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年行摄征途 乡土摄影师用镜头讲述仪陇故事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妈妈戴着老花眼镜,专心致志地缝补一件衣服,专注的神情、慈祥的面容、沧桑的双手……近日,一幅反映母亲辛勤劳作的摄影作品《慈母手中线》亮相2016“第十八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以其独特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摘得本届大赛人像摄影类金奖。这幅摄影作品的作者,就是仪陇“乡土摄影师”、退休干部唐嗣忠。11月13日,刚刚收到奖杯和获奖证书的唐嗣忠向笔者讲述起他43年来的摄影故事。
“一见钟情” 踏上行摄征途
中等身材,微微发福,身着摄影马褂,肩跨单反相机,圆圆的脸上堆满笑容,这就是唐嗣忠给笔者的第一印象。“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成天背着相机到处走,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务正业’”。唐嗣忠说,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43年来,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仪陇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唐嗣忠告诉笔者,1975年,由于工作原因,他第一次接触到相机,便“一见钟情”,从此走上了“行行摄摄”的征途。
当时,唐嗣忠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拥有一台自己的相机,这在当时很不容易。上世纪80年代,唐嗣忠每月微薄的工资勉强能维持生计。为了买相机,他多次托熟人到信用社贷款,购买摄影器材,并自费到北京学习摄影技术。
从最初120元的海鸥牌双镜头照相机,到如今4万多元的单反照相机,唐嗣忠家的书房里至今还摆放着他用过的几款相机。为了将拍摄的图片存储到光碟里,他将家里的电脑换成了大屏幕,还购买了刻录机,整套设备花了10多万元。“花了10多万,就是几个铁铊铊摆在家里。”唐嗣忠的妻子杨琼珍常与他开玩笑。
“我从没想过通过摄影去创造什么价值。完全因为兴趣。摄影让我接触到各个层次的生活。”唐嗣忠认为,一切的美,都源自生活。
“咔嚓”声中 记录社会变迁
蓝天鹰是唐嗣忠的老朋友,也是摄影爱好者,他告诉笔者,唐嗣忠的业余时间大多“泡”在乡村。时常深入山区,捕捉淳朴民风,记录生活百态。在唐嗣忠的镜头里,有村头戏台、有含羞新娘、有热闹庙会、还有耕作农民……为了拍好农村婚礼,唐嗣忠背着照相机早早赶到新娘家,从盘头到迎亲,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为了拍好农村地方戏,唐嗣忠借住在村委大院,白天回县城上班,晚上赶到村里拍摄……在热爱的摄影道路上,唐嗣忠累并快乐着,朋友们都称他“乡土摄影师”,他也喜欢这个称呼。
“照相在外行眼里只是‘咔嚓’按下快门,对我来说这是让时光倒流的艺术。我的电脑里至今还保存着30多年前拍摄的老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仪陇的风土人情、社会变迁。”唐嗣忠说。
43年坚守 收获累累硕果
他不是记者,但凡仪陇有重大活动,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不是职业摄影家,但他的足迹遍布了仪陇山山水水;他不满足拍街头即景,而是走进百姓生活,用镜头捕捉人文百态,用光影记录秀美风光,用镜头讲述精彩故事。凭着对摄影的热爱,唐嗣忠从事摄影43年来,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其中600余幅在国、省、市摄影比赛中获奖。2000年9月,他的纪实摄影作品《狗娃儿》在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人口·环境·家庭·生活》摄影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3年,他的一组(4幅)记录仪陇客家民俗的作品《客家婚礼》在“第十五届中国艺术摄影大赛”中荣获银奖。今年,他的作品又获2016“第十八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人像类金奖。
唐嗣忠说:“背着背包,拿着相机,用镜头发现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镜头讲述仪陇的精彩故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背着他心爱的相机,唐嗣忠像一名勇士,再次踏上了征途。南充新闻网讯(记者 余剑 范红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