主任侯明明介绍说,大规模毁林种胶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天然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功能,也破坏了生物物种的遗传、更新和生态平衡。</p>
<p>  &ldquo;现在是适合和不适合的地方都在种。&rdquo;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长陈进说,&ldquo;我们不能以短期的市场价格来驱动整个产业的无序发展,土地利用应科学规划。目前发展机构单一,不计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一旦寒潮来临或是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对当地百姓生计的打击是致命的。&rdquo;</p>
<p>   云南省林业厅表示将认真调查</p>
<p>  记者在云南省林业厅采访了相关领导,该领导称:&ldquo;省林业厅高度重视你们反映的情况,我们将认真调查了解事情的整个过程,如果确有问题,将依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rdquo;</p>
<p>  据记者了解,1992年,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管理条例》。但是,十多年过去了,面对因橡胶产业发展所引发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条例已经不能适应。西双版纳州从2001年开始着手对条例进行修订。几年来,经12易其稿,现已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p>
<p>  记者曾经看过修订的征求意见稿,其中对毁林种胶有明确规定:</p>
<p>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国有天然林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林、风景林、防护林等地带毁林种植橡胶树。</p>
<p>  禁止在澜沧江沿岸第一道分水岭内种植橡胶树,原种植的橡胶树维持现有面积,不得再扩大。</p>
<p>  禁止占用基本农田种植橡胶树。</p>
<p>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毁林开垦种植橡胶的经营活动。</p>
<p>  西双版纳州有关人士最近曾公开对外表示,要争取省人大常委会尽早审议通过《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条例(修订草案)》,促进依法治胶。</p>
<p>  储皖中 王晓斌</p>
<p>  本报西双版纳(云南)6月26日电</p>
<p>  记者手记 </p>
<p>  面对正在&ldquo;消亡&rdquo;的热带雨林,希望当地政府能正视毁林种胶给生态带来的影响,不要只看眼前的经济效益,因为不合理的生态观会导致一个城市其他发展可能的丧失。我们不仅要思考人怎么生存?还要思考生物怎样生存?大象怎么生存?<br />
</p>
</font><br/><br/><br /><strong>附件</strong>:<br /><hr size="1" noshade="noshade" /><br /><br /><img src="/image/filetypes/jpg.gif" alt="jpg" /><strong>&nbsp; 3.jpg</strong><br /><img src='/uploads/newbb/37800_4864905f0f2af.jpg' alt="绿野户外网" /><b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0:04: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首个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定面积范围

中国首个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确定面积范围  

新华社 2008-07-07      


    新华网南宁7月7日电(记者王志伟)记者从广西环保部门了解到,环境保护部日前正式公布了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及功能分区。 

    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924.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404.3公顷,缓冲区面积4262.4公顷,实验区面积8227.7公顷。

    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与西林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04°46′13″-105°00′06″,北纬24°32′44″-24°43′07″之间。

    这一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国营金钟山林场,成立于1956年,198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着野生维管束植物195科725属1487种(含变种),脊椎动物441种分别隶属于5纲35目110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长尾雉200多只,占全球数量的6%以上,是黑颈长尾雉的重要栖息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7-9 16:34:10 | 只看该作者

爱护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