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2和23日,我第一次来到了河北万龙滑雪场,足足爽了1.5天。首先感谢roc999的辛苦工作和长途驾驶,更感谢同行的各位朋友带给我的快乐。今年的雪季还没结束呢,咱还有很多次爽歪歪的机会呢,哈哈哈!
万龙,名不虚传,去了之后,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雪道,什么叫真正的高手。这两天人不多,高级道平均一分钟内顶多也就10个人滑下来,经常是我一个人独自在宽宽的雪道上撒野,前后都看不到人。简单介绍一下雪场情况吧,金龙高级道1800米长,落差大概310多米,平均坡度20度。银龙高级道2000米长,落差同金龙道,平均坡度18度。小中级道长度900米,落差100多米,平均坡度大概14度。玉龙中级道没有开放,据说今年不会开放了,那个是最长的道,2500米。由于高级道和中级道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如果想滑长距离的话,可以从金龙道冲下来一直穿过小中级道到达山脚下,全场1800+900=2700米。缆车有两段,第一段从山脚一直到半山腰,是中级道 。想去高级道,就从这里换缆车,旁边就是去顶峰的缆车。
昨天9点多到达雪场的时候,我先在中级道热身了4趟,熟悉了一下雪况。感觉万龙中级道的坡度似乎比南山的中级道稍微大一点。雪况良好,雪道很平整,而且非常非常的宽,实在是太宽了,要想撞到旁边的人,一定要仔细瞄准才有可能撞上。不过早上起来的时候气温偏低,所以有一些小小的雪块,到了11点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情况就好多了,一点都不影响滑行。大概11点的时候我就直奔金龙高级道了,站在山顶,那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只有你自己能体会到。金龙道刚刚开始的那50米稍微有点坡度,目测可能有30度左右吧,但一般人都能应付,所以这段通常是大家用来提速的。再往下的雪道情况就更理想了,随着山峦起伏,雪道也有不同程度的坡度变化,让你有一种很强烈的真实感,感觉自己是在真正的雪山上滑行。雪况可以说非常好,尤其是刚刚平整过的雪道,好得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了。银龙高级道的上半段坡度比金龙道就稍差一些了,虽然平均坡度只差2度,但速度就稍慢一些了,所以建议高手们多去金龙道,够爽。银龙道的下半段是特别陡的坡,大概300多米长,人很少,据说坡度有50度哦,是练胆的好地方。大部分人都绕道从小龙道滑下去了,谁要是能从这条超陡坡轻松的CARVING下来,参加全国业余公开赛没什么问题了。另外值得提醒的是,金龙道上有一小段雪道是没有右侧保护网的,所以滑行的时候最好别离右边太近,万一失控,旁边就是石头堆。
我第一天在金龙道滑了15趟,银龙道1趟,中级道5趟,还有几趟是金龙道+中级道的2700米。第二天只有半天时间,在金龙道滑了12趟,金龙+中级3趟。粗略算了一下总的距离,滑了大概60公里,我倒……太伟大了吧……哈哈哈……为了提高效率,我周六中午是没有吃午饭的,一直不停的滑,又减肥又省饭钱又省时间。我自己估算的时间,从山脚下到山顶缆车然后再连续滑到山脚下,大概需要将近20分钟的时间。从半山腰坐缆车到山顶然后沿金龙道滑到半山腰缆车站,需要将近10分钟时间。
这一天半的滑行,我对CARVING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找到了一点CARVING的感觉。早就看过roc999发表的那篇关于CARVING的大作,我这次就是严格按照他的文章中提到的那些要点去要求自己的。入弯的时候,为了立起板刃,就一定要夸张的移动重心。身体永远冲着山下,屁股要有一种往旁边椅子上坐过去的感觉。只有这种感觉出来了,重心才能大幅度移动,板刃才能立得起来。由于重心偏移到一侧了,那么山上的脚就会很自然的分担一定的重力以保持平衡,这只脚就可以用上力了。我刚开始练CARVING的时候,故意把动作做得夸张些,大屁股晃来晃去的左边坐一下右边坐一下,故意坐得低一些,逼着自己的山上脚用力支撑身体重心,并尽力把板刃立起来,协助山下脚完成转弯。同时严格抑制板尾的扫雪,心里一直想着用刃滑行,绝不扫雪减速。事实证明,这么做是非常有效的。我在仔细的练习过了多个轮回之后,急刹车回头看了一下我的滑行轨迹,有个别重心移动正常的轨迹出现了平行的雪槽,但还是不够深,且有一点浮雪溅出来,说明还是在借助部分的板底滑行。今后的练习中,我会继续按照这个身体感觉去提高我的CARVING技术,争取在今年雪季结束前,滑出比较漂亮的双轨。有技术理解上不足的地方,请高手回贴多多批评指点。
最后我必须赞一下万龙雪场的服务人员,服务态度实在太好了。雪具大厅的人很热情很细心,缆车站的人员非常负责,每次我去顶峰高级道的时候,那个小伙子都是先躲在小房间里避风,看有人坐缆车上来了就出来帮助保护你下缆车。要知道顶峰可是有6级大风的,零下十多度,站在外边很冷很冷。我滑了两趟就跟他混熟了,我嘱咐他以后看见我上来了不用出来帮我,我自己可以搞定的。但他还是非常负责,依然是每次都出来保护我,令我非常感动。
这就是我对万龙的第一次印象,无与伦比的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