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11657|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到了俺的ZT,谢谢。发个全版的《我和孤石的故事》,带图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9-13 00:3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关山飞渡 于 2012-5-8 15:10 编辑

 我和孤石的故事

第一部分    孤石之缘                                      

应该是在1996年,北京青年报有一篇文章是介绍孤石的,主人公是一个牛仔,叫何竞直(以下简称小竞)。当时小竞放弃大城市的都市生活,追寻心中那个关于马与牛仔的梦想,来到这坝上孤石军马场。从那一刻起,作为一个同样从小爱马的人,我记住了孤石,记住了何竞直。无数次,在我的想象里,一块孤独的巨石矗立在峡谷之巅,风中传来阵阵马嘶。

但这一等就是3年,当我真正踏上孤石的土地时,时光已流转到1999年深秋,而我的身份是一个摄影者,我来这里拍风光,那一次我收获甚丰,完全沉醉到孤石那深深的秋色里。遗憾的是我没见到何竞直,我倒先认识了他的LD,我还记得当时孤石的卫生间门上写的来也匆匆,去也冲冲,呵呵。

孤石的前身是一个大的军马场,曾经战马如云。虽然这里距大滩仅仅20公里,但相比大滩的喧闹与商业,孤石就像一个世外桃园,沉静而粗犷,她拥有数十万亩的原始草场,山水相连,水土保持十分完整。这里拥有多个坝头,是滦河发源地,京北最高峰东猴顶山就矗立于此。

后来我又数上孤石,但说实话,风光拍久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里缺少一个灵魂,孤石这雄浑的山谷里应该有一个阳刚的形象。然后,在那一年,当我和一众友人策马疾驰的时候,在西部小道,我和孤石的主人相遇了,小竞戴着皮质牛仔帽,当时的坐骑是豹斑。后来的事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了,我们一起拍我们心中的牛仔专题。

去年一整年,我们春天去内蒙古买马,夏秋季拍摄,9月底中秋的时候,我是和牛仔们一起过的,白天我们从王营子坝头下去,拜山神庙,那条路人迹罕至,当牛仔们下马搬开横在路面的树干时,一种拓荒者的感觉油然而生。在山神庙前参天的古松下,我们喝酒,劳累了一年的兄弟姐妹(有女牛仔)终于彻底放松。下午,我站在马场西边的湖水里,拍摄马群在湖里狂奔的镜头,牛仔们挥舞着套马索,马群在我身边疾驰而过,我忽然觉得脚下凉凉的,原来马群掀起的大浪已灌满我的高筒雨靴。

晚上,烤羊时,十五的月亮很圆,但在云中时隐时现,小竞仰天望月,半晌后跟我小声说了一句:希望咱们的小小梦想都能够实现。说实话,我几乎不相信这话出自他口,出自平日里粗犷硬派的牛仔之口。现在,每想起这一幕,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为别的,也许它很小,不管它能否实现,只是因为我们还有梦想。

当天夜里,一场狂风暴雨突袭而来。我记得97年十一在塞罕坝时,也是夜里一场暴雨,第二天紧跟着一场大雪,我想:会不会重演呢?

果不其然,9月30日,我因有事单车下坝,在坝头,遇到2004年9月的第一场雪,连下了两天。10月4日我再上来,听小竞说两天大雪把营地所有的水管都冻坏了。但那个十一的蓝天恐怕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我在空旷的河谷中,坐在牧民收割的草方上,秋日午后的阳光纯净之极,衔一根草望着天,我忽然发现天空原来可以用很嫩这样的词来形容。真的很嫩,眩目的蓝,像水洗过一样,你能感受到有一丝潮湿,但你抓不到。当时我很不明白,为什么人们都在夏季来孤石,要知道,十月的孤石才是我心中的孤石呀,我当时躺在草垛上,内心的沉醉竟无人可说。

冬天,更没有人来了,但我们来了,雪太棒了,坝上舒缓的山坡形成了天然的滑雪场。我拍冬季的牛仔时,小竞的马深陷雪中,雪厚及马腹,小竞从马上走下来帮马脱困。那一次,零下25度,我们刨冰铲雪,开车从坝头直下坝底。

今年,我本不想再上去了,我给自己找了个理由:再好的景也有腻的时候。但驾不住身边的朋友们一个劲儿的鼓动,没办法,又去了4次,而且是四天两趟,四天两趟,把我累的回家沾枕头就着。而且更要命的是,当我策马在丁香峡谷的山上迎风而立的时候,我又晕了,我知道我是不可救药了。

我今年把我的孤石保留节目全献给了我的朋友们:走240公里越野路直上坝头;傍晚在丁香峡谷的山上品酒看日落;晚上吃完烤羊拎酒开车上山,躺在山顶看星星;月圆之夜到湖边看深夜的波光。。。。。。。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可别外传。我的第一次,就发生在孤石。

那是2004夏季的一个夜晚,我和小竞开车和一帮朋友上山看星星,当我在山顶调音响时,人都不见了,那天可是伸手不见五指,我开始四下里找,但漆黑一团。我忽然感觉右侧数米远处有很小的一个白点在晃动,看不清,但确实有,其实是小竞的淡黄色牛仔方巾帮了我,我抓住了他们。喝完酒下山,没路很陡,他前我后,我还跟车里人开玩笑呢:要是在这里追尾,警察得打飞机过来。话音刚落,他的车停下了,我急踩刹车,但坡度太大,夜里的第一遍露水已经把草都打湿了,车开始滑草,然后就听咣当一声,追尾了。我跳下车,就听前面车里人笑做一团,还说真好玩。然后都下了车,原来是有人想集体听一遍《加洲旅店》。等听完了,小竞倒车向上,撞了我一下,然后下山,我靠,估计这是牛仔处理交通事故的一种方式。我也在这里发生了我的第一次追尾,感觉很爽,呵呵。

第二部分      马的故事

作为一个从小爱马的人,记得我小时候经常用绳子绕在自己的头上,然后在床上模仿马的嘶鸣与奔跑,奶奶总被我逗得前仰后合的。长大后喜欢画马,再大后就是着了魔是的爱上了骑马。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最喜欢在马场呆着,即使自己不骑也要坐半天,看马,看别人骑,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

我记得那时自己最喜欢的马是一匹叫36号的黑马,品种为苏高血,它可很有来历,当时有一部电影叫《海市蜃楼》,里面女匪首骑那匹黑马就是36号,高大且很有悍威。当时是内蒙古马术队的马,后来可能因病辗转到了北京,先在龙潭湖马场,后又到了石景山马场。我当时最爱骑36号,自己第一次跃障碍也是骑36号。

再后来,俺喜欢上了摄影,骑马的次数骤减,逐渐退居第二爱好。回想98年发大水的时候,我在呼伦贝尔拍片子,曾经那么酷爱骑马的我只在马背上坐了不到2分钟就下来了,因为我要拍摄。那次我本来是冲着牧民养的两只狼去的,结果我大部分时间是战斗在马群里,我在几百匹马的大马群中间拍,周围几米外就是奔跑的马群,边拍边驱赶一排排向我跑过来的马。吃饭时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夸俺太敬业了,不怕危险,其实我是太了解马了,才敢那样做,不信要是换了马炸群或是黑夜,我早躲了,呵呵。

现在我对骑马的狂热已经慢慢趋于平淡,但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到孤石后就一下子爱上了马。也难怪,当你纵马在孤石雄浑的峡谷或山巅,心中压抑很久的豪情会油然而生,儿时的美国西部牛仔梦想就在眼前。而且,这里有从前我曾经期待过的灵魂人物,何竞直。

其实跟小竞及孤石的牛仔们处久了,牛仔已经不是电影中的梦想了,他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浪漫是美丽的,但也是短暂的。就像1970年美国普利策奖获奖专题,那是一组牛仔的专题,也是牛仔真实生活的写照:吃苦耐劳,性格坚毅,信仰自由。常年累月的牧牛,驱赶马群,给小牛烙印,在牧场漂泊,生活环境很艰苦。相对于此,我们很多喜欢牛仔的人仅仅是看到了电影中潇洒的一面,或是买两件行头做做秀而已。

何竞直他们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我也看到了牛仔的精神:白手起家,盖房子;到内蒙古买马,拉荒骑回来;放马,管理马群,经营牧场等等。很多朋友都说小竞的牛仔形象帅,的确是。但小竞脱了那一身衣服,穿着裤衩背心在北京的各个批发市场采购上至水泵阀门,下至油盐酱醋的时候,他就是一小卖部老板,但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生活,是牛仔的另一面真实写照,而不是做秀。
有一次我带一个朋友从坝头直接上坝后,在秋季的苍茫旷野中,远方跑过来一匹白色骏马,宽宽的牛仔帽,西部鞍子上挂着套马索,原来是小竞刚从另一个坝头回来。我给他们隔着牧场的铁丝网做了介绍,然后牛仔策马而去,哈哈,我朋友对这样的场景有些吃惊。

其实,往深处说,我是一个重精神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超过现实的人,小竞也是,他就喜欢马,喜欢牛仔生活,那些真正喜欢孤石的朋友同样如此。在那样的天地里,什么也不在意,骑马喝酒,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又有何求。

在很久以前,小竞的坐骑是一匹叫心灵之约的白马,后来没有了;他的第二匹坐骑是一匹叫豹斑的骝色马,出汗后肩部会出现斑纹;他现在的坐骑是一匹白马,其实严格的说是一匹青白混毛的马,在小竞骑豹斑的时候,我每到孤石都会骑这匹马,在我眼里,从各方面综合来看,它是这里最好的马:骨格发育充分,强健有力,头型俊美,轻重适中,富有悍威,双耳与眼睛富于神采,折射出一匹骏马应有的气质。而且在实际驾驭中,完全符合好马示以意的标准,速度快,持久力上佳;最棒的是善走对侧步,尤其是大走,经小竞后来调教,炉火纯青。这马名叫大奔,如果让我起,就叫飞飞,纪念小说里那匹著名的白马。

另一匹我很尊敬的马叫月亮,之所以用尊敬这个词,是因为月亮绝不是一般的马,除了它的主人,其他人根本无法近身。牛仔们曾跟我打赌,说我连月亮的马毛都沾不着,后来我充其量也仅仅是用指尖触到了月亮的脸颊。月亮速度极快,大走时竟然有阿拉伯马的风范,尾础高举,马鬃飞扬,像悬于空中。月亮的另一特长是跃障,围马的栏杆拦不住它。如果早十年,我会想办法跟它亲近,无论时间多长,我会骑上它,但现在不会,就让它保持它的独立与尊严吧,尽管它的主人,马队的二哥经常逗我,让我骑它。

说说骑马吧。小竞从去年开始就倡导骑走马,别狂放蹦子。所谓走马就是马的一个步法,表现为同侧的前后肢同时向前或向后,也就是我们人所说的一顺儿边走路。这种步法属于快步的一种,叫对侧步。它上下的颠簸很小,主要是向两侧稍微摆动,人骑着很舒服,适合长途骑乘,骑兵在长途行军时可以在马背上睡觉。我国的蒙古马里常见,有些小马天生就会,俗称胎里走。

放蹦子是土话,就是放马狂奔。其实我一直觉得骑快马是一种享受,速度出来了才会有激情。但今年我骑马发生了一次严重事故,是骑马十多年来从没有过的。那是一匹今年才从内蒙古草原买回来的马,身材匀称,头部俊秀,但是有一点,性格有些轻度过敏倾向。那时,小竞在北京昌平新开了家马场,我去试马。在跑道上,连着超过了两匹马后,这匹马突然变向,向护栏里冲去,瞬间便被护栏间的绳索绊倒,在1秒钟之内,马倒了,我飞了出去,虽然手本能的先伸了出去,但冲击力太大了,头部重重的碰在地上,胳膊严重的硌着了肋骨,眼前漆黑一片,只有出的气没进的气,当时听到自己的哀嚎声我都不相信是自己发出来了,我就像是一匹受了重伤的狼,脸贴着地拼命的喘着气,后来跑过来一个人,我拼足了力气只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别动我,因为一点的动作我都会很痛苦,除了喘息我不愿做任何事情;然后我断断续续的挤出几个字:看看马。

几分钟后,我遥遥晃晃的站了起来,头很晕,眼前的世界灰暗而虚无,我对熟悉的人和物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觉得一切都很遥远,我失忆了,我不停的问:你是谁?我在哪里?在10分钟之内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后来,等我逐渐清醒了,我看到,在我摔倒的地方,我的脑袋距一个大水泥墩子仅10公分而已,那一片遍部乱石,还有立着的钢筋,我觉的我有死里逃生的感觉。马的前胸掉了碗口大的一块皮,露着鲜红的肉。一个小时后我又上了马背,身后响起了一片掌声,呵呵。。。。。。

说这些,是说骑马有它的危险性,骑马十多年,遇到过很多险情,但每次都能化解,因为马从没倒过。但这次是个例外,一是刚从草原买回来的生马,二是马在奔跑中毫无征兆的摔倒,我一点反应都没有。所以事后小竞和我说,知道为什么不让放蹦子了吧?真出了事很危险。

所以,我也给爱骑马的朋友提个建议,骑马时别一味狂跑,慢步、快步、慢跑交替进行,快跑时也尽量控制一些,不要试图跑出马的极速。我是在马场里马被护栏绊住了摔倒的,同样在草原,地上会有鼠洞或土丘之类的障碍,很多是隐蔽在茂盛的草丛中,马狂奔时是很危险的。俺现在骑马很规矩,朋友们直问我,以前总是往来冲杀,现在怎么如此踏实呀?嘿嘿,我心里说,骑马和越野一样,得懂得控制。不过,真需要跑极速时,俺还是不会含糊的。

我喜欢生活中有些狂野与激情,所以我喜欢孤石。而对骑马而言,在北京周边,要想真正的狂野不羁并与自然融为一体,目前我还没找到比孤石更好的地方。起码目前如此。

写此文是因为目前关注孤石的朋友多了,我作为一个深刻了解那里的人,不希望我们仅仅把孤石当成一个旅游点或是度假村。就像何竞直以前的那匹叫心灵之约的白色骏马,我也希望,朋友们在孤石玩的时候,能真正从心灵上感应那片纯粹而充满野性的土地,能从心底里放松自己,释放激情,那才是身处孤石的精神所在。

<img src="./uploads/newbb/35671_4598e97bb1a0a.jpg" /><img src="./uploads/newbb/35671_4598e97bb547f.jpg" /><img src="./uploads/newbb/35671_4598e97bb9ff1.jpg" /><img src="./uploads/newbb/35671_4598e97bbe353.jpg" /><img src="./uploads/newbb/35671_4598e97bc21e5.jpg" /><img src="./uploads/newbb/35671_4598e97bc7a84.jpg" />
2#
发表于 2005-9-13 07:55:41 | 只看该作者

图片让我想起

 丢失的美国牛仔挂历,恍若重现。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9-13 08:00:10 | 只看该作者

最喜欢3、5

 一动一静,却是同样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9-13 08:17:55 | 只看该作者

 帅的一塌糊涂

 帅的一塌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9-13 08:53:46 | 只看该作者

好牛仔!好摄影!——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9-13 10:31:08 | 只看该作者

照片和文字一样漂亮有激情!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9-13 13:20:16 | 只看该作者

喜欢3,6。铁汉——柔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9-13 13:40:00 | 只看该作者

震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9-13 15:25:23 | 只看该作者

可让我见着真正的爷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9-13 20:42:38 | 只看该作者

太高兴了,有这么多知音,相见恨晚呀,呵呵,其实

 当初就是想拍万宝路风格,断断续续拍了一年,连玩带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