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唐潮 于 2016-8-16 20:39 编辑
绝对不是标题党,这次武功山之行,前半程逍遥自在,虽然自虐,纯属自愿。后半程有心赶路,无意遇暴雨,需要经过山涧溪流。平日温顺的溪流,凭借大雨的势态,排山倒海而下。我们如何过去的,至今心有余悸。
1、
先简单说说武功山攻略。武功山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在赣西与湘交界的地方。萍乡名字陌生,但说到安源都知道,它是红色经典,实际萍乡与安源是一个大的区域。近代有毛(润之)去安源调研,刘(少奇)作为安源煤矿大罢工的重要组织者之一,在安源有重要的活动。我本以为武功山是个现代新兴的旅游点,其实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早就去过了,并有详细的游记可循。在武功山的主峰上有葛仙坛等古迹可凭吊,这是纪念炼丹大师葛洪的祠堂。通体条石搭建的圈顶建筑,外形低矮并不高大,形制古朴、结实、苍凉。武功山四季可攀登,但都是以沪杭一带的户外驴友较多去那里,另外还有湘鄂粤一带的驴友也喜欢攀登这座山。他们成功的开发了武功山很多精彩的组合线路,敬礼。武功山的特点是高山草甸,漫山青青,草长莺飞,毛茸茸的绿茵,圆滚滚的山坡,加上飘渺的云雾,远观山体萌萌的。我常去北灵山,对高山草甸不陌生,只是武功山的高山草甸气势更加开阔,形成了高山草原。这次游玩用了年假,我的单程交通是从北京乘火车到萍乡(如到萍乡北,可从该地乘公交到萍乡市区,很方便。萍乡不大),乘公交或打车到萍乡汽车南站,乘坐从汽车南站发往武功山的汽车。汽车驾驶楼有牌子写着萍乡-武功山(下午四点半停运)。坐到新泉,名字好记——新打的泉水。这里是武功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下来后原地找个摩的去沈子村(摩的乱要价,我付了20元)。到沈子村后,有进山的线路,可依据时间登山了。我因为到达村里已经下午三点半,就住在村里,三十元一晚。推荐住宿山水户外,房屋后有小瀑布可游水消暑。
2、
次日清晨五点鸡叫,自己赶快起床盥洗。按照事先写好的文字资料和图表,走进入山口。其实早在昨晚我就去勘察了入山口的准确位置。今天只是延伸罢了。沈子村很小,家家户户作接待,这里的百姓人人都能当导游,费用200元。沈子村的入山口有另外一条机耕道也可以走,但山水户外的老板告我:走传统的发电站的小路,路况很丰富。
果然,顺着碎石路很快就到了一个石桥,后侧是发电站。过桥顺发电站的后墙一直走,几乎都是石板路,有牌子写着武功山铁蹄峰。这一段路程轻松,上升很少,左侧山谷里的水很急。我慢慢走,来到无人村,左拐进入竹林上山,之字形的上升后来到防火土路。向上坡走,很快就看到路边一个小卖部,铁锁关门。房屋后面有布条指示上山。
从此,开始了自虐的行程。
为什么?沈子村海拔600米,需要上升到海拔1900米的高度,比我想象的要辛苦得多。我走的早,一路无人,只有空摊位等着我。上升完了竹林,跟着是陡峭的泥土路。我崩溃了,走三步,停一步,气喘如牛。本以为三四个小时能上的山,结果生生走到了中午才算登顶。上到临近山巅,开始了高高低低的进程。累的我把雨衣扑到地上,倒地睡了半个小时,再起身才走到铁蹄峰。
铁蹄峰客栈没有人,只有几个伙计在做工。大雾起来,我迷糊里跌跌撞撞的走过了武功山神,后来才知道武功山神是一个惟妙惟肖的山崖将军的侧面肖像。原想在铁蹄峰住宿,但一想时间太早,才刚到中午,还要走走才好,就一口气走到了武功山的景区的金顶。吃一碗15元的泡面,一枚三元的炸鸡蛋。浑身算是有了点力气。赶快找到住宿的地方,百元一晚的单间。放下大包,开始轻身闲逛。金顶也叫白鹤峰,有古迹可凭吊。三处祭奠葛洪的祠堂,都是石头建筑。下午的云海起来了,顺着山势,翻滚过去。景观奇特。很快来了一阵急雨,匆忙跑回住处,雨似停但还笼罩了气雾,阳光逐渐充足起来。我又出来到空地玩耍。猛见东方的天空一道弯弯的彩虹挂起来。那不是一道彩虹,而是双道,好像叫霓虹。景观煞是壮观,周边立刻沸腾了。青山夕照,彩虹高挂,白云过隙,大自然壮美的不行不行。
其实,晚上的星空也是可圈可点,半夜起来上厕所,遥看星河就近在咫尺。夜晚失眠,睡了醒,醒了睡。邻居的小青年孙博士,计划明早和我一起走后半程。
3、
后半程的开始很平静,早晨四点半去爬起来看日出,等啊等的,看了云卷云舒,最初幼稚的红日终于没能战胜浓云,眼看他壮大了,才跳出云头,红彤彤的赛过鸭蛋黄的油。
徒步出发的时候,已经六点。都说写字要有些细节支撑,我在造成刷牙的时候,因为手有些僵硬,牙膏盖子没有盖好,一个闪失就掉进了水泥方槽的下水沟,我眼看它从我脚边咕噜噜的滚进去,下水沟没有盖子,早起并不亮,还蹲下身去摸,手里粘乎乎的感觉,心想就算捞起来,还能拧上去么?这可是进嘴的东东啊,顿觉恶心的不成,索性遗弃了。
从金顶下到吊马桩,一路青山起伏连绵,哎呀心情好的飘起来。天气格外的晴朗,我还跟小孙念叨:看山应该有雾,但还不能多。好像犹抱琵琶半遮面才好。在宝柜匣碰到以一位上来的游人,托我们带话,说碰到一位穿黑色衣服的先生就说她上金顶了。我和小孙满口答应。可等在观音宕真的碰到这位仁兄的时候,反倒忘记了。记得当时他一看到我们就说:顶峰还有多远?细汗流满两鬓,脸色惨白,说话没有底气。
因为快到武功山帐篷节,所以在吊马桩附近搭好了舞台。我不太喜欢高山上的破坏,跟小孙赶路往前走。在下绝望坡的时候,赶上了另外两位朋友,也是昨晚和我们一起睡在同一个客栈的兄弟。我们自此一路同行。
高山草甸走多了也就视觉疲劳了,在到达千丈岩风景区后,我们在兄弟客栈补水。从绝望坡一直到这里,虽然中途有客栈,但都是关闭的。虽然都有水源,但我们不敢随意饮用。我曾经找到一个通往泉眼的水口,但也没敢放肆去吃。我们几个商定,从千丈岩后的风车口下山,从那里能下到东江村。这样轻松的决定,我们并不知道会带来近乎惊险的一笔埋伏。
坐在兄弟客栈的时候,我们吃面,歇脚,贫嘴说笑话。天下起了小雨,稀里哗啦的没有停止的意思。兄弟客栈的青年老板说:从风车口下山没问题。但事后沈子村的其他的老乡惊讶的强调:如果有暴雨,绝对不能从风车口下山的!
无知者无畏。我们在细雨了走上了去往风车口的路途。翻过两个山头,雨水大起来,地上的小土路成了泄水道。这个阵势在北京大雨的时候,我在山里见过。当时心里有过隐隐的不好感觉,脚下加快了步伐。脚下的水很厚了。我们在下山的途中疲于奔波。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地势,最好赶快离开。免去不必要的地质灾难,这是常识。记得当时我们为了能看到瀑布,还跟兄弟客栈的老板讨教,询问:真能看到瀑布吧?!老板为了打包票,特地找了一位也从风车口下东江村的老乡带路。只是他走得飞快,很快就没了踪影。 在千丈岩兄弟客栈发的名片上,能看到这条下山的路,中间特地标了千丈崖瀑布,头桥瀑布。我们这些城里的洋学生,嚷嚷着要看瀑布,等真的看到了就都吓傻了。我记得我是最先到达千丈岩瀑布的,一条顺山而下的银色瀑布斜轧在我要经过的道路上,洪水凶猛的倾盆而泄,奔腾翻卷,没有丝毫的减速,水声震耳欲聋。我试探了上游与下游都没有能过去的狭窄地方。可以肯定的说:平日这条小路,水不大的时候,踩着石头就过去了。可现在完全不同了。我眼看着那水势在慢慢的在扩大,因为我原本能看到的中间的黑石头,很快被涨潮的洪水吞没了。
怎么办?我承认我胆怯了,就在我们讨论来讨论去的时候,我们中间勇敢的小肖试探着踩上了石头,他趴下身子,慢慢的用手抓着过去了。我心惊肉跳的眼看着洪水就在他的胸前冲过。既然有了成功的范例,要过洪水中的溪流就要坚定,不能再迟疑了。我也跟着过了洪流。当时我是没有来得及哆嗦,排在我后面的朋友,当脚迈到中间的石头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换脚了,愣停在中间,进退不得。我吼起来,快换脚!等我们都过去了,才在继续赶路的时候,我浑身颤起来。不是累的,真的害怕了。
我默默祈祷,再也不要碰到这样的情况了。脚下加油。等我来到一处转弯地方,两边都想起了隆隆的水声。我暗暗叫苦,两边如果都是水声,势必要过一个。我一转弯,果然大水冲断归途!刚才过的是千丈岩瀑布。这个就是著名的头桥瀑布。我想不成就在原地蹲着,等水小了再过。事后我们在萍乡吃饭的时候,小孙承认,他当时准备报警救援了。什么叫水火无情啊,那洪流比刚才过的还要凶猛异常。动静听了都让人魂飞魄散。我还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我愣是在洪流边转磨一般的走了几个来回。我们没有退路了。如何过去?等他们都来齐了,我让大家冷静,千万不要着急。大家个说个的理由,慢慢的组成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从洪水的宽处入手,这样溪流的冲刷力会小一些。等到了中间的孤岛,我们在设法寻找过去的道路,如果不成的话,我们还能全身而退。计划一定。我们依计行事。相互搀扶,抓牢相互的手臂,我和后面两位先后到了中间的孤岛。等最后一位要踏入水里的时候,他停住了脚步。时候他承认,他害怕了。当时我吼了一声,快拉住他的手!就这样,我们都过来了中间的石头上。再从那里,找到了最浅的浅滩,快速淌过了洪流。剩下的溪流还有,但都比不过千丈岩与头桥的两个噩梦——惊险跋涉,呼天抢地,历历在目。
回萍乡后,到博物馆参观,查地图有袁水自我们走的那条下山路发源。
(完)
总结这次过洪溪的一点小经验:一、找原本有人走的很扎实的地方下脚,道理是这些石块不会松动,避免了失足。二、找洪溪水流较宽敞些的地方下脚,道理是这些地方的流速相对较缓,人能站稳。三、事先设计好过去的完整预案,不可急躁。三、尽量联合行动,相互挽手通过。四、试探的逐渐过去,找到洪溪不超过脚踝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