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6-7-16 17:2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ou 于 2016-7-16 18:19 编辑
我认为与小五台的人员大约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管理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的雇佣人员;第二类是经营者,主要包括当地开农家院,当导游的当地人等;第三类是登山者,主要包括从各地去小五台的人。
这三类人的目标和诉求不同。管理者希望去小五台的人越少越好。以前的手段是利用高额的进山费。经营者希望去小五台的人越多越好,这样他们才能靠山吃山,尽快地富裕起来。登山者希望去小五台的花费越少越好。7月8号降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经营者对于管理者不满,强烈要求降低进山费的结果。但这三类人其实也有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是一个漂亮的小五台。如果小五台毁了,管理者要受处罚。参观者寥寥,经营者则无利可图。然而要兼顾这三方的要求,需要各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封山是无奈之举,但不可能永久地封山。因为永久地封山将受到经营者的抵制,他们会帮登山者从各种线路进入小五台。赤崖堡等周边村子并不富裕,封山断了村民的财路。
我觉得有限度地开放小五台部分地区更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小五台管理部门可以从多个方面细化管理细则,确保小五台的生态环境在有限度的开放条件下仍然保持。以下是一些想法。
1)进去小五台的登山者必须办有准入证。
办理准入证时登山者需要阅读进入小五台的注意事项及处罚措施。登山者需要签字同意小五台的管理细则。准入证上标明此登山者的进出时间,进出类型(扎营或穿越)。管理部门组织巡山队随机巡山,抓住无证者重罚。
2)严格控制每日进入小五台的人数。
人多了,无营地。肯定有人会破坏植被,平整营地。
3)严格控制每一支队伍的规模。
人少不安全。人多容易做出格的事。每只队伍5-8人,比较合适。
4)管理部门组织资深登山者规划建设一些营地。
比如东沟1700,1900,2200,2400营地,北一垭口,北二垭口,北三垭口等,东台下至东沟的山梁的石头堆上。登山者只能在营地里扎营,如果违反,必将重罚。
下面是7月8日-7月13日以前的公告。实际上,我觉得公告很合理,只是做不到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