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364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徒步漓江——传说之旅(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2-5-16 11:2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是在犹豫和选择中开始上路,因为相信,每一段旅程都会有让人惊喜的所在,也许是一段故事、一处风景、一些好朋友……

带着这种想法,虽然不能确定此行目的,还是启程了。





百龄龙脊——1/5



第一站,我们去看自元朝以来垦耕至今的龙脊梯田。



山谷里远远地望见了梯田的脚,却绕了十几个弯、行了十数里的山路才站到它肩膀上。满天的阴云却似浓密的乌发盘绕在山间,层层叠叠的梯田像一圈圈巨大的银饰环绕在古壮寨周围,只有风起云疏的时候,这古旧的银项圈才微微泛光。



行过寨脚的风雨桥,平安村就静静地站在面前,新起的吊脚木楼还没来得及上漆,依稀散发着轻香。放下行李,我们向山里进发,石板小路上时而闪过瑶家长发姑娘婀娜的身姿。瘦猴子领着我们一路吃野草莓、喝山清泉、采路边花,笑语串串……走走停停,到达龙脊村时,两卷胶片已经被折磨致死,相机也罢工了。只好睁大眼睛把面前的一切都摄入脑海。



龙脊古壮寨,虽然比不得元朝的梯田,却也已是百余岁的老翁。光是村中一口“太平清缸”已是同治年间所立,更不屑说壮寨人住了百十年的老木屋。壮寨人好客,不用多说就欣然同意我们参观他们的屋舍。吱呀作响的木门宛若儿时乡谣,轻短而熟悉。主人腼腆的孩子竟是乡里连年的三好生,门边的黑木墙板上贴满了经年的奖状,大伙围坐在熄火的炉塘边,轻声唏嘘……



天色近晚,由先前的信马由缰改作一路狂奔,杀回旅社。晚饭后破了许多纪录:每一次学习“杀人”,第一次无辜“被杀”,第一次“含冤而死”,第一次做法官却惨遭出局……游戏开心极了,整晚笑得涕泪齐流。



散场的天幕拉得密不透光,对面山坡上吊脚楼像冥河里漂流的灵光,点起遥远而朦胧的红灯笼,蜷缩在这个百年的老寨怀里,我们也开始在睡梦之河漂荡。





浓睡侗寨——2/5上



合影之后,我和Kathy一路马不停蹄,赶赴三江。



太阳升至天穹顶端,终于见到了闻名已久的程阳风雨桥。然而永济桥早已成了商业旅游的牺牲品,装扮得似一个俗脂艳粉的廊桥市场。不得已,我们转向平岩村。



午后的平岩侗寨,静寂无人,一切都陷入浓睡之中。顺着村口的水泥路行至河边,一幢高大的木门立在眼前。垫脚的方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抽走了一条,木门却仍是站得很牢,门边一个半人高的鳌头石碑,居然书着:泰山石敢当。



关于他的故事还是十几岁时偶然读到的。相传石敢当是泰山脚下一个寡妇的儿子,自小力大无穷。不记得起因是什么,好像他与天宫的众神打了个赌:石敢当站在泰山之巅,用尽全身力气抛下一只脚上的草鞋,泰山之顶至鞋落之处均为他所拥有。然而众神却使了个见不得人的小伎俩,鞋子只落在了泰山脚下,石敢当也因此被封作泰山山神。似乎故事里的神都喜欢搞些小动作,比如西游记里做说客的太白金星,骗了齐天大圣给众神看马;比如希腊之神宙斯变作公牛诱拐欧罗巴……似乎这些小动作、小聪明才能显示出所谓神的智慧。然而世人有自己衡量真伪的标准,虽距泰山千里之遥,侗寨人供奉的却是名不见经传的“石敢当”神位。遗憾没有找个老乡问个明白,我们只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距永济桥最近的新龙桥,虽然不似前者做过封面女郎,却也气质素雅、古朴大方。这座桥,至今仍是侗寨人挡风避雨的临时安所,下田归来的农人经常在这里午睡或小憩。我们去时几乎无人,在桥上小坐了一会儿,同伴开始打起瞌睡来。桥栏外,一只硕大的凤蝶飞进来,像是远乡的游客,绕梁一周,又翩然飞离。



原路返回到刚才的路口,另一条小道通往村寨鼓楼。转过两个屋脚,中心广场亮在眼前,不大,却极干净。左手是空空的戏台,没有雕梁画栋,稀疏的古木梁将正午的阳光梳剪成整齐的印记。前行几步就是鼓楼,并没有什么鼓,也算不上是楼,甚至比戏台还矮了几寸。原以为它会是一个村寨的政治决策中心,进去才发现,里面坐满了下棋打牌的老人,石桌上划刻的棋盘里还有残局。没有失望,也豁然开朗:政治议事在民风纯朴的侗家人眼中实是无用之物,装饰永远屈居功用之后。因着侗家人的宽容,才有了老年活动中心似的鼓楼,才有了休息纳凉的廊桥,才成就了相互交融的程阳八大寨。



再回到寨前的水井边,等车。路口的农具店里,一个小孩子趴在刚够身长的短凳上,双手垂在两侧,歪头睡得正香,好惬意。S:)





慌恐竹江——2/5下



从三江奔回桂林,已是华灯初上。虽然挂着指南针,我仍是迷失了城市的方向。离开还是留下来的犹豫像涨潮的海浪一次又一次地击打着脆弱的决定,希望越渺茫便越是强烈,我又坚定地做了回独裁者,偏向竹江行。好不容易挤上不知起点也不知终点的末班车,我们在一个新疆姑娘的指点下向所谓的竹江码头前行。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我却恐惧光明的出现,一只小小的萤火虫都会被疑心为盗匪手炬、坟茔磷光。我的夜盲症被往来的车灯和内心的恐惧无限膨胀,一会儿想着自己会不会突然变成瞎子,一会儿又算着几个月没吃过胡萝卜。我和Kathy像无家的孤魂一直在乡间的公路上游荡到子夜。



12点整,我决定再也不走了。尽管隔墙忠实的看门狗狂吠不止,尽管还不到50米外的公路上仍时有车辆飞驰,我们顾不得许多,战战兢兢地扎营了。完全凭着以往的经验摸索着支起帐篷,然后把自己丢进去,夜里神经衰弱似地时时惊醒……



不记得什么时候睡着了,只记得早上,雨点敲打在帐篷上,我们都醒了,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然后,一夜的恐惧和不安被细雨轻快地歌声抚平了。



生命不息,奔流不止~
2#
 楼主| 发表于 2002-5-16 11:28:08 | 只看该作者

我有罪,我检讨,呵呵~~

最先出炉的蛋糕总是新鲜而美味,看了大家一周来发的游记和照片,着实让我饱食了好几顿,精神粮食真是好,又可以满足,又不改变形体。S:)



我拿什么贡献给大家泥?写景,似乎漓江山水已尽在文人笔下;写人,瘦猴子的亲亲漓江报道让我不敢提笔。想来想去,干脆把这次旅程的感受自我暴露一下吧,请大家拍砖,不过最好轻点,我怕痛。S:P











生命不息,奔流不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2-5-16 11:56:09 | 只看该作者

51广西行人物小记

从谁说起呢?



猴子吧。



猴子是我第一次在观音山认识的,羊晚骨干,生火做饭一把手,任劳任怨,集体主义觉悟高,这些都是在观音山总结的。这回,从众人传说看,我没走眼,有《好男人》特写照为证。相信大家都会很乐意再与他同行。在龙脊,多亏他帮我拿了一路的防水袋,我才有手记录美景。再有,猴子识果子的本领可谓一绝,这也是我和KATHY拆伙后的一大损失,以至于我们一看到山珍野味就念起你,不知你有没有打喷嚏?S:)



然后,KATHY。她让我着实吃了一惊,而且惊奇了一路。从她装备全无的小背囊,到决定跟我拆伙去三江,到恐怖的竹江露营,到半边渡没水断粮无船的滞留,再到杨堤的夜行军,她一路都默言不语地提着帐篷,还时不时提醒我别丢三拉四。最后,她可以说成了我一路狂奔的主心骨,没有KATHY,就不能成就三江之行,看风雨桥愿望完成有她的很大功劳,感谢KATHY!



再一个,不是排行,SEAMAN。讲实话,一上车看到他的另类胡子就吓了一跳,搞得都不敢跟他说笑。后来这个仁兄才露出点滴他的真面目:原来也是一个笑声爽朗的酷GG嘛!而且SEAMAN非常沉着、宽容,且乐于助人。在阳朔的最后一天,我们骑车到遇龙河,他一路帮我带着摔坏的相机,很沉、很热,感谢SEAMAN,还有你的土豆牛肉派!S:)



一对一对的,大小刺猬,恩爱得让人嫉妒,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让我这个权威灯泡都觉得自己毫无亮度,应该早早拆伙,呵呵~~S:P感谢小刺猬带来救命的胶卷和牺牲个人时间为大家打通讯录。



一高一矮跟小海龟,怎么说都像是三个人,让人混乱。但绝对是出色的CEO和CFO,且不说杀人默契,而且顾全大局,对我们照顾细微,一定努力向你们学习。



轻风流水,年轻的一对,杀人于无形的流水,配上语句混乱的轻风,立然彰显女性魅力!今后可以发展出无限的故事!S:P



全部OK,我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样的称呼更有趣,是我完全意料之外的形象。高海拔的个头,居然还长酒窝!行路如虎生风,理想主义装备狂,有发展,有前途!S:P



最令人羡慕的一对,不用说,一定是HARY和IVY,只要看看单身贵族们的眼神和口水就明白了。腼腆少语的HARY居然能拥得IVY这样的美眉,如果不是费尽唇舌,就一定是他的职业太有吸引力了。大家猜到没?



ENTER—CITY,印象里典型的广东人,黑瘦矮小,却有着充足的精力。听说几天下来居然江湖人送绰号“中山一匹狼”,佩服佩服!



大溪水,还要说么?个人总结一下也成。自由散漫,笨手笨脚,跌跌撞撞,不知所措,无组织无纪律。一路FB下来降级已到谷底了,只怕此生无望晋升了。S:(



下次,下次还带我玩吗?

生命不息,奔流不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2-5-16 12:54:09 | 只看该作者

Objection!

我反对:虽然我是典型的广东人,但由于相对其他人来说:不是比我白,就是比我肥;不是比我高,就是比我壮!

所以应改为:不够白,不够肥,不够高,不够壮!好听多了。  §:0



[green]∷∷∷大家出来“行”的,讲个“信”字嘛!∷∷∷[/gre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2-5-16 19:52:28 | 只看该作者

慢工出细活。虽然出得迟,但是后发制人,后来居上,当属后起之秀……

天涯路漫漫,我与你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2-5-16 19:54:09 | 只看该作者

下篇呢?

天涯路漫漫,我与你同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2-5-17 10:03:57 | 只看该作者

徒步漓江——传说之旅(下)

烟雨漓江——3/5



徒步无路,行船争渡;争渡争渡,一路无数……



一叶竹筏渐来,随着漓江的微波时起时伏。七八根毛竹拼成一筏,随波一荡,已到了陆上。撑筏人再轻轻向水中一点,我们已缓缓向江中漂去。蹲坐竹筏之上,一眼望去,江呈碧色,微风轻拂,时现微波。唐代诗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赞喻之句,实是所言非虚。百里漓江处处奇山秀水,清波碧水,蜿蜒荡漾。起雨更美,云雾迷蒙,烟雨光影,似一幅淡墨山水……



……



在土地公土地婆精美的小像前,用山泉洗了头发,继续行路。只顾欣赏美景,不经意间,阳光刷就了一身棕亮漆,山路也恩赐了两水泡。





安适杨堤——4/5



因为已经决定坐船到兴坪,我们硬是在阳朔中学的操场上懒到9点多才慢吞吞地收帐拔营。洗漱完毕,整装出发。不过20分钟就到了杨堤。吃过米线,把Kathy和行李丢在店里,先到街上逛了一圈。杨堤不大,最长的一条直街一眼就可以望到边。一侧是通往兴坪和阳朔的陆路,另一边就是码头。



昨天在老师们口中得知:今天杨堤有圩。



阳朔属地的圩会已经不知始于哪一年了,圩:就相当于农家人贩卖自家菜和交换物品的集会,很是热闹。据当地人讲,最开始每3天各地自办一次圩会,后来改做分地开圩,现在每日都有,逢3、6、9……到兴坪;1、4、7……为杨堤;2、5、8……改葡萄。开圩时,许多当地人会一早就坐船到圩场,下午才返回各家各寨。10点钟刚过,兴坪开来的船纷纷靠岸,许多小贩背着大篓小筐,担着西瓜、扛着甘蔗向圩场赶去。不一会儿的功夫,林林总总新艳的蔬果闪着诱人的光簇拥开来,让我看花了眼。



Kathy终于也呆不住了,换她在小街上晃了一阵之后,我们背起行李去了码头边的月光岛。在清凉的树荫下吃午餐,让人想起美味的野餐篮子,可惜我们的食品很简单。对着嫩草雏鸭,躺在地上抓到一张最低角度的小鸭进食照后,自然是奢侈的午睡。下午2点多,赶圩船泊离了码头,我们就坐在驾驶室的仓顶,品味漓江最美的一段。



远远望见九马画山,想起山当地民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看中九匹状元郎。”相传画山上的马,原是天宫里的天马,因齐天大圣任性情豪放,放纵群马,被它们私跑下界。天马见漓江边山青水秀,草绿叶嫩,就在山中住下。却被附近百姓围打,四处乱跑,跑到山壁上变成画中马。一时间,船头众人数马的兴致高涨,我也胡乱数来,像与不像竟也得了八匹。



时过正午,虽阴,一片薄薄的阳光透过云层轻泻下来,两岸的景致缓缓后移,让人来不及数尽一座座奇山异峰。忽而阳光散射,水面回映鳞光万千,竟有一种身入画中的感觉,悠然、淡雅的感觉涌上心头。





轻舞阳朔——5-6/5



还不到泡巴时间,无论客人或侍者都浸在午后浓浓的懒意里,我们坐在KARST CA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