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微尘飘过 于 2012-8-12 12:19 编辑
这一天游览了李家山、西湾村以及毛主席居住过的窑洞旧址,看似非常轻松的一天,实则经历了一场黄河36年未遇的大水,一段公路被黄河水淹没,给我们的行程增添了一份惊险,也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水火无情。 早上客栈老板讲上游大水,黄河水蚀浮雕景区被掩埋在水中,无法游览。当时只是觉得有些遗憾,也没觉得如何,就出发去李家山村了。导游陪同,不过3公里的路途,很快也就到了,出来时客栈老板说昨夜大雨,李家山车是不能开上去了,需要徒步上山,来之前在网上也看到有人说李家山上山的路需要从一条很窄的山路开上去,其中还有两个发卡弯,也比较考验技术,自感驾驶技术欠佳,还是不要冒险为好,把车停在山下,徒步走上去也不远,加之时间早,路上没什么人,倒也很惬意。 游览了李家山后下山返回碛口古镇,感觉路边的黄河水流湍急不似早晨,但也没有多想,开出来没多远,就见路边有些人在从河里捞着什么,继续往前行驶了一段,感觉已经离碛口不远了,见到有一辆小面包车迎面开来,车上的人告诉我们赶紧掉头回去,黄河水已经漫上公路,正向这边而来。我们眼前的公路没见有什么异常,也就没在意他说的继续向前开着,但转过弯后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眼前的公路已经被黄河水淹没,且正在想我们这边缓缓的蔓延着,只是水还不太深,我们把车停下来但没有掉头,期望这水能一会儿就退下去或能降下去一些,还想从这里回碛口。 一会儿的功夫,当又一辆车开过去又回来的时候,车上的人已是焦急的向我们大声呼喊了,水马上就要过来了,你们还是赶紧掉头回去吧,这里今天根本就别想过去了。这时我们才感到了危险,也赶紧掉头返回了,到了刚才有人打捞东西的地方,把车停在路边,下车等待。原来那些人是在打捞被黄河水冲走的东西,能捞多少就捞多少,减少些损失。 再看这时的黄河,湍急的黄河水从上游夹沙带石滚滚而来,甚至铁船、轻体房、粗大的树枝都被冲的顺流而下,这般情形我此生第一次得见。眼看着遥可相见的碛口古镇,在等待了半个多小时仍然无果后,彻底打消了侥幸心里,准备绕行返回。 真是要感谢导游,没她我们真不知道如何回去了,她虽知道可以绕回去,但怎么走她也没走过,联系镇上的人手机又没有信号,大方向知道,我们也就先往柳林方向去,大不了就绕道柳林回去(第二天才知道如果绕道柳林将是多么遥远啊)。好在后来手机有了信号,打听了道路,我们从贺龙沟、兴隆湾翻了一座山,绕行30多公里返回碛口。 由于下雨,山上的路也不好走,时有一些被冲下的泥土石头在路上,需要小心而行。在距离碛口还有10公里左右的时候,遇到了一处断路,看上去很窄,左边是路边的深沟,右边是断开的大坑,左边深沟里有人垫起的石头与路平齐,一看便知是要通过石头借道而行,可我看借道而行更危险。正犹豫中对向开过来一辆小车,从狭窄的路上开过来了,赶紧询问我的车能这样开过去吗?他看看我的车说好像应该能过去,不要从边上借道,那样更危险。情况摆在眼前,无论如何没有退路,只能一试了,小心翼翼的握紧方向盘,紧盯着道路,在大家的指挥下,车轮犹如架在双边桥上,如履薄冰般的一点点开过了这段路,当车停下来后,我也惊得一身汗了。 终于是安全的回到了碛口古镇,到了古镇才知道,这是古镇36年未遇的大水,怪不得搭我们车的小姑娘害怕呢,她根本就没见过这么大的水,一路上就担心她碛口的家是不是被淹了。 再走在古镇的河边,与昨天已是两样,黄河水位急速上涨,湫水河也是暴涨,黄河水淹没了玉米秧,只能看到玉米杆顶端还有些许露在水面上;昨天还可见底的湫水河,今天已经是水漫桥洞与黄河水相交,撞击出一道月牙般的泥沙流,与黄河一同向下游奔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