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安 于 2018-6-4 08:26 编辑
鳌太穿越第五天(4月30日):东源营地——万仙阵——雷公庙——跑马梁——二爷海——拔仙台——大爷海——大文公庙——小文公庙——天下索道——汤峪——返回西安
今天是4月30日,鳌太穿越的第5天,我们的行程是翻越东塬,登顶万仙阵,然后沿东跑马梁经雷公庙、小鬼坡冲顶拔仙台,再经大爷海、大文公庙到小文公庙,晚上在太白景区扎营,若时间来得及,有车的话则由天下索道到汤峪返回西安。
一大早便被杭州及贵阳驴友给吵醒了,他们计划今天出山,返回西安,所以五点就起来了。看外面天气尚可,出来好几天了,我们也想早点出去,于是也睡不着了,跟着瞎激动。五点三十分,起床出账,看他们都收拾好了,估计没做饭,吃的是路餐。约六点半与我们告别,互相祝福后,目送他们出发。送走驴友,我们也抓紧时间烧水做饭,整理行装。饭后约七点四十,我们也拔营出发,此时合肥的驴友也在整理包囊了,河南驴友昨晚和合肥的驴友在一起扎营,他们会一起出发。
东源营地
沿着冷杉、灌木、杂草及大石块混合山坡往上走,路迹时隐时现,一开始就拔高还是有一点累的,必须出一通汗才行。今天超越状态还是不好,肠胃不适,白月光有所好转了。今天鼻子有点不舒服,这次没有带有帽沿子的帽,在这海拔3000多米的秦岭上,虽然气温还有点低,但紫外线特别强,虽然涂了防晒霜,但可能还是会灼伤,估计又要脱皮了。我和超越在前,白月光紧跟。石头殿后,不紧不慢,匀速徐徐而行,这是我们这几天以来行成的最好的行军节奏了。东源这个坡到顶便是万仙阵,海拔3571米,与之对应的是西南面垂直高度约360米,大太白梁顶(九重石海顶部)海拔3526多米,太白梁顶与鳌山、拔仙台一起并称为秦岭三大主峰,走了近一个小时,出了冷山林,还是不见顶。
东源上万仙阵的缓坡
秦岭独特的气象和第四季冰川的活动立体地造就了特点鲜明的地貌,两千八以上主要就是冷杉灌木石块、草甸石块、石海、大梁或叫塬,自下而上随海拔的升高立体分布。(塬:在山脚看起来非常像山,实际却不是,它们四周陡峭,顶部平坦,是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例如东西跑马梁等。它的特征是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走过一个草坡,过了一片乱石堆,后面又是一个草坡,然后又是乱石,交替出现。九点十分,前面终于出现大片的玛尼堆,这就是万仙阵了。
万仙阵
相传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是商周时期姜子牙封神的地方,当时,想成神的各路仙人都云集于此一碰运气,结果成神的仙人都升入了天宫,未成神的仙人也都在此安了家。后来,登太白山的很多人们经过这里都虔诚地搭建玛尼堆,然后许愿,于是,玛尼堆越来越多,在人们的心目中,每一座玛尼堆都居住着一位神仙,因此称这里为“万仙阵”。鳌太线自这里开始进入东跑马梁路段,梁上地势平坦,视野广阔,当你走上去,尽管上面铺展着大大小小的巨石,但因其太过宽广,一旦遇到阴天有雾等视线差的环境,极容易走着走着就找不到方向,是个能对直走都能走成圆回到起点的地方。又称万仙阵为迷仙阵、迷魂阵。看到这么大的阵林,我们一边拍照一边等待后面的队友。
万仙阵上合影千千
九点二十二分,石头等驴友相继来到万仙阵,合影留念。年轻的合肥驴友已整队先行出发。河南女驴体力不支,稍事休息,九点二十八分,我们一起由万仙阵出发。此时梁上风力加大,天空也开始阴沉起来。东跑马梁上地势平坦,主要是由乱石组成,一路上有红漆写着去往大爷海的路标,但由于日晒雨淋,已不是很显眼,因没有明显的参照物,在大雾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是极易迷路的。
石头在搭玛尼堆
离开万仙阵,沿东跑马梁继续跋涉
九点四十分,到达雷公庙。雷公庙不知什么年代建的,不像之前的什么庙全是巨石塔建,它是由木材构建,在一个小山坡下,面积稍大,但经不起风雨侵袭,早已是断壁残垣,墙倒梁歪,只剩一堆烂木头。再往前二十米的地方有一根木头孤零零地插在那里,石头说这就是去年云南一位女驴友遇难的场所。去年一支8人的云南队伍和路上相遇的一位上海及两位山西的驴友共同穿越鳌太线,从驴友的记录上可推断他们应该是万仙阵至雷公庙这段东跑马梁上因失温迷路受伤遇难的,另两位遇难驴友也在这一段被发现,前后相差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遇难点也相隔不是太远。感其不幸,我们真是太幸运。
雷公庙
十点零五分,到达东导航架,它与鳌山上的导航架一样,是用来监视采集野生动物活动信息的,在驴友们眼里它就是导航的路标,沿此而下经过一片开阔平坦的草甸就来到了称之为小鬼坡的坡前(10:20)。这里有一条路是用山上的石头码起来的,很像我们那边的古道,我和超越说,想不到在着海拔3500多米的鳌太线上也有古道,难得,千千留念。
东导航架
十点半,上了小鬼坡,我们没有登顶,大概也就十分钟的路程,而是斜切了过去,据攻略上说,那上面有一块巨石,上书“天地相连”四个大字。 在小鬼坡上可以看见这里距拔仙台已不是很远,但中间还隔了几个小山坡,这里海拔已超过3500米,石海、石河、石流坡遍布,是观赏第四纪冰川地貌的最佳场所,也是研究第四季冰川的天然博物馆。 十一点十五分,上了第一个小山坡,我看到了三位合肥队驴友,准备离开,他们中的一位脚扭伤了,所以落在了后面。我在此处等待石头他们,利用此段时间,在一堆石块上,搭建了一个玛尼堆,祈福大家一路平安。
搭建玛尼堆祈福
十一点二十四分,来到了一个叫勒马梁的地方,比较平坦,但地面上也是乱石,前行约二十多分钟,梁下一个小盆地。盆地的右侧石海组成的斜坡往前是去往拔仙台的垭口,沿盆地直行是去往大爷海方向的。盆地被冰雪覆盖。下到盆地,我们在这集中休息。河南驴友可能体力下降严重,已濒临奔溃,决定不上拔仙台了,考虑此去大爷海没多少路了,而且前面路途较好,视线也很好,不远处还有其他驴友,应该没什么问题,我们决定在此短暂告别,可能到大爷海还会相见。
十一点五十分,送走女驴友,我们沿右侧石海前往拔仙台。十分钟后到达垭口,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山谷中的高原湖泊-二爷海,可惜已结冰,不是那种蔚蓝色的海子颜色。这里已是太白景区范围了,有好多轻装的驴友。这里距离拔仙台垂直高度大概一百多米。这时天空开始飘雪,稍事休息继续沿石海往上攀登,,回望右下方,在二爷海的左下方又出现了一个略小的湖——三爷海。十二点二十五分,终于登上山顶,顶上一片乱石,但比较开阔。不远处有一高台,应该就是拔仙台了。网上资料显示,【拔仙台】──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2米,相传是殷周之战结束后,姜子牙封神之地,故名“拔仙台”。现留有拔仙台庙宇遗址十六间,分前后两院,高石墙,铁瓦房庙建立在三面凌空、一面高旷坦荡的高山平原之上,十分险要。庙宇正殿供奉周武王,旁供三太白、姜子牙、护法力士、救命药王等都是铁铸木雕,神像底坐背后铸有明万历十三年、清道光、清光绪等字样。拔仙台四周相距约两公里范围内分布有雷神庙、闻太师庙、三太白庙、玉皇殿、灵官殿,遗址有三官殿、大爷海殿等;铁瓦上铸有明万历九年、万历十三年、乾隆九年等字样。
二爷海、三爷海
拔仙台前面玛尼堆林
十二点三十分,我们在此留影。十分钟后进入拔仙台。应是前后两院,依山势而建,最后面的高处有一平台,三面凌空,立有一石碑,上书拔仙台三个大字,另刻有3767,表示海拔。庙宇已倒塌,下方有一口大钟,当年若是在这敲响,应该声音宏亮,传的很远吧。雪越来越大,风呼呼的,温度很低,我们匆匆拍完照,急忙下撤,避免失温。
拔仙台前留影
秦岭山脉最高点拔仙台
12:50,离开拔仙台沿右侧山脊下撤,路上有好多游客还在继续前往拔仙台。13:22到达大爷海。大爷海位于拔仙台西北,是太白山保存完整的两个典型的冰斗湖之一,东、南、西三面为崖壁环绕,开口向北。此时也是冰封海面。
离开拔仙台下撤
大爷海
大爷海有一个救助站,里面有物资提供,有部份简易客房可住宿。救助站里很热闹,在这里我们又遇到了合肥的驴友及河南的女驴,他们在这里补充水。这里提供方便面和现煮面条,三十一碗。由于二十六日进山以来,基本是无人区,对炒酱腊肠饭及压缩饼干早己厌倦,大家豪不犹豫,每人来了一碗面条。终于又重闻人间烟火,吃得那个香,我说平时谁能把面条吃出鱼肉的味道来?那就是我们,鳌太归来的野驴。超越说,这一碗面救了他一把,让心他重回人间。在我们吃饭的时间,合肥驴友陆续出发。打听好索道运行时间及汤峪返西安的车辆未班时间,估计十七点前能赶到下板寺就行。我们也决定今日下山返回西安。
好香啊,饥不择食
十三点四十五分,离开大爷海时雪下的较大,我们都穿上了雨衣。从大爷海到小文公庙都属太白山景区,路修的很好,大部分是缓坡横切。只是台阶石板路多,较硬,穿着高帮鞋不一定好走。十五点零四分,到达大文公庙。在这里我们又赶上了河南女驴,看她实在是走不动了,只是一直在咬牙坚持。十六点二十五分,到达小文公庙。这里已属太白景区核心区域。在这出了个插曲,景区一个管理人员将石头喊去说安全教育,墙上有一纸通告,几个部门联合发起的,大意是为保护秦岭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严禁个人私自穿越鳌太线。我看了下发文日期是四月十六号。我们说己在进山前塘口登记过了。后来管理人员还是要求备个案才放行。事后才知,本来也不管,因为才公告,大家并不清楚,只是因二十八日一北大杨姓硏究生厂在横穿 鳌太线拔仙台至跑马梁至都督门段,于29日下午,杨勇在拔仙台正南无名山脊和西边跑马梁之间的小山脊,单人前往探路,之后与队友失联走失,正寻找。所以这两天管制的严。在小文公庙十六点三十分以后就禁止游客前往大文公庙拔仙台游玩了。十六点三十八分离开小文公庙前往下板寺索道,这里很近,上一个坡就到了。很顺利买到了索道票,十七点四十分安全下山抵达汤峪,至此鳌太穿越安全顺利结束,历史五天,总行程七十余公里。
离开大爷海,前往文公庙
回望秦岭主峰拔仙台
大爷海至大文公庙的路好长好长
终于到达大文公庙
前往小文公庙
小文公庙回望拔仙台及横切过来的山脊
在小文公庙后留影
关于禁止“鳌太穿越”的通告
鳌太线补充资料:《鳌太穿越是指纵贯鳌山--太白山这一秦岭主脉的穿越线路,两山之间的直线间距为46公里,实际徒步穿越行程最为150公里左右,(一、自塘口走到婴鸽或汤峪是主要穿越路线,全程约75至80公里之间。二、从婴鸽走到铁甲树全程约50公里。三、从塘口走到23公里处全程约30公里),整个穿越中,海拔高度也由起点太白县的1740米上升至鳌山标志塔3475米,经太白梁3523米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3767米。大部分行走在无人区(刃脊横切(40%)+巨石(30%)+跑马梁(高山草甸+石块)30%),路途共要翻越17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是秦岭山区最为原始和最为自虐的顶级穿越线路之一,是中国最艰难的五大徒步线路之一,也是众多驴友向往的圣地》。
后记:鳌太线穿越的流水账到此便结束了,由于本人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较差,只能以流水账方式将此次活动呈现在大家面前,实属遗憾。愦对中华龙脊之秦岭大好风光。在叙述过程中得到飞宇流星的多次内容错误,在此表示感谢。最后再次感谢同行驴友的帮助,感谢领队的精心组织和无私奉献,感谢家人、朋友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感谢绿野黄山户外群友的大力支持,正是有了你们,才使鳌太之行安全顺利圆满成功,谢谢!
风过新安 2018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