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933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保] #生态播报#联合国环境署:库布其,我们的沙漠,我们的家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3 09:4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联合国环境署:库布其,我们的沙漠,我们的家园

为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共识和习近平主席关于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提议,实现联合国2030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为10多亿生活在荒漠化地区的人民谋福祉,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先生,上任不到一年,就用三天时间到库布其沙漠考察调研。期间,索尔海姆先生代表联合国环境署,与亿利公益基金会主席王文彪共同启动成立了“一带一路”沙漠绿色经济创新中心,并与亿利基金会签署了合作协议。

索尔海姆先生表示:中国库布其沙漠之行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为世界上其他荒漠化地区和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应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实施,广泛推广到非洲、中东、拉美等等饱受沙尘肆虐的国家和地区,造福当地人民。

考察结束后,索尔海姆主任办公室通过官微刊发了“库布其:我们的沙漠,我们的家园”。

从“水草丰美”的草原到“死亡之海”的荒原

库布其蒙语意为“胜利在握的弓弦”。巍巍阴山,横亘东西,是为弓弦。黄河龙脊与阴山之险,勾勒出了这块被山带水的宝地,也赋予了库布其龙盘虎踞的先天禀赋。据《诗经》记载,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其草原上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成群。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俨犹、戎狄、匈奴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然而数千年来,库布其一直为干冷多风的气候所苦,也承受着历朝历代的过度垦牧与战火兵燹。400多年前,明末清初之际,这里战乱不断,加之无节制、无约束的放垦开荒,大大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大片的良田变成荒漠,朔方城也逐渐荒废,被人遗弃,繁华一时的胜景终究湮灭在了漫漫黄沙之中。

最终,风沙肆虐,草原沉沦,风采与荣耀随之而逝,水草丰美的宝地退化为了“死亡之海”。库布其不仅成为了它子民心中无尽的遗憾,也成为了中国大地上一块难以抹平的伤痕。

恶劣的环境,贫困的牧民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八九十年代,冬春狂风肆虐,黄沙漫卷,800公里之外的北京由此饱受沙尘暴之苦。

库布其沙漠以新月流动形流动沙丘为主。沙丘高大雄浑,终年移动不止。植被难以存活,偶有顽强生长下来的树木,几年功夫就沙埋半截,仅露树梢了。

沙漠里只有两种天气,有风的日子和风停的时光。风沙一步步向四周吞噬仅剩的草场和农田,沙逼人退的悲剧千百年来一直在上演。

过去的库布其沙漠散居着几万农牧民,就像星星洒落在星空一样,在沙丘的深窝里面很难找到,过着最原始的生活。

他们固守着自己的家园,过着靠天吃饭、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放牧是唯一的生活方式。粗放式的放牧和破坏性的挖掘活动让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

库布其人想要建造房子,需要用羊从沙漠外背砖,年复一年,背上很多很多年才能建起一座土砖房子。宽裕一点的人家,用骆驼搬运砖石,建一个大点的房子也要三年。然而,沙海无情,环境恶劣,木头院墙根本抵挡不了风沙的威胁。

沙漠里没有路,要买一瓶油、一瓶酒需要骑上骆驼走几天。库布其农牧民成为生态难民,从原来的“游牧民族”变成了“游沙民族”,绕着沙漠不断迁移。八十年代生活在库布其沙漠的十几万农牧民,人均收入仅有300多元。库布其也成为中国“贫困”与“沙漠”的代名词。

重生之路

1988年,出于对沙漠的热爱和荒漠化的担忧,亿利集团着手恢复库布其的往日风采,开始治沙征途。他们与当地人一起,修筑穿沙公路和黄河大桥;启动“京津风沙源”与“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生态农牧业、生态光伏项目;建设生态小镇、沙漠公园;实践“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经过近30年的艰辛治沙,库布其沙漠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迹象,改良出大规模的沙漠土地,初步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

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恢复,出现了天鹅、野兔、胡杨等100多种绝迹多年野生动植物,2013年沙漠来了70-80只灰鹤,2014年又出现了成群的红顶鹤。

100多种生物固沙种植方法:如气流法种植沙柳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甘草固氮法让沙漠出现了大面积的黑色土壤,这些技术突破了治沙难题,解放了生产力。

当地人民种植甘草来改善土壤,甘草固氮量大,改土效果明显,一棵甘草就是一个固氮工厂。“甘草固氮治沙改土”技术,让1棵甘草治沙的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把大面积沙漠变成有机土壤,构建了甘草、肉苁蓉中草药产业链;同时,还充分利用沙漠丰富的光、热资源,大规模发展了以大棚和节水灌溉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种植出了沙漠西瓜、沙漠香瓜、沙漠黄瓜、沙漠西红柿等。

“治沙+发电+种植+养殖+扶贫”的生态光伏产业,实现了生态与能源的良性互动。

1988年,库布其年降雨量不足100mm,2016年,年降雨量达到了456mm;1988年,库布其生物种类不足10种,2016年,生物种类达到了530种;2016年,库布其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354元;1988年,库布其植被覆盖率仅有3—5%,2016年,植被覆盖率达到53%。

30 年来,库布其沙漠绿色经济创造了数以亿元的生态财富,累计带动了沙区10 多万人彻底摆脱贫困。这为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100多个国家21亿荒漠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希望。

多方合作,携手同行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是中国治沙者与全球同行交流经验、商议合作的重要平台。库布其沙漠论坛由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秘书处、国家林业局、科技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亿利公益基金会承办,每两年一次。论坛汇聚了众多国家政要、科学家、企业家的目光,是致力于世界荒漠化防治以及沙漠经济发展的大漠盛会。

2013年8月,环境署与亿利公益基金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携手在旱地生态系统管理、沙漠绿色经济、《全球环境展望》、青少年环境教育等领域开展合作。同时,由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秘书处与中国亿利公益基金联合会发起的“全球荒漠化治理库布其行动”在库布其启动。

2000年库布其沙漠卫星遥感图

2016年库布其沙漠卫星遥感图

为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对旱地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了解和认知,联合国环境署联合亿利公益基金会从2014年开始,举办联合国环境署青少年环境夏令营。夏令营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题,每年举办一届,通过在沙漠地区开展野外生存与拓展训练、举办环境主题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了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意义。

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耕地退化。“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都遭受着荒漠化和干旱的威胁,库布其近30年治理沙漠,发展了沙漠生态产业,也为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100多个国家、21亿人带来了希望和借鉴。

库布其打造出了一座“绿富同兴”的沙漠绿洲,更开创了一种由“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今,“一带一路”构想架起了中国梦和世界梦相通的桥梁,而库布其模式也插上了“一带一路”的翅膀,正在沿着中国的甘肃、青海、新疆、西藏,飞向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中东、中亚荒漠化严重的国家。




2#
发表于 2017-7-3 10:12:31 | 只看该作者
国人的智慧。

点评

辛苦的劳作,创建美丽家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7-7-3 12:03:28 | 只看该作者
库布其,我们的沙漠,我们的家园

点评

辛苦的劳作,创建美丽家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7-7-3 14:38:22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您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7-3 15:04:26 | 只看该作者
{鼓掌}{鼓掌}

点评

辛苦的劳作,创建美丽家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7-7-3 15:24:21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感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7-3 16:06:29 | 只看该作者
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点评

辛苦的劳作,创建美丽家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7-3 17:41:47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感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11: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7-3 18:34:14 | 只看该作者
保护家园

点评

辛苦的劳作,创建美丽家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7-3 18:34:35 | 只看该作者
保护地球

点评

保护美丽星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4 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