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49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交流] 走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26 08:5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压 马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按现在说,这是文化革命中最雷人的豪言壮语了。在兵团中,作为知青的我们,对于这样的豪言壮语却消受不起,稚嫩的肩膀无论如何也很难扛起这样的乐趣,于是很多人思想都开了小差,自得其乐的寻找自己的精神世界。一些人开始从艺术中追求弹唱的消遣,也有人四处搜书看小说开始学习数理化,而还有一些人开始从工作中寻找乐子,正可谓苦中作乐,弥补自己旺盛的精神需要不足,也算是一种能够被领导所理解并支持的正常工作表现吧。后勤排的工作与大田排不同,除了众所周知的稀稀拉拉、疲疲沓沓的散漫生活外,还有时间和有生命的猪啊、牛啊、羊啊、鸡啊、兔啊各种生灵打交道,一头钻进自己的世界中,品尝着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走 马
   “压马”,通常是指驯马人使用专门技巧将未训练过的马、骡在特定时间内训练成可供骑乘或挽力使用的役畜;狭义是指通过训练使马匹骑乘和拉车时会“走”。
   “走”不是指的一般骡、马的自然慢步,而是一种骡、马速步。在我们谈到牲畜,包括犬的步态时常常运用动物学经常提到的慢步、速步和快步的提法。慢步是指骡、马在自然情况下不加速的步态,这时骡、马的四蹄向前摆动顺序为左前、右后、右前、左后。一旦马匹以慢步无法满足需要时就要采用速步行进,一般马的速步是左前、右后几乎同时抬起前移,然后右前、左后往前移动,这时马出现了我们经常称之为“颠”的步态。当速步仍然无法满足需要时,马会两只前蹄几乎同时向前伸出,在将落地时两后蹄又尽力前伸靠近两前蹄,并迅速踏地,两前蹄向前扑,两后蹄蹬地保证马匹跃出最长距离,马就飞奔起来,这就是我们说的“蹦子”,学名应该叫快步。
   在我们知道了马有慢步、速步和快步后,应该了解一种马的特殊速步,这种速步我们称为“走”。这时的马匹左前蹄、左后蹄同时升起向前伸出,右前蹄、右后蹄同时向后蹬地发力,左右两侧肢体轮换摆动,骡、马身体及背部紧平稳的左右微晃,而不是像上面提到的马速步时的“颠”,如果比喻的话,骡马的“走”很像人类体育运动中的竞走,只不过有时左右腿轮换着地时可能腾空。在文学艺术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马的这种特殊速步“走”,比如苏联小说《柯楚別依》中就有这位红军将领披着紫羔羊大氅,骑着他的“溜蹄”(也就是“走”)小马的描写,内蒙古艺术家用马头琴和歌声赞扬着他们的“黑走马”。这些溜蹄马、走马指的就是骡、马用特殊的速步“走”,行进的方式。
   如果说会“走”的马叫“走马”的话,那么“走马”又可以分为天生的和“压”出来的两种。据我所知,天生会“走”的马,它的这种本能首先是由品种和遗传所决定的,如俄国的顿河马、卡巴金马、奥尔洛夫以及我国的伊犁马、蒙古马等都很容易天生就会“走”,天生会“走”马的比例约为1/50~1/100。有些生下来会走的马可能会把它的这种特性保持一辈子,而另外一些马则可能渐渐失去这种本能,我个人认为通过某种训练这部分失去了“走”的本能的马匹是可以通过训练,也就是“压马”恢复过来,又成为一匹会“走”的马,也就是“走马”。曾听说有人能将天生不会“走”的马压成会“走”的马,但只是听说,我是没见过的。也许有,但是太难了。
   骡、马的走按步态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小走”另外一种叫“叉花大走”。骡马在小走时,迈出的步子较小,也就是步幅小,左右侧腿交换的频率也低,走起来脑袋随着左右两腿的交换前进在每侧腿抬起时,头都扬起,腿落向后,头迅速向下摆一下并又随着另一侧腿的抬起轻微上扬。在走的同时我们除了可以看到马的这种摇头晃脑动作,还可以看到骡、马为了背部平稳而不像其他速步马一样提起尻步,而未将脚步前移而拼命摆动胯部前推,还可以看到为了使蹄子平移不擦地而迅速转动球节,向上翻动蹄步继而向前甩出,就向我们所说的“翻蹄亮掌”。无论是马匹天生有小走,还是需要“压出来”,使他们成为“走马”的原因都是为了人们的使役需要。会小走的辕马走起来摇头晃脑,脖子上的铃铛和头上的红穗一齐甩动,辕马平稳的驾着车在土路上走来,花愣愣、红刷刷,啧啧,好威风。因为骡子的双亲一方是驴,而驴大都天生会小走,所以骡子天生都挂“走”,压骡子只是让它们的步子更快、更大,便于使役。把马压成“小走”,这需要马本身腰腿较软、胯较灵活,也就是说天生有这种素质,压出的马除了驾辕外,主要为了骑乘,出远门骑上一匹不颠不跛的走马又快又舒服。顺便说一句,会小走的马,走起来除了摇头晃脑外,臀部肌肉往往是圆嘟嘟的,腰部摸上去往往是宽宽的,稍稍凹陷。如果还想象不到小走的马是如何走,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我们见到的几种动物,他们天生会小走,大象、骆驼、英国斗牛犬都是在“小走”。

叉花大走
    “叉花大走”与“小走”从形式上好像一样,马儿都是一顺地跨步,不同地是跨步的频率“大走”比“小走”要高很多,大走频率是小走的两倍以上,走得步伐也大,所以很出路,也就是走得快。再好的马儿一股劲也难快步跑上五十里,可是马儿速步或者大“走”上五十华里是可以的,这是任何骑马人求之不得的。马儿走着比颠着让骑手更舒服,骑手潇洒地骑在骏马上大气地左顾右盼,肩膀微微颤动像跳蒙古舞,好不威风,惹得大姑娘小媳妇侧目而视。这就难怪蒙古族的大马倌对走马,特别是叉花大走的走马加倍推崇,趋之若鹜视之珍宝,以拥有一匹好走马而自豪了。为搞清叉花大走与小走的区别和难得,我们先了解一下"压走马 "的装置,还要知道叉花大走的一些特点。   
     大凡压走马,无论压小走的马还是大走的马, 压马装备都是需要的。
     先说马鞍。常见的马鞍有三种,卡图鞍、羊尾巴鞍、皮鞍。羊尾巴鞍最适合压走马,它的坐垫处像蒙古羊的大尾巴,鞍桥处也就是马鞍前部像罗锅桥的部分,高高笔直抵在骑手的小腹,坐上去人的臀部、腿部和马鞍吻合很好,像粘在一起感觉很舒服。卡图鞍是为套马设计的,它的鞍桥和坐垫都与马背成三十度角。卡图鞍是个好东西,在马倌套住马后一声大吼,一屁股坐到鞍后,马儿再用力前冲也因为鞍子的阻挡骑手不会被拽下马。可由于卡图鞍坐垫小,人骑上去时间长了不舒服,依我看不宜压马用。皮马鞍人坐上很舒服,压马很好用,但因为皮鞍太大,不适宜压小马用。
     再说一下鞍垫,也就是为防止鞍子压伤马背垫在马鞍下的垫子。我推荐用马鬃擀毡,再用小帆布包上制作的鞍垫,它压上去不易板结,通气好,又松软,十分适用于每天都要骑乘用的马鞍配用。顺便说一下,压马需要每天训练,马儿很辛苦,流汗很多,所以需要十分适用的鞍垫。
     最后说说马嚼子。圈外人不晓得驯马的奥妙,感到很神秘。实际驯马很简单,技巧全在鞍口上。鞍口的“鞍”指得是马鞍,说的是要借助人坐在马鞍上力量轻重和重心移动,改变马的步态和节奏;“口”则说的是,骑手要利用马嚼子控制马的行动速度、调节马的脚步,并最终通过马嚼子给马指示,形成条件反射后完成技术定型。我们看到的盛装舞步马术赛中马儿的各项动作,都是通过“嚼口”技巧训练完成的。马嚼子如此重要,使用当然很频繁,但这就会容易给马儿嘴角带来痛苦甚至伤害,而压走马千万不能使马儿因为口角痛而头仰起和乱摆,所以使用什么样样的嚼子,怎么处理嚼子就要讲究。压马用的嚼子不能用军用的,军用嚼子一边有一根铁棍卡在马嘴两边,容易把马嘴磨破,使马儿因口角疼痛影响训练,要用牧民用的两边安大环的马嚼子。马嚼子在使用前要做一些处理,用布条濅上烧化的明矾,裹在嚼子上,这可以借助白矾的收敛作用,使用时减少马儿口角疼痛。
     当然,一副重量合适的马镫也是压马不可缺少的,正如内蒙人说的,骑马要轻鞍重镫薄垫子。
     叉花大走的走马(此后称大走马),步态和小走的马的步态是有差别的。
     大走马走起来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五条腿。大走马走起来头是不上下左右摆动的,这和小走马走时的头一点一点的样子截然不同。所以大走马的头不摆动,是因为它的脖子是僵直地伸向马身子的前方,走得特别好的大走马,它的头和脖子甚至径直向马身斜下方伸出,使人从侧面看去像马长了五条腿。
     咬嚼子。亲爱的朋友,我的战友你们在大叫,tiger是骗子,把他绳之以法,马儿的头在走动中处在马儿身体重力中心线的前边,马儿会来个前滚翻,它还会走?平静,容我慢慢说。我们在前边已谈过,为了防止马儿在训练中因为口角痛而头乱摆,嚼子蘸了明矾。但这不够,还要在驯马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拉紧嚼子,使马儿口角渐渐适应嚼子的拉扯,而不引起口角疼痛。再告诉你一个秘密,雄马也就是儿马是有犬齿的,雌马没有。如果你压的是一匹儿马惑骟马,几个月后由于你不断拉扯马嚼,马儿的口角会很松弛,口角甚至长了茧子,再拉扯嚼子时嚼子就会后移到并使嚼子碰到马的犬齿,此时骑手在拉嚼子时会感到马儿咬住了嚼子,拉不起马儿的头。此时人会怎么做?骑手把缰绳拉在怀里,请注意是拉在怀里,那摩骑手的胳膊一定是弯曲的。弯曲的胳膊可以保证马儿突然摆动颈部时(马儿的颈部可比我们的腰部还有力)不被拉下马背。马儿怎么做?马儿要行进,又要保证不前栽,聪明地马用适当地力量咬住嚼子,以保证与人拉嚼子的力平衡。骑手的手拉着嚼子,手和马嘴角得距离是固定的。马儿嘴角,也就是嚼子的位置和人坐在鞍子上的位置是一样的。ok,三角形的两条边是固定的,另外一条边调节也应该是固定的。为了调节骑手身高和臀部用力方向,骑手要不断调节拉嚼子缰绳的高度与长度,以使这个三角形保持平衡。不断地动态拉扯嚼子,使马儿能够平稳地摆动四蹄走起来。这就是嚼口上寻步的道理。
     前蹄刨后蹄穿.大家战友同志们也许又在问,仅凭什么三角形的嚼口调节就可以压出走马?不不,我们在说大走马的特点,通过特点可以揣摩压马的技巧和要领,进而创造模拟和体会特点的境界和机会,维持大走的马匹体会,形成动力定型,训出走马。大走马在走时它的俩只前蹄是往前刨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马儿的步幅更大,速度也更快。同样道理,马儿前蹄步幅大了,后腿再像小走马一样翻蹄亮掌地扭就不行了。大走马的两条后腿,在走起来后要像梭子一样往前穿行,且越过前蹄越多速度则越快态
     刀削屁股虾米腰。在我们团所在的巴彦淖尔盟,人们在形容走马的体型时常用刀削屁股虾米腰来比喻走马通过训练获得的体态变化。虾米腰的形成是由于马儿在大走时头颈前下伸,马背自然要弓起,这不但符合力学和生物力学原理,保证马匹运动,更重要的是马匹的塑造性定型保证了走马所需的物质性、体态要求。马儿在小走时,要扭动并牵动臀大肌抬起后腿,长而久之臀部肌肉自然是鼓鼓的。大走马后腿是往前穿来完成运动,臀部肌肉已无所作为,也就像刀削般没有了。这种长相的马子,在徐悲鸿画的《东方皋相马图》中就有一匹。走马训练也就是压马可以改变马的体型毋庸置疑,家马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与她们的原始祖先dna都不一样,改变它们是人类千万年的实践结果,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对每匹具体的马作出自己想象改变,比如把任何一匹马都可以训成大走马。我们要选择体型上有潜力的马训练才有可能压出大走的马。一般来讲,在选备训的马驹时,除了要考虑是否曾有走,体态好且健康外,要看一下它的两后腿间的距离。大走马训成后,行走中两后腿间要有一定间距,这样才能保证马儿左右摆动四蹄,骑乘感到舒服。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儿两腿间距离越宽越好,有些天生胎传的走马,由于两后腿间距离过宽,走起来横向马浪很大,让人骑在马背上感到甩得慌,就是缺点了。

小玉点
     小玉点是我开始学习压马,并且头一个压成叉花大走的马儿。小玉点是一匹介于红枣骝和黄枣骝间的玉点马,它鼻梁上有一个香烟盒大小的白白的流星,在内蒙被叫做“千里一盏灯”。在没月亮的黑暗之夜,什么也看不到,一丝光下远远猛见一灯,正是小玉点抬起了头。
    小玉点的命很苦,在它不到一岁时,母亲就意外死亡了。它在饲养员的抚养下乐哉乐哉活了下来,想吃嘛就到料房找,说不定还从人的碗中抢个馒头吃。好景不长小伙子四岁了,成了骟马,该学着干活了,被我拉来学叉花大走。
    当时,团里各连都有好走马,唯有我连没有,我真想凭自己的力量压出一匹大走马来。我把小玉点拉出马厩配上鞍鬏,开始压马生活。
    练习大走是很累的,体力消耗很大,一定要给马儿及时补充营养。玉米可以为马匹补充碳水化合物,所以我在该时期的马饲料中占80/100的分量,豆类是马匹摄取蛋白质的主要原粮,对于蒙古马来说食用原粮和草就可以满足它们对营养的全部需要,这当然不包括补充矿物质和维他命。要确定该在什么季节喂给马子什么豆类,在夏季最好喂给豌豆,它的性质是中性且有疏松粪便的作用,可以在夏季起到降火作用;在冬季就要喂给马匹黄豆和黑豆,可以借助马儿的脂肪和补虚功能,提高马匹体质。
    人们都晓得骑走马舒服,威风、拔份儿,可谁知道马儿的累和骑手的苦。马儿在训练中依照骑手的旨意改变自己的步伐,使它因为不适应而紧张,疲劳,造成肌肉酸痛。骑手要每天承担照顾马匹的工作,遛马、刷马可以为马作肌肉放松,改善精神营养,帮助马匹恢复体力,愉快投入到训练中。我听老马倌说,压马一半是压,一半是遛,所以每天压马后,月亮升起时,骑小玉点多长时间就溜它多长时间。
    上述工作,是压马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性环节,我们再回到技术层面来讨论压马技巧,看看压大走马的要点和诀窍。
    不要颠。从压一匹马开始就从此不允许它‘颠’,即便它走得慢,即便它想跑起来。骑手要用自己的耐心和毅力磨马的脾气和耐力,使马儿按自己的意向发展。要压的马儿一般是选择出的,小时候有走而在生长中丧失走马能力的马匹,只有让它们在压马训练的几个月不能颠,使它们部分忘记什么叫颠,又通过骑手特殊的压马技术促使它通过加大步伐和加快频率来达到骑手的要求,直到马儿出现符合要求的小走甚至大走,这不但是恢复马儿的走的遗传,更是再造。
    用嚼子。人类将野马训成家畜,除了运用智慧外,还借助了三件工具,嚼子、马鞍和马鞭。压马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嚼子和马鞍的使用改变马匹步伐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在鞍口上寻步。运用嚼子压马的技巧,包括嚼子的选择、嚼子的用力度、嚼子的用力方向。
    嚼子的样式。并不是任何一把嚼铁都适宜压马用,要选择两根大头直径约1.5厘米的嚼铁,烧红捻成嚼子,每根嚼铁要有一定弧度,使造成后两根连在一起的嚼子比马儿嘴的宽度稍宽,保证拉嚼子时不会夹马嘴。马嚼两边的铁环不要太沉,最好是被拍扁的环,直径大于5--7厘米,以保证在拉扯嚼绳时嚼子环与马嘴接触面积大、压强小而不造成马嘴痛。
    拉嚼力度。拉嚼力度是动态的,刚驯的马、小马、力量差的马、抵抗训练的马,拉嚼的力量要小,反之可力大。拉嚼的力度完全要服从压马需要,因为大走马要求嘴越硬越好,所以骑手要尽量在使马匹不痛苦的前提下逐步加大拉嚼力度,使马耐受力加强,咬住嚼子。根据这样的原理,在压马时也不该突然猛拉嚼子,因为那会使马疼痛,抗拒、不专注训练,或因受惊而行成恶癖。
    用嚼方向。在压马过程中用嚼的方向永远是一致的,就是向马头正后方拉。这是因为马儿在训练走时,由于不断步伐的改变和被迫的身态及步态变化,如果嚼子用力方向不稳,将使马儿不知所措,步幅大乱,步伐大乱,步法大乱。若想压出大走的马,嚼口的用力方向切不可有丝毫马虎。用嚼方向不但要说明向后,还要表明向后拉嚼时嚼绳与马颈的角度,此角度一般是15度。别急,此时马头与嚼绳角度是多少呢,是90度。这是秘密,我从没告诉过任何人(知识产权)。马儿口软时,头飘(什么叫头飘,不能告诉你)时,要把嚼子压在马背上,这时的上述角度也可达到90度。这时的拉嚼起到什么作用呢?就是使马儿低下头而不致乱了步伐。而马尔低下它的头时,它处在何种状态?它用一种你不熟悉的步伐在走,恭喜你,我的朋友,你的马儿开始叉花大走了。先别激动,这时你马嚼绳该如何位置呢?又对了,是离马背最少35度角,离骑手的身体20厘米。
    写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说,我明白了,用嚼方向一定向后,不能有摆。又错,在马儿压小走时,骑手拉马嚼的手实际是在随着马头的晃动不断晃动,只不过没有影响马匹的步伐。马儿在大走时,骑手酩酊大醉,骑在马背上东倒西歪,还谈什么方向,潇洒、野性、快哉、哈哈。。。。。。。
   马鞍出步。要想压大走马,压出大走,要从小走压起。如何压?人这种有自我意识的哺乳动物,可能做一切地球骇人听闻的事情,他骑在马背上也是才华横溢。骑手骑在马背上,两脚踩在马镫上,身体的中心正在马的脊椎处。如果没有特殊需要,骑手的身体中心和重心是不变的。在压小走时,为了使马匹一侧的两条腿同时迈出,在马儿嘴足够硬,骑手经验足够时,把身体重心向马匹一侧移动。这种移动时,因为人骑在马背上,所以人移动时只有把向移动方向的腿弯曲一些,而另一条腿要用力蹬,使人的力移向用力的另一方。此时嚼子也要向重力方移动,请注意,这移动是骑士手型的运动,是让马儿的口角略感压力而把头向压力方摆动。马儿头向一侧摇,身体向另一侧被重力压迫,必然马儿的未被压力方的两腿一起跨出,小走出现了。维持这种小走的结果是,为大走准备好步态和马匹大走心理准备(请注意动物心理学有关动力定型的有关规律)。
    出步。马儿在有了小步后不一定都能压成叉花大走,这要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小走压多长时间,压马的骑手是否压马技术够好?如此等等。我在这里只想讲一下压小玉点的例子来说明压大走的体会,并意图找出压马规律。
在我压小玉点的三个月间,力图完全依照我能够获得的压马老手的经验和谚语,努力模仿任何可以效仿的压马技巧,感谢上帝和马克思,小玉点没被毁掉,反而成了一匹不怎末样的小走马。
    一日,我骑着小玉点出去了十几里,回来时天已晚,我们向西行进。小玉点出去了半天肚子很饿,急急地往回赶,小走十分漂亮。我望着天际红红的太阳,压抑的感情爆发了。我用马鞭在小玉点毫无注意的情况下抽了它的后腿一下,它一惊,迅速收臀,同时向前一窜,然而被我抓紧的嚼子勒住,不得不迅速摆动四蹄。这时,奇迹产生了,马儿拱起腰,用快于小走的速度走起了叉花大走。我兴奋得几乎心脏都停止了跳动,就让马儿这样走了六七步。我的马会大走了,压马成功了,万岁!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利用马儿,已被我压出的小走,和逐渐变得“口硬”的特点,催促它疾行,使小玉点的叉花大步,从开始的六七步到八九步、十来步,最后在一两个月后小玉点成了一匹真正的叉花大走的马。
    一次我骑着小玉点走在连队通往团部的渠背上,从后面开来一辆铁牛胶轮拖拉机,砰砰地喷着烟,把路上的土卷起老高。我不愿被拖拉机超过而吃土,豪情大发,催马走了起来。拖拉机手不甘心走在我的后面吃土,拼命追我,在通往团部的路上马和机器展开竞赛。十二里地的路程,小玉点一直走在前面,战胜了灰头满面的拖拉机手,从此扬名全团,这年它五岁。


小枣骝
    连长想和老乡换一匹骑马,派我去打探。我来到“王疤圪垯”村外,看到马倌正骑在一匹红枣骝上“斷马”。那骑马重枣子色,黑鬃黑尾儿,四肢灵巧,身段苗条,在绿色的枳芨丛间疾跑,像一团火在燃烧跳跃,难怪连长看上了它。
    这是一匹五岁的骟马,正值青年时期。我试着骑上它奔驰,风在耳边呼呼作响,几乎刮下我戴的単帽。正当我拉住马缰准备想回头时,马儿突然哒哒哒哒走出几步叉花大步,接着又颠起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又试了两次,还是如此,我乐得几乎从马上跌下来,我发现了一匹被骑乱了步的胎传子大走马。
    “换吧,让我把它压成走马”,我对连长说。
    “压成走马?行吗?”
    “我保证,两个月。”
    连长是个爱马的人,他原来只想换一匹快马骑,突然可能成为走马了,他虽然不敢相信能在这末短时间里能压出走马来,但好奇和对走马的欲望使他把小枣骝换了下来,交给我压。
    压马准备。为了压小枣骝,我除了准备好马嚼、马鞍等马具外,还做了其他几项工作。
    防疫、灌药。兵团养的各种牲畜,每年都要进行防疫,打像炭疽、马传贫、腺疫等各种疫苗,以防止传染性疾病发生。老乡因为科学知识懂得少,他们的牲畜较少打疫苗,所以我在小枣骝一到连队,就马上给它补种疫苗。还要驱虫,驱除的内寄生虫主要是马胃蝇,内蒙老乡叫它们瘦虫。这种鬼东西苍蝇大小,把卵产在马身上,马儿用嘴挠痒时幼虫随口水进入胃中,叮在马胃上吸马血和营养物质。不把它们驱除,马匹光吃不胖,严重的还会造成马匹贫血甚至死亡。我们每年都定期为马驱虫,所以小枣骝来到连里也要这样做。“上火”既是一种症候群,又是一种全身性的介于疾病和亚健康间的体征,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不医疗也没什么了不起,如果马匹工作量大且繁重,上火的马匹就会食欲减退,并导致工作能力下降。为防止小枣骝上火,我给它灌服了兽用【清肺散】和【降火散】。
    打鬃、钉掌。在内蒙古,儿马是一辈子不打鬃的,骒马和骟马每年一次在春天把马鬃贴着脖子剪干净,剪下的马鬃可以打绳子、擀毡,很结实。专门用于骑乘的马打鬃是很讲究的,马鬃有两处是不能剪的,一是要在马头顶上留一撮大拇指粗细的鬃毛,如果经久不剪它会很长,有30-40厘米向四处披散,既可以挡住马笼头上梁不向前脱落,又雄赳赳立在马头像一朵菊花。另一处是在马脖子的末端,肩上端的地方要留一乍长的鬃毛,骑手叫它护鞍毛,可能是为保护马儿肩膀的。
    骑乘用的马,不但剪马鬃很讲究,养护马鬃也很讲究。在马鬃渐渐长起来以后,要用碱水刷马鬃,随着马鬃长长,马鬃直直地立在马脖子上。走马的马鬃是要经常打理的,要把马鬃修理成拱形,头部和肩部是低端,颈部中部最高。艺术品,艺术品,想一想马儿晲视着你,它的头上顶着菊花,脖子因鬃毛的修饰成为天鹅颈般弯曲的高贵弧形,一绺流苏挂在丰满的前胸,我的宝贝,你太漂亮了。
    钉马掌同样讲究。普通的役用马钉马掌是钉四只蹄的,原因是马儿要用四蹄耙住地,拉车种地;骑马就不一样了,要驮着人前行,它的用力点在用前蹄刨,驮起骑手的身体,所以要给它只钉前掌,不钉后掌,这是一个规矩,压马人都懂得。此外要提醒一下,所以后掌不钉马掌,还因为马在骑乘时后腿是提供动力的,因磨损小而无需钉马掌。
    试骑。我要压一匹5岁的青年马,它的步伐已定,脾性已固,一定要对它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取得训练效果。小栆骝已5岁,相当于人的25岁,已近成熟,训练中既要有所突破,又要尊重它的原有特征。我每天骑它出去,不打它不呵斥它,不勒痛它的嘴。这样有两周,一个鲜活、健康的小栆骝已然让我欢喜不已。
    小栆骝的气质属于多血质和胆汁质的混合体,活泼而有时莽撞,我决定用轻松而大胆的训练方式训练它。
     每天我在压马回来后都长时间地遛马,让马儿疲劳的神经得到缓解,使马儿在训练中产生的肌肉乳酸通过放松活动得到吸收,我做好了让小栆骝“出步”的一切准备。
     蹦(读“崩”音)子里寻步。我根据小栆骝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决定 用轻松而大胆的训练方式训练它,这就是“镚子里寻步”。
     顾名思义,镚子里寻步就是利用马儿“快步”,即镚子的步伐节奏突然改变,形成非“颠儿”的速步“大走”,这是一种技艺要求十分高的驯马技巧,不是一般马倌敢尝试的。我有千般的把握来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一个兵团驯马手的承诺,我告诫自己。
    首先,两腿一夹马儿没有颠就跑起来了,但它不可能跑太快,我的嚼子限制着它。马儿想摆脱我的控制,可我的嚼子拉得不紧不松,拉嚼子的用力方向正向后方,它不能左右摆头,不能任意前进和后退,被完全控制住。
     然后,拉嚼子,拉的力量要适中,什么叫适中?马儿不反抗,也就是口角能耐受口衔的拉扯;马儿的速度慢下来了,几乎不能用快步跑了。
    接着。关键动作到了。把嚼子进一步拉,往怀里拉,你感到马在抗拒,它在用嘴往下坠嚼子,结果是它越咬住嚼子往下坠,我越拉嚼子。我为了拉紧嚼子而双脚用力,臀部(屁股)向后用力,马尔感到背部不适,为抗拒压力而拱起腰,哈哈,弓起了腰,马儿咬住嚼子,弓腰,速度慢下来。
    最后,我催马加快步伐,在这种情况下,马儿的自然反应只有加快摆腿,一种特殊的步伐出现了,叉花大走。
    其实,我们将才谈到的“首先、然后、接着、最后”,都是在不到五秒间发生的,最多也不到十秒。压马最重要的是感觉和灵感,而这是和千百次的体会、磨练分不开的。说句笑话,在初学骑马时听人家说压马,十分好奇,于是拼命把屁股压在马背上,不需半天屁股沟子就磨烂了。那地方破了真痛,还不容易好,最要命的是说不得见不了人,得趴着睡觉。后来腚沟子都磨出糨子了,才悟出点骑马的门道,正可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再絮叨几句,蹦子里寻步和小走压步是不一样的,一般压马都是在马的青少年期,用四伍个月就能压出一匹走马。因为小马可塑性强,没有接受过其他训练,不会受到前摄记忆影响,性格未形成,怎么捏鼓都行,所以压小马是煲汤,要耐心,有爱心,功到自然成。压镚子里寻步的走马,一般是用在已骑乘或使役过的马。这时的马子已有工作经验,亦或错误体验,没有压马经验的人最好不要碰它,即使有压马经验的马倌压坏一匹马也不足为奇。蹦子里压步,凭的是要在瞬间感觉到稍纵即逝的马匹特殊走态,麻利地采取措施控制马匹,使之依骑手的意图行走,形成大走。压马力戒急躁,不可妄为,名利心、好高骛远或不切实际是压马的大敌,让爱马的人来压马吧。
    镚子中压出的走,开始时维持不了多久,十步,二十步,越来越多,步子越来越稳,我用了一个月把小栆骝压得能平稳叉花大走。
又用了两周,我把小栆骝的“走”进一步固化、稳定,在两个月时把它交给了连长。
    有一天我走在通往团部的道边,听到有人说,看,六连的红走马,一阵马蹄声在我身后响起,一团火焰从我身边掠过,我笑了。
分享:
2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559)┊ 评论 (4)┊        收藏(1) ┊转载(1)        ┊ 喜欢▼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排行榜
前一篇:猪气喘
后一篇:长耳怪物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机械洋文
机械洋文按:本文作者是我支部资深会员,现在一大型社区任老总,管理着上亿资产,但这哥们年轻时是一“老插”,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情趣。但性情豪爽、为人“简单”,这不,连本文题目都简单掉了!其实文章是他的真实经历,写的生动具体兼诸多专业知识,我是已经拜读啦!
2009-11-26  10:15回复(0)
大地
关老师您好,很高兴我们支部的圈子里又多了一个“笔手”,希望多看到您的文章,多交流。我曾经也是知情,在农村“干革命”3年11个月。唯独不同的是我在北京郊区插队,比起老三届还是幸福多了。回想起那段“可歌可泣”的生活,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09-11-26  13:18回复(0)
扁毛动物
博主的文章真专业!学习之。
小弟在马场工作三年只学会了养猪,惭愧1
2009-11-26  22:16回复(0)
武安一哥
拜读了您的文章,受益匪浅。我是一名骑马爱好者,想拜您为师学习压马,我的微信号是13439981352,希望您能收下我这个徒弟。谢谢。
2016-5-18  08:41回复(0)
发评论
--哥萨克-- :

小新小浪炮炮兵张富贵旺狗悠嘻猴酷巴熊更多>>
就不买你股市发霉陈水边裁员音乐贴你抢车位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新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
猪气喘
后一篇 >
长耳怪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
2#
发表于 2017-11-25 10: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8-5-22 16:08:24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