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firehawk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CSIA 2级培训日记 —— 【更新考试笔记】

[复制链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9 22:56:53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ly1475469892 发表于 2017-4-15 08:59
楼主这个培训价格是多少?

总共需要五天的学时,每天120加币左右,不含雪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8-3-22 14:21:05 | 只看该作者
从头到尾仔细研读了以便,对号入座自己的动作,很有帮助。学习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8-3-22 19:42: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苍月 于 2018-3-23 00:19 编辑
firehawk 发表于 2017-2-28 12:56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4NzU2MTY1Mg==.html

外腿部分其实就是这个视频,留意JG在末尾的滑法 ...

关于外腿的部分,这里确实有一个与我们在OTTO课上听到的不一样的说法。这个说法起先我们也是听得摸不着头脑,后来上雪后才稍有感觉。想请火鸟解释一下两种说法的相通和相异点:

1)视频中JG在山上摆出的姿势,以及在滑行中表现出来的姿势里,有一个内腿往前放的动作;


2)在我们室内课的视频分析中,OTTO明确指出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的问题,正是从转换区开始到入弯再到出弯,内腿都有往前放得过多的问题。把每个人弯中状态都定格下来给我们看,告诉我们如图中红线框出的空白部分是我们需要避免的。他的原话是,他不在乎我们的板间距是宽还是窄,但要求我们一定要保持合理的板头差,内腿不能往前踢。他认为这个动作是内腿承重的典型动作;

3)我们以前几乎都没听过这样的要求,便请问他如何能做到把板头差缩小到合理范围内。他告诉我们不管是往后收内腿,还是往前踢外腿,都能达到目标,我们根据滑行时自己的感觉去做就好;

4)因为知道他提出的问题我们必须做改善才能更有希望通过二级考核,因此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都在山上苦缩板头差。普遍体会是缩小板头差以后确实能感受到更多的外脚承重,尤其是通过往前踢外腿达到目的的时候,为保持重心不落后也同时增大了髋部前屈的幅度,伴随转腿的动作实际上也就形成了更大幅度的反弓。

据我们体会,虽然OTTO口头上说不在乎板间距是大还是小,但缩小板头差后出于生理结构的特性,确实板间距明显变小了。OTTO的滑行姿态也确实比其他红牛双腿并得更紧。不知您是否听过其他红牛有过这样减少板头差的要求?还是说这是OTTO的独家秘方?

@阿拉布 元芳你怎么看?

点评

我觉得板头差应该是由胯部和上身分离自然产生的,而此时的大腿和小腿都应该保持平行,板头连线、膝关节和髋关节平行,保证双腿的间距与胯同宽,双腿的同步性就能保证,能减少k腿和转换时的分腿现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3 06:58
我认为John那个时候确实是内腿承重了,但是应该是特殊情况,他那个弯提前切换了承重腿。烂雪之上,一切皆有可能吧。 至于我的想法,就一个,两小腿平行。在此基础上,板头差该多大就多大呗。 另外,John这种换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3 0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8-3-23 00:55:48 | 只看该作者
苍月 发表于 2018-3-22 19:42
关于外腿的部分,这里确实有一个与我们在OTTO课上听到的不一样的说法。这个说法起先我们也是听得摸不着头 ...

我认为John那个时候确实是内腿承重了,但是应该是特殊情况,他那个弯提前切换了承重腿。烂雪之上,一切皆有可能吧。

至于我的想法,就一个,两小腿平行。在此基础上,板头差该多大就多大呗。

另外,John这种换弯,也可以算一种很动态的Cross Over,现在我最喜欢的滑法就是这样换弯。楼顶火鸟偷拍的红牛是Cross Through,更稳更平滑,也许可以看做CSIA两代人的选择,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8-3-23 06:58:13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道克 于 2018-3-23 07:00 编辑
苍月 发表于 2018-3-22 19:42
关于外腿的部分,这里确实有一个与我们在OTTO课上听到的不一样的说法。这个说法起先我们也是听得摸不着头 ...


我觉得板头差应该是由胯部和上身分离自然产生的,而此时的大腿和小腿都应该保持平行,板头连线、膝关节和髋关节平行,保证双腿的间距与胯同宽,双腿的同步性就能保证,能减少k腿和转换时的分腿现象。再加上适当的反弓,内腿承重的问题也可以解决。

点评

您说得没错,合理的板头差是由分离自然产生的。 但在滑行过程中,尤其是遇上陡坡和高立刃的情况,合理的板头差和大小腿保持平行是矛盾的。在这个情况下要么就是内腿往前放得更多,要么就是往前伸外腿和收内腿,但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3 07: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18-3-23 07:46: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苍月 于 2018-3-23 07:51 编辑
阿道克 发表于 2018-3-23 06:58
我觉得板头差应该是由胯部和上身分离自然产生的,而此时的大腿和小腿都应该保持平行,板头连线、膝关节和 ...

您说得没错,合理的板头差是由分离自然产生的。

但在滑行过程中,尤其是遇上陡坡和高立刃的情况,合理的板头差和大小腿保持平行是矛盾的。在这个情况下要么就是内腿往前放得更多,要么就是往前伸外腿和收内腿,但是此时双腿的大腿小腿是一定不平行的。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OTTO的要求就是往前踢外腿,往后收内腿。配图也许比较激进,但这也还算大众滑雪的范畴,并且确实在这个幅度下更能反映所关心的问题。



点评

教官指的应该是转换区时的板头差,新旧弯的转换区也就是中间位的板头差应该没有,。我个人理解,入弯随着分离加大板头差加大,当板头越过滚落线进入弯的后半部分时开始减少分离,此时板头差也在减小,到中间位时,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3 08:21
大腿是不可能平行的。。。不过这两张图,C家没意见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3 08: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8-3-23 08:11:57 | 只看该作者
苍月 发表于 2018-3-23 07:46
您说得没错,合理的板头差是由分离自然产生的。

但在滑行过程中,尤其是遇上陡坡和高立刃的情况,合理的 ...

大腿是不可能平行的。。。不过这两张图,C家没意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8-3-23 08:17:45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8-3-23 08:11
大腿是不可能平行的。。。不过这两张图,C家没意见吗?

回复又都待审核了,这么低的重心,C家如何做到OLR不伸内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8-3-23 08:18:31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8-3-23 08:11
大腿是不可能平行的。。。不过这两张图,C家没意见吗?

我只能说“法无禁止即可行”啦。就这两张照片来看,除了图二感觉重心落后,我并没有看到C家明确反对的东西。您觉得有什么与C系不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18-3-23 08:21:55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苍月 发表于 2018-3-23 07:46
您说得没错,合理的板头差是由分离自然产生的。

但在滑行过程中,尤其是遇上陡坡和高立刃的情况,合理的 ...

教官指的应该是转换区时的板头差,新旧弯的转换区也就是中间位的板头差应该没有,。我个人理解,入弯随着分离加大板头差加大,当板头越过滚落线进入弯的后半部分时开始减少分离,此时板头差也在减小,到中间位时,没有板头差,接着进行下一个弯的分离动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