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39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23寻觅“仙湖”中的一叶舟——罗布泊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9 16:3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23寻觅“仙湖”中的一叶舟
                                 ——罗布泊之旅
快车手越野俱乐部—北山羊户外俱乐部
活动简介:
快车手越野俱乐部与北山羊户外俱乐部联合发起组织的这次3.23-3.27日罗布泊越野穿越活动,旨在给会员提供一次有组织有目的的罗布泊探险之旅,之外探望新疆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冯刚老师,他已经在那里拍摄野野骆驼一个多月了。

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的罗布泊,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它是一块吸引着中外史地学者的充满着神秘感,着迷一般的土地。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他的发源河孔雀河是一条东西流向的河。最后注入罗布泊。"开都河--博斯腾湖"是一条银线坠着一颗明珠;"孔雀河--罗布泊"又是一条银线坠着一颗明珠。这上下两个半截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水系,孕育出了古代北丝绸之路的繁荣文明。
在这片土地上建成了面积达10.8万平方公里的“新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野骆驼自然保护区。面积7.8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极旱荒漠类型保护区,也是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野骆驼的模式产地。目前世界上野双峰驼的分布数量比国宝大熊猫少得多,其保护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野双峰驼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2年发表的红皮书中被列为极度濒危种(critically endangered)。
    为保护罗布泊地区特有的荒漠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维持荒漠珍稀生物物种的天然栖息地,挽救世界上仅存于中国和蒙古的极度濒危物种——野骆驼,早在1986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就批准建立了“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省级)。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行程安排:
23日、乌鲁木齐/迪坎儿300余公里                       宿迪坎儿
早晨7点从乌市出发途径吐鲁番到达罗布泊最近的小镇迪坎儿,在此休息并准备进入罗布泊的油料
24日、迪坎儿/冯刚宿营地 400余公里                     野外宿营
从迪坎儿进入罗布泊,途中可经过钾盐矿到达著名野生动物学家/著名摄影家冯刚老师拍摄野骆驼的宿营地,听他诉说在拍摄野生动物期间有趣的故事,当晚举行篝火晚会。
25日、冯刚宿营地/彭加木墓地 50余公里                  野外宿营
从冯刚老师宿营地修整后车队行驶50余公里就到达彭加木墓地,沿途可见到鹅喉羚、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修整拍照后踏上返程的路,下午7点选择较合适的地点野外宿营。
26日、彭加木墓地/迪坎儿450余公里                      宿迪坎儿
由于路途较远,当天到达后人员在此休息车队车辆修整
27日、迪坎儿返回乌鲁木齐300余公里                    行程结束
报名和费用

1。在俱乐部统一报名,报名截止日3月20号。
2.报名名额:10人。
3.报名电话:0991—4831960   8974704    冰红茶
4.费用:
1.住宿:
迪坎儿(两天)        50元/人
合计:100元/人

2.餐费:
1日.一便餐15元/人 一正餐25元/人
2日.野外用餐(每天:早餐10元/午餐20元/晚餐30元/水3瓶)
3日.野外用餐(每天:早餐10元/午餐20元/晚餐30元/水3瓶)
4日.一早餐10元/人一便餐15元/人 一正餐20元/人
5日.一早餐10元/人一便餐15元/人 一正餐45元/人
        合计:275元/人

3.车费:
        北京213     300元/天   
        战旗        300元/天   
        北京2023    300元/天       
巡洋舰      300元/天   
       后勤保障 四驱卡车    700元/天(只使用三天)(公摊)       
4.车辆油费:
越野车全程油费及过路费1000元/每车
四驱卡车油费1200元/三天(公摊)
5、其他费用;
       领队、向导、厨师、维修工400元/天(公摊)
公共装备:发电机,对讲机,气炉,大帐篷, ,防潮垫,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炊具,餐具,工具等.
个人装备:帐篷、防潮垫、睡袋、野外用餐具
备注:自带车者油费及过路费自理,并承担公摊费用。有装备者自带(帐篷、防潮垫、睡袋、野外用餐具),没有装备者俱乐部免费提供。

不带车者费用:
住宿费100元、餐费275元、车辆费用(75元/天)五天375元、车辆油费250元/全程、公摊费用300元/全程(含新闻媒体活动费)
合计:1300元
自带车者费用:
住宿费100元、餐费275元、公摊费用300元/全程(含新闻媒体活动费)
合计:675元
领队:
由俱乐部派出专业领队,向导,协作人员,维修技师。
备注:1、 活动车辆统一张贴活动标识、编号。
2、 全程摄像,活动结束后将剪辑成光盘,所有活动人员人手一份,永久纪念。
3活动结束后,收集参加活动人员的照片、文章及通讯地址。印刷成册,人手一份,永久纪念。


声明:
俱乐部为民间非经营性社团组织,管理权和资产权属于全体会员。因此,俱乐部不能独立承担对内的民事责任。所组织的活动全部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俱乐部在活动中只负责活动行程及内容的组织,并适当采取安全防护和救助措施。参加人员须充分了解户外运动所存在的高危性和风险性,主动购买相关保险。对于户外运动中所造成会员或其他人员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俱乐部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俱乐部全体会员应当充分了解并认可上述声明。凡报名参加本次活动者,视为完全同意并遵守本声明的全部内容。
此次活动是俱乐部组织的非商业性的会员探险活动,所有报名参加者需在活动前交纳报名费200元,如未届时参加者不予退还。
因为活动地点是人迹罕见的戈壁,路途较远,行程较辛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参加者必须是年满18岁身体健康,敢于冒险的成年人,在参加前需到俱乐部填写活动报名表格。

特别提示
(本俱乐部非松散型管理,为了保障活动的安全以及您能在我俱乐部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请您认真填写报名表格的内容,真实有效)
汽车越野活动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所有参与俱乐部活动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注意安全。如发生以外导致身体或财产损失,本俱乐部不承担任何责任,但尽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Motor sport may posta danger to the participant in the event of an accident.The holder of this pass should understand that he she must follow the rules and exercise extreme caution when attending this even.The club does not take any responsibility if the holder of this pass has accident of property loss during the event.


注意事项:1、此线路为特种旅游线路,路途较长、气候比较干燥、早晚温差大、某些地区条件艰苦请做好心理准备。
2、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习俗,团友听从领队的安排,团友之间相互团结,本着团队协作精神完成活动。
3、西北地区受宗教影响,风俗习惯与我们不同,浏览时(如时寺庙、清真寺),请谨记地陪宣布有关旅游注意事项,入乡随俗,在任何场合下都不要提及有关少数民族的政治问题配合好地陪工作。穆斯林民族地区:(包括西北地区回、维吾尔、撒拉、哈萨克等十余个民族)忌食猪、狗、马、骡等不反刍动物的肉及一切动物的血,不食自死动物。进入清真寺禁止吸烟、饮酒;禁止说带“猪”字言语
4、拍摄禁忌:一般寺庙、清真寺严禁拍摄,偷拍后果十分严重。有些地方注明付款后才可拍摄,如有需要,请按当地规定执行,拍摄人物,尤其是僧侣、妇女,取景前一定要经对方允许,以免不必要的麻烦,在野外拍摄时,谨记安全第一,注意自身身体状况,请大家保管好随身的拍摄器材,谨防丢失。此外,沙漠中沙尘大,细小的沙砾会进入相机的缝隙里,建议不用时用密封袋装好,拍摄时小心拿出,照完立即装好。
5、西北地区旅游一般每日车程较长、需带晕车药,太阳镜、防晒油、足够的衣物。
6、山间温差较大,山区夜间温度较低,注意添加衣物;由于地方饮食差异,为预防肠胃不适需带止泻药;途中用餐比较简单,但能确保吃饱;吐鲁番地区的夏季最高温度可达到40多度,注意防暑
7、严格遵守团队纪律,野外活动不得擅自行动,更不得单独离开集体自己活动,罗布泊地区地形地貌奇特,无明显参照物,极容易迷路,若因不遵守纪律导致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2#
发表于 2005-3-9 17:15:41 | 只看该作者

 罗布泊整体简介

 罗布泊整体简介

一、总体介绍:
罗布泊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北部,塔里木河下游,南抵阿尔金山山脉,北至库鲁克塔格。这里面积辽阔,降雨十分稀少,四季异常干旱。广袤无垠的沙丘、盐渍及雅丹形成了罗布泊荒原雄浑、奇诡、动人心魄的自然景观。
   古代的罗布泊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烟波浩渺芦苇连天,《汉书西域传》记载该湖“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50年代科学家们还证实了罗布泊的存在,到60年代曾经“沧海”的罗布泊彻底消失了。到如今成了“死亡之海,茫茫盐漠”,一个近3000平方公里的大湖是如何干涸的呢?众多科学家为此而苦苦寻觅答案。
  有人认为,罗布泊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地下,在罗布荒原的地下,埋藏着一个巨大的地下湖泊...种种说法不一而足,也许真正的谜底还待后人来揭开。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海拔780米,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民国20年(1931),陈宗器等人测得面积为1900平方公里。民国31年(1941年),在苏制1/50万地形图上,量得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1958年,我国分省地图标定面积为2570平方公里。1962年,航测的1/20万地形图上,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最后干涸部分为450平方公里。注入罗布泊的水,主要有: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和米兰河等,同时也部分的受到齐连山冰川融水的补给,融水从东南通过勒河流入湖中。近代,一些进入罗布泊地区的外国人把罗布泊说成是“游移湖”。1876年,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在塔里木下游考察后,以其片面之见,错误的认定,卡拉河和顺湖即中国古记所记罗布泊。他的学生科兹洛夫和英国的斯坦英支持他的看法。德国地理学家范李希霍芬却持反对的观点。接着,瑞典人斯文.赫定系统的提出一套关于罗布泊游移的理论,认为它南北游移的周期是1500年,是由于湖底周期性沉积、抬升和风饱蚀降低的结果。这种游移说,曾长期为中外学者所接受。除斯文.赫定外,美国人亨庭顿提出了“盈亏湖”的理伦。中国学者陈宗器发表了“交替湖”的观点,而苏联地质学家西尼村则试图用构造运动来做解说,围绕罗布泊游移问题的争论,延续了一个世纪。我国科学家近年实地考察,证实了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和集流区,湖水不会倒流;入湖泥沙很少(湖底沉积物3600年仅1.5厘米),干涸后变成坚固的盐壳,短期内湖底地形不会剧烈变化。对湖底沉积物通过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证明,罗布泊长期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这说明,游移说是不切实际的推断。两千多年来,不少中外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写下了许多专著和名篇,发表了不少有关罗布泊的报道。但是,由于各种局限和偏见,也制造了许多讹误,为罗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一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 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这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丰富的营养使 许多人都长生不老。八九十岁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罗布人结婚的陪嫁,是一个小海子,这在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

参考资料:

自然景观:主要以沙漠、山地、和荒漠地貌为主。荒漠中表现的形态有盐壳、湿地、戈壁滩、雅丹地貌。此外野骆驼、黄羊、野兔、沙狐时可发现其踪迹。
人文景观:汉代丝绸之路曾经途径罗布泊,历史上称为丝路南道。主要遗迹有楼兰、米兰、土垠、营盘、小河五号墓地。
行:穿越罗布泊没道路可言,与普通观光游客存在不可比性。穿越全靠越野车/乘坐越野车驰骋荒原大漠,与颠簸中寻觅到的感受是普通交通工具不能提供的人生经历。
住:无人区的住宿品需穿越者全部自行携带,以帐篷为主。大漠野营是都市里寻找不到的一种特殊享受,天气良好时,还可以天当被地当床,让人获得终生难忘的回味。不过罗布泊常刮沙暴,遇到了,连帐篷也搭不起来,行程难度较大。
食:食品要按照计划准备好。携带食品只能从简,行程期间的膳食一般较简单,中午用干粮,早晚可在营地野炊。
娱:荒原大漠安排一些户外文娱活动,是有意义之事。于篝火跳跃的昏黄光影中或漫步起舞,或席地而坐,自娱自唱,令人难以忘怀。
荒原的诱惑

都市是人类社会创造出的一种奇异的胞胎。它集现代文明之大成,却远非人类天性自由驰骋的最佳疆场。曾体会过吗?在享受其完善的社会功能之外,在不经意间,你曾否因其庞大慵懒而迷惘,因其繁浩奢华而麻木,因其富足充裕而浅显?
当都市文明以其眩目、华丽、拥挤与喧嚣已经成为一种深重的精神负担时,你曾试想过走向荒原吗?
罗布荒原,这块迷一样的绝地,是荒原文明的集大成者。她东起敦煌,西至尉犁,南临阿尔金,北止库鲁克塔格,成为西域近现代以来最为恐怖的荒原之一。
但是,这里曾经拥有中国版图上的第二大内陆湖泊——蒲昌海(又名楼兰海、罗布淖尔……)
这里曾经是四条内陆河水的汇聚地——塔里木、孔雀河、车尔臣和疏勒河;
这里曾是学界为之展开跨世纪之争的地方——游移说与盈亏说之争;
这里是古楼兰王国曾经的疆域——一个农猎渔牧俱全的繁荣社会;
这里是为近代东、西方探险家留下史册的地方——普尔热瓦尔斯基、斯文?赫定、贝戈曼、橘瑞超……
这里是千年古文明的博物馆——楼兰城、海头城、方城、麦得克城、小河墓、太阳墓、贵族墓……
这里是古老的地质变迁过程的见证地——恢弘的大雅丹、洁白的螺壳、酥脆的苇根,让我们幻化出蒲昌海昔日的碧波;
这里曾是野骆驼的屠场——直到联合国环境署在这里建立起野骆驼保护区以后,它仍然未能成为残存野骆驼的乐园;
这里还是书写勇士春秋的画幅——科学家彭加木和探险家余纯顺长眠于此。
……
也就是说,无论你带着哪一种好奇,你总可以投入它的怀抱中,享受它那荒蛮的躯体传授给你的无比丰富的感受——那种悠远与博大、恢弘与苍凉、荒蛮与死寂、坚忍与冷漠、那种一泄千里的坦阔、那种彻底抛弃了奢华的美,那种胜似呐喊的静默、还有那种无以伦比的内心的震撼。
它是历史的、社会的、宗教的、文化的、自然的、环境的以及人类活动功过是非的展开式画卷。
有了它那沉重的启示,有朝一日,你将不会满足于沉浸在一种拘谨的满足中,转而以哲理态度看待世界。
没有回声的世界
天空纯洁的只留下血液。太阳,在空空凝成一点,像盛开的向日葵给人一种灼痛。放眼望去,天没有边,只有茫茫的疆土在交汇处骤然结束。空气像被什么魔力迷惑住似的,在地表扭动、盘旋、上升。
你包裹在鞋里柔软的脚掌却迈出比这盐壳地更坚实的步伐。没有愤青一样的无聊吟唱,从肺里呼出的气息是唯一活着的证明,随着心跳的律动将脚步合拍而奏,用心亲吻自然的人才懂得大自然的表情。滴落的汗珠见证你跋涉的坐标,地图上的数据不再无关痛痒,而成为与自己较量的竞技场。
不知怎的,你想起了昨夜的星光。那些在城市里永见不到的“眼睛”像数不尽的碎钻铺展在幽深的天幕上。你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人对星座产生过那么多奇丽的幻想,它是那样纯洁明亮又隐隐含着些许忧伤,那是宇宙窥视眸眼啊!你,一个人,在空旷的戈壁上对着星空痴狂。
既然不能斩断俗世烦嚣,那就给自己一个贴近本真的机会吧;既然错过一场风花雪夜,就来领略一番海枯石烂吧;既然不能与天地同寿,索性用身体丈量一遍这万古洪荒!
大都市里的潮流,冲得人头昏脑胀也未必能赶得上,而这坦荡陈列的亘古将是你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无法比拟的时尚。江南水乡是吴侬软语的小调,而大漠古城的风沙吹奏是没有修饰的绝响。你以为桂林山水是美景的破题,孰不知沧海桑田才是真魅力的文章。徒步的旅程犹如人生,在捱过漫长的荒凉空旷后,绿洲才显得格外妩媚动人。还有回忆,是颁发给每一位参与者永不褪色的勋章!
在没有车马喧闹的旷野,你才能分辨激荡心扉的声音,它涤荡着你疲惫的灵魂。这里有未被功名利禄雕刻过的笑脸,未被灯红酒绿污染过的颓垣,未被纸醉金迷侵占过的自然。正因为不甘于心的寒寂,我们才燃烧自己,自然面前无需许诺。沙砾是祖先的皮肤;劲风是天地的画笔。母亲心中的歌谣自会平复孩子的伤痛,此刻,她正在这里等你,用深沉的缄默和无与伦比耐心!

二、沿途主要景点介绍:
1、        吐鲁番:
吐鲁番是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历史上就有“火洲”之称。据观测,这里的最高气温达到过摄氏49.6度,地表温度也曾达到摄氏89.2度,当地民间有沙窝里蒸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的说法。吐鲁番日最高气温高于摄氏35度的炎热日年均100天以上,高于摄氏40度的酷热日年均35—40天。不谙内情的人常常疑问:这么酷热的天气,当地人怎么生活?原来,这里气温虽然高,但相对湿度却很低,高温低湿,虽热而不闷。另外昼夜温差很大,常可达20度。正午朗日高照,炎热如夏,早晚则清凉宜人,十分舒适。吐鲁番的春天也较乌鲁木齐等其他新疆城市要早40多天,当这些地方还是冰雪料峭时,吐鲁番盆地已经绿染枝头,适宜旅游的季节每年较新疆平均时间长四个月左右。
吐鲁番地区物宝天华,人杰地灵,历史悠久。在火焰山两侧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带,人们已发现10余处之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且伴存着夹粗砂陶片,它标志着盆地的主人从距今一万年以来,逐渐从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进入农业、畜牧业兼营的社会过程。   
2、        迪坎儿:
迪坎儿是鄯善县最南端的一个乡。从迪坎儿往南,可以进入罗布泊,通楼兰城。在古代,这条路线是通往楼兰的几条主要路线之一。因为从迪坎儿往南,就进入罗布荒漠地带,从此人烟罕见,所以这个地方又被称作“最后的村庄”,或是“零的村庄”。迪坎尔村以种植甜瓜和葡萄为生,村民百分之百为维吾尔族。
3、        库姆塔格沙漠:
库姆塔格沙漠位于罗布洼地东南、面积为2.28万平方公里、由于覆盖在低山丘陵台地上、形成巍峨的沙山、因山体对风的折射、使高大的金字塔型沙丘大面积分布、而且还形成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的羽毛状沙垅、构成了库姆塔格沙漠的独特景观。
4、库鲁克塔格山
由西向东或途经罗布泊北部区域,均要接触到库鲁克塔格山。该山脉虽没甚名气,但说及罗布泊的人均会联系到库鲁克塔格山并以其作为座标参照物。
库鲁克塔格山脉东西走向,几乎横亘整个罗布泊地区北岸,如同一道漫漫山障,抵御着荒漠的扩张。库鲁克塔格山是岩土裸露的秃山群,几乎一毛不长,大多是怪石嶙峋的地貌,极度荒凉。古老的孔雀河沿着库鲁克塔格山南麓边缘流入罗布泊,河流涸竭后,河床依存。沿孔雀道,就可走进罗布泊。一般走罗布泊的人常以库鲁克塔格山为参照物。中国第一颗厚子弹爆炸的弹坑也在库鲁克塔格山脉的洼地中,至今还有近两公里直径的锅状的弹坑痕迹。
从库尔勒进入罗布泊,沿着库鲁克塔格山或孔雀河行进,会碰上许多文化古迹或古墓,途中,道路几经山区峡谷,大多为无生命之区域。
5、        土垠驿站:
土垠位于罗布泊北岸的台地,曾三面环水,北边通陆地,为汉代水陆码头及驿站所在之地。1930年为中国第一位进入罗布泊的考古学家所发现,根据其年代和历史上的地位,被称为仅次于楼兰古城的重要遗址。
汉代时期,土垠的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粮食来源于邻近的屯田区。其处于西域南道和北道的互相分途点上,是西域境内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西汉时成为通向西域大动脉的交通咽喉,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现土垠遗址最显著的有一长条状土台上残墙基和木桩,有仓库的遗址也有衙署和士兵屯驻之遗址,还有壕沟痕迹。范围东西平均宽100米左右,南北约110米,面积为1200平方米。西汉时,土垠充当的职能是仓储和交通,位于淡水和咸水分界之处,是长途跋涉来往商贾的休整地,交通和接待工作比较繁忙。因此,当时驻守的军队除去仓储,最主要的日常工作是迎送往来使者、官吏,提供食宿和车马。同时,对附近沿线各烽燧进行管理和提供给养。成为平时的粮仓和管理机构所在,战时为西域汉军的后方补给基地。
土垠属于风蚀十分严重的古遗址,能见的建筑物墙址很少。台基伸延入湖盆,古代满注孔雀河水的罗布泊形成了天然屏障,现在前往土垠,车辆于涸湖盆中行驶至土台前下车,攀上约3米高的陡坡就可见到遗址。
在土垠遗址台地下边,有一堆深绿色的啤酒瓶半埋灰土中,那是96年6月上海电视台的人送别余纯顺的营地位置。余纯顺最后的晚餐在此结束后,第二天一去不返,徒步向南行走30多公里后遇难。
站在土垠的高土台上,向北望是一片土台雅丹群,向南望则是茫茫一片看不到边际的罗布泊湖心区。东西两边有分散的土台,似一座座孤立的小土丘,从土垠遗址向南行进,还可看到大片枯死的芦苇根茎。当年,这里的芦苇面积和长势不亚于白淀洋的芦苇。并且,架上小木舟,随便可捕捞到肥大的湖鱼,从北岸划船可一直去到南岸,是一水路前往南道的途径。
6、        龙城:
罗布泊北岸的高台地,在水与风的作用下,已形成了规模威宏的雅丹群,龙城与白龙堆一起,一东一西伫立于北岸,成为罗布泊地区三个著名的雅丹群之一。
    龙城的雅丹造型与白龙堆的近似,有规则地南北向排列,大多土台呈椭园形或长条状。龙城的土台高约6—20多米,有明显的方向性风蚀痕迹,如北端昂起,南端低矮,远远望去,尤如一群昂首的巨龙在大漠游弋,气势慑人。长条状的土台造形变化较多,有的似城廓,有的似游龙,故被史学家称为龙城。由于龙城位于罗布泊西北岸,是最多游人经过的地方,凡进入楼兰、湖心、土垠者,基本要在龙城扎营。该雅丹群区域多有人为留下的物迹,一条清晰的便道(车轮辗成的痕迹)在土台下曲回伸延,两头隐入土台群间。
    龙城土台更酷似龙状,与白龙堆不同的是龙城的土台含物质与白龙堆不同,没有白色的膏泥或反光层,基本为土黄色的原土色。游人攀爬上土台较其他雅丹群容易,大多可以从南边由低而高地一层层登上去,十分痛快。在台顶上远眺,有如立于波浪起伏的大洋浪尖上,土台群一直伸延到天际,气势浩翰雄伟。
    龙城雅丹北靠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孔雀河道铁板河三角洲边缘。越过孔雀河古河道,与龙城遥遥相对的另一片荒漠土台则表现为雏形雅丹群地貌,其形成晚于龙城许多,系因孔雀河断流,罗布泊干涸,气候干燥,土地荒漠化的延续。这片雏形雅丹群中,静静地隐藏着举世闻名的楼兰古城遗址(注:雏形雅丹群指形成年代较短,落差1—3米的风蚀土台群)。据地勘资料,龙城雅丹连同楼兰古城一带的雅丹在内,其长度东西为40公里,南北最宽处60公里,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
7、        余纯顺墓及遇难地
余纯顺是一个传奇人物,被称为中国当代十大探险家之一。在十分恶劣和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走过许多充满死亡和危险的地域,在有准备、有后援、条件良好的时候,却折戟于罗布泊,令后人慨叹。
1996年5月,余纯顺前往新疆,欲实施孤身徒步穿越罗布泊的计划,上海电视台提供赞助并作随行拍摄,拟录制余纯顺穿越罗布泊专题。余纯顺原打算穿越罗布泊后,同年10月再实施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探险计划。余纯顺的计划受到了库尔勒等有关单位的支持,还安排了熟悉罗布泊情况的地质工程师等人作余纯顺的向导,提供了所需物资和交通工具。
6月6日,余纯顺一行进发罗布泊地区,路线为自西向东南,经胡杨沟、营盘、老开屏、前进桥、龙城雅丹群、土垠进入罗布泊湖心。库尔勒旅游局在楼兰宾馆为余纯顺举行了壮行仪式。余纯顺面对百余名与会人士表示,一定能顺利实现穿越,打破6月份不能进入和穿越罗布泊的神话。
6月8日,余纯顺一行人抵达龙城雅丹,高兴时说:“迄今为止,到过和将要到过罗布泊的上海人,一个是彭加木,一个就是我。如今,彭加木已经魂归大漠,只有我余纯顺,一定要征服罗布泊!”
6月9日,余纯顺一行抵达土垠,并开始了徒步穿越罗布泊的准备工作。余纯顺计划从土垠开始用3天时间穿越罗布泊和楼兰,最后到达前进桥止。为此他们勘查了计划徒步线路,并在食物饮水供应点埋下水和干粮。每7公里埋6瓶矿泉水,隔35公里埋一天干粮及饮用水,余纯顺亲手以白色胶袋装上沙土放在埋粮、水点上作为标识。
6月10日,随行人员为余纯顺壮行,于土垠遗址的土台下围着篝火轮流为余纯顺敬酒,祝他穿越成功。余纯顺一反健谈之态,变得寡言少语,当有人以季节不合适试图劝说他放弃计划时,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如果这次穿越不成功,那是天亡我也。”
6月11日,余纯顺告别随行人员,孤身徒步离开土垠走向湖盆。他的穿越线路全长约107公里。由于天气酷热,气温升至45度以上,随行人员不放心,于下午驱车追上步行了33公里的余纯顺,看到余纯顺状态良好,意气激昂,于是再次与余纯顺道别。按计划,余纯顺再步行2到3公里可抵一埋水、干粮地点并宿营。
6月12日傍晚,刮起沙瀑,直刮到13日晚上。余纯顺没按计划时间出现。
6月14日随行人员开始寻找,并电告库尔勒方面请求援助。15日又起沙暴,寻找工作受阻。17日出动直升飞机寻找,18日上午10时多,发现余纯顺遇难地方,帐蓬中的余纯顺已死亡数日,头部肿胀,五官变形,裸露的上身布满水泡。
余纯顺在6月11日因迷失了方向,高温、补给不及导致他急性脱水,衰竭昏迷而死亡。
6月18日,新华社正式发出“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的消息。
97年5月,余纯顺墓被盗,再次被有关方面修复,同年10月,上海方面来人用水泥、红砖、木料重新修葺余纯顺墓,墓前50米的土台上立大理石墓碑,碑上镶有余纯顺铜头像,碑座上嵌有一双铜铸的靴子,以示崇敬。现在,余纯顺遇难地已成罗布泊一著名景点,为进入罗布泊壮游者必到之处。
8、湖心
罗布泊湖心是进入罗布泊涸湖盆者希望抵达的地方,它的出现亦是进入罗布泊的探险者和旅游者日渐增多之故。1997年10月,新疆某酒厂资助生产建设兵团一职工骑摩托车穿越罗布泊活动时,一位地质勘探专家根据现代地图标示范围而测定了一个标志点,并在随行工作人员帮助下于拟设的标志点埋下一个空汽油桶标示湖心位置。由于此后一直没人去进行复测或考证,至今旅游者均将其当作湖心标志。有关专家认为,虽未作专业的论证,但误差不会很大,标志点当位于湖盆中心区。1998年2月春节首个罗布泊女子探险队在标志点竖下了第一块木碑,上书“罗布泊湖心”,26名女子探险队员在木碑上签了名。此后,连续不断有探险团抵达,湖心标志点成了进入罗布泊湖盆的必到之处。
    罗布泊湖心标志点距余纯顺遇难地约30公里,经纬度为东经90°18’30”,北纬40°25’30”,余纯顺、彭加木生前均未到过此地,与当时没人去勘定其位置有关。
    罗布泊湖心为平坦的盐壳地貌,站立其位,举望苍茫一片没有边际,灰褐色的地表死气沉沉,没一丝生气,人在薄脆、翻翘的硬盐壳上行走,踩下去都是淹至脚踝的松软粉状灰土,令人步履飘浮,有如到达了月球表面。人们到了湖心常感觉似进入一个只有在梦中才出现的死寂和广袤,大声呼喊没丝毫回音,又举步不得的绝望之地。又到过湖心标志点的人说,那地方令人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但又描述不出。
    如果南北纵穿罗布泊,沿湖盆中心线行进,均会经湖心标志点。若东西向穿越,一般以土垠或龙城雅丹群为营地,另驱车前往,同时参观余纯顺遇难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