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76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转载节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23 09:25: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潮 于 2016-8-23 09:29 编辑

《角色问题》

  他:“我只能说我同情你,但是并不可怜你,因为毕竟是我创造出你的。”     
  我:“你怎么创造我了?”     
  他:“你只是我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罢了,你的出现目的就在于给我——这本书的主角添加一些心理上的反应,然后带动整个事情、我是说整个故事发展下去。”     

  我面前的他是一个妄想症患者,他认为自己是一部书的主角,同时也是作者。病史4年多了,3年前被关进医院。药物似乎对他无效,家人——他老婆都快放弃了。由于他有过狂躁表现,所以我只带了录音笔进去,没带纸笔——或者任何有尖儿的东西。坐的也够远,他在桌子那头,我在桌子这头,大约两米距离。他在桌子另一头,习惯性的在桌子底下搓着手。     

  他:“我知道这超出你的理解范围了,但是这是事实。而且,你我的这段对话不会出现在小说里。在那里只是一带而过,例如:某年某月某日,我在精神病院见了你,之后我想了些什么,大概就会是这样。”     
  我:“你觉得这个真的是这样的吗?你怎么证明我是你创造出的角色呢?说说看?”     
  他:“你写小说会把所有角色的家底、身世说的很清楚给读者看?”     
  我:“我没写过,不知道。”     
  他笑了:“你肯定不会。而且,我说明了,我现在的身份是:这部小说的主角,我沉浸在整个故事里,我的角色不是作者身份,也不能是作者身份,什么都清楚了读者看着没意思了。我可以知道你的身世,但是没必要在小说里描绘出来,那没意义。我现在跟你交谈,是情节的安排,只是具体内容除了书里的几个人,没人知道。读者也不知道,这只是大剧情的里面的一个小片段……”     
  我:“你知道你在这里几年了吧?”     
  他:“三年啊,很无聊啊这里。”     
  我:“那么你怎么不让时间过得快一点,打发过去这段时间呢?或者写出个超人来救你走呢?外星人也成。”     
  他大笑起来:“你真的太有意思了!小说的时间流逝,是按照书中的自然规律的,三年在读者面前只是几行字甚至更短,但是小说里面那的人物都是老老实实的过了三年,中间恋爱结婚生孩子升职吵架吃喝嫖赌什么都没耽误。怎么能让小说的时间跳跃呢?我是主角,就必须忍受这点儿无聊。至于你说的超人外星人什么的,很无聊,这不是科幻小说。你的逻辑思维有问题。”     
  我发现的确是他说的这样,从他个人角度讲,他的世界观坚不可摧。     

  我:“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这个世界是为了你而存在的,当你死了呢?这个世界还存在吗?”     
  他:“当然存在了,只是读者看不到了。如果我简单的死掉了,有两种可能:1,情节安排我该死了;2,我不是主角。而第一点,我现在不会死,小说还在写呢。第二点嘛,我不用确定什么,我绝对就是,因为我就是作者。”     
  我:“你怎么证明呢?”     
  他:“我想证明随时可以,但是有必要吗?从我的角度来说,证明本身就可笑。除非我觉得有必要。非得证明的话,可以,你可以现在杀我试试,你杀不了我的,门外的医生会制止你,你可能会绊倒,也许冲过来的时候心脏病发作了,或者你根本打不过我,差点儿自己被我杀了……就是这样。”     
  我:“这是本什么小说?”     
  他:“描写一些人情感的一类的,有些时候很平淡,但是很动人,平淡的事情才能让人有投入感,才会动人,对吧。”     
  我:“那么,你爱你老婆吗?”     
  他:“当然了,我是这么写的。”     
  我:“孩子呢?”     
  他有些不耐烦:“这种问题……还用问吗?”     
  我:“不,我的意思是:你对他们的感情,是情节的设置和需要,并不是你自发的对吧?”     
  他:“你的逻辑怎么又混乱了?我是主角,他们是主角的家人,我对他们的感情当然是真挚的。”     
  我:“那你三年前为什么要企图杀了你孩子?”     
  他:“我没杀。只是做个样子,好送我来这里。”     
  我:“你是说你假装要那么做?为了来这里?”     
  他:“我知道没人信,随便吧,但是那是必须做的,没读者喜欢看平淡的流水账,必须有个高潮。”     
  我决定违反规定刺激他一下:“如果你在医院期间,你老婆出轨了呢?”     
  他:“情节没有这个设定。”     
  我:“你肯定。”     
  他笑了:“你这个人啊……”     
  我不失时机:“你承认我是人了?而不是你设定的角色了?”     
  他:“我设定你的角色就是人,而且你完成了你要做的。”     
  我:“我做什么?”     
  他:“让我的思绪波动。”     
  我似乎掉到他的圈套里了。我:“完成了后,我就不存在了吗?”     
  他:“不,你继续你的生活,即便当我的小说结束后,你依旧会继续生活,只是读者看不到了,因为关于你,我不会描述给读者了。”     
  我:“那这个小说,你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他:“嗯,这是个问题,我还没想好……”     
  我:“什么时候写完?”     
  他:“写完了,你也不会知道,因为那是这个世界之外的事情了,超出你的理解范围,你怎么会知道写完了呢?”     
  我:“…………”     
  他饶有兴趣的看着我:“跟你聊天很好,谢谢,我快到时间了。”说完他眨了眨眼。     
  那次谈话就这么结束了。之后我又去过两次,他不再对我说这些,转而山南海北的闲聊。不过那以后没多久,听说他有所好转,半年多后,出院观察了。出院那天我正好没事儿就去了,他跟他的主治医生和家人朋友谈笑风生,没怎么理我。临走时,他漫不经心的走到我身边,低声快速的说:“还记得第一次那张桌子吗?去看看桌子背面。”说完狡猾的笑了下,没再理我。     
  费了好大劲我才找到我和他第一次会面的那张桌子。我趴下去看桌子底下,上面有很多指甲的划痕,依稀能辨认出歪歪斜斜的几个字。     
  那是他和我第一次见面的日期,以及一句话:半年后离开。     

2#
 楼主| 发表于 2016-8-23 18:1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7:49:46 | 只看该作者
虫洞 (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多维空间隧道):时空洞(sofa)又称爱因斯坦-罗森桥,也译作蛀孔或蠹孔。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虫洞是1916年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弗莱姆首次提出的概念,1930年由爱因斯坦及纳森·罗森在研究引力场方程时假设的,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07:51:22 | 只看该作者
量子泡沫也叫时空泡沫(spacetime foam),是惠勒(John Wheeler)1955年根据量子力学提出的概念,所以又叫惠勒泡沫。量子泡沫即为诞生前宇宙的概念化。在量子泡沫的普朗克尺度,时空不再是平滑的,许多不同的形状会像泡沫一样随机浮出,又随机消失,这样在微小世界的能量起伏,就是量子涨落。在量子涨落中形成的小通道,就是所谓的虫洞,而这些量子虫洞则又可以连接到周遭众多的起伏泡沫,那些量子泡沫就是幼宇宙。(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26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唐潮 于 2016-8-26 16:46 编辑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节选《时间的尽头》




  某次和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聊天,因为他是驻院精神病医师,所以我说起了那位能看到“ 绝对四维生物”的少年,他听了后觉得很有意思,但同时也告诉我,他们院一个患者,简直就是仙了。那患者是个老头,当时六十多岁,在他们院已经十几年了。他们院都管他叫“镇院之宝”。这么说不光是他的想法很有趣,更多的是他会“传染”。

  最初这个老头是跟好几个人一个病房,里面大家各自有各自的问题:有整天在床上划船的(还一个帮忙挂帆抛锚的),有埋头写小说的(在没有纸笔的情况下),还有半夜喜欢站在窗前等外星人老乡接自己走的(7 年了,外星老乡也没来),有见谁都汇报自己工作的:“无妨,待我斩了华雄再来饮此酒不迟!” 就那种环境下,老头没事儿就拉着其他患者聊天,花了半年多,居然让那些各种病症的人统一了——都和自己一样的口径。大家经常聚在一起激烈的讨论问题——不是那种各说各的,而是真的讨论一些问题,但是很少有人医生护士能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

  跟他聊过的其中少量患者很快出院了,这个很让人想不透。那些出院的人偶尔会回来看他,并且对老头很恭敬,还叫老师。不过有一些病情加重了……院方换了几次房都一样。后来医院受不了了,经过家属同意,让老头住单间。开始家属还常来看,可一来就被拉住说那些谁也听不明白的事儿,逐渐子女来的也少了。好在子女物质条件很不错,打款准时,平常基本不露面。照理说那么喜欢聊天的一人,自己住几天就扛不住了,但老头没事儿,一住就是十几年,有时候一个月不跟人说话都没所谓,也不自己嘀咕,每天乐呵呵的吃饭睡觉看报纸,要不在屋里溜达溜达。现在的状况,按照朋友的说法就是:“当我们院是养老院了,住的那叫一个滋润!按时管饭就成,自己收拾病房,自己照顾自己,连药都停了,很省心。不过每天散步得派人看着,不能让他跟人聊天,因为他一跟其他患者聊天,没一会就能把对方聊激动了,这个谁也受不了。”

  在朋友的怂恿下,加上我的好奇,那次闲聊的两周后,我去拜访了“镇院之宝”。说实话我很想知道他到底说了些什么。

  进门后看到窗前站着个老人,个头不高,中等身材花白头发,听到开门回过头了,逆光,看不清。

  医师:“这是我的一个朋友,来看您了。”

  这时候我看清了,一个慈眉善目的方脸老头。老头溜达到床边坐下,很自然的盘着腿,我坐在屋里唯一的一把椅子上,颇有论经讲道的气氛。朋友说还有事儿就走了,关门前对我坏笑了一下,我听见他锁门的声音后有点不安的看了一下眼前的老头。他说话慢条斯理的,很舒服,没压迫感:“你别怕,我没暴力倾向,呵呵。”

  我:“那倒不至于……听说您有些想法很奇怪。”

  他:“我只是说了好多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没啥奇怪的啊?”

  我:“您很喜欢聊天?”

  他:“嗯,聊天比较有意思,而且很多东西在说出来后自己还能重新消化吸收一下。没准还能出新的观点。”

  我觉得这点说的有道理。我:“听说您‘治好’了一些患者?”

  他:“哈哈,我哪儿会治病啊,我只是带他们去了另个世界。你想不想去啊?”

  我盘算着老头要是目露凶光的扑过来,我就抄起椅子揍,还得喊。这会儿得靠自己,跑是没戏了。

  他大笑:“你别紧张,我不是说那个意思。”

  我:“您说的另一个世界,是什么地方?”

  他:“是时间的尽头。”

  我:“时间的尽头?时间有尽头吗?” 当时的我已经具备了一些量子物理知识了。他:“有。”我:“在哪儿?”

  他:“在重力扭曲造成的平衡当中。”

  我觉得这就很无聊了,最初我以为是什么很有趣的东西,但现在貌似是纯粹的空扯。我:“您说的那个扭曲是什么意思?”说话的同时我掏出手机准备短讯我朋友让他来开门。他依旧不慌不忙的:“看来你这方面的知识不多啊,要不我给你讲细致点儿?”我想了想,攥着手机决定再听几分钟。

  他:“你知道我们生活在扭曲的空间吧?”

  我:“不知道。”

  他:“不知道没关系,打个比方说的话会觉得很简单。假如多找几个人,我们一起拿着很大的一张塑料薄膜,每人拉着一个边,把那张薄膜绷紧……这个可以想象的出吗?”我:“这个没问题,但是绷紧薄膜干嘛?”

  他:“我们来假设这个绷紧的薄膜就是就是宇宙空间好了。这时候你在上面放一个橘子,薄膜会怎么样?”

  我:“薄膜会怎样?会陷下去一块吧?”

  他:“对,没错,是有了一个弧形凹陷。那个弧形的凹陷,就是扭曲的空间。”

  我:“弧形凹陷就是?我们说的是宇宙啊?空间怎么会凹陷呢?”

  老头微笑着不说话。我愣了一下,明白了:“呃,不好意思,我忘了,万有引力。”

  他继续:“对,是万有引力。那个橘子造成了空间的扭曲,这时候你用一颗小钢珠滚过那个橘子凹陷,就会转着圈滑下去对吧?如果你的力度和角度掌握的很好,小钢珠路过在那个橘子造成的弧形的时候,橘子弧形凹陷和小钢珠移动向外甩出去的惯性达到了平衡,会怎么样?”

  我:“围着橘子不停的在转?有那么巧吗?”

  他:“当然了,太阳系就是这么巧,月亮围着地球也是这么巧的事儿啊?不对吗?”

我:“……嗯,是这样……原来这么巧……”

他:“现在明白扭曲空间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扭曲的空间,对不对?”

我不得不承认。


他:“明白了就好说了。我们这时候再放上去一个很大的钢珠,是不是会出现一个更深的凹陷?”

我:“对,你想说那是太阳?”

他:“不仅仅是太阳,如果那个大钢珠够重,会怎么样?”

我:“薄膜会破?是黑洞吗?”

他:“没错,就是黑洞。这也就是科学界认为的‘黑洞质量够大,会撕裂空间’。如果薄膜没破,就会有个很深很深的凹陷,就是虫洞。”

我:“原来那就是虫洞啊……撕裂后……钢球……呃,我是说黑洞去哪儿了?”他:“不知道,也许还在别的什么地方,也许很可能因为撕裂空间的时候自我损耗已经被中和了【注①】,不一定存在了,但是那个凹陷空间和撕裂空间还会存在一阵子。”我:“这个我不明白,先不说它去哪儿了的问题。钢球都没有了怎么还会存在凹陷和撕裂的空间?”

他笑了:“这就是重力惯性。如果一个星球突然消失了,周围的扭曲空间还会存在一阵子,不会立刻消失。”

我:“科学依据呢?”

他:“土星光环就是啊,虽然原本那颗卫星被土星的重力和自身的运转惯性撕碎了,但是它残留的重力场还在,就是这个重力场,造成了土星光环还在轨道上。不过,也许几亿年之后就没了,也许几十万年吧?”

我:“不确定吗?”

他:“不确定,因为发现这种情况还没多久呢。”

我:“哦……那您开始说的那个什么平衡是指这个?”

他:“不完全是,但是跟这个有关。我们现在多放几个很大的钢球,这样薄膜上就有很多大的凹陷了,这点你是认可的。那么假如那些凹陷的位置都很好,在薄膜上会达成一个很平

衡的区域,在那个区域的物体,受各方面重力的影响,自己本身无法造成凹陷,但是又达成了平衡,不会滑向任何一个重力凹陷。这个,就是重力扭曲造成的平衡。”

我努力想象着那个很奇妙的位置。

他:“如果有一颗行星在那个平衡点的话,那么受平衡重力影响,那颗行星既不自转,也不存在公转,同时也不会被各种引力场撕碎,就那么待在那里。而且它自己的重力场绝大部分已经被周围的大型重力场吃掉了,那个星球,就是时间的终点。”我:“不懂为什么说这是时间的终点?”他:“你不懂没关系,因为你不是学物理的。要是学物理的不懂,就该回学校再读几年了。那是广义相对论【注②】。有时间你看一下就懂了。而且,我为了让你明白一些故意没用‘时空’这个词,而用了空间。实际上,被扭曲的是时空。”

我:“嗯……可是,您怎么知道会有那种地方存在的?就是您说的那个时间的终点……呃,星球?”

老头笑的很自豪:“我去过!”注1:关于“黑洞中和”的说法是患者假设,但是有些黑洞的确在逐渐消失。参考资料:

“黑洞蒸发”——史蒂芬.霍金著。发表杂志就不推荐了,到处都能找到。注2:质量极大或密度极高的物体可以使时空结构延长。——《广义相对论》。


患者的意思是:在几个大型重力场的扭曲平衡点,时空是被造成扭曲后达成的平衡,所以那个星球所处的时空本身就是被几个重力所延长的。说的更直白一点:几个重的物体已经把薄膜压陷、绷紧了,这时候在那个平衡点放一个质量相对很小的物体,那个物体则很难造成薄膜的凹陷,即便有也是很小很小,仅仅维持自身的停留。推荐读物:《广义相对论》——艾尔伯特.爱因斯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