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3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交通】2018-5预防酒驾 看美国怎么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8 10: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太阳雨 于 2018-1-15 13:32 编辑

预防酒驾 看美国怎么做?
杜绝酒驾是一个全球都亟待解决的问题。交通言究社在《治理酒驾 美国采取了哪些惩罚性措施》一文中介绍了美国酒驾治理的惩罚措施,并分析了其局限性。因此,美国还在立法、执法、宣传教育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预防性措施,让治理酒驾变成一种社会责任,由内而外彻底根治酒驾行为。

制定预防酒后驾驶行为相关法律政策

❖ 提高国家最低法定饮酒年龄

目前,美国各州的法定饮酒年龄均为21岁,这项规定既有利于减少未成年人的酒后驾驶行为,又可有效避免因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而美国1984 年所颁布的国家最低合法饮酒年龄法案规定,若州政府不执行相应法律,部分高速公路的联邦资助将被扣留。

美国禁止21岁以下人群饮酒标识

❖ 各州有权对酒类贸易实施严格监管

控制酒类消费,比如提高酒类商品的税收和价格、减少酒类打折促销活动、控制酒吧数量、严格控制饮酒年龄等,对防止因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与社会危害有直接帮助。

对此,美国宪法规定各州有权对本州的酒类贸易实施监管,具体包括:严格管控本州酒类零售,以降低酒后犯罪;将酒类商品生产、分配、销售、零售环节分离,以预防批发商与零售商的交互影响;对价格与税收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酒类贸易许可证体系。此外,为严格限制酒类业务操纵者,限制酒的类型、数量和销售网点,调节网点经营方式管辖,各州对本州之外的批发商和零售商也拥有管辖权。此外,由于蒸馏酒对人体健康与公共安全的危害最大,大多数州对相应市场也采取了严格的控制。

美国各州对酒类税收进行严格管理

❖ 对酒吧、餐馆等实施“认责制”

据美国一项数据调查发现,若商家严格管理酒类销售,会降低3%-4%的青少年酒后驾驶死亡率。因此,相关规定要求售卖酒精的餐馆、酒吧等在发现顾客已经醉酒、很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时,要拒绝为顾客提供酒精饮品,否则一旦发生事故,该餐馆或酒吧将被起诉,并负连带责任。

该规定一度遭到酒类商店的抵制,有些州允许让餐馆、酒吧免除承担连带责任,相应损失和责任转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但餐馆若对顾客供酒上采取负责任的行为方式,保险公司会收取较低的保费。此外,驾驶人若因酒后引发交通事故,相关部门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追究销售酒类商家的责任,在要求责任赔偿的同时,商家的酒类销售许可执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自实施商店负责制后,由于店内员工的有效制止,多数酒类消费者认为自己在酒吧醉酒的次数有所减少。

与此同时,把酒吧设立在离社区比较近、公共交通方便的地方,或限制需要开车才能到达的酒吧数量,同样可减少人们醉酒后开车的机会。

措施、设备、服务“三管齐下” 有效预防酒驾行为

❖ 设置酒后驾驶检查点

设定检查点,便于警方随机对司机进行呼吸测试,通过提高逮捕率而降低酒后驾驶的危险,以公共宣传提高对酒后驾驶司机的威慑作用。截止2011年6月,酒后驾驶检查点已在美国38个州以及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广泛应用。设置酒后检查点,有效减少了酒后驾驶行为及相关的人员伤亡交通事故,无照驾驶行为减少约20%,单方事故减少了6%,血液酒精含量超过0.05%的驾驶人减少了70%。

❖ 安装汽车发动机锁定装置

发动机锁定装置,是为了防止驾驶员在血液酒精浓度超过预定范围时发动汽车,一般包含酒精检测仪器、可重复性检测控制系统(例如每隔20-30分钟)、防破坏保护系统、血液酒精浓度记录仪、引擎启动控制模块。

1986年,加州率先使用发动机锁定装置;1992年,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发布相关发动机锁定装置使用规范;截止至2011年,美国共49个州颁布了“允许使用发动机锁定装置”法律,阿拉斯加、亚利桑那、犹他州、弗吉尼亚州、华盛顿州等14个州要求对有酒后驾驶记录的驾驶人实施强制安装汽车发动机锁定装置的措施。2006年至2010年,发动机锁定装置的使用次数由100000增至212000次。

相关研究表明,发动机锁定装置能有效防止酒后驾驶,而对那些屡教不改的酒后驾驶人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美国车辆上安装的相关设备

❖ 使用新的车内酒精感应装置

美国汽车交通安全联合会和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推出了驾驶人酒精检测系统项目,用于支持研发新型车载酒后驾驶感应装置,进而防止酒后驾驶行为。

❖ 为醉酒驾驶人提供代驾服务

为醉酒驾驶人提供代驾服务,即为其提供代驾司机或免费出租车等。据相关数据表明,若代驾服务是免费的话,喝酒后的驾驶人,尤其是那些喝得烂醉的,会很愿意使用代驾服务。此类代驾服务可大幅减少因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而最有效的代驾服务则是把喝酒的人送到喝酒的地方,再送他们回来。

❖ 提供酒后驾驶治疗措施

为酒后驾驶重犯人员提供酒精饮料使用行为的评估、咨询和治疗。酒精的滥用和上瘾会对驾驶行为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有效的治疗,可减少患者对酒精的依赖,从而减少酒驾案件的发生。

宣传与教育并重 减少公众酒驾行为

❖ 发挥民间反酒驾团体作用,完善相关立法

自1980年,美国越来越多的民间团体运动呼吁立法,以解决酒后驾驶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民间团体是MADD(Mother Against Drunk Driving),于1981年成立后成员迅速增加,在呼吁对酒驾进行立法的同时,宣传酒驾的危害。1982年,美国总统委员会将酒后驾驶问题列入了国家议程,并于1983年建立相关酒后驾驶交通安全法案,通过金融激励机制促使各州提出交通安全完善建议以完成联邦法案,很多州如加利福尼亚州、缅因州先后颁布了酒驾治理措施。此外,MADD还呼吁社会各界为治理酒后驾驶问题进行捐款,用于酒驾受害者们。

❖ 宣传与引导,营造反对酒驾的社区环境

在美国,约一半的酒驾行为是在朋友家聚会中饮酒后发生,三分之一是在酒吧或餐厅饮酒后发生,可见社区、朋友等是控制酒后驾驶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驾行为会受到一定社区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酒的生产环境,酒的税收,或一些相关政策等,也包括一些官方的或非官方的关于饮酒的具体政策。酒驾行为还取决于生活与工作距离的远近,通常住在农村或郊区的人们更容易发生酒驾行为,若人们住的地方可以通过散步和乘坐公交系统到达,则不容易发生酒驾行为。

总之,通过社区的宣传和引导,能改变人们的饮酒习惯和驾驶习惯。若一个公司制定严格的禁止饮酒政策,也会营造一个不喝酒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可以利用同龄人相互影响、劝说的作用, 呼吁年轻人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 不同宣传、教育方式,让公众了解酒驾危害

通过大众媒体、学校课堂及其他信息渠道宣传酒驾的危害,包括展示酒驾事故数字和伤亡图片以进行警示教育、从健康角度宣传酒精对人体的伤害、通过安全驾驶的措施与案例让驾驶人拒绝酒驾、让同龄人互相劝说酒驾的危害及对身体的损害等。公众的态度和行为习惯虽然很难在短时间发生改变,尤其是饮酒行为,但此类宣传教育可以帮助公众认识到酒驾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此外,美国公益广告协会还发布了“醉酒后驾驶”计划,以提升关于酒驾危害危险性的公共教育;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开展了“让你的朋友不要酒后开车”活动,并展开一系列的执法活动。同样,在一些社区和大学里也用酒精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帮助人们了解血液中不同酒精含量对应的不同行为表现。

在酒驾事故地点树立禁止酒驾的标志牌

❖ 建立酒驾教育计划,减少重复酒驾人数

针对罚款、监禁等处罚方式难以起到教育酒驾人员作用的情况,美国部分州制定并建立了酒驾教育计划(Driving Under-the-Influence Program),旨在通过教育课程减少重复酒驾的人数。以加州为例,加州针对不同情况设立了不同类型的课程,其中初犯必须在3个月内完成30个小时的酗酒教育咨询课程;2次及以上酒驾人员,必须在18个月内完成52个小时的社工单独辅导、12个小时的酗酒教育咨询课程和6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工作;3次及以上酒驾人员,必须在30个月内完成78个小时的社工单独辅导、12个小时的酗酒教育咨询课程和 300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