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单跑 于 2011-7-6 11:12 编辑
2011年7月3日,兰州,本日训练量42.195公里,本周累计训练量42.195公里,本月累计训练量42.195公里,本年累计训练量233.57公里。
42.195公里用时4小时10分46秒。
第1个5公里用时25分14秒;第2个5公里用时26分59秒;
第3个5公里用时26分44秒;第4个5公里用时26分53秒;
第5个5公里用时27分16秒;第6个5公里用时30分34秒;
第7个5公里用时33分13秒;第8个5公里用时38分30秒;
最后2.195公里用时15分20秒。
不得不说,老本也不够吃了,试图靠吃老本去祼奔的日子已经远去了,这个成绩是近几年来的一个最低点,真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不过今年以来自己训练量少得惊人,退步也就自然不可避免。惨痛的经历再次说明,平常有规律的训练必不可少。以前去外地跑马拉松,总是抱着去拉练的想法,这回倒是真切地实现了长距离拉练的目标,实在不像是在进行比赛。
本来一个月前的张家口马拉松是在计划之中的,名也报了,但没去成,要是那次去跑了,这次兰州马拉松无论如何也不至于那么惨。选择去兰州,理由很简单,这是一个还未去过的城市,去跑马拉松更有新鲜感。兰州还有大学同学,还有在跑吧认识的跑友,去见见他们也挺好的。再则,兰州拉面在京城久负盛名,倘若能去兰州吃正宗的拉面,岂不是更好?总之,去兰州跑马拉松,有很多的目的。
领比赛用品的时候,无意中从跑友那里听到,兰州平均海拔1500多米,也就是说地处高原,理论上讲,跟在平原跑是有些区别的。领完物品,出去转了转,发现有卖茶叶的,标称有陇南茶,作为一个茶叶爱好者,自然喜欢品尝各地的特色茶,于是买了点,回到宾馆烧水准备泡茶,考虑到是绿茶,需要把开水略放一放以便使温度降到九十度左右,于是刻意等了等,再泡茶,却发现茶怎么也泡不开。起初以为茶叶的缘故。后来才明白,原来在高原地区,水不到100度就开了。
到兰州当然要品尝拉面或者牛肉面,毕竟兰州拉面太出名了。不过街头真正以兰州拉面出现的店面却极少。各种牛肉面店却非常多,往往一条街上有好多家,而且店与店之间往往是紧邻着。也许是期望值太高了,也许是没找对地方,吃了几次,发现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美味,甚至都没尝出特色来。更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也不管顾客想不想吃,都给放上不少的辣酱,于是面汤上部是漂着一层油。出门在外,最怕吃油腻食物,十有八九都会导致肠胃不适,在兰州也没能例外,吃了几次牛肉面,都感觉肠胃不适,而且累积到赛前的晚上,更加厉害些。早知如此,吃东西应该谨慎一些才好。直到临上火车返回之前的最后一顿牛肉面才知道,原来加不加辣酱是可选的,只要提前说。可惜我知道得太晚了。
虽然说这次兰州马拉松参赛人员有近两万人,但真正跑全程的只有五百多人,故而排队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站到前排,虽然跑得慢,但每次都习惯了站到前方的位置。不过站得太靠前也有点问题,那就是起跑之后容易跑快了。这次就是这样,鸣枪之后,紧随大家的步伐往前奔。跑了一小段之后,感觉有点不对劲,似乎很不在状态,莫非是高原条件所致?一公里牌处抬手看了看时间,4分13秒,原来是跑得太快了,照这么下去,没几公里估计就要腿软。于是赶紧放慢步伐,而且尽可能地保持缓慢匀速。
一公里之后,有意识地降低速度,以便调整节奏,2公里用时大约9分23秒。速度虽然渐渐降了下来,但感觉依然还是没有好转,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前方漫长的距离。在我的四周,全是各色号码布的各路选手,他们的速度普遍都比我快,给我的感觉是我仿佛在人群中一点一点地退后。早晨喝了一瓶脉动和两瓶红牛,起跑前就感觉有点内急,但是当时担心不好找厕所,想着奔跑途中或许可以解决。跑起来之后发现四周全是人,也无处可躲,道路两边满眼全是热情加油的观众。五公里处倒是有一个活动WC,不过正好有人刚进去,不想等待,于是接着跑。7.5公里又见一处活动WC,正好一人出来,于是赶紧抓住时机进去。出来之后,感觉舒服多了,状态有所回升,脚步也轻盈了些。刚跑没多久,看到前方一个熟悉的身影,又见大辫子MM,赛前领取物品的时候正好也遇到她,跟她说这次想跟着她跑,因为感觉她的节奏特别好,好几次都是在三十公里左右从我身后跑到前方去了。不过她说,自己前半程速度就是起不来,但后来渐渐地会好很多,她建议我还是按自己节奏跑,以免到后面没力气再跑快。反正有机会跟着她跑,于是我就紧跟在她身后。不过她每次在喝水的时候总要停下来,故而我就又在她前面,然后她再追上我,反反复复几次,半程过后,我发现我已经很难再跟上她的步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越跑越远。事后了解到,她取得了女子第十名,真是佩服。事实上,她已经在许多马拉松赛上都取得了名次,我估计她获得的奖金应该足以弥补她付出的交通及住宿等各种成本。
应该说,兰州马拉松的赛道是相当好的,路面非常平坦,据说市政府为了此次马拉松特意在一些路段重新修路,目的是为了使路面平坦,既是为了配合电视直播的要求,也是为了使选手们跑得更加顺畅。沿途的绿化也相当好,树木枝繁叶茂,颇有南方街道的感觉。尤其是在后半程的南滨河路段,道路两边的绿树让人心旷神怡,使我不由地联想到北京春季长跑节在天坛南侧的那条道路两侧景观。交通管制相当严格,道路实行全封闭,也就是去和回两个方向的道路全都封闭,不让车辆通行。理论上说只要有一侧封闭即可,但兰州这次实现道路全封闭无疑给选手们提供了良好的参赛环境。对于参赛选手而言,这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次参赛经历。道路两侧参与交通管制的交警和解放军官兵数量也相当密集,给我的感觉是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即使北马也不会有那么密集的交警和解放军官兵。更值得一提的是赛道两边的观众极其热情,所到之处,都会有加油呐喊之声,时不时会有群众文艺表演。印象中在北滨河路的某个路段上有数百位穿着统一服装的小朋友在统一给选手们加油,且有统一的口号。另一处地方则有近百位身材苗条同样服装统一的姑娘或大妈们在跳拉丁舞,舞姿优美,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真是一种视觉享受。有一处地方在放着运动员进行曲,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感觉心情良好,步伐也稳定多了。
半程用时1小时51分多,基本上还算正常。不过,从后半程开始,阳光开始照耀,显现出他的热量,我开始感觉到疲惫,步伐在放慢。恰好半程终点过后的一小段道路上观众不多,更显得有些乏力。看着别人陆续从我身后超越而去,我只有羡慕的份。要怪也只能怪自己训练得太少。自5月中旬东营马拉松之后,基本上就没练,连十公里以上的距离都没跑过。体能和耐力自然也在不断地衰减。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每周能够保证一两次十公里以上的训练,基本上是可以维持体能和耐力的,这也就是过去我的吃老本策略。然而这次连这样的训练也不能保证,又是第一次在高原上奔跑,成绩不退步才怪。折返过后不远就是从北滨河路到南滨河路的跨河大桥,老远就望见有坡要爬,似乎还有点陡,见此情景,不由地紧张了起来。爬坡的过程确实也是比较辛苦,步伐放到很慢很慢,甚至爬坡后的一段平地也只能维持很慢的速度。
28公里附近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我身后超越而去,原来是兰州跑吧的张升老师,一位六十多岁的退休老同志。他负责此次兰马跑吧的报名及住宿安排和物品发放。领取物品的时候,张老师提及之前的几次马拉松总是在28公里附近见我从身后超他而去。没想到这次,情形倒是逆转了过来。我试图保持与他的距离,但是没能实现。虽然中间我也见他边走边跑,但是我自己则是更加厉害地边走边跑。30公里之后,我已经开始在饮水站停下来取水喝水,不象之前还能边跑边喝水。感觉体能呈现加速度下降。32.5公里之后,停下来喝水还不够,还要走几步再跑。到后来彻底地边走边跑了,从此一溃千里,狼狈不堪。估算了一下,要进入四小时已经不可能,于是干脆放弃这一目标,相应地,信念和毅力也大打折扣。偏偏后半程道路两边观众非常多,而且特别热情,很多次,观众都直接喊我身上的参赛号给我加油,有时候我也配合着跑起来,但是好几次我也实在是没有信心和毅力跑起来,只好硬着头皮走着。许多选手从我身后超越我而去,他们中的不少人其实也跟我一样边跑边走,只是他们更有毅力,更加坚韧。即使是在最后的2.195公里,我还是走了一小段之后才坚持着跑到终点的。快到终点的时候,一人从我身后超越而去,要在以往,我肯定会全力加速追回来,但是这次我却没有,而是很平稳地跑向终点,总算结束了一场艰难的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