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453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一段留在绿野的印记--转自<胡不归网络文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8 14:3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9、匪兵乙你好:

长时间没有联系了,现在又完成了什么样的壮举。前些天,我所在公司倒闭后,我也就在家里,开始一本书(《文心雕龙集校》)的写作,当我在电脑前坐累了,走到窗前,窗外阳光明媚得像一个神话中的春天,我感到自己所对不起的正是自然。我没有去那里旅游,最多也就到附近的湖边散一会步,我今生似乎命中注定要辛勤地劳作,莫非在天堂里等待我的将是一个真实的春天!2001年5月25日



110、人不是为了工作才来到世界之上的!

匪兵乙呀!读了你的信,就如在黑暗中发现了太阳的光线一样,只是所照亮的不是它所投射的物体,而是它自身,你的文字把你照亮,我感受到了这股光亮,但却更加体味到了自身的寒冷,是的,现在的我,不是被隔绝于春天,而是被春天所包围,这春天像海底比重特别大的海水一样,使我感觉到了它的压力,但却不敢享受,因为我早就窒息了!

蔡志忠的话确实有道理(记得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曾说过:我25岁时开始爬格子,到35岁时挣了1000万,但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用这1000万买回这10年的光阴,然后每天去看看天看看云。非常佩服他过来后的这种境界,每每热衷地将这段话讲给朋友们听,都会被大家哧之以鼻。——匪兵乙)我也是如此梦想,但既然是梦想,又怎么可能实现呢?能够被实现了还算是梦想吗?我对此感到困惑,我确实不知道在这样一个危急时刻,该拯救什么,是自己呢?还是世界?!或者说你!

现在我因亲老家贫,不得不工作,但我坚信,人不是为了工作才来到世界之上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像我们共同的先人亚当、夏娃一样:在乐园享受到一些真实的、没有恐惧的、不被时间所包围的自由!

六月6月23日的旅行,我尽可能参与,你会发现,我属于自然的比属于社会的要多一些!

顺向你的朋友们问好!2001年5月28日



111、答匪兵乙並诸网友:

匪兵乙,看了你的文字(人还是应该有梦想的,就像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崭新的明天,可明天的这一天还能称为明天吗?不能,因为明天到了明天就只能称为今天了,所以,梦想是可以成为现实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明天。您的文字总夹带浓郁的伤感,恍若孤兽索群,读者无不动容。这是为何?若为生计大可不必烦恼,想古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何等的襟怀?但我想您是忧道不忧贫的。——匪兵乙),我感到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在大街可以随便就能听到的声音,不,甚至在普通的田野上也不必希望自己能够听到,它必然在某一个幽深的地方,在某一块白云之下,某一条溪水之边,杜甫有这样一句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你却将泉水之澄澈带到喧闹而荒芜的都市,带到被虚拟与现实双重围困的现代之间,这无疑是令我敬佩不已、感触至深的。

我现在所忧虑的并不是“道”,因为《论语》中子路早就说过:“道之不能行,固已知之矣。”孔子也说过:“道之不能行,则乘桴浮於海。”我所忧虑的还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生存问题,因为我一直对此忽于考虑,现在再加以考虑,却发现自己已错过了最好的季节,但失之朝日,收之桑榆,我相信还是能够收获一些什么的,如果我们在前期作过耕耘的话。

我是一个为现实所苦的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为理想所苦的理想主义者。现实在我的生活中是屈从于理想的,我曾经为理想奋斗过,却从未为现实而奋斗,我写作,因为这是我的一项奢侈的享受,写作没有给我带来财富,我还需要工作以维持写作的需要;但只有在写作时,我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我把自己生命中最精粹的那一部分贡献于写作,因此如果这个世界上的女人要联合起来指责我的话,我想她们是有充足之理由的,因为我确实没有给她们贡献什么,我用在女人身边的时间还不及我贡献于写作的千分之一。而且,别人的妻子对我没有丝毫吸引力,因为她不是海伦,我也不是王子。

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自己对组成世界的另一群体怀有偏见,不,正因为太爱她们了,所以我宁愿在一定的距离之外欣赏,我像一位审美艺术家,他面对人体,但他的笔却是戳到画布之上的。我坐在清澈的潭水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难道还不够美吗?

但我也隐隐地感到了某中不安,生命之本源的不断流逝是令人恐惧的,自然界上没有不接纳另一条河流的河流,每一条大河都是由众多溪流溶汇而成的,同样,人世间伟大的生命亦然。

过去我是一个流浪者(诗人),现在我是一个旁观者(哲学家),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想成为上一世纪最有成就的情人,但本世纪我会成为什么呢?本世纪才刚刚开始,我什么也没有成就……

英国大散文家兰姆是一个单身汉,他说:如果我有一个儿子,我将给他取名为“无事干”,什么也不让他干,因为无论干什么都会戗害人的天性。的确,人生来最适宜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什么也不干。——不是吗?什么也不干,这该有多美!2001年5月29日



112、人生的意义在那里?

在绿野谈论“人生”是很不合事宜的,但既然旅行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在拥有孙女的同时跟老祖母见上一面又何妨!

我觉得人生的意义,不在别的地方,就在于对人生之意义的不断地谈论与思考之中,虽然这种谈论与思考是没有意义的,但它却是阐述人生的途经,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嘛!

人类一切的物质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解决精神方面的困境,一切学问最终都归属于哲学,而哲学的宗旨就是谈论人生的意义,或者说它通过谈论来证实人生的确是没有意义的!2001年5月29日



113、你是匪军的女首领!

海子有句诗说:“你是义军的女首领!”我不知道是谁启发他写出如此的诗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你确实有点女首领的味道,不过,不是义军,而是匪军的,不是吗?

与我上面文字中所说的不同之处,事实上是存在的,如果我为了显示自己的谦虚精神承认自己所犯的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错误,我相信这对你是不够公正的。我生在山区,从小就与山打交道,我在六七岁时所爬过的山可能令都市的成年人都吃惊。就是在六年前,我还在东北的森林里呆过一段时间,我爬到四十多米高的树上,从树林中把一百五十多斤的麻袋抗出来,我对自己身体的信赖远远胜过对自己智力的喜爱。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驾驭文字的能力,跟我把写作当成体力劳动来看待是分不开的。

此外,童年的生存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之大,艺术就诞生在童年的梦想之中,我曾经说过:一个人应该有岩石的生命与树木的智慧,不错,我们缺乏的正是这些。

你说自己看一幅山水画就能嗅出山水的味道,那是因为你立于图画之外;至于疲于登山时,山水在你眼中却失去了它本有的魅力,那是因为你已经融化到山水之中。波德莱尔说过:时间的特性就是你只有利用它的时候才不会感觉到它的存在。对于山水亦然。

据说莫泊桑每到星期天就去艾菲尔铁塔上饮茶,为什么呢?他说:“我想找一个看不到铁塔的地方!”对于自然也是如此,我现在对登山旅行並不太热中,为什么?莫非我是已经度过了登山的年龄,也许如此,但也有一种可能:确实,我感到了时间的流逝,我应该设计一种更为勤勉的生活!

在我肩上有一种责任,就是要复兴我们民族的文化,我的全部努力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如果我现在轻松一下,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我已经给这个世界留下了足够多的东西,即使把我现在已经写好的作品分给三个人,也足以让他们不朽,但我还是不能放弃努力,甚至要加倍努力,因为我知道自己能够做到的远不止于此。

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的生命已经开始,甚至可以说是刚刚开始,至于我能否代表自然,在下次给你足够的答复!2001年5月29日



114、我是野人的后裔!

匪兵乙,看了你的文字(大自然并不单纯的包括山水、森林,它更包括了生命,思想,意识,和人类的各种创造——都市。自然没有都市和山林的界限,也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却人为地给它划定了界限,这是不对的。我于都市中以平常心观赏一幅山水画时能嗅出山水的味道,可当我背着大包气喘吁吁地疲于登山时,山水在我眼中却失去了它本有的魅力。关键在于心态呀!胡兄,您不能代表自然,自然的全部意义你我都不能了解。自然就是人生的抛物线。我不及您与山林亲近的时间长,但这并不防碍我从母体中自然带出来的天生就拥有自然的灵气。从某一个意义上讲,如果您与我接触,您也有可能会发现:我比您更贴近自然,因为我的祖先就是某个原始部落酋长——我是野人领袖的后裔,我血管里咆哮的血会让您震憾。——匪兵乙),我发现,虽然我们是走在同一条道路上,但走的方向却有所不同:你是身在都市,心悬山水,山水之精华乃供你采缬之物,你的生活乃至生命有此种需要,原因何在!因为你不是生活于自然之中,对于自然而言,你是匆匆过客,而且你可能也只满足于作此过客,你不缺乏野营生存的能力,但你的食物却都是从你所来之地(都市)带来的,我这样说决没有微言之意,你我都清楚:这是事实,而且我们也都满意于这一事实。

但我就有所不同,我是从自然中走来的,我不是都市的产物,而是自然的某种转化,我甚至可以说自己就具有某种自然的精神,我的皮肤所吸收的阳光,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失去它的热量,我从自然中采集的果实到现在还向我的血管输送营养,我没有生活在自然之中,这只是一种表象而已,如果你跟我有所接触的话,你可能就会发现:你在崇山峻岭中所寻觅的某种我们暂且称之为灵性的东西在我这里已经部分地被保留。

我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走到那里那里就具备了自然的气息,你所接触的不是一个文明化了人,而是野人的后裔,在他身上某种原始的生命力並没有泯灭,如果他疲惫了,那也是阿基琉斯式的疲惫——战斗后的疲惫!当然,如果我再回到自然之中,即使跟你们在一起,你也更能够发现:这个人跟自然是合而为一的,在自然之中,他就如一棵树长在树林里一样,他回到自然之中,就是一滴水落进河流里,就是鸟儿找到了自己的巢。2001年5月31日



115、她不赞美自然就如不赞美自己一样!

匪兵乙,所言甚是,我是指你的后半部分,至于前一段(一个生在山林里的草民所感悟到的山林是清新的、悠然的、自得的,同时也是无奈的、闲散的、无聊的。从他们那里永远听不到赞美山林的灵秀或是感叹大自然赋予的无暇的美丽。他们生活在自然之中却永远感不到自然之大美,永远觉不到自然之灵气,永远悟不出自然之道理。——匪兵乙),我保留自己的观点。我记得一位英国诗人说过:当他与一位乡间姑娘一起在田野上散步时,正是薄暮时分,残霞满天,微风在树,面对如诗如画的田野,诗人感触万千,高声赞叹,但姑娘並没有什么反应,她觉得这自然没有什么可赞美之处,她生于斯,长于斯,对田野之美根本无从感受,但这是否就是她的悲哀之所在呢?诗人没有如此想,他所想的是,这个姑娘才真正得到了自然的美,她的美已经融合到自然之中,她不赞美自然就如不赞美自己一样,她在自然面前保持谦逊也是对自己保持谦逊;而诗人呢?他之所以赞美自然,其原因不就是他还不能真正拥有自然吗?他在田野间散步就如树叶儿在水面上飘过一样,他可能对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说了很多话,但这些话正如照片一样,能体现什么呢?

另外,我无论到那里都很少照相,也不太愿意在外面与他人合影,我连最简单的像机都不会用,不是不会——根本就不屑于会——我用自己的眼睛感受自然,而不是用玻璃的眼睛——某些人把自己的旅行当作回忆保留下来,而我不需要这些回忆,我的脑子是用来思考的,当回忆不能有助于思考的时候,这种回忆还有什么意义呢?

上次我也去过云蒙山,但关于这次旅行的照片,我一张都没有,而且也不想拥有,某些人一天所耗费的胶卷可能比我这三十余年还有多,但他留给自己的却可能比我要少!

对你文字的后半部分我深表赞同(因为我是原始部落领袖的后裔,既然您已经体味出我的彪悍之气,你更应该明白既然我自喻为匪兵,就证明我欣赏并存在粗野之气、勇往直前之气、豪无顾忌之气、放荡不羁之气、有时不讲道理之气、最根本的是具有一种山林之气,自然之气!穷人就应该有一种穷棒子之气,还应具有人情、亲情、友情的博爱之气。这才叫自然。——匪兵乙),但不管怎样,咱们所来的地方不同,这就决定了一切。我与一般人不同之处在于,我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我没有改正错误的习惯,而且我不觉得一个人敢于认错是什么美德,美德是不犯错,或将已犯之错默默地转化到正确的行为之中。

每个人出生的环境、家庭的环境、所受教育的环境,这一切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自己的主要根源,有些人刻意地改造环境,有些人被动地适应环境、有的人却盲目地逃避环境,这一切就组成了所谓的人生。但还有一些人他并不改造、也不逃避、更不适应、他研究环境之所以成为环境的原因,他想把自己的一生作为一次试验,他想证实已被证实为不可能被证实的东西,他想使不可能的事物成为可能……

他想在已经具有的生活模式之外再创立新的生活模式,像梭罗证明了一个城市人可以生活在森林里一样,他想证实一个自然人也是可以生活在都市之中的。2001年5月31日



116、“一休”你好!谢谢你的同感!

的确,像我们这种祖祖辈辈在山中生活的人,对山水的感情是没有语言可以表达的(看了你楼下和匪乙的文章。突然间,对你所写的感觉真如我那一种多年前梦里的回忆般似曾相识。真是一席话说出了我多年来想说的那种感觉。屈指算来,我离开大山和那茫茫的望不到边的百里林海也有15年了。我和你一样也是从东北长白山的森林中擦干了两脚泥水,走近这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来的。在我小时的梦中,推开窗就是望不到尽头的山和看不够的绿。那种整日在深山中采参、打猎的日子是我终生难忘的。想不到在绿野中还能找到你这样的人。真的很想立刻见到你。——一休哥),而且我们也不屑于去表达,任何形式的表达相对这种生命的归属而言都是苍白的,无力的。我们的生命,如果说我们还拥有真实的生命的话,那也是童年赋予的,我们曾经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过,现在乃至将来,我们对此都会感激不尽,因为一道光线,虽然微弱但却坚忍地从过去的丛林中透射过来,照亮我们所要行走的道路。

与一般人不同之处在于:我是备足了精神的食粮才上路的,当我上路时,我惊讶地发现我的同龄人已将我抛下了很长一段距离,但是他们有的已经停步不前了,有的疲惫不堪了,有的甚至在路上建立家园了。而我没有迟疑与停歇的时候,我不再给自己放假,我甚至对路边店主的女儿的眼神也不再困惑,我持续地走下去,终于我发现自己前面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影子,我深入到孤独的林莽之中。

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都如沦落到一座孤独的岛屿上,前面是充满希望与诱惑的未来的灏渺波涛,而后面则是坚实的被一道时光的海湾隔离的我们可以称之为过去的大陆,大部分人都急于前行,朝着未来奔去,但他们在孤岛上采集的食物有限,因此在上路之后他们就要为食物而忙碌,这种行走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远征的;而我却把船头转向了过去的大陆,我到达了这里之后,便开始远征的准备,如果我想走得越远,其准备的过程也就必然越长,但这种准备毕竟是充满希望的,未来正是在这种准备之中展现出她的容颜。2001年5月31日



117、我只谈论虚无,只论述沉默!

对于旅游我确实提不出更好的建议,如果我想让自己过得惬意一些,就是找一个或两个善解人意的女子聊一会儿天——当然,这种女子是很少的,以至于我现在都不敢希望自己还能找到了!在聊天的过程中,她最好附和我的任何想法,即使看上去很荒唐的观点,也不要指正我的错误,这样我的思路就不会受妨碍,就容易说出一些自己也感到希奇的话语。我的思维比较奇怪,当我畅所欲言的时候如果受到阻碍,就像刚探头的小动物被惊吓一样又溜回了洞中,如果有人在附和我的同时,还能为我疏通一下思路,也就是说再给予我一些启发,那么我就会进入一种思想的境界之中。

我并非不健谈的人,但我谈论的话题很少,凡是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都不在我的谈论之内,我只谈论虚无,只论述沉默,至于房子、汽车、工作等等,我都不去谈论,当然对此也不加以思考。

说到孤独(胡兄的文章过于苍隽孤高了,也许是因为胡兄的思想层次很高很超前,以至于周围的人无法达到与胡兄沟通的水平,从而与周围的人产生距离感,于是胡兄于无奈中巧妙地化孤独为享受了吧。对于您来说,孤独可谓是一种境界吧。确实如此,孤独是一种境界,高兴时,亦可借月抒情,托月言志,不是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不善饮,因此永不会有太白那若仙的灵气。——匪兵乙),我觉得自己也不是完全孤独,我认识的人比谁都多,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先我而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同死者对话,同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流,如果这也是孤独的话,我想这种孤独还是可以忍受的。我一般不太同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交往,一则时间有限,再则他们都怀着一肚子的成见,不可能再容纳多少新鲜的想法,更不用说是奇异的见解了。

我是个能饮酒的人,对酒我无所畏惧,但现在已经很少喝,不太聚会也就缺少了饮酒的机会,但愿与你交谈之后,此类状况能得到改善。

我并非不好理解,对谁我都敞开心屝,磊磊落落,没什么怕见人之处,从不故做深沉,雅俗兼备,笑谈风生,是一个旅途的好伴侣!在这方面如果我知道有人能比我作得更好,我想自己是不会拒绝学习的。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之,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2001年6月3日



118、关于陶渊明答匪兵乙

无独有偶,陶渊明也是我最喜爱的古代人物之一(虽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吾可尚友千古!谈起我的朋友大都居于古书佛经之中,他们中有道、有儒、有僧、有隐士、有大德。其中交往最密的当属陶渊明了,一生最爱他的《归去来》,百读不厌,千读犹鲜。恍若前世有缘,我曾对他说:“靖节,来生如何记得起你?”他笑道:“待我为你作首《归去来》,他日拾到你定当有所感悟。”噫!言不吾欺!此中意味,譬如饮水,冷暖自知,他人是感受不到的。——匪兵乙),我之所以喜欢他,就因为他活得比较真实。很早以前,我写过一篇杂文《写在陶集边上》,前面引用了唐朝诗人郑谷的一句诗:“暧日满阶看古集,只应陶集是吾师。”

陶渊明蓄无弦琴一把,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还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故李白有诗云:“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但我觉得学习陶渊明应该取其自由之精神与独立之人格。

什么样的人才是对世界真正有贡献的?不是建造一个帝国,不是征服一片大陆,不是探测一块海域。当然也不是搞几项技术发明,生育几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不,这些都算不了什么,真正的贡献在于:给贫乏的家居生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陶渊明只给一小部分人的生活提供了新的可能,但如果全社会都是陶渊明,我想我们现在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呢,你还想上网发表你的大论?尤其不敢苟同你认为那些发现万有引力,发明电灯电话,登上月球,征服宇宙……的人都对社会没有贡献,还不如坐在家里饮酒赏花。难道只要不杀人放火,不招灾惹祸,诗酒自娱,就算是优秀的品格吗?人活一世,不能只考虑自己。你必须要对父母,亲人,朋友,国家,社会负责。我知道我永远都不可能象那些科学家一样为人类做出伟大的贡献,我只要做好我应做的工作,对父母,我孝顺;对朋友,我真诚;对国家,我是个遵纪守法,按时纳税的好公民;我想只有尽到责任才能活得快乐而心安理得。——船说)

正如陶渊明一样,他就给生活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直到今天也仅是可能而已,并未真正被实现。达到幸福的途径很多,但每一条都不是绝对可靠的,每一条道路都穿行在不幸的阴影之中,而清除或躲避这一阴影的能力,谁也不敢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够具有。(物质的创造要逊于精神的创造,精神创造的最高境界就是新思想、新概念的创造。我们通常称那些创造了新思想,又被广泛认可的人为大师。像胡兄说的:给生活提供一种新的可能。这实实在在就是在创造新思想呀,就是大师级的看法!这让我想起了可怜的梵高,他生前人们还没有摆脱精神禁锢的枷锁,没有人认为他眼中的那个鲜亮夺目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他送给弟弟的大批绘画甚至被当作垃圾扔掉。但是他实实在在“给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白坚果)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证实了自己所走的路也可以达到幸福,而这样一条路又不是谁都无法理解的,走近它并不需要同这个世界进行竞争,不需要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不幸之上,那么,这世界上就很难找到比他更有贡献的人了!——你说不是吗?2001年6月3日



119、关于陶渊明再答诸网友

关于陶渊明所说的话已经很多了,但这並不等于说我们已经真的理解了他。不,理解一个“人”,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当我们还在“非人”的泥潭里挣扎的时候。

屠格涅夫在莎士比亚三百周年纪念会上所作的演讲中说:莎士比亚把他最崇高的赞美给予他最心爱的人物——布鲁图(因反对专制、谋求民主而刺杀恺撒的人)——即使大自然也会站起来说:瞧,这是一个人!屠格涅夫认为这一赞誉完全可以加到莎士比亚身上,而且也只有莎士比亚才有资格承受这一赞美。

的确,没有比“人”更高的赞誉了,陶渊明就是那种比较接近“人”之本质的人(我不是说他已经达到了人的本质),因此,他给后人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典范的样本。

生活的外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内涵,陶渊明躬耕田园,不过是一种形式,有很多人也具备这一形式,但却不具备他所拥有的内涵。因此我说“学习陶渊明应该取其自由之精神与独立之人格”。这一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在生活的任何外在形式下都可以捍卫,即使在监狱里,也可以使之得到发展甚至广大。

很多人重视生活的外在形式,以为形式会决定内容。在内容还比较弱小的时候,确实会受到形式的制约,但当内容持续不断地增强时,外在形式就会逐渐被改变。异常丰富的内容会为自己找到最为合理的表达形式。

一般人总是有个错觉,以为陶渊明是因为在田园中生活才能保持其“自由之精神与独立之人格”,这是片面的,因为陶渊明即使在官场上也是不苟流俗的。他之所以最终选择田园生活,是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这种“自由之精神与独立之人格”,他发现田园生活与这种“自由之精神与独立之人格”最能相得益彰,因此才选择这这种生活的形式来完美地展现或者说涵养他所珍视的生活的内容。(君子之谊在于剖心,君子之交在于清明,君子之笔在于舒志,君子之情在于宽胸,君子之魄在于高古,君子之神在于龙精,君子之言在于坦荡,君子之途在于安平。如果陶渊明真是胡兄笔下的那个陶渊明的话,那就真委曲匪乙与之神交一场了。景仰诗仙,钦佩诗圣,更神追横矛立槊越马当阳气可拔山的项羽,魂系问鼎中原东临碣石煮酒论英雄的孟德。我不仅欣赏那些养花吟月、悠然自得、一醉陶然、自娱自乐的清雅居士,更敬佩那些从容进取、民风于胸、念土思国的开创伟绩丰功的豪杰精英。——匪兵乙)

同样是捍卫“自由之精神与独立之人格”,陈独秀认为最优美高尚的生活就是:出了研究室就进监狱,出了监狱就进研究室。他选择了监狱与研究室作为他生活的外在形式。

当然,在所有存在状态中最高贵的就是沉默,比沉默更高贵的就是与死亡相关的言说,一个人所说的话如果不与死亡相关联,那么他的话是不会有任何意义的。

平常人的生活不是生活,生存而已,因为他并没有真正地“活”着。一个真正生活过的人,他的生活本身就具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特性,他给我们的生存状态又提供了新的可能,使那些——那些在生活中已经失败了的人,被残酷岁月逐渐吞噬的人,被遗弃、遭背叛、给肢解的人……总之,一切不幸者,即使到生命弥留之际,也不会对生活完全丧失信心:我没有得到幸福,这并非生活之必然,因为毕竟有人得到过幸福,或者说他们看到过幸福的影子,即使这种人那么少,那么少,但总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2001年6月06日



(以上发于绿野论坛)

2#
发表于 2003-1-8 16:01:57 | 只看该作者

高山仰止——形神之间的入微

喜欢这种文字,犹如鱼儿戏水、久旱干露,在疲惫的单纯追求思想和道理之后,能够看到这种赏心悦目的文字是一种幸事, 思想是语言的灵魂,然而,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美,当这种文字夹杂着浑厚的思想层层叠叠的出现时,得道而入微,一种浑然游于其间的甘泉,一种漫步山林的感叹 高山仰止 生活着、思考着、改变着 思想是语言的灵魂,情感是灵魂的语言

Edited by 与燕居 on 2003/01/08 16: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3-1-8 17:02:58 | 只看该作者

以后这样的文章还是请胡兄自己来发的好!

好比是观其文如晤其人,更为亲切呀!



**---**---**---**---**——**——

万里风云三尺剑,一亭花草半床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匿名  发表于 2003-1-8 18:12:47

太深了。

哎!老了,成二手期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5#
匿名  发表于 2003-1-8 21:52:42

莫说是什么网络文集,就是可着整个当代文学史也找不出几篇象这样的文章了。

那一种高人的谈话境界,我辈也只能望其项背而慕其风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6#
发表于 2003-1-8 23:10:33 | 只看该作者

请问<胡不归网络文集>在哪里能看到?

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0-10 14:4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3-17 12:59:08 | 只看该作者
你是匪军的女首领!

俺来投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3-17 13:02:55 | 只看该作者
知音难觅,难觅知音!


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天分!出身!阅历!选择。。。。。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