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排球娱乐是一个集体项目,6人融合很重要,不单纯是关系融洽,技术也要大概过得去.会打一点排球的都了解,5个高手能够打赢5个高手+1个初级.6个一般的能够打垮4个高手+2个生手,所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效同时公平的分配资源就是关键,谁来担当分配资源的任务是主要矛盾所在.实际让组织者或大老们担当最为合适.可大家都想,这不就是玩嘛,何必引起矛盾呢,于是无人做,遂造成目前状况.
如果大家都知道原因所在,只是难于做的话,不如采用少儿时的做法:每次由各队的主2传一轮一轮的挑人,这样可能就平衡很多,也少去第三支队伍总是最弱的烦恼.不过组织者需要明确执行上场标准,这个在公约中已经明确说明:(4. 参加上场比赛者应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尤其达到一传到位的水平。水平欠缺者可在场下活动,可参加除上场比赛外的一切活动。)免得让选择人员的核心2传难做.
实际流失问题的根源就是一点,是了解基本打法的人多,还是初学多?
1,如果是前者人多,那么就不应该让后者介入,而是让后者自行学习或者找人教授,虽然大家都是来玩的,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应该也没有人希望浪费时间玩自己没有乐趣的活动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少数初学破坏了整体的和谐.
2,如果是后者人多,非常简单,那么高手当然多多欢迎.
打个比喻:组织者=老师(同时具有教中学生和幼儿的水平),参与者=学员(中学生和幼儿),周三活动=学校(四块玉中学和四块玉幼儿园).
根据我们绿野的规则:显然规定了来参加排球的朋友们为"中学生"以上,欢迎"中学生"以下的朋友们来学习和观摩.而活动的内容为"中学"以上程度,没有可能让一群"中学生"在"中学"去陪着"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去掰着手指头,最多加上脚趾头玩加减法吧.
一家之言,应该代表一些人的意见,只是大家没时间,今天我有空,就我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