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梧桐山 ----登云道~小梧桐~十里杜鹃长廊~好汉坡~大梧桐~秀桐道
本周继续在深圳,先是周六下午去了趟惠州,下雨,表哥家就住在西湖边上,带我游了惠州西湖。原来这个西湖还真是和杭州西湖有渊源的,连苏堤都有,是苏东坡在这里为政时仿杭州西湖改建的。周日计划的梧桐山之行原来是想桃花源走罗龙界上大梧桐,再经小梧桐电视塔到仙湖横贯东西的,但预报有阵雨,雨量可达大雨,而且周六的大雨使深圳道路都积水,桃花源肯定水涨淹没道路,非朔溪不便穿越,因此选择较为可靠的路线从四条经典登山道之一登云道上小梧桐,再经十里杜鹃和好汉坡上大梧桐,从东面的秀桐道下,这样是一条横贯东西的穿越路线,和上周穿越的线路正好形成一个十字。
今天的穿越情况总结如下(图中土绿色为上周路线): 六只脚:http://www.foooooot.com/trip/911089/ 户外助手:http://www.2bulu.com/track/track_detail.htm?trackId=6+0PLvxnBr8=&userId=553756 总里程(取六只脚):12.03公里,爬升和下降均1公里+,用时4:13分,最高海拔945m(可说是精准!因顶峰海拔943.7米,加上手机在我手里离地约1.3米,六只脚第二次准确测得海拔,相比较户外助手绝对海拔误差较大,从-16.1~930.4m,相对海拔946.5m也可接受)。 第一段:莲塘~登云道~小梧桐(3.95公里,1:18分)
从地铁黄贝岭站下,有多辆车都可转去莲塘,8:27分到莲塘,下来后也有多条登山道可选择,仙湖公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选的是登云道,公交站到登云道入口正好1.5公里(我坐的36路莲塘站停罗沙路上比其他线路停国威路远了一个街区,要多走800米)。六只脚轨迹中有时速40度公里和16公里的两个几秒段,经分析师两处停红灯等过马路处自动暂停记录轨迹点,等绿灯行时一软件搜星没跟上,等十几秒钟后反应过来一下子出去一段路了,而它自动将里程除以重新计时段得出接近汽车的时速!这本身软件设计没问题,手机的GPS搜星在启动时有时间差,且城市中多有漂移,这似乎还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在记录时设定一个本人行走最高速度,比如每小时10公里,一旦超过将自动以10公里平均分摊某路段。8:43分到登云道入口处。 入口处已经有人摆摊,晨练和登山者不少。这是登云道的标志: 预想跟碧桐道差不多,也是很好的条石路。此后就是和上周碧桐道一样的登山之行了。这种条石路即便下大雨也不会影响登山,行走安全,上山时由于每阶台阶的高度目测在18公分左右,因此对膝盖的影响也不大。我今天仍然提着塑料马夹袋,穿着短装,比较休闲和适应深圳闷热的天气。一路登山的人不少,有的是到经过一处小山腰处的广场处活动晨练的,有跳舞打拳的,那个广场也有建筑物,以及同东面下山的道,看样子是往体育公园以及凌云道方向去的,也不知是否中间相同。再往上人渐渐稀少,走不多远听到前面一个孤单身影播放着佛教的音乐。 这是一个老者,走近一看,原来他的小腿上还绑着粗大的沙袋负重!这老者看样子已经70来岁了,正执着地以他恒定的速度往上攀登。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中涌起无数的敬意,我想起那些三步一磕头的朝圣者,甚至古时候娘娘庙从磕头岭茶棚跪着登山进香的香客,有时候信仰是一种力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当然,前面半山腰有岔道,如果老者是信佛之人。也可能是一路听着佛音,从这里登山转仙湖道去弘法寺的。
一路上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清扫台阶的人,今天特地停下问了两位。他们说是每个人包一段卫生,树叶是打扫到两旁,而垃圾是要清理走的,我看到其已经捡满了一袋了,看来尽管沿途都有垃圾桶,还是有人会随手扔空水瓶等垃圾,路边偶尔能见到“别把您的人品扔在地上”的牌子,但是不自觉的人总是存在,这就是社会,总有一些人给社会做不出什么贡献但一直在向社会索取甚至给社会制造垃圾。这些清扫工说费用是很少的,“一点点”,但他们显然也不一定专职靠这份工作谋生。同时问清楚了,设点和清理卫生还是两条线的。 心诚天佑,尽管两次登山都是预报有大雨,但事实是每次登山过程都没有下,甚至还是晴天,今天更是太阳当头。不过一路有树荫遮蔽,并不直晒。 这就是仙湖公园登山道过来的交叉口,海拔已经超过300米,下去可通弘法寺,新中国新建的第一座寺庙,现为深圳最大的庙宇了。
9:45分,登顶小梧桐,登云道全程用了1:02分钟,经人介绍说这里很大一段有建筑物的都是小梧桐,测得海拔649米,能看到深圳电视塔。要说绝对高度,基座处就比小蛮腰的600米天线顶高出个15层楼。 第二段:小梧桐~十里杜鹃长廊~好汉坡~大梧桐(4.2公里,1:40分)
这里开始一段有很多观光的游客。俯瞰深圳市区,风光秀丽,今天是一直敬畏山神,人品大爆发,梧桐山山神大开颜,居然天气晴朗,只见云没下雨。向西面偏南一点看到了深圳曾经第一高楼京基100、地王大厦,以及远处已经封顶的中国第一高楼平安大厦。正西方位的深圳水库清澈地插入青山的宁静和城市的喧闹之中。 往西北看则是龙岗区的布吉和康桥一带。 通向电视塔的狭长小径很是幽静,围墙是古朴的粉饰和瓦当。 往南面看有四面环山的高层居民小区,应该是万科东方尊峪小区,这些居民肯定天天呼吸着富含负离子的氧气,这种生活可是市中心楼王楼盘居民享受不到的。人生总在得失之间平衡,谁说失去的同时又得到了很多?得到的同时又失去了很多?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我们注定只是大自然的一个匆匆过客,既然终点都是归于尘土,那么过程中我们应该多看看风景,多经历一点风雨。好比爬山一样,有的人走了好几遍三峰还是说不出庙洼和棋盘平台的区别,三界碑是哪三个区,那么他的爬山充其量只是一种锻炼和消磨时间。而当你走在曹雪芹小道上,你寻找着当年穷困潦倒的文豪半路可能在某块大石头上歇脚过,那么你的这一次爬山就有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求。无神论者否定世界一切的神但我宁愿相信山神是存在的,因为我明显感觉到他的仁爱。“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走过长廊过后来到电视塔正门,凌云道的入口就在南面不远。 继续往前走,遇到分叉,左边是走山腰公路通凤凰台及好汉坡的,好走但晒太阳,也可与岔道选公路下北大门,右边过一小段水泥路后则是走“十里杜鹃长廊”山脊道。绕过一段水泥路后海拔已经大道了665米,看样子电视塔并不是建筑在小梧桐的最高点。回望电视塔已经矮了一截了。 此处遇到一位独行美女游客,一身运动短装,正愁前方无路呢。我说应该前面是“十里杜鹃长廊”,于是捡了她一路前行。拐了两个弯,穿过旧工作区,见到了阶梯登山绿道,说明路线准确无误。 前面这个就是捡到的美驴一枚,四川人,还是搞室内设计的,曾跟磨坊组织的队伍走了两次大梧桐,这次是想一人游玩一下从小梧桐来看风景。于是在十里杜鹃长廊一路上聊天,虽然花旗已过但居然偶尔还会有零星的淡紫色杜鹃花。美驴穿着很凉快,但撑着伞,看来还是很注重防紫外线的,这好像和北京驴友那帮可以随意拉P我这样准弱驴的女汉子相比是不一样的。“十里杜鹃长廊”其实是观景极佳的路线,建议驴友一定要走走。总体是略有起伏的一段山脊线。中间有栏杆处遇到休息游客说这是中梧桐,测得高程706米,回望小梧桐其实最高点在工作区房子后面的小山包,目测应该略接近700米,刚才没走到。 再往前走一点又下降到了X状交汇点垭口了,类似三峰庙洼差不多,只是北侧是“好汉路”,其往西北就是通小梧桐刚才下来左手岔口的,其往东北则是通凤凰台景区及好汉坡的,所以叫“好汉路”,在此处“十里杜鹃长廊”也一分为二,过此节点继续选择右手侧的登山条石路就是继续“十里杜鹃长廊”。这里的海拔不到海拔560米。 入口处有“罗湖林”字样。当然如果体力差的,可以选择好汉路沿公路下撤。 下面这段路程同样也是观景极佳的。往南面可以看到美丽的沙头角湾,对面就是香港了,几乎保持原生态见不到一点房子。但我费了劲找了半天没见到“明斯克”号航母,唉,我真失败,想当个间谍都不够格的,否则那么大的航母不可能沿着海岸线都找不到! 往西南看一片绿色。这才叫“绿野”,北京那个“绿野”全是雾霾,绿友各种不满意。就像我这种认真写游记的人,每次都要审核、审核,再审核,甚至没有下文。回个帖常常隔了一个多礼拜才审核通过,人家早不看啦。而那些无聊的人搞个备案领队,居然发帖不受限制,随意发些没人报名参加的夭折活动,甚至相互吹捧的圈子帖。 中间有一个观景亭,可以上去看一下。回望走过来的“十里杜鹃长廊”,中间最高点是“中梧桐”(也不知人家告诉的对不对),再下面是小梧桐。 10:49分来到了好汉坡入口,测得这里海拔655米。从“十里杜鹃长廊”过来就直达“好汉坡”山道入口,不经过下面的景区,如果从好汉路过来就经过下面的“好汉坡”题字。于是又下去参观一下。此前因美女驴友体力不支,建议休息或下撤了。 这里游客众多,风景区管理设施也很别致,在这种环境里面工作一定很休闲。想起北京那位大神,要是北京有这种工作场所,让他天天在这里负责上上下下接待游客也不单调,天天有大白腿看。 这里的大平台实际上汽车是可以开上来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适当收费,反正有车停在下面。平台东北角是“凤鸣径”入口,应该是条山腰道通向泰山涧方向的。 这就是著名的“好汉坡”题字。现在被爬山藤遮住一般,好汉坡实际上就是两条平行的笔直登山石头路,看着有点陡,但很安全。 10:55分又回到好汉坡入口,开始尝试一下当好汉的滋味。路上有几个登山女也很厉害,还相互鼓励着“上去做女汉子了”,另一个说“不是,是女神!”,第三个更逗“是女神经!”。(好好厉害啊!此处鼓掌)
11:03分到中间平台处,有补给,该处观沙头角风景极佳,是正南方向。 邪了门了,仔细找还是没见到明斯克航母!再往东南就是盐田新港和出海口了。 回望中小梧桐和电视塔,人文景观和自然于一体。有女孩子边打手机边登好汉坡,可想此坡与北京香山的好汉坡比要好不少,毕竟是人工道啊。 第二平台处观盐田沙头角风景更佳,海拔已经到了920米,前面就是天池。 因顶峰面积较小,游客多围绕天池附近进行休整补充。这里也是各种小摊的集中地。 11:25分来到顶峰石头旁的三角点,用了正好半小时,我看到网上有老者爬深圳好汉坡仅16分钟,很厉害了,毕竟直线爬升也有约300米。想起广东省也是体育大省,户外爱好者很多,高手也一定很多。 第三段:大梧桐~秀桐道~半山溪谷(3.88公里,1:15分)
上周在此邂逅互动的唱歌小兄弟今天又遇上了,连衣服都和上周一样。不过今天听众略少。 坐在“鹏城第一峰”的大石头上补给些水,在北京我一般都是带宝矿力水特脉动佳得乐等运动饮料,能补充电解质,再带巧克力补糖,虾米干梅干菜等补盐,在这里路程短带的咸蛋巧克力等食品都没动。由于气候湿润,即使出不少汗但感觉没北京那样干热口渴,可能主要是沿路有树荫也是一大原因,这点上深圳的驴友可真福气。北京几乎就一个字:晒。再说啰嗦一点:没事多晒晒,晒晒更健康(你想不晒也难!)。 天气好看风景不错,看小梧桐方向电视塔的顶好像已经在脚下了,再远处也分不清到底是天上的云,还是远处的巍巍群山,一层层的。 今天的登山者不像上周那样有团队,多是散客,三三两两的,来到大石头旁拍照。 天池旁边还多了个行为艺术者,南面的树林可供游人栖息。 11:35分,从碧桐道入口下山,因为秀桐道是在接近大梧桐山顶前汇入碧桐道的。坡度不能算缓,不过两侧在较陡处设有栏杆,像前面那位边看手机边下山的小妹妹走的很安全自如。 11:45分,到一个补给平台处选择左手岔道下山,就是秀桐道了,显示全长2140米,不到泰山涧和碧桐道的一半,说明平均坡度较大。 下山图中看盐田新港非常美,可惜今天空气湿度还是很大,通透度不是很好,否则看到香港都应该可以很清晰。半路上路边的粽叶成片,这个我认识,小时候跟屁大人去某条河边摘过回家包粽子的。 秀桐道基本上在450米~750米段比较陡,大部分也是堆砌的石头路,每台阶都在40公分左右,因此攀登应该比较费力,比之好汉坡难度略大,下坡也不能太快,对膝盖冲击较大,而且中间不少路段没有树荫,所以路遇的本地登山客也很少。 和碧桐道一样,沿程均有里程碑和海拔碑。 这个岔道处应选择没有栏杆的一侧继续秀桐道,否则是拐向恩上水库方向了,当然也一样通。 越到下面路月好走,原来是梧桐山风景区盐田管理站了。 12:29分到达秀桐道出口。秀桐道一共2140米,下山用了三刻钟。 下面一段路都是公路,旁边好几处正在大兴土木,到了中海半山溪谷居民区,门口有M444路通沙头角盐田区政府等地。 原来这里也是个景点吧,叫半山半海,一般是山一半是海,如今却也是居民楼扎堆的地方了。
公交站牌在马路对面,虽说也很偏远,但间隔也就10~15分钟,一直运营到22点。这点想起北京号称运营最远的的892路就心酸,下午4点就是末班车。 这样,深圳的梧桐山已经穿越了2次了,正好形成一个南北东西的交叉十字,走了碧桐道、秀桐道、登云道四条著名登山道中的三条,以及百年古道。总体感觉深圳虽然没有北京那么多山,山也没有北京的高,但青山绿水,尤其是深圳市政府舍得投入公共设施,不计回报,真正为百姓享受自然提供服务,值得称赞。深圳的户外氛围也很浓,即便是大梧桐山也有真正的登山玩家。我先是看到一天之内不同道路五登大梧桐,今年更是有人完成了一日内7登大梧桐山,那可是总里程近70公里,总爬升达到7公里的恐怖数据,远远超过了北京雁八拉、六峰、三峰三圈和白八拉的数据。尽管该强驴平均速度不快,但那是在漫长的无聊台阶路上走出来的,其对身体骨骼要求也不是一般土路能比的。对此,我也联想到到户外有各种玩法,速度、强度是一种,技术、难度是一种,当然还有趣味、智力的玩法。关键是每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玩法,对于一般户外爱好者,安全、快乐是基本。 第四段:补后----观光1线
在盐田区政府站换上观光一线车,直达市区,坐在二层大巴第一排,一路风光旖旎。深南东路: 京基100: 深南中路: 这是已经在深航大厦站下车过天桥回看深南大道街景: 总之,深圳很美,现代化的南方大都市,有可以户外的山如梧桐山和七娘山,以及户外的海滩穿越如东西冲。
水土徐徐 复写于2016年5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