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3790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攻略] 狼谷自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2-30 13:06: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獬豸xj 于 2017-12-30 14:48 编辑

【题记】这是我这些年的户外活动中的一次经典活动案例,由于原发论坛关闭,原文转发绿野论坛。
如果当年的过程重现,我是否能更好地把握整个进程,这是我需要思索的……

1

      2012年7月7日,周六,计划狼谷-托里36达坂穿越。7点刚过,我就被手机铃声叫醒。一名队员说,她报名的3名队员中,有两位因为闹肚子,不能参加活动,问是否能补坑?如无法补坑,愿意承担AA费用。

     本次活动,周三已经满员,等坑的人很多,却基本没人退坑。如果提前到前一天晚上之前,基本是能补上的。这样就不会给退坑者造成经济损失,也给等坑者一个机会。

     我急忙通过电话、短信、论坛、QQ群,寻求补坑者,有零星回复,终无所获。

     以往,这样的事很少出现。这是当天活动不好的开端。

      接着,司机银师傅打来电话,说正在下雨,活动是否按计划进行。我给予肯定答复,稍微放下了久悬的心。因为旅游高峰期已到,车辆涨价或是临时毁约的事,经常发生。这次活动的车辆,就经历了一番周折。周三,我联系白师傅帮忙,定下赵师傅的车。周四,赵师傅来电,说有事不能跑了,已为我联系了王师傅的车。到了周五,王师傅又来电说不能跑了,但已联系好了陈师傅的车。陈师傅是位女司机,和她讲定行车注意事项后不久,她打来电话,说由于GPS问题,拿不上派车单,但她已联系好了银师傅。这已经是第四辆车了。我真怕到了大清早,会有意外发生,需要联系第五、第六辆车。不管怎样,感谢这些司机师傅,尽管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为我们的活动出行,但全部都主动帮忙,以当初商定的价格联系了同类型其它车辆。虽然过程曲折,也是一种履约。

       陆续又有几位队员来电话,问天气原因,是否会取消活动。提前几天,我就在关注天气,周四周五两天都在活动计划书跟帖中转发了天气预报。根据几天来的预报,预计徒步区域可能会有小雨或阵雨,我建议带上雨披,活动照常进行。

       早上8:20,第一集合点的队员们,全部按时提前集合完毕。预定的车辆迟迟不来,几番电话,司机说喀什路遇车祸堵车,最终迟到半个多小时,比计划出发时间8:30发车,也晚20多分钟。

      这次活动,不顺的事真是不少。但我们不知道,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3:0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獬豸xj 于 2017-12-30 14:48 编辑

2

    在车上,照例是介绍路线,强调“安全、团队、环保”户外三要素。

    线路介绍,实际上是重复计划书中的要点。我在活动计划书中是这样介绍本次活动线路的:“上月,我们的狼谷-小天湖穿越,走了一条美丽的线路。本周,重新规划设计,计划走一条更为壮美的线路。

    “在与狼谷有关的多种不同穿越路线中,这是很少有人问津的一条线路,也是最美的线路组合之一,有一定难度。但相比最长的狼谷-小天湖穿越路线,简化了部分路段,难度有所减少。徒步计划以狼谷沟口为起点,缓慢上升热身后,选择左侧一条山沟上行,翻越海拔2580米的托里36达坂,经Q型穿越,回到徒步起点。沿途风景秀美,人迹罕至,空气新鲜,山体奇俊,松林涛涛,是挑战自我,放松心身的绝佳去处。

    “该线路起点海拔:约1620米,最高点海拔:约2580米,徒步中累计上升:1100米,下降1100米,平均坡度14%,最大坡度40%,全程徒步距离约14.5公里。中等以上体力的驴友可轻松走完全程。

    “本线路略有难度,谢绝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参加,适合身体健康18-55岁的老驴和新驴。”

    安全,是户外永恒的话题。狼谷,是个地形复杂、沟壑众多的区域,已经先后两次发生安全事故,曾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团队,是一个有着共同的利益,相同的目标的团体。团队精神,则是安全的一道屏障。

    户外活动,尤其是AA性质的户外活动,和一般的旅游活动有严格的界限。那就是,户外活动特别强调自助。任何依赖心理,都是户外活动的隐患。我用三个百分比,试图诠释安全户外的精髓。

    首先,参加户外活动,要分配90%的精力,为本身的行动和安全负责。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进一步对团体有所贡献。一个人人都能维护本人安全的团体,无疑一定是安全的团队。在户外,尤其不需要大话、空话。大话和空话,只能危害团队的安全,引发部分队员不切实际的非分想法。用好90%的精力,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团体的贡献。

    其次,保留9%的精力,随时准备奉献。这份保留,永远不希望有使用的机会。但是,一旦需要,每个人贡献9%的力量,一个30多人的团队,将会汇聚超过300%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足以救助团队中1~2位需要救助的对象。

     最后,还有一个1%,是在本人需要被救助时,配合他人完成救助。如果放弃这1%,就意味着放弃被救,也可能就是放弃生命。

     三个百分比,合在一起,是100%。这是安全的来源,是安全的保障,虽未必有百分百的功效,却最为接近百分百安全的目标。

     讲这些的时候,我还在庆幸,在我参加或组织的户外活动中,还从未有发挥需要9%和1%功效的时候。谁知道,几小时后,这一切就全用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3:1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獬豸xj 于 2017-12-30 14:50 编辑

3

约10:30,行车到达狼谷沟口,休整后,开始徒步。

开始的两公里,平淡无奇,只是一味的行进。云层灰暗,光线黯淡。对于爱好摄影的队员,很是失望。加上所走的路段,已经重复走过多次,引不起兴致,我也懒得举起相机。

狼谷周边,有多条沟壑。本次穿越,是从狼谷西口进入后,东偏北行进约2公里后,选择东北方向一条山谷行进。这是多条狼谷线路中,涉足者较少的一条。进入山谷后,不时有瀑布拦路,怪石挡道。

不停的慢上,在考验队员的体力。路遇一个几米高的瀑布,哗哗的水声,竟然没有吸引一个队员多走两步,去瀑布下观望。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与瀑布擦肩而过,直接走向山腰的马道。至今想来,是个小小遗憾,居然没有为瀑布留下半张照片。

走了一段山岩夹击的山谷,眼前突然开朗起来。山谷宽展,青草铺地,溪流涓涓。坐在草地上,队员们大口喘着,尽情呼吸,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继续前行,走不多远,又是冷峻岩石夹击的小道。

不停的上升,这是前半程的宿命。要么前行,超越顶点。要么退回,无功而返,再无出路。我在前面不时停下来休整队伍,将队员们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山谷中,岔口不少。走在我前面几步的队员,在一个岔口凭感觉走错了方向。

好在总体上,队员们很守纪律,各自调整好节奏,随领队步伐行进。偶尔走在前面的几位队员,都未超出我的视线。

一个小悬石,静静倒立在半山上。这是缩小版的羊圈沟悬石。虽没有羊圈沟悬石的伟岸神奇,对部分从未瞻仰过羊圈沟悬石的队员,也是一份小小的惊奇。

马道,时有时无。零落的枯木,枝干裸露,纵横散落,这是多少年风雨的杰作。不知何种动物的骸骨,白森森,散落在山谷,无言,寂静。狼谷,并非虚名。我们错过了某次猎杀的激烈场景,而这山这水,尚未曾忘记,为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眼前,山林肃穆,清风如许。是否在黑森林的尽头,有几双饥饿的眼睛在窥视着我们?

    相对而言,白天的这里是安全的,牛马在近处食草,遇见狼的可能性很小。但我还是提醒独自离开我视线的一位队员,保持团队间距,注意安全。我更担心的是,个别队员走错线路,与大队失散。

最后的爬升,是一段青草茵茵的坡地。到了山脊最高点,回转身,我拍下一张照片,时间14点29分。我松了一口气,在计划的15点前到达预定营地午餐休息,应该差不多。

    队员们陆续到达山脊,半绕着一处长满橘红色苔藓的山岩拍照。摆出攀岩的姿态,轻松嬉笑。全程已接近当天线路最高点,计划的全程上升1100米,还剩最后几十米高程,距离最终高点托里36达坂不远,只有几百米,胜利在望。剩下的路,只须大致沿山脊附近的等高线绕行,穿过森林,到达36达坂后,然后将是一路下行。原计划,是在36达坂下,一块开阔平缓的草地上扎营。

    这时,意外发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3:11:01 | 只看该作者
4

从半山下陆续上来的队员,传来了一个消息。一名队员腿部抽筋,正在采取措施。

这样的事,偶尔发生了,一点也不奇怪。我没放心上,请大家先休息,高兴的可以拍点照片,等待全部队员上来后再前行。

回望来路方向,群山次第,苜蓿台子在远山间隐没。这是一处很好的观景台,只可惜,天色灰暗,错失了好景致。

过了20分钟左右,队员陆陆续续多已上来,拍照的队员也耍够了。通过新上来队员的描述,排除相互矛盾的几种说法,我基本了解了情况。别看就在那样小的范围,也有不同的说法在传播。有人说,不是抽筋,是受伤。还有人说抽筋的是另外一名队员。流言,未必总是有人故意造谣,而是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些失真。那怕说话的人就在现场,就是当事人。

确切的情况是,出现状况的是15岁的队员似水流年。他的腿部抽筋,半山中一群人正围着他,在帮助他。

快半小时过去了,我开始有点着急了。我和老道,通过对讲机进一步核实了情况,并要求聚集在那里的其他队员,除留下少数几人外,立刻上山。但迟迟不见他们的动静,我的语气越来越坚决。最终,在我三四次催促后,其他队员开始向山上走来。他们是体能较弱的队员,留在那里也无益。

山下,隐隐传来似水流年由于疼痛发出的喊叫声。我先是请协作风声格调下山,设法救助。过了一会儿,队员红牛也下山去救助。远远望着他们围着躺在地上的似水流年,依然没有动身上山的迹象。

一直有几名队员在我身边,关注着下面的进展,不时提出一些解救的想法。原路返回?租用牧民马匹?租用摩托车?甚至有人提议抓匹马过来。

我们当前的位置,大致在全天路程的中点,来路较为复杂,崎岖路段较长。计划的后半段则马道清晰,可更快达到牧民居住点,景色也更美一些。主要从安全角度考量,原路返回的提议,立即被否定了。

租用牧民马匹或摩托车,是一项办法,可在当时环境,最近的牧民居住点也在三四公里之外,来回至少三小时以上时间。一位队员指着牛马食草的方向,说那里有牧民,可我没看到人影。抓匹马的尝试,就算了。我在军马场长大,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这时,我差点作出了一项错误的决定。

通过对讲机,我告诉老道:我先带队伍前行,到达36达坂后,让队员们扎营吃饭,派一名协作回来接应他们。老道没表示意见。

通话完毕,我站在山顶观望,没有立刻按商定的计划走开,感到心里很不踏实。犹豫了片刻,决定还是下山看看再说。于是卸下背包,轻装下山。我一边向山下走去,一边回头告诉山上的队员,就地扎营,开始吃饭。虽然,那里是极不理想的营地。

我来到似水流年的跟前,老道和似水流年的母亲望月栖心正在给他按摩。每按一下,他都在不停的叫喊。抽筋很严重,两条腿的大小腿,都在不停地转换疼痛的部位。

我看了一眼,立刻转身向附近的高位走去,想寻求牧民,租一匹马。站在高位,我向牛马食草的方向望去,哪有半个牧民的人影?

我回到似水流年的身边,他仍然在不停地喊痛。稍有移动即大喊疼痛,无法靠外力实施移动。我派下来的两位队员,只能看着他,无法援手。

时间已经过去40多分钟,这样下去,似乎看不到有效缓解的办法。

在车上,我说过90%+9%+1%的户外安全理念。此刻,在这个少年的身上,已经变成了零。他已经丧失了自助的能力,更别说助人的能力,甚至连最后1%的配合他人救助自己的能力也丧失了。

再不能犹豫了!我对老道和望月栖心说:停下,不要再按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3:12:06 | 只看该作者

5

似水流年是个很好的孩子,成绩不错,刚刚参加完中考。本来按我的计划书要求,已经明确声明,本次活动不接受18岁以下人员报名。但替他报名的队员红豆和望月栖心,显然没有充分注意到这项要求。于是,他平生第一次参加了徒步,没想到出现了平生第一次抽筋。

现行的教育,教给学生的多是单科知识,生活方面的经验大为欠缺,使得不少学生面对突发挫折时,常常会失去一时的方向。

这主要不应归结为学生本人,只要让他们在合适的环境中锻炼,他们完全可以表现出优秀的特质。当然,体质也是一个问题。

营养过剩,却不平衡。一旦运动过度,隐藏的不平衡就暴露出来了。相比较而言,心理方面的成熟,在本次意外当中是更为值得关注的因素。

当老道他们停止了按摩,我稍等片刻后,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清晰而大声地告诉似水流年:“从现在起,你必须忍着,我们才能提供救助。我们会帮助你,但你自己必须配合。如果现在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大家都会面临风险,可能到半夜才会回去。”

“你是个勇敢的小伙子。你行!你一定行!我们相信你!这些叔叔阿姨不会放下你不管的。但是,你必须忍痛配合。”这样意思的话,我重复了几遍。

这番话,无外两种含义,一是打消他的幻想和依赖心理,二是激发他的潜能。至少,先激活他那1%配合他人救助自己的能力。

我说完后,等了一会儿。扶他起来,他动了一下,还在喊痛。大家齐声鼓励他。过了一会儿,在大家的帮助和鼓励声中,他坐了起来。片刻后,他依靠着前来帮助他的队员,扶着其他队员的肩头,站了起来。

在风声格调、红牛及领队、收队轮流协助下,开始向山上移动。十多分钟后,大家都上到了山顶。大家对似水流年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

前面的队员让出一片平展的地方,新上来的队员开始吃饭。有了能量的补充,似水流年平静了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3:13:23 | 只看该作者
6

吃完饭,我计划继续向托里36达坂方向前行。

这一段只有几百米,但需要在原始森林中穿行。马道时隐时现,对正常人来说,稍微小心点,20分钟左右就能走到。只要到了那里,剩下的路就好走了,除了要翻越一个相对高程不到20米的平缓小达坂,其余全是下坡,多数路段坡度在10~15%(5~8度)以内。

但是一开始前进,就发现了问题。森林中的马道狭窄,供一人行走不成问题。如果是两人或三人搀扶和背负一人行走,难度很大,非常耗体力。我制作的简易绳索搬运工具也派不上用场。

我先派一名队员上到山头,看有无道路可走。得到的回答是无路可通。

绕过一段斜坡后,我请队伍暂停,再派协作上山查看。谢天谢地,山头那边是开阔的山坡。我上到山上,对照GPS后,确认可行。立即招呼大家上来。

从山上望去,前方就是我们计划路线的后半段。从这里下去,将省略2公里多森林穿越和翻越一个小达坂的路程,但却要走下平均坡度35%的山坡。这段山坡,满布砾石,许多队员只能缓慢下移。最终,这段一公里的路段耗费了我们大约一小时的时间。

在山顶,我们简单拍摄了集体合影,随即下撤。

雨滴、冰雹,开始在我们头顶砸落。这些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

风声格调、红牛、传奇、春天等队员,在帮助似水流年,分段背负着下行。我和几名队员,在前面寻找最佳的下行线路。这是不适合徒步的地方,如果是利用地图设计,或是一般的探线,都不会选择这个山坡上下。但在当时的情形,只能被迫选择从这里下行。

我不时回头观察。走了一会儿,似水流年停了下来,似乎又感到很疼痛。

       天气在变坏,时间已到了下午五点,还有大约6~7公里的山路。原计划8点前回到狼谷出口,而从2:30开始,两个半小时过去了,我们只行进了不到一公里。如果再耽搁下去,后果难以想象。尤其是天气的变化最令人担心。当时,还只是零星的小雨和冰雹,我对天气后来的急剧恶化尚未有清醒的预见,如果能知道后来将发生泥石流,我很可能会心生恐怖。不管如何,紧迫的时间,让我意识到了存在的严重危机。

我疾步向山上走去,来到似水流年身边,用坚定的语气再次强调:要忍耐,要坚持,要坚强。你一定能行。否则,全体人员都将面临严重危机。其他队员和望月栖心,也都以不同的方式在鼓励他,激励他的潜能。

在大家的鼓励下,从此时起,似水流年没有再因为疼痛而停留,除了偶尔休息一下,一直坚强地或在其他队员的搀扶下前行,或是自己蹲坐在地上,依靠双手向山下滑行。一位队员看到这些,将自己的手套脱下来,让他带在手上。

真是很坚强的孩子!现在的孩子,真需要这样的历练。有了今天这样的经历,我相信,在他人生的路途上,再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一定能更好地克服它,战胜它!

风声格调带着他的女儿来徒步。那个叫风丫头的,注意,不是疯丫头。一开始不久,风丫头就踩在一颗小石头上摔了一跤。前半程,风声格调总是陪伴她走在队伍最后。现在,风声格调顾不上她的。下午,风丫头是在天堂、寻人启事的帮助下,慢慢下山的。

红牛,在帮助似水流年下山的过程中,一只腿扭伤。好在不严重,没有影响行走。

传奇、春天等队员,一直换着背负、搀扶似水流年。

这是一个团队,在这紧急的时刻,大家各自找到了自己的角色。相互帮扶着,走下那个回首再看时,再也不愿尝试的碎石坡。

下到坡底相对平缓的草地,有队员说对我说,下次再专门组织从这里走一次。我摇摇头。除非万不得已,这里不适合徒步。

这时,时间将近下午6点,我稍微感到轻松了些。没想到,还有一场考验在等着我们……

还有大约6公里里程,其中有2公里是在比较狭窄的山谷。出了这个山谷,就是狼谷传统路线B线,那是比较开阔的山谷,有可通行摩托的山间小道。只要走出当前所在的山谷,才能避免突发的泥石流。

似水流年已经能扶着其他队员的肩头,较为轻松地行进。

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

我们在开阔的草地尽头的树下休息了一阵,等待后续的队员陆续走下山坡。在大家的帮助下,似水流年比许多队员更早来到我们休息的地方。

等到多数队员到达后,我通过对讲机确认,后续七八名队员和收队都在不远的山丘后。我们继续行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3:15:31 | 只看该作者

7

最后2公里的山谷,马道清晰,多数路段较为平坦。似水流年走着走着,已经能独立行走,无须他人的帮助。

虽说是马道清晰,却也有部分路段需要徒手协助才能上下。狭窄的山谷被历年的山洪冲刷成一个个狭小的通道。雨继续在下。

看着雨下得大了,我想先在树下休息一会儿,等雨小点再走。后续队员陆续到达,雨依然在下。

不能再等了,继续前进。

在一处需要小心跨越的溪流旁,我停下脚步,不断提醒后来的队员小心别踩上一青苔的石头,以免滑倒,同时举起相机,将整个队伍从头到尾全部拍摄了一遍,直到走在队伍最后的老道出现在我的镜头中。

前面的队员已经沿马道走了一段,我快速追赶到队伍的前头。在一处较为开阔的地段,我再次停下队伍,等待后续队员。

年长的队员金铃春梦小声提醒我,如果现在山顶下大雨,马上就会有山洪。我望着天空,嘴上说着“应该不会”,心中却暗暗担心。我告诉旁边的队员,保持队伍紧凑,等后续队员都到了再走。如果突发山洪,只要大家在一起,就便于应急处置。在此较为狭窄的山谷中,一旦发生山洪,很可能是突然而至,极为迅猛,洪水将瞬间汹涌而下,山谷河滩上的那些石头,就是以往随山洪裹挟冲下来的。

好在距离沟口不远了,还有不到一公里路程。等所有队员到齐,我们立即沿马道快速下行。

大约6:50许,全队人员陆续走出无名峡谷,来到狼谷传统B线开阔的山谷。一户牧民的房舍坐落在山谷旁的高地,一只只出生不久的小羊被拴在一段段绳子上,毛色白净,卷曲着小卷,煞是可爱。

一辆摩托停在屋旁。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它了。

剩下的4公里,是在可通行摩托车的小道上行进。我再次松了一口气。剩下的4公里,我没有再集合队伍,只在一处稍微停留了片刻,直奔狼谷出口。

雨,没有停歇的迹象。河谷中洪水渐渐聚集,浑浊的泥汤,裹挟原本清澈的河流,河水渐渐变大。

天上电闪雷鸣,风雨不歇。

走到狼谷A、B线岔口时,突然一道强光,如劈面而来的冷剑寒光,瞬间照彻大地。我还未反应过来,紧接就是几声霹雳在头顶上空不远出炸响,令人惊骇万分。这是我平生听到的最响的雷声,距离最近的闪电,真正体味到了迅雷不及掩耳的含义。随队同行的一只小狗被吓惨了,听见雷声,汪汪叫着,就地转了几圈。

我的对讲机早早就关闭了,害怕引来雷击。还好,山谷中没有手机信号,不然谁的手机一响,刚才的雷电,或可能进入他的手机。

雷声不断,雨持续在下。翻滚的河水,泥沙俱下。

我首先到达狼谷出口,那里的泥石流已经宽得难以跨越,我只有用脚点着浑浊的泥水,跳过河去。

我们的车,不见了。

部分队员的手机,还有信号,但联系不上司机。我在附近走了两个来回,查看几个可能的停车位置,都没有车的影子。

怎么?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磨难,现在已经按时出来了,是谁的安排?还要考验我们吗?

lhth228.jpg (228.83 KB, 下载次数: 18)

lhth22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3:16:56 | 只看该作者
8

好在10分钟后,车出现了,原来司机为了打电话,开车到山外去了。虚惊一场。

这时,已经接近晚上8点。

部分队员,还在陆续返回,先到的队员在车上休息。似水流年是较早到达终点的队员之一。

后来听望月栖心讲,他们从峡谷出来时,当地牧民说,快点走,马上山洪就要来了。第二天得知,当天南山地区多处发生泥石流,不少人被困山中,有些汽车陷在河谷。我看到一张照片,一辆小汽车不知为何被一块硕大的石头顶了起来。

如果我们的行动再晚半小时,局面真的难以预计。尤其是如果没有及时走出那个狭谷,后果难以想象。

8:04,比我们的最晚计划返回时间晚4分钟,汽车开动。全车所有人都放下了久悬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0 13:18:34 | 只看该作者
9

天公有情,众人齐心。

这是一次惊险曲折的活动,至今想来依然后怕。许多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处出现问题,都会出现风险。我们真是好运气!

有人在我本次活动总结后,留言说“人定胜天”,我不敢这样想。我们要不断告诫自己,人无法胜天,唯有适应自然,顺应自然,不违背自然的法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敬天敬地,敬自然,才是人的本分。这种“敬”,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而非狂妄的自大。学习、了解、把握自然的规律,多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实际才能和愿望一致,并行不悖。

这也是一次圆满的活动,多谢全体队员的努力。除了上文提到的所有队员以外,参加本次活动的,人人都应该为自己而自豪!

我们每个人,都战胜了自我,超越了自我,在那样一种环境中,靠着户外的精神,大家相互扶助,让所有人平安,以精准的时间按时完成计划。全体队员们,感谢你们!你们都是好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12-30 22:36:04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感谢顶帖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 12: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