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预报显示,21日至24日京津冀地区自西向东将出现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降雨最强时段将出现在22日。霎时间,关于暴雨的各种谣言满天飞,有消息称6月22日中午到夜间,北京将有特大暴雨、极大的狂风和强烈雷电覆盖北京全境,已经大到雷达回波无法测量的上限。更有甚者,称这次暴雨为六年来最强暴雨,指出强度堪比“7·21”“6·23”暴雨。
人心惶惶,吓到了不少京津冀的小伙伴。这些骇人听闻的消息都是真的吗?6月21日,《经济日报》记者独家采访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他表示,六年来最大暴雨的说法并不准确。相比2012年的“7·21”那场暴雨,明显没有那场强,比起去年的“7·20”,这次暴雨过程总的降水量也是明显偏小,但是单日的降水量可能和去年“7·20”差不多,另外,2011年“6·23”暴雨过程降水相对比较分散,对流性比较强,它单点日降水量可能和这次相当,单点的小时降水量有可能比这次还要稍微强一点,但是总体面降水量可能比这次要稍微小一点。
关于“特大狂风暴雨”的说法,专家称并不属实。方翀告诉记者,一般风力在十级之上,方可称为“狂风”,目前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北京地区22日中午到夜间可能有6到8级阵风,并不能达到“狂风”的级别。另外,降雨的级别也没达到“特大暴雨”,预计会有暴雨和局地大暴雨。
而网络上“雷达回波无法测量”的措辞更是无稽之谈。方翀称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北京处于中纬度地带,风力和雨量都不是最大的地带,不管是雷达或者自动观测站,都很难超过测量上限。
这次暴雨很大,但的确没有网络谣言所说的那么吓人。方翀告诉记者,此次暴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是影响最大的区域,但是暴雨覆盖华北、黄淮中东部和东北地区南部等地,其中,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河北、北京、天津、辽宁西南部、河南东部、山东、安徽东北部和江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北京西部和北部沿山、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累积雨量可达120~150毫米。过程主要降水时段为22日白天到夜间。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可达30~50毫米。
关于华北这次强降雨,有两点与众不同。方翀表示,此次暴雨由冷涡引起,往年6月,冷涡都窝在东北那嘎达,时不时派出小分队进行骚扰,所以降雨来去匆匆,落雨点也随心所欲,行踪莫测。而这一次是整个冷涡主体御驾亲征,所以会制造出区域性强降雨,并且影响时间也比较长。
另外一点特别之处是这次降雨走的“混搭”风。方翀说,降雨简单可以分为两种,下雨时打雷和下雨时不打雷,前者叫对流型降雨,多半雨势激烈,电闪雷鸣,动静比较大,但后继乏力;后者属于默默无闻但耐力持久,叫稳定型降雨,不下则已,一下就绵绵不断下个一整天!而华北降水这次属于混搭型,前期和后期对流活动明显,打雷又下雨!中间又以稳定取胜,稀稀拉拉感觉下得不算大,但累计雨量也不小。
对于即将来临的降雨过程,专家提醒公众要做好相关防范:强降雨天气将导致低洼地区和部分路段出现道路积水,对22日早、晚城市交通将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伴有雷电、短时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有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应该注意防范。强降雨期间需远离山区、河流、水库、旅游景区和建筑工地等危险地带,需注意防范山区强降雨可能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此外,持续降雨将影响冬小麦的收晒,应该抓紧时间抢收及晾晒。
而针对此次暴雨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专家也表示,暴雨究竟有多大,怎么下?大众要要相信科学的预测预报结论,做到心里有数,不能盲目听信网络谣传,听风就是雨,只见极端性。而获取天气预报最正确的姿势还是看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等部门的专业权威的预报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