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PP 下载 六只脚

查看: 603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日葵》--献给我们的父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31 16:2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ent/U1527P28T3D872375F326DT20051021172023.jpg>

又是一部让人反刍的电影。
虽然我的出生和这个年代明显有一段距离,但是很多发生在向阳身上的故事,在我,或者在很多出生于六七十年代甚至八零年代的孩子身上都能找到相同或者相似的轨迹。

向阳出生的时候,院子里的向日葵茂盛地开放着,所以,他的名字叫做向阳。我们出生的时候,通常都会以父母的姓来命名,比如父亲姓林,母亲姓贺,孩子不管男女可能就叫做林贺,当时是多么地流行这样中性而浪漫的名字啊,仿佛孩子真是父母亲密无间的产物。当然,也有叫“向阳”,“红星”,“明磊”,“学博”。

淘气、放纵无度然后又惨遭剥夺自由的童年:露天电影院;爬屋顶;打弹弓;被家长逼迫着学这个学那个。陌生的不知从哪个农场放出来的父亲,生活在大院里的邻里,臭不要脸和母亲用粗话争执的女人,表面上与世无争私底下暗暗较劲的生活。

沉重么?好像所有的沉重其实都已经被家长全权承担了,我们,只是承担家长给予我们的希望。《向日葵》中,向阳所承载的,是父亲失去绘画创作的能力之后,寄予他超乎一个孩子所能承载的厚望,向阳为了逃避或者毁灭这个无法承担的未来,用缝纫机的针刺自己的右手手指,在游行的人群里,当众拿起就要爆炸的炮仗,即便如此,他还是不能摆脱父亲的愿望,他绘画的天赋依旧被父亲一次次的鞭策下,发挥出来,以至于在少年时候看见红围巾少女,可以用画来表达爱慕。

但是,父亲也是那个为了儿子顺利地走向将来,而献出肩膀给儿子踏上去的人。在向阳要放弃学业,偷着去广州打工,父亲硬是在火车上找到固执如牛的儿子,坚定地拉扯着阻止了儿子;在红围巾抵达北京之时,父亲签字让女孩去堕胎。这一切在当时的向阳看来,是多么难以原谅的事情,而我们自己,在少年时候,也曾经做过这样冲动的事情来,也可能是我们的家长第一次在我们的脸上深刻地印下恨铁不成钢的掌印。

后来呢?后来,向阳成为798工厂一带的新兴艺术家,在大大的loft里住,办画展。父子的感情依旧存在隔阂。母亲为了得到房子不惜和老伴办假离婚。他们家住的四合院陆续拆掉。在残垣断壁下,父亲以照顾流浪猫为乐。父亲一辈子的邻居兼好友在家中默默地死去。父亲出席了画展,并意味深长地与儿子握手,这是第一次,父子能够平等地坐在一起。随后,父亲就消失了。

又一个孩子幸福地来到世上,一家人回家的时候,向阳的家门前放着一盆欣欣开放的向日葵,这一刻,他说他感到父亲就在身边,这一刻,眼泪也汩汩涌出,然后,演员表就升起来了。我很难描述我看完了以后到底能感受得多深,毕竟浅薄如我还说不出什么宏观微观的感想,但是我依然想大大地涕泪横流一把,为了我不算光明的童年、有些凄惨的现在和看不清楚的未来。文/零<img src="./uploads/newbb/32232_4598ec6283b91.jpg" />
2#
发表于 2005-10-31 16:28:45 | 只看该作者

剧情介绍

影片名:《向日葵》
导演/编剧:张扬
主演:孙海英 饰 父亲 
 陈 冲 饰 母亲 

地区:中国
类型:剧情
片长:130分钟
级别:普通
制作:中国电影集团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京命之作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上映:2005年10月18日

剧情介绍
今天的影坛已与媒体形成某种共谋关系——媒体上的影坛远比银幕上的影坛更加精彩。一部电影,从开拍时就成了媒体关注的中心,从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到王家卫的《2046》,再到前不久沸沸扬扬的《时差7小时》,无不占尽版面和时段。不管艺术水准如何,炒作都是堂而皇之的。也有少数例外。一些电影由于身份和资金限制,宣传起来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而一部吊了多日影迷胃口、由张杨导演、孙海英和陈冲主演的影片《向日葵》,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由中影集团第四制片公司、命之作影视文化公司和荷兰的Fortissimo公司合拍的《向日葵》既无身份问题,亦无资金之忧,只是由于导演张杨对艺术的格外严格和制片人罗异对国内外电影市场发行档期的专业化控制,《向日葵》的“开放”要等到今年十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0-31 16:29:03 | 只看该作者

导演张杨阐述《向日葵》创作经历

1976年,中国发生了几件大事,毛主席逝世、“四人帮”被粉碎,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很多在文革中受压迫、受迫害的人终于看到了希望。1978年,邓小平开始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整个中国进入了全速发展时期。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这种变化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外来文化的进入,让中国人盲目地摒弃了传统,中国人传统的一些生活方式开始瓦解,传统的文化开始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社会盲目的崇拜,对现代化盲目的追求,对金钱贪婪的渴望,整个中国都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

这二十年的时间也是我成长的二十年,我亲身感受到了这个变化的过程,对这种变化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慢慢地就变成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分为1976年、1987年、1999年三个部分,通过这部电影可以看到中国这三十年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不是简单地通过历史事件去展现,而是通过一个家庭的变化影射出时代的变化。因为家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社会基本组织,家庭关系也是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种家庭关系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这中间,有我和我父亲的影子,父子关系是很多家庭中最为紧张和微妙的一种关系。影片通过塑造父亲和儿子 — 这两个非常有性格的角色,通过他们之间三十年的恩恩怨怨,带出了两代人在这三十年中的变化。父亲代表着老一代的中国人,代表着经历过整个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儿子则代表了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一批处在新旧交替、对新生活充满渴望的年轻人。家庭关系也是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父子关系是每一个人成长中都要去面对的问题。

这部电影将会细致地刻画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城市面貌的变化,是一部平民的史诗,让全世界人看到中国人这三十年的所思所想和中国社会的变化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0-31 16:29:19 | 只看该作者

电影《向日葵》 张杨与父亲的双重对话

刚刚公映的《向日葵》是导演张杨的夫子自道,通过纪录“张向阳”与父亲横亘三十几年的爱恨交织,来反映从1976年到上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变迁。张杨在导演阐述中说:父亲代表着老一代的中国人,代表着经历过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儿子则代表了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批年轻人,处在新旧交替时代、对新生活充满渴望的年轻人,但有时候这种“渴望”让年轻人摒弃了传统,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社会的盲目崇拜,对现代化的盲目追求,对金钱的贪婪渴望……

除了上述这刻意的“历史意义”与“价值观判断”,《向日葵》的明智与动人之处,在于它选择了从“父子关系”的人性视角切入历史与故事,两人之间那仇恨与挚爱并存的典型的“中国式情感”,在张杨的亲身经历上体现得尤为显著,堪称“你死我活不离不弃”,所以不用编造,便足够动人,浓烈到把历史命题都给冲淡了——这其实是好事儿,千万别去故作姿态,最重要的始终是“人性”。

小时候想跑得越远越好

《向日葵》中“大小张向阳”与父亲的“人生对抗”,简直就是张杨本人经历的翻版,只不过把他后来的“导演”身份换成了影片中更形式化一些的“画家”。张杨说:“父与子、子与父天生就是对着干的,却又无可奈何地必须在一起,而且要永远在一起,双方是力量的对话与转化。在儿子幼时,父亲是强势的一方,对儿子有绝对的主控权,儿子只能通过小小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叛逆和不满,离家出走或者不和父亲说话。渐渐的,有一天,儿子长大了,原来倔强的父亲开始跟在儿子身后,儿子成为强势的一方,父亲只能用唠叨来平衡自己失去地位的寂寞。”

张杨的父亲是曾拍过风靡八十年代的武打片《神秘的大佛》和《武林志》的老导演张华勋,这位“独裁老爸”可没少让小张杨吃苦头,张杨回忆起来,“惨痛经历”还历历在目:“从小我父亲就揍我,我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打多了就不怕打了,或者说变皮实了……后来我大了一点,就开始跟我妈对打……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我完全不愿意跟父母交流,甚至不愿说话。那时候老觉得在家里呆着特别郁闷,想跑出去,越远越好。”

想“跑得越远越好”的张杨最终选择报考了中山大学,只因那里远离北京:“每次从中山大学回家,因为离家时间长的关系,反倒有了亲近感……但暑假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了一个月,就又绷不住了,又开始吵,吵到最后我又跑掉了。”

不喜欢父亲拍的电影

但无论如何,儿子都逃不出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出生在电影家庭的张杨,打小就在片场混迹,耳濡目染之间,也萌生了“拍戏当导演”的念头,张杨说小时候尽管跟父亲经常大吵特吵,甚至嘲笑着父亲的言行举止,但私下还是会偷偷跑去翻父亲抽屉里的剧本……就是这样,孩子对抗着父亲,却又渐渐跟着父亲一招一式地活下去。

谈及父亲的电影作品,张杨有个“再认识”过程:“我爸拍《神秘的大佛》时我13岁,跟着他在四川玩过一段儿时间,我还在里面演了几个镜头呢。后来的那个《武林志》我也去现场看他拍片……那时我对这两部电影印象非常深。再后来我自己上大学,看电影的感觉与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可我爸拍的还是那些武打片……我就不太喜欢了。我觉得我爸拍的《天音》是比较好的一部,他的电影我现在还看,但跟小时候看的感觉不太一样。”

对父亲的作品的“不喜欢”,跟《向日葵》里“张向阳”不屑于老爸的画作异曲同工,两代人的艺术取向和思索方式不同,但毕竟是父亲带着儿子上的路。张杨朝“导演理想”奔去,他要从中山大学转到中戏。当时张华勋极力反对儿子跟自己走同一条路,可能从他们那个时代经历过来的人很害怕儿子遭受什么动荡与打击吧,更何况“电影之路”实在是艰辛异常。但父亲最后还是妥协了,在张杨第二次报考中戏时,他为其东奔西跑,甚至亲自跑到广州帮儿子办理转学和户口等种种琐事。

对父亲的“帮忙”,张杨并不领情,上了中戏后,按照张杨母亲的话说,就是“基本没在家住过一个晚上”。张杨仍然想跟父亲保持距离感,他觉得自己能闯出来,但毕业后还是“被迫”跟着父亲“混”了一段日子:“一直到毕业,我跟父亲的关系还是不怎么样,从1992年毕业到1997年这5年的时间,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拍过一些纪录片、MTV,写了一些剧本,也给我父亲当过副导演……他老想带我,通过让我做副导演来帮我,而我尽量想摆脱这种方式,想自己找机会,其实这种机会很难找。”

父子之间的相互道歉

后来张杨终于等到机会、吐气扬眉,拍出了《爱情麻辣烫》、《洗澡》等叫好叫座的电影,成了“著名青年导演”,就像《向日葵》里的“张向阳”终于功成名就,开办个人画展一样。反过来,父亲这代人却已“无戏可拍”,也无法理解儿子到底在拍什么样的作品。两代人似乎掉了个个儿,新一辈登堂入室、绽放光彩,老一辈隐姓埋名、面对孤独,他们不明白的人和事越来越多,他们仿佛变成了性格乖僻的老小孩,在纷繁杂沓的现实里不知所措,只能被动接受强加而来的“新生活”。

所以影片后半段是父亲在唱主角,直视他的困惑、不安,更引申出两代人相互的反思与道歉。“道歉”这个词在张杨和张华勋对《向日葵》的看法里都出现过,所以它其实是父子之间的双重对话,因爱之名,尽释前嫌。

《向日葵》里的父亲最终留给儿子一封信,然后离家出走了,这样的结局略显刻意,但“写信”的确源于真实。张杨说:“有一次我回家,我爸去帮我遛狗了,他留给我一封信,说我们不能沟通、不能相互理解,他觉得非常矛盾,心情很不舒畅……这封信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这说明一个问题:人和人之间,即使是最亲的人,想真正做到面对面地谈心、交心,其实很难。”

这封信被张杨一直揣在包里,拍影片中“读信”那场戏时,张杨觉得演员的情绪跟不上来,就拿出真实的这封信,当着在场所有演职人员念了一遍:“一念我自己就哭了,周围的演员,包括在场的摄影、场记、场工都流泪了……所以,在电影做完后期的时候,我在片头加了‘献给我们的父亲’这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0-31 16:30:06 | 只看该作者

据说是部很不错的电影,但我怎么就提不起兴趣去瞄一眼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0-31 16:39:56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的感官被那些大片冲击的失去感觉了,决定找些有深度的来看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0-31 16:40:41 | 只看该作者

先看个地心游记吧,够深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5-10-31 17:11:5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我们可以合作发布绿野文化生活版电影最无厘头评选了

比如啦
选地心游记是最有“深”度电影什么的


我们可以先召集大家评选
然后我们出结果
评出XXXXX奖项
分别有三六九个提名

然后投硬币什么的选“最”的那个

啊哈哈...先笑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5-10-31 17:20:24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啊!这个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5-11-1 08:43:4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单位的网站上还没有传,你知道哪里可以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