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雪让我想起了那首歌词: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正好过了10年,那我的标题就写2012年的第一场雪吧。此篇游记以攻略为主,更多的是结合照片介绍路线
不知道为什么这周末就是想去扎营,冬季周边各个区县都开始了防火封山期,想了好几天并询问了蚊子说云蒙山不封山,于是决定去云蒙山扎营,论坛上发了活动好几天却没有一个报名者,于是决定改变路线,偶然发现了一条没走过的上驼梁的新路线,于是在离周末还有两天时间的时候果断更改活动计划,大概是因为路线比较新颖,很快就有了五木居士、tim18两位熟悉的朋友报名了,山鹰也打电话报名,由于冬季驼梁景区停业,没有班车,于是tim18打来电话商量是否可以自驾,当即表示赞同。后来发现老飘也报名了,无奈无法安排车辆,老飘只好退出了。tim18认真研究了路书,考虑晚上开车,于是选择了更多的走高速公路,从石家庄出高速后用手机GPS导航,中途突遇修路,找路花费了一些时间。路上大家商量一致决定把车开到下山的地方中台山村,第二天从村里包两车去上山口。提前研究攻略得知去中台山的路上会经过上山口,上山口就在距离五岳寨景区大约3公里的地方。事先联系了西山小筑推荐的中台山司机老张,商量到达中台山的住宿和第二天早上包车去上山口的事情,导航仪上显示上山口距离中台山大约20公里。
凌晨两点,到达中台山村,这里海拔1400米,车外下着小雨,很冷,这个时间已经不好打扰村民,只好决定在车里凑合睡了,4个人坐着熬到了天亮,本想天亮后找农家院解决早餐问题,这时从后面上来一辆翻斗车,山鹰建议跟着翻斗车上去肯定会遇到人,果然,中台山度假区的工人宿舍就在这里,山鹰先去打探情况回来说工人们正在吃早餐,说是我们可以跟他们一起吃,不花钱,而且工头还答应可以免费搭他们下山的车去上山口,不知道山鹰用了什么方法让人家这么热心的帮助我们。工人们主动把他们自己用的饭盆和筷子递给我们,真是很感动。热腾腾的大馒头、可口的咸菜和香味扑鼻的棒子面粥。吃了一个馒头,两口咸菜两口粥,没吃饱但不敢多吃,毕竟那是在抢工人们的口粮。
吃完早点,在工人们的宿舍里收拾背包,外面的雨已经变成了雪,一辆皮卡坐了几个工友已经准备出发了,装包上车,是上后边的车斗,随着海拔的下降,雪又变成了雨,一路风雨,还没开始上山外衣和手套就已经湿透。
车过了五岳寨景区牌楼停在了路边商店前,下车谢过司机师傅到商店里买水顺便问路,得到肯定答案后谢过老板娘正式开始行程。这时大约是早上8点半。这次的路线就是从五岳寨景区牌楼进入,
(GPS手持机拍照,有雾,图片不清楚)
一直沿着大路往上走,过第一个小村继续走,看到右侧路边山墙上用红漆写的“驼沟 农家院”几个字就到了进山口了,这里有一户农家院, (GPS手持机拍照,有雾不清晰)
如果是环形(驼沟-驼梁-五岳寨-驼沟)穿越可以把车停在这里从这里右转进沟就是驼沟,不右转继续往上走就是五岳寨景区。 沟口海拔900多米,进沟后一直沿着一条清晰的小路往上走,坡度非常平缓,几乎感觉不到上升。因为只有4个人,也因为下雨天冷不想出太多汗,所以大家始终没有分开,不紧不慢的冒着小雨边走边聊,一路都是沿着溪流上行。由于下雨有雾,相机放在背包里,只好用GPS手持机一路拍照了。
(GPS手持机拍照,有雾,图片不清楚)
之前来过两次驼梁,这条沟是第一次走,没想到这里会是溪水潺潺,夏天也非常适合来这里宿营,不过这里普通游客也很方便造访,估计只有走到一定的深度才会找到我喜欢的静怡的山林。
随着海拔的上升,雨渐渐又变成了雪,眼前的景致开始慢慢变成了简单的灰白色,在沟里一直沿着溪水逆流而上,其中有一处水道往左转了,这里很容易走错顺着路往前去爬一个小坡,山鹰经验丰富,说路好像往左转了,我是边走边聊没注意看GPS轨迹,山鹰一提醒再仔细看轨迹,正确的路果然是沿着溪水左转了,真是不能大意,这样的天气是很难判断方向的,必须依靠路感和GPS。经过几次反复跨过溪流,脚下的路突然消失了,跨过溪流在一片密林中仍然没有找到路,再看轨迹,虽然大方向没错,但是需要往右走一小段再继续偏西北的主方向,于是大家退回到轨迹拐点,往右搜寻,果然找到了被雪覆盖的一条小路,这条路是右上切上山腰的,这也是今天最陡的一小段爬升,这段爬升之后上来是一条可以走农用车的土防火道,这段防火道一直过了第一天的营地后的一段才结束。至此看来这条穿越路线强度不是很大。
上了防火道往左沿着防火道走了一段看表已经是中午了,于是找个背风处午餐,这时雾稍微散开了,赶紧拿出相机拍了几张,随后眼前又被大雾笼罩,只好又把相机收回包里。
午餐后继续沿防火道走,经过了一个木栅栏用GPS手持机拍张照片,雾太大,没有闪光灯,拍的效果没法形容,只是为了拍照做标记。 (GPS手持机拍照,有雾,图片不清楚)
走了没多远又看见一个木栅栏,不知道这两道木栅栏之间有啥资源。 雪一直在下,地上的雪也越来越厚。 五木同学穿的速干裤,在沟里的时候,雨雪打湿了裤子,水顺着裤腿流进了他那防水的鞋子,tim18同学的冲锋裤腿有几处破洞,雪水顺着破洞也流进了他那防水的鞋子里。两位倒霉的同学。 (GPS手持机拍照,有雾,图片不清楚)
其实这条防火道也是一直沿着沟往前延伸的,沟里的海拔也在逐渐上升,沟里溪流的海拔也自然逐渐升高,最后跟防火道平行了,也就是说这条路一路都有水源,很快路的左边出现一片很大的平地,平地左边就是溪流,水源充沛,是个理想的营地,看看表才一点钟,时间太早,大家决定继续往前走,走到没有水源了再往回走找营地,这样可以多赶路,为第二天下山节省时间,大约半个多小时后又到了一处平地,看前面的山势结合GPS轨迹分析再往前可能要爬坡离开水源了,于是决定扎营了,此时还不到两点钟,很少有这么早扎营的时候。支好帐篷大家开始拍照,此时才开始真正欣赏周围的雪景,周围白的有点童话世界的感觉。
白色世界中还有一点点红色
白雪压枝头
营地吃饭睡觉不多说了,第二天拔营继续沿着机耕路往上走,不远就是岔路,前面三位走得太快顺着左边走了,一看轨迹,应该右转,喊回队友右转。半个小时后到了一处荒废的砖房,门窗已经破败不堪,看来荒废时间不短了。过了砖房就进了树林了,路也变成了窄窄的林间小路,方向是左前方即西北方向
一夜的大风把树上的雪都吹到地上了,天也部分放晴了,
一段缓坡穿过树林后仍然是机耕路,上了机耕路往左走,拐过一个弯就是一个垭口 (GPS手持机拍照) 绕过哑口下到沟里再右转继续一段树林中的爬升,雪深至膝,坡度还好,
很快就到了山顶,山顶的标志是一个青砖磊的半截屋子, (GPS手持机拍照)
从屋子这里左转进入树林右转沿着雪盖住的小路一路横切,很快就能看到右侧山脊和对面山脊上的景区木栈道了,到这里移动的手机已经有信号了。这里可以选择上山脊去木栈道,也可以一直沿着很窄的路横切到对面的木栈道,因为雪比较厚,横切的路比较滑,深一脚浅一脚走起来比较辛苦,很快就到了第一个标志性的凉亭 (GPS手持机拍照)
凉亭这里有两条路,一条是左转下山的,不知道通向哪里,计划路线的路是从凉亭边的路继续横切,此时的路已经变成了水泥台阶路了,就算雪多也比景区外面的路好走多了。顺着台阶路往上走,很快就到了木栈道
合影留念之后左转一路沿着山脊木栈道上上下下
原以为木栈道走起来很轻松,可是有了雪却非常滑, 最悬的一次是原地捯饬了好几步才站稳。过了木栈道又是水泥台阶路,雪依然较深
景区的路基本都在山脊,很快就到了第二个凉亭,这个凉亭边有个木牌,上面是介绍亚高山草甸的文字 (GPS手持机拍照)
顺着凉亭左侧的路就进入树林并开始下降了,一路还是水泥台阶路,坡度很缓,走起来很舒服
出了树林到了第三个,也是这次路线的最后一个凉亭, (GPS手持机拍照)
这个凉亭正处在十字路口出,右转下山是去中台山,左转下山是去五岳寨景区,直行不知道是去哪里,计划的路线是右转去中台山,只有去中台山的路不是水泥景区路, 此时又飘起了雪花,不敢停留太久,尽早下山避免太晚开车走有雪的山路,中途有个瀑布,夏天水大,应该比较漂亮
大约两点多下到了距离中泰山村很近的汇源职工度假中心 (GPS手持机拍照)
走到这里就是宽阔的水泥路面了,这里海拔1400多米,路面的雪化成了水又冻成了一层薄冰,晚节不保,高难度的动作摔了个屁堆儿,幸亏背包垫在了身下,逃过一劫。最后下到中台山,上车回京。
总结:这条路线实际总行程19公里,驼沟起点海拔900多米,最高海拔1900多米,一路缓坡,上升坡度不大,第一天一路有水,营地有水源,驼梁的景色不用多描述了,大家都知道,此路线不用买门票,冬天不封山,是一条一年四季都适合宿营的休闲路线。交通方面,夏天可以坐火车到石家庄再到长途车站换乘去五岳寨的班车,冬天班车取消最好自驾或包车前往,从阜平出高速去五岳寨。距离北京370公里
|