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楼主: QiaoJiann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板技术] 邂逅大神——Jam Session高级课程感想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8-12-13 17:14:12 | 只看该作者
t61 发表于 2018-12-13 15:48
可能表述得不够清楚。
之前的理解更强调纵向的施加在雪板上的体重和速度压力,改变雪板的弯曲程度,来实 ...

我觉得两者不矛盾,启动立刃,与维持立刃的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8-12-13 18:34:34 | 只看该作者
小处降魔,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8-12-13 19:16:16 | 只看该作者
t61 发表于 2018-12-13 15:48
可能表述得不够清楚。
之前的理解更强调纵向的施加在雪板上的体重和速度压力,改变雪板的弯曲程度,来实 ...

是不是强调雪板前部切雪的那个理论?大概有点印象。。。

沿雪板纵向施压,不太赞成,有违平衡。

点评

Jam Session强调雪板的侧切,这不是把雪板往地上施压,二是沿着板子的轴(俯仰轴方向,我曾经把板子比喻成飞机,用翻滚、俯仰和旋转来描述板子的运动)把板子切入雪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4 07: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8-12-13 19:25:44 来自手机客户端 | 只看该作者
最近都不提抬山上腿建立弯了么?我一直以为这是比较正确的方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4 06:54:17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8-12-13 08:33
请教一下,第一条,right-left alternance何解?
仅仅是字面上的“左右交替”,还有有更深的意思?
...

Jam Session强调滑雪就像走路一样,走路是一左一右,滑雪同样,基本上就是字面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4 06:57:31 | 只看该作者
t61 发表于 2018-12-13 11:06
最近连续两个大神都强调了依靠立刃而不是靠压雪板来迅速入弯,感觉有点颠覆,体会中。
大师的文章还原了意 ...

昨天上了奥地利大神Gunter的课,他不强调强调大弯迅速翻脚踝立刃,通过他的滑行也看出来他是逐渐立刃的,所以我猜还是有很多体系在入弯时强调立刃动作而不强调立刃导致的压力。Jam Session入弯特别强调迅速翻脚踝,迅速翻和慢慢翻最大的区别就是压力来得更早,所以Jam Session的弯是Nike弯,普通弯是round弯。

点评

我前一阵子缆车上闲聊,Gunter的课程是中规中矩的,并没有太表现性的东西,是这样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5 10:41
Gunter还在崇礼那?呆2星期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5 10:37
t61
我觉得几乎所有大神都是用所谓nike弯来控制速度和弯形的,至于是如何实现,可能每个人表述起来也不一样。许多细微的差异,只有自己知道有这种方法以后放到自己的练习和实践中,才能体会出细节上的不同,是不是适合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4 10:33
立刃慢,不是round弯,是迫不得已的大弯。(但也不是翻得快就能立上并保持住的。)一个旗门过去就是Low line。 强调不强调某个动作细节,是针对学生。教练来看哪个地方是当前的瓶颈、主要问题、主要矛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4 08: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4 07:02:02 | 只看该作者
阿拉布 发表于 2018-12-13 19:16
是不是强调雪板前部切雪的那个理论?大概有点印象。。。

沿雪板纵向施压,不太赞成,有违平衡。 ...

Jam Session强调雪板的侧切,这不是把雪板往地上施压,二是沿着板子的轴(俯仰轴方向,我曾经把板子比喻成飞机,用翻滚、俯仰和旋转来描述板子的运动)把板子切入雪面。

点评

板腰方向呗,轴有横轴纵轴旋转轴自转轴,单说轴很容易混淆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4 07: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8-12-14 07:4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拉布 于 2018-12-14 07:46 编辑
QiaoJiannan 发表于 2018-12-14 07:02
Jam Session强调雪板的侧切,这不是把雪板往地上施压,二是沿着板子的轴(俯仰轴方向,我曾经把板子比喻 ...

板腰方向呗,轴有横轴纵轴旋转轴自转轴,单说轴很容易混淆哦
沿板腰放向施力的意识到了高级阶段应该是共通的吧,这个跟感觉胸部压力直接到板刃上是相辅相成的。但程度上,感觉意大利和奥地利这几位要比美加新体系大的多。我上雪季发的讨论帖就是在确认这个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12-14 08:32:59 | 只看该作者
QiaoJiannan 发表于 2018-12-14 06:57
昨天上了奥地利大神Gunter的课,他不强调强调大弯迅速翻脚踝立刃,通过他的滑行也看出来他是逐渐立刃的, ...

立刃慢,不是round弯,是迫不得已的大弯。(但也不是翻得快就能立上并保持住的。)一个旗门过去就是Low line。

强调不强调某个动作细节,是针对学生。教练来看哪个地方是当前的瓶颈、主要问题、主要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8-12-14 10:33:56 | 只看该作者
QiaoJiannan 发表于 2018-12-14 06:57
昨天上了奥地利大神Gunter的课,他不强调强调大弯迅速翻脚踝立刃,通过他的滑行也看出来他是逐渐立刃的, ...

我觉得几乎所有大神都是用所谓nike弯来控制速度和弯形的,至于是如何实现,可能每个人表述起来也不一样。许多细微的差异,只有自己知道有这种方法以后放到自己的练习和实践中,才能体会出细节上的不同,是不是适合自己等等。
对于我来说,之前确实没有或者说没有意识到有主动倾倒雪鞋也就是翻转脚踝的动作来实现立刃和转弯的过程,更多的把这个看成是压力传导到雪板后的一种结果。现在因果关系、主动被动、发力先后主次似乎都有大的反转,所以才觉得变化比较明显。需要继续体会一下才能感受到区别。

点评

我感觉Jam Session的大弯追求Nike弯,其它例如C/NZ只在中弯(或者动态弯)追求nike弯,他们的大弯追求逐渐立刃,也就是round弯,我感觉是这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5 09: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