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认为现在户外人群中不依靠电子导航有能力独立活动或是当领队的有多大比例?
我以前认为多数女人缺乏方向感,只知道左右不知道南北,只认路标不知方位,后来在户外圈里发现不少男人也一样。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自己第一次从樱桃沟走上山脊,目标是香山,只看过北京郊区地图,当时还没防火道,刚上山脊小路碰到一个护林员,问我有没有火种,我说我不抽烟。后来走到香山西北墙外脚还被套野兽的铁丝套住脚了。到2000年前后在“萝卜地”一带也是走一天就见到一个护林员牵一条狗。2001年我第一登深圳梧桐山,走到山顶附近的时候进入云雾了,能见度不到20米,看不清哪边才是最高峰,我不甘心就坐在一个上山的路口等,那天是周六,25分钟才等到一个人上来指给我主峰,那一天在山顶就遇到这么一个人。10年后梧桐山顶非周末都能同时有上百人。2000年的时候已经是一周双休了,私家车也相当多了,车价和房价比还是不值一提,生活水平支撑市郊游一点问题都没有。
为什么那时候很少有人像现在这么玩?我觉得首先就是没有现在这种领队,没人带路,人少感觉不安全。后来人群进一步扩大也和手机以及电子导航普及有很大关系,走的人多了以后山上也多了一些基础设施。去年跟一个商业队去小五台,上山前我拿出手机问领队今天从哪条沟下山,领队很不高兴,认为我不信任他,我说我就是怕失散而已。
所以说无论是AA还是商业,这种领队模式是时代产物,和鬼佬的阿式登山没有半点联系。存在就是合理,你去否定它一大批人不答应。当然,只有召集人没有实际领队的模式也很好,真正做到大家平等了,但很难成为主流,小众可以玩。
我觉得以后还有个麻烦,卫星通信普及以后有些人就更肆无忌惮了,反正我报上坐标了,弄个直升飞机来救我吧![](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