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锄禾》爆红网络,调侃之外,也令人再次反思粮食的来之不易。这与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Think.Eat.Save.——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可说是不谋而合。
关于保护环境,我们过去常常提到一个词,是碳足迹。与之相比,耗粮足迹这个说法显得挺新鲜。仔细一琢磨,不难理解,食物从田间到餐桌,至少需要耗费土地、水、肥料和劳动力,复杂一些的还有收获、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营销等多个环节。这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造成粮食损失。有据可查的是,发达国家粮食产后损失率一般在3%以下,发展中国家在5%左右,我国则高于5%,其中农民家庭储粮损失高达8%。
而当食物被人们丢弃到成为厨余垃圾,其腐烂以及处理过程同样将造成大量碳排放。在我国,由于垃圾分类的推广仍不够深入,餐厨垃圾(一般占生活垃圾总量的30%—50%)与其他垃圾混合处理,使垃圾的湿度高居不下,导致垃圾焚烧释放出二恶英的风险骤增。当然,餐桌上的剩菜剩饭可能还会流向地沟油市场,这更是那些随意浪费食物的人们始料未及的了。
所以,当你为了讲究排场点了过多的饭菜,当你为了减肥而扔掉碗里的食物,当你忘了保质期而把冰箱里的食品扔进垃圾桶,你绝不仅仅只是浪费了粮食,还无意中成了破坏环境的帮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