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066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徒步120公里!感受丝绸之路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9 11:1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回家的飞机上向下俯瞰,发现只不过短短的几分钟,就超越了4天艰苦的行程。我们会相视而笑,这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迎风沐雨,彼此相依,因为我们相信:你的心灵在远处等待你的脚步。
4天3夜,120公里的漫漫征程,从几近结冰的寒冷到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一天之中经历了沙尘暴、大雨,最后云淡风轻。与盐碱地腾跃的黄羊为伴,与雨中钻出沙土的大蜥蜴同行。走过一丛丛的骆驼刺和胡杨、红柳,冲着夕阳下壮美的风车田奔跑,打上一二三四五个水泡,结识六七八九十个能分享最后一瓶水的兄弟。一度以为自己坚持不下来了,但终于还是到达了终点……
  在敦煌戈壁,当年玄奘大师也曾经不堪艰苦走过回头路的莫贺延碛戈壁徒步120公里——这是一场壮行,亦是让我终身难忘的旅程。
  初到敦煌
  --
  对于从小生长于山清水秀的西南山区的我来说,大西北的荒凉、开阔、干旱,乃至一望无垠而产生的失去方向感都如魔法般吸引着我——这是一块严肃而沉默,厚重得宛如从来没有变化过的土地。从飞机上航拍,是最直观地了解这片由黄色和褐色所组成的土地的方式。






  从北京到敦煌要飞3个多小时,依然选择坐在靠窗的位子上,从飞机上向下俯瞰,云朵在大地投下深深的影子,河道宛如大地的血脉一般从褐色的群山中奔涌而出,虽然早已干涸,记录的却是沧海桑田的光阴。


  上面这张是我这趟飞行所拍到的最为典型的“大地的脉络”——冲积扇的照片。关于“冲积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单之蔷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同样的,他也是在飞往大西北的飞机上看到这般壮丽的奇景。
  “有一次我去新疆,飞机在接近乌鲁木齐的时候,我看到下面的景象十分新奇壮观:一条赤裸的山脉横亘在没有一丝绿色的平坦大地上,黄褐加棕黑的色泽统治着一切。这是荒漠地区的寻常景象,似乎在这里只能寻找到那种苍茫、寂寥、无生命的荒凉感。忽然从一个山谷中冲出一支队伍,这支队伍虽然千军万马、人数众多,但在山谷中却十分低调、隐秘,身着和大地一样颜色的迷彩服,不露痕迹地衔枚疾走;但是一冲出山口,来到山前平原上,一切都变了:队伍立刻呈扇形散开,扔掉伪装,露出亮丽的色彩,分成一支支小分队向远方放射性地推进,好像一场大型的团体操正在上演……
  这些都是比喻,其实我说的这支队伍是干旱区山谷中的一支洪流。这里降水稀少,平时这条山谷中并无永久性的河流,偶尔的几次降水,落到了光秃秃的山坡上,由于缺乏地表植被的停滞和蓄积,就会迅速在山谷中汇集起来,携带着砾石和泥沙冲向山口,就是所谓的暴流。这股浑浊的洪流一出山口,没有了山谷的束缚,一下子就会分成一股股支流扩展开来,越展越宽,越展越薄。与此同时其携带泥沙的力量越来越弱,所携带的石、沙、泥就会沿途依次卸载下来,形成一个扇状的堆积体,铺展在山前的大地上。这种景观被称为冲积扇。”
  ——单之蔷《我们生活在冲积扇上》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也就是在这片荒凉、空旷,了无生机的戈壁上——甘肃瓜洲莫贺延碛戈壁,这片戈壁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现称“哈顺戈壁”,唐时此处以西皆称“域西”,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西域”的起点。据记载,此地“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在这里,玄奘遭遇了西行途中最为险恶的考验,靠着信仰与毅力方才穿越此地。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2000年,第17页)谓:“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
  快到敦煌了,飞机下的公路与建筑逐渐清晰起来,四周一片土黄色。




  敦煌机场,很小的支线机场。


  到达敦煌时间尚早,选择住在很像古代城堡一样的敦煌山庄——这是一座离鸣沙山月牙泉很近的酒店,趁着在艰苦的徒步前还有体力,慢慢踱到鸣沙山月牙泉去看看。
  敦煌山庄,应该是敦煌最好的酒店了吧,离鸣沙山月牙泉很近,离市区稍有距离。酒店面积很大,建筑特色很有古韵。




  东汉《辛氏三秦记》:“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这里沙角山即为敦煌鸣沙山。
  魏晋《西河旧事》中记载:“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




  沙子是否会响,紫陌是没有听到,不过鸣沙山的沙子确实非常非常细,无孔不入,对单反相机和镜头损伤极大啊!建议去之前先用保鲜膜把相机裹个严实(变焦镜头最好选择内对焦的)。
  爬沙山是一件非常耗体力的事有木有!上去3步滑下2步啊有木有!下山也是一踩一陷,紫陌干脆来个“滑沙”,一屁股滑溜下来了。


  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天空的层次也很丰富,沙山上光线非常好。你看见的一片金黄上的几个小小的黑点儿,就是往下“溜”的游人。时近黄昏,公园也快关门了,所以人不多,挺清净的。












  载人的动力三角翼——在鸣沙山里有一个通航公司在搞空中游览,花上几百大洋就能坐在这个看上去很像“摩托飞上天”的动力三角翼的后座上去天上溜达圈,从空中俯瞰鸣沙山的感觉应该还不错吧。


  中间那一小块的地方就是月牙泉,已经大大缩水了,也许过不了几年就会完全干涸。


  抵近来几张。




  长睫毛的骆驼——据说旅游高峰期时,鸣沙山的骆驼都给累死了好几头,真是可怜。


  晚饭后在敦煌山庄的露台上小憩,黄昏的阳光洒在沙山上,一股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PS:特别推荐,酒店的拉面特别好吃!
  再PS:敦煌山庄离敦煌市区稍有些距离,不过也不远,打车的话十来分钟就能到达市中心(敦煌市区也不大),晚上夜宵的地方可以放在敦煌的美食广场,羊肉串就可劲儿招呼吧——敦煌的羊肉一点都不膻啊!另外驴肉黄面(敦煌名小吃)和卤猪蹄也是非常nice。
  徒步首日: 直线距离27.7公里 路线:塔尔寺——前进营地A1
  敦煌塔尔寺-
  D1:直线距离27.7公里 路线:塔尔寺——前进营地A1 地貌:雅丹(风蚀地)、砾石戈壁
  “在这里/逐步登高/且慢前行/照顾当下”。孤寂而宏伟的锁阳城,戈壁滩、沙漠,风蚀如同迷宫般的雅丹地貌轮番上阵,兴奋感和新鲜感还很强烈,间或还有为发现此地珍贵的药材锁阳而发出的雀跃之声。
  大家在这一天领教了什么是戈壁,绝大多数的队员“挂彩”,脚泡密布的“泡兵司令”层出不穷。这仅仅是第一天。
  言归正传,休整了一夜之后,重头戏——4天3晚的120公里戈壁徒步正式开始!


  这里有必要先讲讲我们的这次穿越——
  如果是无后援的戈壁或是沙漠穿越的话,那是有相当风险的,刚刚报道的两位大学生穿越沙漠遇险一死一伤的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在戈壁沙漠,缺水,白天暴晒夜晚又很寒冷,缺乏参照物迷失方向,遇到野生动物样样都是难题。对于未经专业训练和准备的人来说,是不能轻易尝试的。
  我们这次的穿越则是有完备的线路和后援支持,每天的线路都提前输入到队员的GPS,在沿途设有补给站和救援车,队员也都是轻装,重装的帐篷睡袋都是到了营地再行发放——没有生命危险,只是风餐露宿,脚下受些皮肉之苦,体验一下古人先贤所走过的路的感受而已。好吧,哪怕是这样,也依然有走丢了的,好在走丢的队员带有手台,最后在电量快用尽的时候找到了那哥们儿——听说那哥们儿正渴得趴在疏勒河边一个劲儿地猛灌河水呢(好在是在穿越疏勒时丢的,还有水)。
  至于这4天“苦行”的效果嘛——这么说吧,四天前,我看到有爱美的女队员粘假睫毛走上戈壁;四天后,全部的队员都能淡定地对着一堆骆驼粪脱下袜子挑完脚泡,抓起一根黄瓜就大快朵颐……
  走在这条路上,忍受身体和心灵的折磨,放下一些,也找回一些——这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我们的起点在安西县城东南约75公里的荒滩上的古迹锁阳城,辗转120公里,经过六工城,渡过疏勒河,最后到达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驿站白墩子。




  锁阳城原名苦峪城,到现在还能看出当年雄浑的规模,这里可是丝绸之路咽喉上的一大古城,附近曾有一大片水草丰盛的绿洲。锁阳城最早是一处军事堡垒,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座经济、文化、宗教都很发达的城市,时隔千年,现在还能看到残缺的城墙和敌台,附近还有当年祭祀用的塔尔寺遗址。
  据说唐代名将薛仁贵奉命西征时也曾驻扎在此城中,并且一度遭到敌方围困,粮草断绝,最后靠挖当地的锁阳充饥才等到援军,锁阳城因此得名。


  锁阳城残存的城墙,可见当年的规模还是很宏伟的。


  至于这锁阳城名字的来历“锁阳”嘛,就是下面这货,在我们徒步的时候也时常能看见——这可是当地的名产了,它的具体功用,估计各位看官已经从它的形状和名字上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好吧,收起你不纯洁的笑容吧)。传说中在大冬天白雪覆盖的时候,有锁阳的地方都没有积雪……这里,我再补充一个在戈壁听到的笑话:“男人吃了锁阳,女人受不了;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男人女人都吃了,床受不了。城里人问:那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多种点呢?老农说:种多了,地收不了……”


  好了好了,无论真假,段子笑话确实是戈壁徒步中最好的调剂。一出锁阳城,大家的距离就都拉开了,然后就是一马平川,但也乏味无聊的戈壁。四野也很安静,只有走路摩擦地面的“沙沙”声,如不及时转移身体注意力,疲倦感会很快来袭。
  出发时的造型,“皇军帽”、墨镜是必备啊,防强光防风沙。背后的小土墩就是锁阳城塔尔寺的遗址,小伙伴们正在做出发前的热身。我们徒步是在5月,敦煌干旱少雨,早晚温差很大,白天万里无云阳光炙热可达30多摄氏度,而晚上狂风大作则可能降到0摄氏度以下。


 出锁阳城后的雅丹地貌,在这里看到一只小野兔,跑得飞快。


  我们今日行走的这片雅丹地貌区貌似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曾是水量充沛的河道,是当时的运输要道,不过已经干涸了很多很多年了。作为丝绸之路和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站点,敦煌从两汉两晋时期就已非常昌盛,到了隋唐尤其是唐朝,更是西域上数得着的重要城市,无论是军事、贸易和文化都非常发达。走在其中,时不时能看见一些残破的陶片和瓷片,足见当年的繁荣。
  有一起同行的徒步队员甚至运气好到捡到了一枚开元通宝!这是这重走玄奘之路,还真让他碰上了和玄奘大师同时代的玩意儿。不过这位哥们儿,敢情你不是来徒步,而是来寻宝来了啊~这一路绝对是像探雷一样往地上瞪啊。


  这个哥玩奔放了!






  大家穿行在长满骆驼刺和红柳的沙地中,脚下是干涸的大地与顽强的生命。


  敦煌和北京其实是有时差的,这里差不多要晚上8点来钟才天黑,这是我们第一天的营地,就地扎帐篷住在戈壁滩上,话说晚上那是狂风大作啊……不过大家或许都没被吵醒吧,因为实在太疲倦了。徒步第一天,无数的人已经打了脚泡了,晚上在随队医生那里挑脚泡的队伍那叫一个壮观……而惨叫声也是此起彼伏,惨不忍闻……
  至于紫陌嘛,好吧,我也打了6个脚泡,左边4个,右边2个,谁让我穿新徒步鞋来穿越的来着?你给我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徒步D2:直线距离32.26公里 路线:前进营地A1——六工城营地A2
  -六工城
  D2:直线距离32.26公里 路线:前进营地A1——六工城前进营地A2 地貌:砾石戈壁、盐碱地、山地丘陵。
  挑战其实刚刚开始。在那一踩一陷,起伏不定,密布着无数坚硬骆驼刺的盐碱地里,才明白昨天的路途简直就像踏青远足一般轻松。在蒸发量极大的盐碱地,气温甚至会攀升到40摄氏度。松软的地面让救援车成为泡影,进去了就只有自己用双脚走出来。
  有队员落单,缺水,一个人独自行走,即使有GPS帮忙也充满惶恐。远远地看到了一面橙色旗帜,如同迷航之中看见灯塔。一位老大哥自愿停留树起了航标,这面旗帜汇集起了一支十多个人的“戈壁兄弟连”(当然,包括紫陌在内)。
  当这支十多人的“混合队”最终到达营地时,已经是晚上9点30分(天已全黑)。这一天,整整走了13个小时。
  天刚刚亮,我们就起床收帐篷启程了——昨天只是热身,第二天我们要进入最难走的盐碱地。




  跳吧,嘚瑟吧,等会儿进了一踩一陷的盐碱地你就笑不出来了。


  第二天的路很难走,队员们的体力明显有了差距,出发后没多久,大队人马的距离就拉开了。早上的戈壁前进疲惫来袭得很快,然而大家心里始终纠结着一个问号:下午的盐碱地,究竟是怎样的死亡地带,让大家这么诚惶诚恐呢?
  我的面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盐碱地不像戈壁一样一马平川,是起伏的地形,而且一踩一陷,非常难走。盐碱地上生长的骆驼刺也非常硬,一不留神就会划伤手脚,所以一定要穿厚实的衣物和穿厚底鞋。








  哈哈,摆个POSE得瑟下,望远镜和手台都是我抢来的,等拍完又要苦逼地上路了……


  盐碱地外围的救援车。过了这儿就没有救援车了,只能靠双腿走出来。


  番外篇:超管用的红牛——话说为了保证体力,准备路餐时每人准备了2罐红牛,有一仁兄当时嫌重没拿,结果刚进盐碱地一会儿就进入了半昏迷状态,掉队达百米之巨,为了唤醒这只迷途的羔羊,紫陌毅然把库存的最后一罐红牛递给了他,没成想这位仁兄咕嘟咕嘟一罐下肚,竟然如同信了春哥一般原地满血复活!脚步顿时轻快而矫健,最后超越大队,直至远远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果然是“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还好,值得欣慰的是,他没走错方向……(绝非广告帖)
  徒步D3:直线距离28.1公里 路线:营地A2—疏勒河—突击营地A3
  -疏勒河
  D3:直线距离28.1公里 路线:前进营地A2——疏勒河——突击营地A3 地貌:盐碱地、戈壁
  一只土黄色的蜥蜴,如同得到了上苍的号令,在干涸得四分五裂的大地上钻出。它似乎望了天空一秒钟——整个世界透着湿润的气息,甚至带着些氤氲之感。而后,它飞快地消失,消失在漫漫沙尘之中,在雨点落下前继续蛰伏的姿态。
  裹着沙尘的大风只是交响乐的前奏,强劲的雨滴很快落下,当你的手触及那些带着些土腥味的雨点,你会感觉到一种野性的诗意在蔓延而生长,坚硬得仿若死去的骆驼刺似乎立马变得柔软和葱绿,大号的黑蚂蚁在忙忙碌碌……没有人说话,队员们都静静地聆听着这沉默太久的戈壁在大口地喘气、呼吸。
  雨过,天晴,气温回升到三四十摄氏度,漫天的云朵似乎接连到了地面,那些半透明的云彩带着浓浓的水色随风幻化,太阳透过云层放射出仿若来自天堂般的光芒。数百架白色的风车连接天边一抹长长的微蓝,如同湖泊的影子——那就是传说中美丽却又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吗?世俗的观念早被风吹散,有人像是瞬间迸发出了无穷的能量,奔跑在黑色的戈壁上,“啊,这太美啦,太美啦……”
  这一天的行程可谓让人终身难忘,沙尘暴、冰雹、狂风暴雨,最后还有烈日高照,春夏秋冬,老天爷把一年四季的所有的气候都让我们领略一遍。一会儿冷得发抖,一会儿热得要命。沙尘暴里无法睁眼;狂风暴雨艰难前行,能碰到的全碰到了。
  刚开始的时候一切尚好。


  忽然,天暗了下来,然后起风卷起尘土,慢慢地同行的队友也变得模糊了。逆风行进,只能猫着腰艰难地移动,脚下走出来的S形路也越来越小。3公里路程,耗费了90分钟,风带着雨、卷着泥沙、夹着冰雹,朝我们扑面倒来,灰灰的,大半个身子像是裹了一层工地里的“混凝土”。浑身抖擞,上、下牙也不听使唤,不停地打架——My God!在这干旱无比的戈壁滩我们居然碰到了下大雨!RP爆发了有木有!有木有!
  (此段无图像记录,如此大的风沙实在不忍把可怜的相机拿出来洗“沙浴”。)
  ----------------------------------------------------大家好,我是华丽的分割线--------------------------------------------------------------------
  下午1点左右,雨停了,风止了,飞扬的沙尘也不见了,天分外得蓝,空气也特别得清新。太阳洒在身上也是暖洋洋的,真是苦尽甘来,好一片和祥的天地。


  雨过天晴,好低的云朵朵……
  壮观的风车阵!紫陌当时看到远处一大片洁白的风车群的时候着实兴奋了一把,不顾已经打了6个脚泡,朝着那片风车群奔跑了起码3公里,结果发现远方的风车还是只有指甲盖那么高……最后才知道那风车其实有75米高,可想而知当时离我们有多远了!


  走出盐碱地进入戈壁滩,离营地还有最后6公里。太阳光似乎越来越猛烈,恨不得把刚下的雨,立即全部蒸发出来,戈壁滩上的湿气越来越大,我们如同置身烤房。汗如雨注,刚刚才干的“混凝土”又重新湿润了。
  羊群乱入~


  路过的不知哪朝哪代的遗迹


  中间我们还过了一条河——疏勒河,祁连山的雪水汇成。在这酷热而干旱的地方有这么一条清流出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疏勒河的河水来自祁连山的雪山融水,冰凉彻骨却又分外清澈。河水很浅,踩着就能过去。在河边我吃了一顿牧民现场用雪山融水做的拉条子的事儿我能乱说嘛~那味道,没的说。让这几天天在路上啃干粮的小伙伴们艳羡得恨不得把我吃了啊。




  牧羊人小屋


  徒步D4:直线距离23.6公里 路线:突击营地A3—白墩子
  -白墩子
  D4:直线距离23.6公里 路线:突击营地A3——白墩子 地貌:戈壁、丘陵
  迎着朝阳在一排排的大风车前徒步的剪影真的很美,但路途却并不轻松。这一天没有风,路依然深一脚浅一脚。救援车在旁边转来转去,大家都在抵制诱惑。对讲机成了“点歌台”,《蓝莲花》、《敢问路在何方》、《怒放的生命》轮番上阵。“兄弟加油,纯爷们儿。”
  徒步的小队员——孩子们竖起前进的旗帜


  在大风车下徒步的感觉相当不错。


  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的胡杨。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胜利在望,大家的脚步都很轻快。




  终点白墩子,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小湖,现在只剩干裂的土地……可惜了。
  别看现在这只是个小小的土墩子,但在当年,白墩子是前往西域的路途上非常重要的驿站,始建于东汉,之后历代都有人驻守其中。贞观年间,玄奘大师也曾途经该驿站前往西域。及至到了清代,林则徐发配新疆时也曾在此停留,只是到了近代这个曾经一度热闹的驿站才慢慢荒废。






  终点白墩子,大家手挽手排成一排呼喊着集体撞线。有人在哭有人在笑,“走完戈壁,我的幸福感很强烈。”几天下来,120公里的路途,当初以为完成不了,但最后还是全程走完。
  “爱谁,就牵着她的手一起走戈壁,恨谁,就怂恿他一个人去走戈壁!是兄弟,就一起走过戈壁!”


  归程
  -
  在敦煌山庄休整一晚,奇特的事,戈壁滩上大家全都墨镜头巾遮阳帽遮得严严实实还能彼此认识,最后一天回到敦煌山庄开庆功会换为便装露出真容反而不认识了……
  第二天在敦煌休整,去了莫高窟。
  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地位自不待言,几千眼洞窟中是数不清历朝历代的雕刻、佛像和精美的壁画(为了保护文物,洞窟内的壁画是不允许拍照的)。参观时分为数个小队,每队都有一个专门的讲解员带领并进行讲解,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都不开放,参观者去的其中最具代表性,保存得比较好,艺术价值也比较高得几个,各个队之间去的洞窟略有差别。




  第三天返京。建议回程时坐机舱靠右的窗边,可以看祁连雪山哦!


  最后,奉上雨过天晴后第一眼看见的风车群,再见了,敦煌!


  “那一天
  模糊的戈壁,小身影,大旗
  摇晃在两小时之前,终点从来不远
  我冲向你,兄弟
  最后一段路的旗帜被晚霞映的通红
  拥抱,男人与男人
  那一天请你告诉我,永远有多远……”
  ——一位戈壁徒步队员
  实用攻略注意事项、行前准备、交通、住宿、餐饮、开销
  装备:冲锋衣裤、帐篷、防潮垫、鸭绒睡袋(敦煌戈壁温差极大,一早一晚在5月也可能达到0摄氏度),带“屁帘儿”的遮阳帽,防晒霜,保鲜膜(保护相机),大量水,水果(黄瓜、圣女果),卫生巾(男女通用,垫鞋里吸汗,也可让脚踩得更柔软,有效防止脚泡的产生,特别推荐加长夜用型,哈哈),GPS(戈壁无参照物极易迷失方向)。
  白天温度较高,而且干燥,风沙也多,所以防风防晒是第一位的,穿普通速干衣就可以了。不过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遇到沙尘暴和下雨,那温度很急剧下降,一件抗风的冲锋衣是必备。
  徒步鞋要选择厚底的旧鞋,新鞋很容易在第一天就要死要活地去挑脚泡。
  帐篷选择双层防风的,虽是5月已开始步入夏季,但戈壁滩昼夜温差极大,而且常刮大风,温度最低会降到零度以下,保温非常重要。
  装备其实真不是最最重要的东西,此行某队员的著名语录:“我身上穿的冲锋衣5000,冲锋裤4000,鞋2000……全套装备2万多,还是走不动……”坚韧的意志力才是支撑走完全程的最关键。
  徒步:最好保持自己的走路节奏,不要盲目追赶,戈壁徒步尤其是盐碱地中的行进时好耗费体力。
  徒步手杖是个好东西,如果没有用过也许刚开始你会觉得它是累赘,但用长了以后你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它确实能够很科学地分散脚的受力面积,而且也让你的徒步更具节奏——在长时间长距离的徒步中,步行的节奏感非常重要。


[url=]赏[/url]







  • [url=]
    [/url]














[url=]X[/url]
[url=][/url][url=][/url][url=][/url]

[url=]Ú[/url]


2#
发表于 2016-4-27 14:12:25 | 只看该作者
美吧???相信你们不虚此行吧!希望以后再来!!!瓜州人民欢迎你们!!!!

点评

这和瓜州有和关系,你说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18 09: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09:51:52 | 只看该作者
这和瓜州有和关系,你说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5-18 09:52:13 | 只看该作者
魏明轩0926 发表于 2016-4-27 14:12
美吧???相信你们不虚此行吧!希望以后再来!!!瓜州人民欢迎你们!!!! ...


这和瓜州有和关系,你说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