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乡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行家】4-7 自驾镇远古镇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2:57:45 | 只看该作者
青龙洞
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青龙洞古建筑群 (3张)



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真是巧夺天工。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2:58:05 | 只看该作者
石屏山
石屏山,位于贵州省镇远县舞阳镇舞阳河东侧,属祁连山系,石屏山图片
重岩叠障,雄伟 险峻。东西绵延2.2公里,主峰海拔668.1米,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204米。石屏山面城一面的北山,象一个大屏风,竖立在山中。石崖绝壁高千仞,得名“端直苍阔如屏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2:58:22 | 只看该作者
铁溪景区
黄昏景色
文学名著《儒林外史》总共有50回,却用了3回的篇幅描写镇远。在第四十三回,吴敬梓写道了“龙神嫁妹”之地--铁溪。以翁仲河的溶洞奇、龙池水的宝蓝和深不可测,以及郁苍幽深的森林和峡谷令人神往。铁溪的名山胜水在五百年前就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人,许多名人雅士曾到此游览逗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2:58:41 | 只看该作者
铁溪景区
黄昏景色
文学名著《儒林外史》总共有50回,却用了3回的篇幅描写镇远。在第四十三回,吴敬梓写道了“龙神嫁妹”之地--铁溪。以翁仲河的溶洞奇、龙池水的宝蓝和深不可测,以及郁苍幽深的森林和峡谷令人神往。铁溪的名山胜水在五百年前就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人,许多名人雅士曾到此游览逗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2:59:03 | 只看该作者
古民居
镇远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的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民居建筑的布局,这种江南与山地的完美结合,使镇远的名居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其中“歪门邪道”是镇远的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之处。

古巷道
镇远古城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复兴享、
古巷 (2张)



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这些交叉衔连、互相达通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脉。古井遍布全程、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的形如猪槽,有清澈见地的自然浅井,也有深达余丈的吊井。较有名的四方井、猪槽井、琵琶井、陈家井、园觉井、南门沟味井等。古井春夏秋冬盛泽不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2:59:21 | 只看该作者
镇远古城
古镇水边房屋
镇远古城占地3.1平方公里,古城有八大会馆、四洞、八祠、九庙、十二码头与府卫古城洹,吴王洞、四宫殿、古全井、古戏楼等名胜古迹近200多处。主要历史名胜包括青龙洞,中元婵院,万寿宫,祝圣桥,香炉岩,天后宫,府卫古城洹,吴王洞,四宫殿(东方战神庙),和平村,周达文故居,古城中的寺庙、庵堂、馆祠、亭阁、宫阙、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镇远古城是一个完全由名胜古迹集成的“传统文化迷宫”。

镇远古城是一个多元化融合的古城,汉民族与侗族等20 多个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粤文化、土著文化与城外文化的融汇,使镇远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的博物馆,被专家称为“世界文化保护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2:59:38 | 只看该作者
和平村
“和平村”是国民党政府军政部第二日军俘虏收容所,设在镇远卫城十字街东和平村
侧五云山下,原镇远总兵署中营衙门。前有巷道北通卫城上北门,面临濞阳河,后依五云山,有卫城南门通金堡苗乡,力圆面积50000平方米。至今,仍保留着当年“和平村”半圆拱形大门和高高的围墙,并恢复了当年的“新生班”、“研究班”、“训练班”、“哑子室”、“职员室”,供游客参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2:59:50 | 只看该作者
府城垣
镇远府城垣,位于镇远县城北石屏山山顶上,建于明代初期。府城垣北跨石屏山顶几个山头,东起于石屏山东段的悬崖之顶,顺山势起伏延伸向西直至天后宫西侧下石屏山西段南麓至水北岸。南临水,以水为天然屏障。人 称:“屏山为城,水为池,金汤之固,其无逾于斯乎”。专家考证后誉“南国苗疆的塞外长城”。
经过600多年风雨侵蚀,露出部分的石面全部呈青黑色,与城垣周围石质各异。据专家考证,砌筑城垣所用石料,全从山下采集,凿成料石,然后一块一块运上山,整个工程浩大。据镇远老人说以前府城垣平均高度9米,但是镇远人把府城垣的岩石拆下来用于围山造田,导致府城垣严重的毁坏,围山造田也导致镇远的泥土和钱财一样是镇远人重点看护的物品。
登临城墙,环顾四周,顿生豪迈之情。来到城墙东端,脚下是几十丈高的悬崖边缘,俯睨身下,山岭峡谷之中,青龙洞古建筑群尽收眼底,将宠辱皆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3:01:15 | 只看该作者
特色小吃
陈年道菜
陈年道菜系贵州省镇远县特产,深褐色,香味奇特,在腌菜中,别具一格。相传为镇远青龙洞中的道士所创,故称“道菜”,由于此菜储藏愈久,品质愈佳,味道愈美,因而又称“陈年道菜”。镇远劳动人民,每逢春季春菜旺盛时,有腌制长盐菜、干盐菜、寸寸盐菜的习惯,镇远古镇美食、镇远地方特色风味菜陈年道菜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镇远是贵州东部的水陆码头和交通要道,又是许多商品的集散地。随着客商往来,陈年道菜的美名也享誉四方,到了清代,曾为进奉皇室的贡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03:01:26 | 只看该作者
特色小吃
陈年道菜
陈年道菜系贵州省镇远县特产,深褐色,香味奇特,在腌菜中,别具一格。相传为镇远青龙洞中的道士所创,故称“道菜”,由于此菜储藏愈久,品质愈佳,味道愈美,因而又称“陈年道菜”。镇远劳动人民,每逢春季春菜旺盛时,有腌制长盐菜、干盐菜、寸寸盐菜的习惯,镇远古镇美食、镇远地方特色风味菜陈年道菜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镇远是贵州东部的水陆码头和交通要道,又是许多商品的集散地。随着客商往来,陈年道菜的美名也享誉四方,到了清代,曾为进奉皇室的贡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