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5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骑闻] 【原创】 喂~那些自行车赛事信息,你在哪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6 20:4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北京铁刷自行车俱乐部 于 2016-7-6 20:47 编辑

【原创】孙长老有话说—— 喂~那些自行车赛事信息,你在哪呢?

作者:孙键

     话说今日周三,距离周五去巴西还有两天时间,按说应该抓紧宝贵时间整出点有用的干货,譬如突尼斯的精彩视频,或者巴西骑行的一些前瞻性的分析。哪怕给我们“骑行地球”项目做个小广告,向自行车创投界传递一下孙长老的宏伟设想和规划,也好过下面这篇没人看的杂文。

     然而,可但是!当孙长老刚要把突尼斯骑行视频发表的时候,忽然接到好友虎哥一条微信,瞬间激发了骨子里的鲁迅特征:不为此事写个杂文出来,我都对不住脑袋里喷薄欲出的思路了。
     于是,赶紧撤下突尼斯的一切消息,换上这篇草就的杂文,让心中的臆想见著文字,以期心慰。

     有人或许会问为啥如此?答案很简单——我爱自行车,我爱这项运动。

     好吧,说正事——  

     话题就源于如下:




聊天截图

     众所周知,随着去年10月国务院“关于发展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消费升级” 的46号文件的公布,天下体育从业者随之兴奋!
这是国家给的机会,党妈妈对所有体育野心家敞开了怀抱:孩子们赶紧进来喝奶吧,先来的吃啥有啥,后来的有啥吃啥,最后的吃啥没啥!





     以孙长老分析看来,目前最好吃的奶当属跑步和骑车,原因很简单: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人均4k-7k的消费坎,这个坎的特点就是部分脑袋开窍的老百姓们从“玩命挣钱”,一下子跃迁到了“花钱买命”的层次。

     在这群特殊的消费者眼里,跑步和骑车就是进入小康生活,对自己身体负责的“中产阶级”标志,他们为自身健康和爱好花起银子来,拦都拦不住。于是乎,运营跑步和骑车的体育公司和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管涌而出,而与之对应的各种关于跑步和骑车的赛事更是风起云涌(别提孙长老的铁刷,那是8、9年前的事了,和46号文无关)

     拿“环中国自行车赛”为例子(毕竟某人在这里做前端分享会的主持人和北京俱乐部落地活动承接方,此中信息了解的稍微多点)

孙键

     做为赛事的承办方——中奥体育,恰恰是这个文件的最大受益者,在文件发出之前,他们就连续做了好几个精彩的项目,譬如:北京马拉松,中国高尔夫俱乐部联赛,环中国自行车赛等,拿北马来说,现在谁敢小看北马赛事的吸金能力?赞助费用和冠名费用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人家30年如一日的做北马,终于在这两年尝到了甜头,这种眼光和魄力,你不得不佩服!

     而类似北马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各个城市更是跟中了邪一样疯狂上演,跑死人的都不算新闻了,跑出怀孕跑出神经病估计才勉强可上头条。

     相对于全民疯狂的跑步赛事,我们自行车赛事呢?

     看我这个表情。。。。。。

呵呵呵

     一句话解释:圈子里热热闹闹,圈子外一无所知……

     于是有了本文开头,虎哥跟孙长老的对话:人家喜欢自行车,对自行车赛事感兴趣,只是因为没进这个圈子,就算想参加一两个自行车比赛,却不知道上哪里找报名入口!

     而另外一个方面,好多赛事组织者却因为无人报名,要找自行车俱乐部出面,组织社团成员们去赛场捧场,不管是观赛还是比赛,都开出较为优厚的条件(所以说加入铁刷俱乐部还是有点好处的,窃笑)。

     这种典型“两头懵逼”的局面,在当下的跑步圈基本找不到,但在自行车圈,俨然常态!

     为啥???
     因为很多自行车赛事公司太弱、太穷、思路太窄、思维太僵、手腕太软,太不会公关传播和媒体营销手段了呗!

     自行车赛事如果让IT圈或者媒体圈的人来搞一下,没准还能传播的广泛点,吸引更多老百姓或者自行车小白们参与其中,但让传统自行车圈子里的“行家”们做决策者,做“拍板”的老大,那基本跟自娱自乐没啥差别了。这里我就不举例了,以免得罪人,赛事组织者或承办方心有戚戚就好。

     当然,有人会说:咱们自行车赛事穷,钱少,准入门槛高,不好弄,政府不太支持。

     这些都是实话,因为孙长老也组织过赛事,也专门研究过自行车比赛的流程和设计方案,乃至营销策划方略,得出的结论确实如此。

     但:这就是理由吗?

     我看未尽然。

     归根结底在于赛事组织者的思路、眼光、格局和手腕。别跟我说您没钱,没钱玩不出好赛事。

     若你有心做大,又有执行力,那么就该拿出舍我其谁的态度,找更合适的人去运营,用更接地气的手段,到更高的传播平台去推广,唯有站在高平台,才能让你看的更远,或者让别人能看到你。

     这就是为啥小米手机能在瞬间做大?澎湃新闻为啥能在瞬间让全国知晓?

     皆因为——他们更懂市场,更懂时代,更因为他们有足够牛逼的团队来支撑自己的野心和目标,哦,忘记说了,他们进场的时候,恰好是那个时代最缺他们的时代!

     但现在的自行车赛事时代,政府的支持和环境的改变,不是已经为有志于此的体育野心家们敞开大门了吗?

     又有人说:谁说我不舍得花钱,我为了吸引强队和牛人来,拿出大笔的钱做奖金!

     奖金固然可以吸引牛逼强队过来做赏金猎手,让赛事场面多了一点精彩,但是,我们最终的市场在哪里?

——亲!是在那些不骑车的人手里啊!他们的规模是自行车圈子的千倍万倍!自行车圈子只是水上的船,真正的汪洋大海是人民群众!



(把第二层铁刷logo掉,换成你的公司,这个商业模型到哪里都能用)
     只有吸引自行车圈子之外的人进来关注比赛,参与比赛,才是制胜的王牌,如同(colour run)、(fashion ride),人家无需做赛事,人家只要把活动做出彩了,吸引一拨又一拨的人加入进来,关注于此,目标便达到了!

     这些风光而又时尚的跑骑活动,通过自身的运营手段和宣传策略,不仅可以循环吸引圈外的人,让他们觉得我加入进来甚至谈论这个活动都是时髦的表现,更吸引无数有志于此的资本乱入,资本有的谨小慎微,有的是大开大合,只要对胃口,谁说你拿不到天使投资或者是更高的风险投资呢?

     而反观那些地区性的自行车赛事呢?组织者不可谓不努力,参赛选手不可谓不卖命,粉丝们玩命摇旗呐喊,钱也没少花,但结果呢? ——  再牛逼的赛事,鲜少有能抓住大众眼球的亮点,观众如潮汐如浮萍,潮水过后烟消云散,萍水相逢既忘江湖。
在北京最牛逼的某自行车论坛,一场精彩的自行车赛事后,论坛里竟然连个发照片的人都没有……以至于孙长老发帖求问:上哪里找照片?

     这说明啥?很简单:赛事组织方不重视后期的公众传播。

     长久用这个思路统治下去,以后谁还去关注?

     真正应了那句话:我本将心换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渐渐的,大家都去关注骑闯天路,关注PBP怕不怕、关注士博途、八日川藏挑战赛等宣传体量大,会玩敢做的自行车赛事团队了。
所以那些传统赛事,只好四处拉人来参加比赛,循环反复恶性循环,最后还怨天尤人不断哀叹:我们比赛这么好,咋就没人参加啊?

     您可曾想到:我们根本不知道哎~~~

苦逼呵呵

     相较跑步,骑车赛事我们,只能仰望,徒然羡慕,却无能为力。


     写到这里,总觉得分析和总结的不够深刻,但再写下去,又要得罪一大批圈子里的同行大咔,虽然孙长老不靠自行车吃饭,却不能不给做赛事的老大们留点薄面。

     随手提出几点意见,抛砖引玉,希翼未来能有人看到此文,站出来做出点与众不同的事来,如同孙长老看到国内自行车骑游市场基本没啥可做,于是开辟骑行地球这个ip品牌一样,别辟蹊径,寻找光明。

  1,传播推广方面:首要目标盯住圈外市场,次要目标圈内市场,最后才是品牌市场。如果圈外市场吸引了,不愁品牌不进来,以北马为例好了;
  2,赛事运营方面:钝感神经做规划,敏感神经做设计,眼光放长远点,格局放开阔点,别拘泥于小节,很多时候就是小节方面的执着让你得不偿失;
  3,组织人才方面:多找点媒体、IT、快消、汽车、时尚方面的人做策略参谋,自行车赛事专业人才必须有,但决策层,要考虑引入大格局的综合性人才;
  4,赞助冠名方面:自行车圈子之外有的是好赞助商,政府的口袋里,装的不只是经费,更多是资源,政府这个平台如果运用得当,事半功倍;
  5,赛事组织者要做蜘蛛侠,不做磕头虫,蜘蛛结网,长袖善舞,各种关系运用得当,所向披靡,磕头虫累死累活,最终除了头破血流,就是一事无成;
  6,死磕一条,不如八方找路,自行车赛未必需要专业运动员参与,转变思维模式,多看看相关运动产业方向,全民娱乐的方式必然让组织方得名又得利。

    时代滚滚向前,信息社会让每个人都在平等中自动划分出不平等的阶层来,能否让更多的自行车爱好者知道您的赛事消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分享比赛喜悦,需要每个参与者和创业者们共同探讨。

   若有机会,可观察一下自行车圈子新成立的骑行圈媒体平台,他们的思路和体量,非传统思维可比拟,多学习,多关注,多探讨,多实践,未来一片光明,大家都在混沌中努力探索一条胜利之路。











       最后套用日本海军战神东乡的一句话——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励努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