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
中州大观,气象万千。洛阳牡丹,别开生面。如果春天到河南旅游,没有赶上欣赏"牡丹花会",那才是莫大的遗憾!君不见洛阳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富丽堂皇,花贵雍容,溢光流彩,丽质天生。五色斑斓,万紫千红,壮如花海,灿如繁星。人们象过节一样纷纷涌入各公园,雅俗共赏,十里花香,适逢高湖,万人空巷。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描绘的那样:"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牡丹为毛茛科芍药属落叶灌木,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巳有1500多年栽培历史。洛阳牡丹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它花大型美,端庄富丽,雍花贵,秀丽多姿,艳冠群芳,是繁荣昌盛、和平幸福、富贵吉祥的象征,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说得好:"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气候温和,土壤适宜,雨量适中,园丁勤育。人杰而地灵,地灵而花盛,花盛而蔚为大观矣。民间还流传着有声有色的"牡丹充军"的故事。话说唐朝女皇武则天,有一次同太平公主和女官上官婉儿在暖阁赏雪,时值隆冬,百花凋零。武则天饮洒作诗,醉眼朦胧,要求百花同时开放以助雅兴。还挥笔写了一道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百花不敢抗旨。第二天就纷纷违背时令破例开放。唯独牡丹不事逢迎,敢于违抗圣命,拒不开花。女皇大怒,下令把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故牡丹又别称"洛阳花"。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立刻就昂首怒放,超逸群芳。光彩四射,香溢八方。这下更激怒了女皇,她下令把牡丹放火烧死。一经烈火练,牡丹更傲然,枝干虽烧焦,花开倍鲜艳!被人称为奇花异卉的"焦骨牡丹",名声更大。当然,这是优美的民间传说,寄托了华夏儿女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对于象牡丹那样赴汤蹈火的仁人志士的崇敬情感。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曾经担任过河南县丞。他在《镜花缘》中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俏宫娥戏夸金盏草,武太后怒贬牡丹花、这则奇闻逸事。另一位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他写的《聊斋志异》的《葛巾》一章中,还描写民了忠贞不渝、多情多义的葛贴和玉两个牡丹仙女,下嫁到洛阳常氏兄弟的美丽支人故事。她们那种威武不屈的精神和傲岸自尊的性格,与遭贬的牡丹是一脉相承的。还有一位清代学者刘灏在《广群芳谱》中说牡丹谪居洛阳,"不特芳姿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堪称洛阳牡丹为花中豪杰。
洛阳人尊崇牡丹为"市花",每年都为她举办"牡丹花会",一年比一年兴盛,一次比一次繁荣,1993年已经是第十一届了,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己成为洛阳人生活中的重要节日,每到四月中旬,座落在东周王城遗址的王城公园,便成为赏花的中心胜地,牡丹如海,游人如山。美艳绝伦的"牡丹仙子",万人注目,美丽如画的"牡丹阁"引人入胜,美如仙境的"牡丹花坛"摄入魂魄,金灿灿的"姚黄",紫巍巍的"魏紫",红嫣嫣的"状元红"、白净净的"夜光白"、黄澄澄的"金系腰",绿盈盈的"欧家碧"、粉扑扑而又红润润的"二乔",青悠悠而又黑郁郁的"青龙卧墨池"……美不胜收,婀娜多姿,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有的花大如碗,有的其形如莲,有的圆如乡球,有的状如闺楼,有的一株著花纷纷多达百朵,有的植株俏立亭亭高过人头!现在洛阳牡丹巳发展到300多个品种、100多万株。由于园丁采取了保温催化措施,使各个品种都能应时开放。除了"中心会场"王城公园外,"牡丹花会"还遍布牡丹公园及延安路、天津路、凯旋路、植物园等二十多个观赏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牡丹花会成为人生一大快事,全国各地每年奔赴洛阳赏花的游人如云如潮,郑州铁路局为迎接牡丹花会往洛阳增开了数对临时快车。
洛阳是九朝古都,牡丹是百花盟主。洛阳市充分利用海内外宾客云集古都的大好时机,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发展横向联合,开展经济技术合作。花会期间,洛阳市还组织了诗会、笔会、文娱晚会和灯展、画展、书法展览等活动,使花会锦上添花,更富于文化色彩和无限魅力。牡丹是幸福和华贵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不知有多少诗人为之吟哦,多少画家为之绘图,凡诗、词、书、画、戏、文都有牡丹的香魄。宋代政治家欧阳修还精心写了三本关于牡丹的专著:《洛阳牡丹谱》、《洛阳风土记》、《洛阳牡丹图》。宋代文学家苏辙,为了观赏洛阳牡丹,还举家从汝南迁到洛阳,并专门写诗记之:"花从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移洛阳。"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住洛阳时,雨中邀友人赏牡丹,以诗代信:"小雨留春春未归,花好虽有恐行稀,劝君披取渔蓑去,走看姚黄拼湿衣。"对牡丹最着迷的还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任翰林学士时,有一天在翰林院值夜班,院内的红牡丹巳开毕将残,诗人非常惋惜,伤感地在晚上点起灯来观看,恋恋不舍,依依难眠,并写了一首《惜牡丹花》抒怀:"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惜花之情,怜香之意,爱美之心,跃然纸上。
牡丹是洛阳的象征,牡丹花笑迎天下宾客。
洛阳古墓博物馆
洛阳地处中原,北依太行,南望嵩岳,东呼虎牢,西应崤函;大河东西相贯,洛`伊`涧纵横其间。她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青春焕发的美丽城市。
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就诞生在洛阳一带。洛阳素称"九朝古都",通常是指东周`东汉`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但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夏`商`西周也曾建都于此,所以洛阳应当是十二个朝代的都城。作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累计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之久。她是王都帝乡,故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
建国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配合基本建设中,调查发掘了一百余处原始社会和五大故城遗址,以及万余座古代墓葬,出土了数十万件文物,洛阳古墓博物馆就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的一座新型的专题性博物馆。
洛阳古墓博物馆,座落在洛阳市北郊邙山冢头(北魏宗宣武帝景陵)村,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大体可分为地上和地上下两部分。地上前半部有汉白玉石门阙`馆表`表额,"洛阳古墓博物馆"题字是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书写;进而为序幕大殿,殿前左右两侧设复制汉代天禄`避邪兽一对,殿后为上下墓区厅,两侧为配殿(售室`警卫室`图书资料室`摄影室`办公室`接待室`陈列室`纪念品销售室),其间有游廊连属。后半部主要有四角楼和望景亭,四角楼是地下四个厅的地面延伸,以便地下通风和自然采光;中间的望景亭,备为休息用,登此可俯瞰洛阳全城,南眺伊阙,少室山峰北顾滔滔黄河与太行王屋。地下部分,设有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和休息厅,四厅之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是复原的历代古墓葬。整个博物馆是一座气势宏大而又清静幽雅的仿古建筑群。加之配以花草树木,假山怪石,喷泉游鱼,堪称一处别有洞天的山顶公园。
新馆建成,第一批搬迁复原上自两汉下至北宋的历代典型古墓葬二十二痤。其中包括著名的西汉傩戏图`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新莽时期壁画墓`东汉车骑图画墓`曹魏正治人年墓,西晋关内候裴祗墓`北魏孝文帝之孙长山王元配墓`南平王公伟墓以及西域安国人唐代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还有宋代五座仿木结构雕梁画栋的砖室墓等。这些墓葬建造得或深邃宏大,或结构灵巧`或布局严谨`或形制殊别;尤其绘有琳琅满目的壁画,或表现打鬼仪式,或反映升仙思想,或描绘天体星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再现车骑出行及家庭生活的情景。墓中均随墓有丰富的明器或实用品,不少可称得上国之瑰宝和艺术杰作。记载墓主人身世和功德的墓志,可谓是补证史书的"石史"。除上述复原的二十多座古墓以外,还在配殿内陈列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典型墓葬模型,以展示历代的墓葬演变规律丧葬习俗。
总之,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一座新型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很强的专题性博物馆。它把几十座历代典型墓葬系列化展出,这对研究我国古代史`美术史`建筑史`墓葬形制`丧葬制度`风尚习俗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人们通过对这些墓葬的了解,从中得以历史的借鉴,开扩眼界,增长知识,获得丰富而有益的滋养。
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三大佛雕艺术的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是观赏十万佛祖的尊容,追溯古代文名的渊流。
龙门两山,壁立相对,高耸崴峨。佛寺座座映衬松柏,栈道条条连亭阁阁,雕像满山。虽然龙门石窟没有山西大同云岗石窟那么久远,没有天水麦积山石窟那样神密,没有四川大足石刻那么完正,但是龙门石窟的雕像最多,十万尊佛像盖住两山,蜂穴密布,遮岩蔽石;这里的卢舍那大佛坐高17.14米,背靠悬崖峭壁,面对伊水香山,恬静自然,体态丰满,堪称唐代造像一绝,被称为"皇后武则天";这里的莲花洞内有两理米高的佛像,坐在半壁龛中,忽有忽无,亦真亦幻;还有一洞万佛的万佛洞,你若置身其中,就陷入佛的世界,享受到一种"天使乐伎舞翩翩,若不成佛就成仙"的感觉。
龙门有十万雕像,两千多个窟龛,40多座石塔外还有3600多块碑刻,其中五代末北宋初的一块"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书法劲迥奇异,自成一体,被人认作稀世真迹。
宾阳三洞是龙门石窟中最典型的三个洞窟,不仅因为此洞的雕刻用工最多,花时间最长,还因为此洞雕刻细腻,风格个异,内容丰富,特点突出,表现了我国历代 佛教石刻艺术的发展、借鉴与创新的全过程。宾阳中洞为三洞之冠,最初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做公德而仿照云岗灵岩寺营造的,历时24年,用工80多万,雕做完整,富丽堂皇。进深9。8米,马蹄形平面,地面饰似莲花图案,宛若铺了一层地毯,窟内有三世佛,十一尊元雕大像,主尊为释迦摩尼,高8.4米,眉清目秀,表情坦然,眼若纤月,鼻翼丰满,嘴角挂一丝微笑现的雍容而超脱。中洞之内除圆雕像外,还有四层浮雕刻在壁上,第一层为"维摩变",第二层为"佛本生",第三层为"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像",这些浮雕内容广泛,人物繁多,雕刻风格各异,雕刻技艺娴熟,是龙门石窟中的精品,非常可惜它们已被帝国主义的走狗盗去,现有部分存在纽约艺术博物馆和堪撒斯纳尔逊艺术馆。宾阳中洞雕刻完整,富丽堂皇,是北魏迁都洛阳后最有代表性的洞窟。
万佛洞是一座唐窟,刻凿于公元680年,之所以叫万佛洞,是因为洞内有一万五千尊4理米小佛像。该洞高5.8米,深6.5米,宽5.9米,方形平顶,主佛阿弥陀佛高4米,端坐于莲花须弥座上,目不斜视,稳重沉静。其背后壁雕油4朵莲花,每朵莲花上乘一位供养菩萨,皆若妙龄少女,有的端庄淑贤,有的天真可爱,有的在沉思,有的在玩耍,形态各有不同。洞顶莲花周围有记年记月记事刻文,乃龙门首见。洞外两力士怒目而视,握拳如锤,强健有力,显得格外醒目,南壁一观音脸庞圆润,体态丰盈,左臂下垂,手拿净瓶,右臂上弯,轻持拂尘。该像以微微扭动的身躯,略鼓的腹部和歪斜的头部,构成了优美而富于节奏的曲线,显得既含蓄又端庄,既有变化又不外露,为龙门造像中之精品。
古阳洞是龙门西山南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洞窟,也是龙门山上开凿最早的一个洞窟,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已开始雕凿,迁都洛阳后又大规模的营建,始成为如今的规模。从文孝帝始,他的母亲、堂弟、叔母等几代皇室争先恐后在此开龛造像,此洞遂成了皇室的代表作,反映了北魏佛教盛行的习俗。该洞进深13.5米,宽9米,高11米。窟顶圆拱形,地面平而呈马蹄形,列龛密布、富丽多姿。主像高4.8米,身材细高劲瘦,面带微笑,两旁有仪态庄严的胁侍菩萨。该洞中的精品包括浮雕组画与造像题记。组画详细记载了释迦摩尼的传奇故事:"乘象入胎,游园休憩,树下降生,步步为莲,九龙灌顶,摩耶报喜,私陀占相,立为太子,山林之思,遣散仆马,苦修成道"。被称为"龙门二十品"的北魏书法精品,有十九品在该洞中,只得就是十九块题记碑刻在该洞中,这些题记均出自名家之手,字体落笔明显,收笔利落,锋芒毕露,方正厚重,代表了汉隶向楷体过渡的方向,表现了成熟的魏碑体的独特风格。
药房洞开凿于公元六世纪的北齐时期,因其入门两侧的石壁上刻有140多个药方而闻名。这些石刻药方中,药物疗方占2/3以上,针灸方占1/3。在制剂上,有丸、散、膏汤等,所治疾病涉及内、外、妇、五官、儿、神经诸科,有的一方治数病,有的数方治一病,最为罕见的则是治食道癌的"治噎方",治传染病的"疗疟方"等。这些药方使用的药材、药引简便易寻,一般农村都有,千百年来,方便了无钱看病的穷苦百姓们。
龙门山色为洛阳八景之首,无论是山是水,是佛是人,都会给你一种奇妙的联想,当你一踏上洛阳的土地,一攀上龙门的悬梯栈道,你就会情不自禁的发现,你不但是在欣赏山水,欣赏艺术,而且也是在欣赏一种恒久的自我解脱。
关 林
关林,也叫关帝庙。位于洛阳市以南七公里,相传这里是埋葬三国时蜀国名将关羽首级的地方。过去这里只有一个墓冢,但明代万历年间在此建庙植柏,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百亩。
关林名字的来由是与我国过去封建等级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在我国封建社会,皇帝的墓被猜测为"陵",王侯的墓才能被称为"冢",平民百姓的墓被称为"坟",而只有圣人的墓称为"林",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位被称为"圣人"的人物;一位是大家所熟悉知的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另一位就是这位三国时蜀国名将关羽。因此他们的墓分别被称为"孔林"和"关林"。象这样的关林庙在中国有三处。除埋葬关羽首级的洛阳关林外,还有埋葬关羽身体的湖北当阳的关林,建于关羽家乡山西解县即运城关林。因此,时至今日民间仍流传着关羽"头枕洛阳,身在当阳,魂归故里"。
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人,生于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老幼皆知的风云人物。关羽所处的时代,正值东汉王朝衰败,天下大乱,群雄争霸中原之际。当时在北方由曹操建立了魏国,南方有刘备的蜀,孙权建吴于中国东部,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各不相让,战争四起。据《三国演义》中讲:关羽五十九岁时,遭东吴暗算败走麦城,于湖北当阳为吴将俘杀。吴主孙权怕刘备起兵报复,便差人将关羽的首级连夜献给了当时在洛阳的魏主曹操,企图转嫁危机,曹操识破了孙权的这一阴谋,同时也出于自身对关羽的敬重,反面以最高礼节,用沉香木雕刻了关羽的身躯,和其首级放在一起,隆重地安葬于洛阳城南,也就是现在的关林庙。
关羽作为蜀国名将,其人其事在正史中应该说并不突出,那么为什么会成为人人皆知的风云人物呢?大家知道东汉末年爆发的黄巾起义沉重地打击了东汉政权,在东汉统治摇摇欲附的时候,关羽紧跟刘备镇压了黄巾起义。这样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推崇。再加上他一生尊崇"忠"`"义"二字,后来明代小说《三国演义》的又着力渲染,关羽便成了勇武超人,神威凛凛,忠心耿耿,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成为千古武圣,忠义的化身。而且,他所追随的刘备是汉皇室后裔,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正统,所以深得历史统治者的推崇。
关林庙主要是明清时的建筑,形式古朴,庙内古柏苍劲。庙前古色古香的建筑,是人们祭祀关羽时唱"大戏"的舞楼。舞楼对面就是关林庙的大门。按帝王兴建,一三洞,门前一对汉白玉石狮是明代雕刻物。门楣上有门户,两扇朱红大门上镶嵌着九九八十一个金色乳钉,这也是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标识。所谓"门当户对"就是由此而来。第二道门是仿过去的官衙建筑的。门额上高悬清慈禧题匾"威扬六合"四个大字,"六合"指东、西、南、北、上、下六方,意为关羽威名天下。门两侧左为"关圣帝君画",传说是北宋爱国名将岳飞的手笔,右为碑刻"关帝诗竹画",画面用竹叶组成"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留名,莫嫌孤叶淡,终究不凋零"一首五绝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关羽的平生志向,又溶书法、雕刻待艺术之一体,为世人称道。
过了仪门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两侧石栏上共雕有一百零四个神态、大小名异的石狮,各具情态、维妙维肖,甬道东西两侧还有钟鼓二楼和两柱高4.6米的缠龙华表。漫步甬道来到了拜殿前,这里是过去每年祭祀关羽时文武百官拜谒的场所。此殿门上悬一匾"声灵于铄"为清乾隆皇帝手书,意为关羽的声望闪烁着光芒。此殿前西侧放着仿青龙偃月大刀一把,重七十多斤,高三点五米,传说这是关羽当年南征北战时使用的兵器。
大殿,是关林的主殿,此殿檐下斗拱色彩斑斓,前壁有一组透雕画,有关羽"桃园结义"、"单刀赴会"等历史故事。殿内关羽坐像,金面、凤眼、头戴帝王冠、形态逼真。这像是后来按照文史记载的情况重修的。
上方高悬"光昭日月"匾的是二殿,匾是清光绪皇帝题的,殿内塑有关羽戏装坐像,头戴纶巾,身着战袍,怒目圆睁,怒视东南――古吴国所在方向。传说关羽张目红脸时即是有了杀心,因他为吴将所害,所以死不瞑目,怒视东南要向孙权报仇。
三殿,里面有关羽夜读春秋像,还有一睡像,这是采用先进工艺制成的像,睡像能翻身坐起,怒目圆睁。三殿后就是埋有关羽首级和沉香术的关羽墓冢,高十余米。冢墙的正中央,有一道石墓门,门额上题有"锺灵处"三个字,石门上有四个小洞。过去前来进香的人都要虔诚地把铜钱放入洞内,据说只要能听到回声,便证明祈求得灵,有所求便有所得。
关冢前这座亭叫八角亭,亭内有一座高4.8米的石碑,正面刻着关羽登峰造极的最高称号:"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十五个大字。冢前还有两座石坊,上面刻有许多后人题记。这些题记集中了篆、隶、楷、行、草多种流派。
白园
坐落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的龙门东山,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由南向北穿山而过,一桥飞架东西;宛若一道彩虹。
白园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而修建的,此园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丽古雅。从龙门桥过伊河,左侧即是白园的大门。进门直行,但见路转峰回,林木森森;山泉叮咚,池水清碧。幽雅至极。漫步石级而上,山腰有亭,名曰"听伊",此亭系白居易晚年与其好友元稹、刘禹锡等对奕、饮酒、品茗、论诗之处。由听伊亭而上,在危岩翠柏中有一古朴典雅之阁庐,题额"乐天堂",堂内有汉白玉雕成的白居易塑像,素衣鸠杖,栩栩如生,有飘然欲仙之态。
出乐天堂朝右步石级而上,即琵琶峰顶。在翠柏丛中,有砖砌矮墙围成圆形的墓丘,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眠之地。在圆形墓顶之上芳草萋萋。墓前立有高大石碑3块,其中1块上刻"唐少傅白公墓"6个字。登高望墓,形似琵琶,白墓所在之丘为"琴箱",其东南是长长的芳草墓道,四周围以齐整的冬青,翠绿色的草地中央,三根"琴弦"清晰可见,此即为琵琶的"曲颈"。诗人精通韵律,又作千古之颂的《琵琶行》。此山、此墓、此龙门之地,是他长眠的最佳之处了。
由墓道向左、下至峰腰平缓处,即是古雅的九曲回廊,廊壁尽嵌现代诗人墨客吟咏的诗作以及白居易《琵琶行》全文石刻。在墓右侧,有巨石卧碑。刻有《醉吟先生传》,碑重24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书。
白马寺
位于洛阳市城东12公里处,它北依邙山,南望洛水,这里绿树红墙,梵殿宝塔,松柏凝翠,肃穆幽静。
白马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府营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我国佛教宗派繁多,寺庙林立,但都公认白马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尊其为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山门为一牌坊式建筑,门前有左右相对而立的两匹宋代石雕马。其形态似刚翻山越岭、长途拔涉驮经而来的浑重姿态。
进山门,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凉台毗卢阁,中轴线两侧为辅助建筑。
天王殿内供大肚弥勒佛像,两侧塑有身材硕大的四大天王像,手中的法器,寓意为"风调雨顺",弥勒佛背后供有韦驮菩萨像。
大佛殿为寺内主殿,是寺内僧众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此殿为明代重建,台基高l米,单檐歇山式屋面,面阔5间,进深4间。内供佛祖释迦牟尼,像高2.4米,为明代泥塑。左侧坐文殊菩萨,站者为迦叶,右侧坐普贤菩萨,站者为阿难。
大雄殿内供横三世佛,正中坐莲花座的是释迦牟尼像,左侧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佛前十八罗汉均为元代造像,这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工艺,它具有造形美,重量轻,结实牢固,经久不坏的优点。大殿两侧壁上的木雕佛龛内供佛5656尊。
接引殿规模较小,内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清凉台位于接引殿之后,古柏掩映,雄伟壮观,这里建有白马寺的最后一座大殿--毗卢阁,内供毗卢遮那佛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称为"华严三圣"。
在毗卢阁的两侧为配殿,东配殿供摄摩腾,西配殿供竺法兰两位当年白马驮经而来的高僧的塑像。
在白马寺东南不远处,有一座密檐式方形砖塔,名日齐云塔,原名为释迦舍利塔,亦称金方塔。塔共13层,高约25米,造型别致,玲珑挺拔。它是我国第一古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