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25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报道] 大会山久久(99)之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14 13:34: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人说,在南方长大的人,呼吸中必有荆楚风的节奏,胸怀内必有吴越水的柔情。我是地道的南方人,虽不敢与荆楚风、吴越水PK一争,但我清楚的知道,已经有人戏谑我为“闷骚型犟驴”了,不知是褒我还是贬我,不得而知。尽管我的性格非常内敛,也不会在乎一个称谓,从而遏制应有的情感表达和流露,否则,我会认为这是对生活的亵渎。
年少之时,你会一往无前,不会因为人生桎梏而驻足回首;如今人至中年,驴行时的我会时而放慢脚步,敞开心扉拥抱美景,临风陶醉,用心品味,饱览群山遍野,品味感悟人生。放慢脚步绝不是因为劳累,而是生活阅历的体现。这种感觉随着鬓发渐白逾发浓烈。
既庙川棚坑赏紫微、宁旌绩三地驴行后,2017年9月9日,我又一次参加紫金h、无语、糊不涂组织的山麻雀绿野户外旌绩界山――大会山穿越。
6:30,乘中巴车,约45分钟车程直至上庄镇下舍,驴行开始。目标大会山顶峰。
我的故乡在黄柏山、竹根尖脚下,与青罗山、黄会山毗邻,大会山就矗立在家乡正北。虽是家乡的高山,但还没有登顶过,在我脑海里她显得既陌生又熟悉。驴行沿途下舍、昆溪上、会川等几个村子当年都有初中同学,还曾专门来串过门。
下舍至昆溪上(凤栖湾)当年的青石板古道早已不见踪影,已被所谓的现代文明所代替,方便了大家通行,但已完全失去了那种古朴韵味。山还是那座山,徽派民居依然还在,虽没有了青石板路,但已钩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回忆。
三十年前的我,是这条古道的常客,因为我曾经的一位师傅就在昆溪上。
这得从我的父亲说起。80年代末,那个年代,似乎是人多力量大的时代,物资又极为贫乏。我父亲和我这一代都是独子,父亲很努力地挣扎在温饱的边缘,我清楚地记得,除了正常从事一位普通农民需要做的事外,他还从事过铁匠、裁缝匠、木匠,卖过油条、柿子,会打猎,我小时也曾搭过手。为了全家的生活,父亲很努力,最终选择了兽医这个行业,为此,他经常买些药书订了报纸杂志来自学,那个年代还专门买了架显微镜用来研究细菌,很难想像是一位小学毕业生的所作所为,兽医行业就这样成了他几十年吃饭的饭碗。值得炫耀的是,父亲精湛的兽医技艺赢得大家的信任,口碑很不错,旌绩歙三县都有人来请他为牲口看病。父亲就这样撑起了一个家庭。
正因为父亲性格的刚强,所以他希望性格柔弱的我和妹妹也是如此,一旦遇到什么不顺或外人欺负,至少在体质上不会吃亏。应该是初二年级,在父亲的安排下,我和低我一级的妹妹不情愿地拜了昆溪上师傅学习武术,总共学习时间大概是一个学期中的双休日。周五下午放学与那个村的同学们一道徒步去师傅家,周日下午徒步返回家中,学校或家离师傅家至少有15里路。
那时我十六七岁,估计那时的师傅应该有七十多岁了,师傅很瘦,两只手因为患病抖的厉害。据说,师傅善长拳,“夜壶手”、“板凳花”等,年轻时,可是声震一方。但我没有领悟到父亲的苦心,学拳不刻苦,重形式,走过场,消磨时间,没有认真去学习悟透师傅的拳术,只会了点花拳绣腿招式。如今在我的映像中,只清晰地记得下舍至昆溪上的古道很陡,走的很累;记得师傅家的南瓜焖饭、霉干菜很好吃;记得与那村的几位同学一起玩得开心,拳法套路却忘得一干二净了。
初中毕业离开家乡,就很少再回到家乡,更不用说来当年曾学过拳的地方。凭着三十年前的点滴记忆,我沿石板路穿村而上,从师傅的老房子旁绕过,师傅家与临近的几间房子一样大门紧锁,老房子物是人非,听说师傅的后人早已搬至县城居住了。
大会山之旅才刚刚开始起步,历史沉钩已让我收获满满。
经昆溪上,过会川,队伍从大会山南麓正式登山。
绩溪岭北乡的山与岭南的山是有差别的,岭北乡的山土层厚,地表植被丰富,而岭南的山,土质少,怪石多,驴行景致各有千秋。
至大会山的山路不是很陡,且大多是土路,在大家认为登山不吃力的时候,山体转了个弯,一排排的山树倒伏在前进的登山路上,前进的道路受阻,但大家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依次攀爬通过。好几道山弯都是这样,幸好是山弯横路,不太吃力。山的右翼视线很开阔,景致很好,能见到不远处的村庄,那应该就是一代学者胡适的故乡――上庄。
山弯横路通过后,基本上是沿山脊上攀,驴友们根据个人的体力爬爬停停,一个小时后,一片深绿色草地显现在大家面前。千米高的大山中有这么一块草地,显得格外特别,草地远处的山,云雾升腾,忽明忽暗,如仙境一般。
透过近处山林,依稀可以看见远处的铁塔标志,那就是大会山顶,已经有不少驴友已经到达目的地了。在这草地休息的几位驴友赶紧向大会山山顶进发。
三十分钟左右,全部驴友到达大会山山顶。
大会山,海拔1259.4米,明弘治《徽州府志》:“高三百丈,广博二十里,上多云雾”。东、南、北三向,山势挺拔,磅礴峥嵘,四周众峰环峙,宛若大聚会,故名。清乾隆《绩溪县志》:“登绝顶可望太平、宣、池。”上原有石屋、碑,镌“大会天峰”4字,今无存。顶坡“大会山”字碑今存。传李白、清乾隆皇帝曾游此山。
我们见到的大会山,很是开阔,除一些如山楂等低矮灌木外,就是草地了。山楂已熟,驴友们纷纷去山坡面山楂树采摘山楂,有红的,有紫的,还有白的,很是诱人,不一会儿,大家就摘了不少。还有不知名的蘑菇,白的,红的,灰的,好美。山顶矗立一座高大的信号发射塔,塔前屹立一座一米多高的石碑,碑面似乎刻有字,难以辩认,应该就是所谓的“大会山”字碑了。但未见清乾隆《绩溪县志》中所言的石屋、“大会天峰”字碑。
大会山,山南为绩溪岭北上庄、长安,山北为旌德白地、庙首,由北、西到南,分别为黄高峰(海拔1149米)、雷鼓尖(海拔1131米,古名凛山)、黄会山(海拔1024米)、青罗山(海拔1175米)、竹根尖(又名竹竿尖,海拔1056米)、上金山(海拔1075米)、黄柏山(海拔1270米)等山,山势雄伟,云雾缭绕。一会儿,几座高山呈现眼前,一会儿,高山又全没了影。正如明弘治《徽州府志》所言,山势挺拔,磅礴峥嵘,山间云雾迷漫,四周众峰环峙,宛若大聚会。山体表面有一些石块,仔细观察,石块表面有颗粒或气泡眼,应该是若干年前火山喷发的产物。
站在大会山之巅,我在云里雾里,闭上双眼,张开双臂,用心品味,感悟生活,我心飞翔!其他驴友也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去回味。
大家在大会山山顶吃干粮补充能量,一起合影过后跋足下山。下山的路甚至没有上山路好走,不仅有砍倒的山树挡道,有的路段,茅草已长的好高,几乎看不见路。驴行队伍归心似箭,径直往下山方向,穿竹林,过山涧,经枫树坞(枫石村),至金岭洞,领队联系的中巴车已早早到来,14:40左右,乘车返回县城。
驴行是生活的点滴写照和缩影。人生如变幻的波峰和波谷,得意之时,就会有困难迟滞驻足难向前,纠结之时,就会有美景激励前行不懈怠,会始终让你清醒。人生就是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中求突破,只要用心去做,才能与生活共舞。
(2017年9月9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