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ent/U1527P28T3D872375F326DT20051021172023.jpg>
又是一部让人反刍的电影。
虽然我的出生和这个年代明显有一段距离,但是很多发生在向阳身上的故事,在我,或者在很多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甚至八零年代的孩子身上都能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轨迹。
向阳出生的时候,院子里的向日葵茂盛地开放着,所以,他的名字叫做向阳。我们出生的时候,通常都会以父母的姓来命名,比如父亲姓林,母亲姓贺,孩子不管男女可能就叫做林贺,当时是多么地流行这样中性而浪漫的名字啊,仿佛孩子真是父母亲密无间的产物。当然,也有叫“向阳”,“红星”,“明磊”,“学博”。
淘气、放纵无度然后又惨遭剥夺自由的童年:露天电影院;爬屋顶;打弹弓;被家长逼迫着学这个学那个。陌生的不知从哪个农场放出来的父亲,生活在大院里的邻里,臭不要脸和母亲用粗话争执的女人,表面上与世无争私底下暗暗较劲的生活。
沉重么?好像所有的沉重其实都已经被家长全权承担了,我们,只是承担家长给予我们的希望。《向日葵》中,向阳所承载的,是父亲失去绘画创作的能力之后,寄予他超乎一个孩子所能承载的厚望,向阳为了逃避或者毁灭这个无法承担的未来,用缝纫机的针刺自己的右手手指,在游行的人群里,当众拿起就要爆炸的炮仗,即便如此,他还是不能摆脱父亲的愿望,他绘画的天赋依旧被父亲一次次的鞭策下,发挥出来,以至于在少年时候看见红围巾少女,可以用画来表达爱慕。
但是,父亲也是那个为了儿子顺利地走向将来,而献出肩膀给儿子踏上去的人。在向阳要放弃学业,偷着去广州打工,父亲硬是在火车上找到固执如牛的儿子,坚定地拉扯着阻止了儿子;在红围巾抵达北京之时,父亲签字让女孩去堕胎。这一切在当时的向阳看来,是多么难以原谅的事情,而我们自己,在少年时候,也曾经做过这样冲动的事情来,也可能是我们的家长第一次在我们的脸上深刻地印下恨铁不成钢的掌印。
后来呢?后来,向阳成为798工厂一带的新兴艺术家,在大大的loft里住,办画展。父子的感情依旧存在隔阂。母亲为了得到房子不惜和老伴办假离婚。他们家住的四合院陆续拆掉。在残垣断壁下,父亲以照顾流浪猫为乐。父亲一辈子的邻居兼好友在家中默默地死去。父亲出席了画展,并意味深长地与儿子握手,这是第一次,父子能够平等地坐在一起。随后,父亲就消失了。
又一个孩子幸福地来到世上,一家人回家的时候,向阳的家门前放着一盆欣欣开放的向日葵,这一刻,他说他感到父亲就在身边,这一刻,眼泪也汩汩涌出,然后,演员表就升起来了。我很难描述我看完了以后到底能感受得多深,毕竟浅薄如我还说不出什么宏观微观的感想,但是我依然想大大地涕泪横流一把,为了我不算光明的童年、有些凄惨的现在和看不清楚的未来。文/零<img src="./uploads/newbb/32232_4598ec6283b91.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