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某山民 于 2011-7-6 23:30 编辑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座台顶上,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又称五方文殊。朝拜五台山,是许多佛教信徒的梦想,他们称朝拜黛螺顶为小朝台,上五个台顶朝拜五方文殊为大朝台。 实现“大朝台”除了要登上平均海拔2700多米的五座山峰外,沿途还要翻越10余座大小山峰,总线路约50多公里。朝遍五个台,走遍五台山的山路,有五百年的修行,朝台是佛教徒们永久不变的心愿,是佛教信徒涤荡心灵的修行之旅。五台山也是户外爱好者的圣地,“大朝台”的路线成为户外徒步经典路线之一。 一直有实现五台连穿的愿望,却无关信仰。去年五月份,曾到访五台山,徒步登东台、北台和中台,自风林禅寺下撤台怀镇,留下遗憾。为了领略佛教第一名山的风光和佛教文化,更是以一次长距离的徒步穿越,锻炼自己的意志,6月17日,周末,与好友一行两人,收拾行囊,晚上10点多踏上了开往五台山的列车,凌晨四点多钟到达五台山站,此时天已经微亮,下车的人三五成群,披挂整齐,看来一同朝台的“驴友”不少,朝台的路途虽长,有这许多同道随行,一定不会让人感到寂寞。 五台晨曦 坐上进山的客车,沿山路盘旋上升,一个多小时后,到达此行朝台的起点,鸿门岩,我们的计划路线是两天朝遍五台,第一天自东台,登北台,经中台和南台,晚上挂单狮子窝,第二天出发经金阁寺,登南台,然后下撤台怀镇,晚上乘车返京。路途较长,强度中等。 在路上 多支朝台的队伍与我们同时到达鸿门岩,整理行装后,穿过刻着东台顶望海寺石牌坊,向东台进发,朝台的旅程开始,早晨的山风吹在身上,略有几分凉意,风中混杂着潮湿的泥土和青草的气味,深呼吸一口,令人心旷神怡。踏着平缓上升的土路,不就切入的山道,走起来很舒服,三三两两的驴友,红的、黄的、绿的,各种颜色的装束,穿行在长满青草的小道,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大约半个小时后,我们登上东台望海峰(海拔2795米),台上有寺名曰望海,主供聪明文殊,拜之可使人聪明。东台是最佳的观日出的地点,可惜天气虽晴朗,但远处雾霭蒙蒙,待我们登上台顶,已经是朝阳初升了。在东台顶极目远眺,北台、中台清晰可见,仿佛就在不远处。可我知道,路途还很漫长。 华北屋脊牌坊 在东台短暂停留后,沿原路下撤到鸿门岩,沿山脊左侧的小路向北台进发。我打开GPS,让它记录下此行的轨迹,翻过几座小山梁,行进在绿绿的高山草甸上,漫山遍野的小黄花在微风中摇曳,几头黄牛悠闲的在山坡上吃草,不时抬头看看过往的人们。我调侃道:你们是牛,我们是“驴”,你们悠闲自在,我们却拼命赶路,还是你们过的滋润啊。抓拍几幅路旁的美景,在花草丛中拍照留念,继续上路。途经法云寺,我们短暂休整,吃了点携带的干粮作为早餐,补充了能量,之后,沿着盘山的公路继续向北台进发,到了山脚,在几个大的转弯处,我们甩开大路,沿小道直插台顶,不久到达“华北屋脊”牌坊,不少驴友都停下了休息拍照留念,我们拍照留念后,决定笨驴先飞,像台顶冲刺,随着海拔不断上升,每前进一段,就必须停下脚步喘口气,平抑心跳,再继续攀登,终于登上了海拔3058米的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北台叶斗峰,台上有寺名曰灵应,主供无垢文殊,拜之可心地纯净、一尘不染。时间已是11点,不觉已经行进了将近6个小时,我走进灵应寺,朝拜了文殊菩萨,愿他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通往中台 走出庙门,吃了干粮补充了能量,我看了看GPS,才仅仅走了12公里,仅完成了计划路程的三分之一,前面了路还很长,用过午餐,我们离开北台,出发前往中台,先是一段长距离的下降,这时膝盖隐隐发痛,旧伤复发,我不断调整下山的姿势,尽量走之字型或者侧身走,以减轻对膝盖的冲击。下降结束后走上草甸,北台和中台之间的这片草甸,非常平坦,面积很大,途径澡池寺,洗澡池全称为万圣澡浴池,古时有泉,蓄水为池,传说是文殊菩萨沐浴之处。看到“搜狐车友队”的一群驴友正在寺前休息,寺里的禅世大师非常热情,拿出寺里的供果分给每个人,另大家非常感动,我收起大师馈赠的供果,决心带回家留给儿子吃,也算是得到一些佛祖的护佑吧。告别了禅世大师,我们继续向中台进发,经过一段痛苦的上升后,终于登上海拔2894米的中台翠岩峰,台顶遍布龙翻石,有寺名曰演教,主供儒童文殊,他是西方宗教中国本土化的典型产物。
中台 同行的驴友或坐或卧,停下来休息,我铺开地席,头枕背包,不觉中竟然睡着了。休息过后,顿觉精神饱满,游览了寺庙。中台的寺庙属于藏传佛教寺庙,在几个台的寺庙中属于最宏伟的,去年曾挂单这里,现在仍在大兴土木。短暂停留后,我们继续向西台行进,从中台眺望西台,仿佛距离不远,实际上需要走两三个小时,中间有两个大的下降,还好膝盖还算听话,然后到达西台脚下,是一段长距离的上升,似乎遥不可及,在考验朝台者的意志,有些驴友已经放弃西台直奔狮子窝了,我们还是决心登台,沿小路向台顶进发,停停歇歇,终于在4点左右登上西台挂月峰,西台海拔2773米,有寺名曰法雷,主供狮子文殊,拜之可使人勇敢。登上台顶时身体似乎极度疲劳,一时犹豫是否在西台挂单,第二天再出发去南台。经过短暂休息后,或许是狮子文殊给我们带来了继续前进的勇气,我们还是决定继续向目标中的狮子窝前进,大约大约还有十公里左右。从西台下撤,沿左手边的缓缓下降的土路,大的转弯直接切下以节省时间,大约在七天半经过一段松林到达吉祥寺,GPS显示已经行进30公里,距离计划中的狮子窝大约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此时感觉身体已经非常疲惫,决定调整计划,挂单吉祥寺。吉祥寺也是藏传佛教寺庙,寺前修筑了一座石拱桥,桥身和寺院的墙上都画着佛像,非常漂亮。桥下溪水潺潺,寺院和白塔被松林包围,景色十分优美。 吉祥寺清凉桥 在向客堂的师傅询问可以挂单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师傅安排我们用了斋饭,负责斋饭的师兄给我们做了两碗热腾腾的面条,味道还可以,可惜盐放多了,太咸,我想可能是师兄考虑我们白天长途跋涉出汗盐分流失,故意让我们补充盐分吧,坚持把面吃完,汤喝完,因为寺庙里的东西都是信徒捐来的,不能够浪费,否则有损福气。然后去安排的客房,要和另外五个驴友挤在一个大炕上,人多挤挤暖和不是坏事。八点多钟,上床睡觉,半夜醒来,透过窗户,明月当空,上厕所要走出寺庙,我推开寺门,耳边只有山风吹过松林和溪水从山涧流过的声音,站在吊桥上,忽然觉得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早上四点多钟,醒后难以入睡,于是决定起床晨曦中向狮子窝进发,穿过松林,走上山脊,太阳已经升起,月亮仍然刮在天空,青青的山坡披上了金色的光芒,山下的村庄仍然沉浸在轻纱般朦胧的雾霭里,一片宁静。 翻过一道山坡,远远的望见狮子窝的佛塔,塔身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我们加快了脚步,经过一个马群后,佛塔完全呈现在面前,庙前的草甸上,有不少扎营的驴友,一个牛群冲入营地,打扰了营地的情景。 狮子窝东邻竹林寺,南近金阁寺,是中西二台的要冲,与五台相连,狮子窝是五台山著名的大道场之一,相传,很久以前文殊菩萨从远隔万里的印度佛国乘狮东来,行至五台山竹林岭上,所乘仙狮驻足不前,且吼声不断,恰似雷鸣,文殊菩萨乃大智圣者,顿悟到,我佛弘法喻狮子吼,看来此处必是弘法之地。遂点一道场,念其仙狮缘起,起名"狮子窝"。从此之后,这位菩萨便云游五台并逐一建寺演法,由此五台山成为佛门圣地,文殊道场。 本打算到狮子窝后,吃早斋,补充热水,不料庙里的师傅说昨晚上前来挂单的有二百多人,热水烧不过来,没有了,不过斋饭有可以去吃,我们看斋饭是米饭,还是放弃在庙里用斋饭,只是补充些水管里的山泉水,自行吃了干粮,跟随前往南台的队伍继续上路。沿着松林中间的土路行走,不断有旅游车经过,扬起灰尘,不得不时时避让,让人郁闷。 行进速度很快,大约9点钟我们到达了金阁寺,果然是一座辉煌庄严的寺庙,可惜没有过多时间进寺里游览。我们沿寺前的一条小道,穿过一个小村庄,没有见到一个村民,切入松林,不久到达公路,在一条上切小路和左手一条大路之间,我们选择了左手的大路,本想可以抄近路到南台,不料越走路越难走,最后不得不穿过密密的松林向南台方向斜切,在根本没有路得松林里,寻着牛羊走过的痕迹开路,大约两个小时后才走出松林上到山脊,重新回到去南台的正路,此时我们携带的水已经消耗殆尽,恰好有一辆从南台下来的私家车经过,我抱着试试的想法招手拦下看是否可以补充点水,车主很友好的给了一瓶矿泉水,真是感谢啊。我们在山脚下消灭掉了最后的红牛,向南台冲刺。在几近崩溃中到达了目的地南台,已经是下午两点多。南台锦绣峰,海拔2485米,有寺名曰普济,主供智慧文殊,拜之可使人获得无穷智慧。 南台 在庙里补充了水,休息后体力得到恢复,最后决定坐车下山到台怀镇。四点半到达台怀镇,无暇参观各个庙宇,五点多坐上开往火车站的班车,7点多钟到达火车站,晚上12点的火车,站票,本想上车会有座位或补卧铺,不想赶上麦收后民工返城,车上人满为患,是名副其实的“站票”,假如让我在爬山和站火车之间选择一个得话,我想我会选爬山。 大五朝台之旅结束了,这大约是两年多来走的最长线路了,能够坚持下来,我想一定离不开文殊菩萨赐予的智慧和勇气吧。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这是户外徒步穿越的难得体验。让我们背上行囊继续前进,去看远方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